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四中学2015-2016上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模拟试题二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高密市第四中学2015-2016上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模拟试题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0 21: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 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谥(shì)号 扃(jiōng)牖 档(dǎng)位 歃(shà)血为盟
B. 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呱呱而泣(gū)
C. 熟稔(rěn) 徇(xún)私 中(zhōng)意 锱(zī)铢必较
D.拗口(ào) 栏楯(shǔn) 监(jiān)本 孑(jié)然一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纯粹 气概 脉搏 渣滓 绿草如茵
B.返聘 家俱 诟病 修葺 姗姗可爱
C.垣墙 折耗 拨擢 筵席 旁征博引
D.贸然 斑斓 平添 牒片 谈笑风声
3.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②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 。
③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情,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 。
A.草率 传颂 干涉
B.轻率 传诵 干涉
C.草率 传诵 干预
D.轻率 传颂 干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14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夜深,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初的橄榄树是野生的,地中海的气候十分适合它的生长,充沛的日照,炎热的夏季和温润多雨的冬季是橄榄树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
B.对于自己的专业精通又专注几乎就是自己对生命最好的馈赠,因为不仅它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机会,而且能为这世界创造更多价值,这或许就是生命意义所在。
C.次贷危机的持续蔓延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和国际投资银行已经或即将面临倒闭风险,对金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股票市值产生了严重影响。
D.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重点地区的通行秩序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坚决防止不再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9分,每小题3分)
课内文言知识点考查。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息:出息
B.听臣微志 听:倾听
C.大母过余曰 过:探望
D.吾妻归宁 归宁:旧时指女子出嫁到婆家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垣墙周庭
B.则刘病日笃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前辟四窗
8.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而刘夙婴疾病
C.其制稍异于前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成进士。斌出为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湖南,将二万人至关欲留,斌以计出之,至洛阳哗溃。十六年,调江西岭北道。明将李玉廷率所部万人据雩都山寨,约降,未及期,而郑成功犯江宁。斌策玉廷必变计,夜驰至南安设守。玉廷以兵至,见有备,却走;遣将追击,获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方廷推,上曰:“今以道学名者,言行或相悖。朕闻汤斌从孙奇逢学,有操守,可补江宁巡抚。”濒行,谕曰:“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之事,必从容渐摩,使之改心易虑。”十月,上南巡,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
淮、扬、徐三府被水,常州知府祖进朝以失察属吏降调,斌察其廉,奏留之。又疏荐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琇廉能最著,而徵收钱粮,未能十分全完,请予行取。下部皆议驳,特旨允行。昌祠,禁妇女游观。苏州城西上方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鹜。谚谓其山曰“肉山”,其下石湖曰“酒海”。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
方明珠用事,国柱附之。布政使龚其旋坐贪,为御史陆陇其所劾,因国柱贿明珠得缓;国柱更欲为斌言,以斌严正,不得发。及蠲江南赋,国柱使人语斌,谓皆明珠力,江南人宜有以报之,索赇,斌不应。比大计,外吏辇金于明珠门者不绝,而斌属吏独无。
二十五年,上为太子择辅导臣,廷臣有举斌者。诏曰:“自古帝王谕教太子,必简和平谨恪之臣,统率宫僚,专资辅翼。汤斌在讲筵时,素行谨慎,朕所稔知。及简任巡抚,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风有位。”授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自通州勘贡木归,一夕卒,年六十一。
(《清史稿》,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 告诫
B.斌策玉廷必变计 估计
C.挈斌避兵浙江衢州 带领
D、淮、扬、徐三府被水 覆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居官以正风俗为先 国柱更欲为斌言
B.以斌严正,不得发 今以道学名者
C.斌察其廉 谚谓其山曰“肉山”
D.而徵收钱粮 而斌属吏独无
11、下列省略句括号中所补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德)至洛阳哗溃 B.见(斌)有备,却走
C.(上)濒行,谕曰 D.索赇,斌不应(明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免征江南赋税时,余国柱把功劳都归在自己身上,并以此为由,派人向汤斌索取贿赂。
B.汤斌教导孙奇逢学习,被皇上得知后,认为汤斌的操行很好,于是让他补江宁巡抚。
C.苏州城西上方山的五通神祠,虽然已有数百年历史,但依旧香火不断,引得远近的人都争相前往。
D.总兵陈德调任调江西岭北道时,率领两万人马途经潼关,想在此暂驻,汤斌没有答应,反而设法让他离开。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5分)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5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茕茕独立, 。
臣生当陨首, 。 (李密《陈情表》)
(2)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 。
(归有光《项脊轩志》)
五、(12分)
16. 下面的现象给你什么启示?概括其中两条。(4分)
①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
②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会很快死去。
17.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任选两处情景,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4分)
  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柬:“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18.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青春”为中心,另外写两组句子。要求联想恰当,表意明确,句式字数与原句基本相同。(4分)
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说“帘”
陈从周
①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的感到幽绝,瓶花妥帖,十分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左右吧?
②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即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天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的少年情怀,真是伤心人惟有自家知了。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叫人遐思,引人入画。
③记得在“文革”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华写给诗人徐志摩的信,是用荣宝斋特制的花笺,画的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出之,文情令人销魂。当年的作家们是如此高雅绝俗,而今事隔几十年,她远客英伦,八十多岁的老人提起此事,还分明记得呢!
④“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产生了许多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通,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⑤“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但就湘帘、竹帘来说,通风好,隔音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⑥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见。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⑦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深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在录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挑》,华文漪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 的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趣,我则得之了。
⑧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9. 文章第③小节提到凌叔华用荣宝斋特制花笺给徐志摩写信的往事。请说说这段记叙与“帘”有什么关系。(4分)
20. 文章第⑤小节提到了“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和“闷人的塑料窗帘”,这两者同时出现,作者围绕“帘”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21. 文章第⑧小节说,“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深厚的文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2. 本文多处引用古典诗词。请从内容表达和艺术效果这两方面来探究这种写法的好处,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的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特征鲜明。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B. 2.A 3.B(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根据语境,①句应该用“轻率”。传诵侧重于诵读,而传颂侧重于颂扬,此处针对的主体是诗歌,因此应该用“传诵”。“干涉”与“干预”两者都是指人管别人的事,这个层面上意义是相同的。 而“干涉”带有强硬,非法的味道,是在对被干涉者的不尊重。情感色彩是贬的。例如:美国插手台湾问题,粗暴地干涉我国内政。而“干预”是中性的,有合理的参与意义。例如:在第三国的干预下,中东问题有望解决。)
4. C(A、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B、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C、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D、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5. C.(A不合逻辑,“日照”、“夏季”、“冬季”不构成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并且“夏季”“冬季”不能算“自然条件”;B不合语序,“不仅”应该放在“它”后面;D否定失当,可删除“不再”)
6.C 7.A(A项是名词作动词,BCD项皆为名词作状语) 8.B
9. D 10.D 11.B A项应为“陈德率领的队伍”。C项应是“汤斌”。D项应是“余国柱”。 12.C
13. 略
14. (1)答: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15.略
16.①苦难往往是人生的财富;②要尊重客观规律;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意思对即可,每条2分)
17.(1)“笑纳”改为“收下”(2)“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把“府上”改为“家中”(3)“光顾”改为“游览”(4)“可望”改为“有望”
18.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孕育生机,充满活力。
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富有激情。(内容、句式各2分)
19.花笺上画的是“帘影双燕” (2分)。帘和诗情画意以及高雅绝俗的恋情有着密切联系(2分)。
20.“前者”表达了作者对“帘”所标志的那个时代(或:童年)的眷恋,后者表达了对工业文明破坏古典情境的叹惋。(两个方面,两种情感,写出一种得2分)
21.①创造诗情画意;②勾连难忘爱情;③产生了景色有无、动静的变化。(或:因“隔”而产生光、影、风、香等富于变化的美学享受。)④不同的帘和不同的景之间配合而产生独特的美感。(写出3点得4分)
22.①从内容上来说,引用古典诗词表达了古典建筑中帘的诗情画意,如第2节写思亡妻而想起“重帘不卷留香久”的少年情怀;又可以勾勒帘所具备的特殊美妙形态,如第5节的“隔帘双燕飞”。②从艺术效果来说,古典诗词的引用增加了文采,使情感的表达含蓄蕴藉,并增加了全文语言音节错落的美感。(从两个方面来说,每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朝末年,农民军攻陷睢州。父亲汤契祖为避战乱,带着汤斌到了浙江衢州。九年,中进士。 汤斌被派出做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往湖南,率领两万人马到潼关后想暂驻,汤斌用计策让他离开,结果队伍到洛阳后哗变溃散。十六年,汤斌调任江西岭北道。南明将领李玉廷率领部下万人占据雩都山寨,向汤斌表示归降,还没到归降期,而郑成功进攻江宁。汤斌估计李玉廷一定会改变计划,连夜奔往南安设防。李玉廷因为大兵来到,见有防备,连忙撤退。汤斌派将追击,捕获李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员,朝廷大臣已推举了候选人,皇上说:“现在凭借道学出名的,有的言行不一。我听说汤斌跟随孙奇逢学习,操行很好,可以补江宁巡抚。”汤斌临行时,皇上对他说:“做官应把正风俗作为首要的事。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十月,皇上南巡,到苏州,对汤斌说:“一向听说苏州阀门为最繁华的地区,今日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崇尚虚华,安于享受,从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应当使他们去掉奢侈之习返归淳朴,事事都要追求它的根源,以农业为本,也许可以挽救颓废的风气。”
淮安、扬州、徐州三府遭受水灾,常州知府祖进朝因失察下属官员而降职调任,汤斌知道他很廉洁,奏请将他留任。又上疏推荐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王秀)在廉洁及才能方面最为著名,尽管征收钱粮,没能按十分全部完成,请准予调京任职。此疏下到吏部讨论后被驳回,皇上特下谕旨,允许照此办理。
汤斌命令各州县建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顺昌祠,禁止妇女到寺观游荡。苏州城西上方山有座五通神祠,已有数百年历史,远近的人都争相前往。谚语称那座山为“肉山”,山下的石湖为“酒海”。年轻的女子有病,巫医便说这是五通神要娶她为妇,往往使女子病死。汤斌收缴五通神的偶像,凡是木头做的便烧掉,土做的便沉到湖里,并告诫各州县凡有类似的祠堂全部毁掉,撤下原来的材料修学宫。于是,教化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悦诚服。
当时,明珠正在掌权,余国柱跟随他。布政使龚其旋因贪赃罪,被御史陆陇其弹劾,由于余国柱贿赂明珠得以解脱。余国柱也想在汤斌这里为他说情,因汤斌严厉正直,没能进行。当朝廷免征江南赋税时,余国柱让人告诉汤斌,说这都是由于明珠的功劳,江南人对他应有所报答,以此索取贿赂,汤斌对余国柱的索取不予理睬。到考核天下官员时,外省官吏载金到明珠门下的络绎不绝,而唯独没有汤斌属下的官吏。
二十五年,皇上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推荐汤斌的。皇帝下诏说:“自古帝王教育太子,一定要挑选谨严、恭敬的大臣,统领僚属,以专门辅佐协助太子。汤斌在任翰林院讲官时,一向是行为谨慎,这是我深知的。等到汤斌被选拔任命为巡抚以后,使自己廉洁来率领属下,并实心办事。的确应该提拔,用来感化在位者。”于是授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从通州勘查外地进贡的木料回来,一夜之间便故去,年龄六十一岁。
PAGE
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