16.2*《六国论》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5 16: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六国为什么被灭?
“仁义不施”
“不爱其民”
贾谊《过秦论》
杜牧《阿房宫赋》
苏洵《六国论》

???
导入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 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录
知人论世

初读感悟

深度探究

思考延伸

壹·知人论世
苏洵(1009 — 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走近苏洵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
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时代背景
◇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北宋疆域示意图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解题
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 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 ,经济和军事实 都强 起来; 原本强 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 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 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 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 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 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解题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①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②史论
“六国论”
即“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贰·初读体会
读文正音
赂秦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获邑
思厥 暴霜露 草芥 与嬴
洎牧 殆尽 荆棘 悲夫
为……之所 日削月割 苟以


jué

jiè
yíng

dài
wèi
gǒu
sàng
jīng jí

shuài
xuē
读文正音
叁·深度探究
解读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器、武器
动词,打仗、作战
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规律,道理 这里指原因
亏损
全都 一概
相继灭亡
因为
因为
保全 形作动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判断
判断
否定判断
解读第一段
文本探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议论。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中心论点
弊在赂秦



解读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用攻战的(的方法)取得
形作名,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所得到的土地
其:代词,贿赂获得的土地 实:实际
丢失 丧失
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本来
回想
看待,对待
比喻面积小
拿来送给别人
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 。和下句“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暴:同“曝”
解读第二段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满足
决定,确定
以致、以至于
灭亡、覆灭
动词,应该
动词,侍奉
柴草
适宜、得当
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既然这样
凶残
代词,这样
安稳熟睡
代上面说的道理
名作状,从道理上说
代词,这样
解读第二段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解读第二段
第2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哪句话?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文本探究
战胜而得
数量上
对比论证
事理上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
受贿所得
战败而亡
贿赂所亡
创业之艰
割地之易
薪不尽
地有限
欲无厌
奉繁
侵急
火不灭
程度上
对比论证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解读第三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副词,当初、起初
灭亡
招致
以…为:把…作为
最终
已经

所得到的土地
名作动,坚持正义
亲附、亲近
副词,接着、随后
策略
副词,才
判断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文学常识:“卿”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用于君主对臣的称谓,也可以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状后
判断
解读第三段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国)刺客不行,(赵国)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革除
形→动
坚持到底
等到
攻打
连续
因为谗言被杀(表被动)
武:名词,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
古,智谋和力量;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副词,确实、实在
使动,使…退却
代秦军
副词,从前、过去
使:连词,
假使、如果
韩、魏、楚,这三国
都曾割地赂秦
动身 出发
不轻易估量
胜败存亡的命运(互文)
当:通“倘”t ng,,假如、如果
被动
没有办法
解读第三段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解读第三段
思考1、第3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印证第1段哪句话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对策:
文本探究
解读第三段
思考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假设论证
举例论证
文本探究
解读第四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 西 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名作动:吃饭
胁迫,挟持
积久而成的威势
名作状 向下
封赏
名作动 礼待
表被动
名作状 每日/每月
治理国家的人
合力,六国联合
使:动词,让、叫 为:表被动,被
名作状,向西
朝向(秦国)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名作动 侍奉
被动
被动
解读第四段
思考1、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思考2、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重用谋士
礼贤下士
团结一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假设论证
文本探究
解读第四段
思考3、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评论六国灭亡
表层
承上启下
——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
里层
“鸣呼……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文本探究
解读第五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代指六国

降低身份
凭借
可以
形作动,战胜
代秦国
助词,的
古: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如果
代指国家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跟随
定后
解读第五段
思考1、得出了什么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论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与秦:诸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文本探究
解读第五段
思考2、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文本探究
明比:“六国”——“秦”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暗比:“宋朝”——“契丹、西夏”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对比论证
解读第五段
思考2、从第五段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对宋王朝怯敌退让敲警钟,对妥协政策进行讽刺。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奋起抵御外侮。
文章主旨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论证结构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1)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2)
数量上
程度上
事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强弱胜负不战已判
终继迁灭势所难免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肆·思考延伸
现实意义
六国灭亡已成历史,当历史照进现实,新时代的我们能够从六国破灭的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要畏惧强国,不要屈服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不要被强国的积威所胁迫。
疫情当下,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有一些别有心的政客,把本国疫情的失控甩锅给中国,鼓噪所谓“追责索赔”这种做法,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厅答记者问中,提到“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滥诉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恐怕是白日做梦,必将自取其辱。”
六国对秦国的妥协退让,相当于饮鸩止渴,在自己要自己的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对入侵的国家采取妥协而能够保全的,一味退让获得不了尊严,更多的是丧权辱国,甚至灭国。
回顾我国的近代史,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奴役我们的人民,而我们的清政府北洋政府,都是采取牺牲部分利益,一味的退让妥协,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甚至在一战的巴黎和会现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连争取自己利益的实力都没有。
再看看我们现代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军事力量的世界领先,这些都让我们这个东方雄狮不再软弱,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我们在国际社会上才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轻视我们。
国家的尊重和独立需要靠自身的发展,那人与人之间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同样需要个人的努力。
一味的妥协退让,换不来尊严与独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要努力追一匹千里马,潜心养好千里马需要的草料,再快的千里马,终究会来到你的身边。
现实意义
思考延伸
《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对比角度 相同点
评论内容
写作意图
论证方法
文章结构
语言运用
篇目 不同点
主旨 观点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对比阅读
思考延伸
《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对比角度 相同点
评论内容
写作意图
论证方法
文章结构
语言运用
都涉及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一史实
都是为了借古讽今,规劝帝王
都采用了对比手法
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结构
都是整散结合,都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思考延伸
《六国论》《阿房宫赋》二篇文章有何异同?
篇目 不同点
主旨 观点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
论证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赂秦
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
警诫当世统治者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
链接高考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他们分别号颍滨遗老、东坡居士、老泉。三人均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文章被学者竞相仿效。( )
2.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荆卿、庆卿、庆轲。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见秦王后,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
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可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
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
根据描述填写相对应的语句。
1.苏洵《六国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诸侯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六国论》中,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和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这一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苏洵《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苏洵《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洵《六国论》中归纳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苏洵《六国论》中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洵《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根据描述填写相对应的语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