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18:16:01

文档简介

十八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24·北京高一检测)以下为“两极格局形成”的知识梳理表,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
项目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措 施 ①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A.杜鲁门主义 B.不结盟运动
C.古巴导弹危机 D.欧洲共同体
【解析】选A。据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可知,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是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选A。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成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排除B;古巴导弹危机主要是“美苏核武器”的对抗,排除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措施,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太原高一检测)二战期间,美国人想让苏联人跟自己一起并肩战斗,拍了很多亲苏电影,比如《俄罗斯之歌》。在1943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爱国影片,但到了1947年,它就成了“毒草”。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直接导致了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转变为敌对关系,B正确;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并非1947年美国人对苏联态度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A错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生在1945年,与1947年美苏关系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C错误;1946年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不是1947年美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D错误。
【拓展延伸】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联系:
①内在联系:a.“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b.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区别:
①“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②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2024·苏州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新的多元化社会”指的是 (  )
A.多极化趋势出现 B.两极格局瓦解
C.两极格局的建立 D.冷战宣告结束
【解析】选A。据“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逐步呈现多元化,故选A。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是1991年,排除B、D;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建立,排除C。
    【补偿训练】
  (2024·荆州高一检测)肯尼迪曾对古巴导弹危机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反映 (  )
A.美苏冷战的重点在欧洲
B.冷战中自我调控机制生效
C.苏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D.冷战时期苏联的战略优势
【解析】选B。肯尼迪认为通过古巴导弹危机可以看出美苏之间不可能发生直接冲突,即冷战中自我调控机制生效,B正确;A与题干无关,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美国的优势,排除D。
3.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
【解析】选D。“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开始形成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答案为D。
4.(2024·长沙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实质是指 (  )
A.冷战开始 B.第三世界兴起
C.日本崛起 D.两极格局瓦解
【解析】选D。据“20世纪最后十年”可得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选D;A、B、C与材料时间不符合。
    【补偿训练】
  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这说明 (  )
A.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已经丧失
B.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
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平衡
D.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
【解析】选D。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A错误;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与史实不符,故B错误;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并没有出现平衡,故C错误;据材料可知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西欧、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美国 西欧 日本
1965年 2 003 700 698 600 317 570 91 290
所占比(%) 100 34.87 15.85 4.56
1973年 23 112 566 6 259 899 6 255 762 4 214 204
所占比(%) 100 27.08 27.07 18.23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9分)
(2)据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试指出其对当时经济格局的影响。(9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措施是实行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约”组织,而苏联措施是组建“华约”组织,结果是形成两极格局。第(2)题,可从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欧和日本在经济上摆脱美国的束缚,并与美国相抗衡。
答案:(1)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苏联:组建“华约”组织,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结果:两极格局形成。
(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备选习题】
1.(2023·浙江学业考)右图为时事漫画《来自西边的风》,发表于1948年。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漫画的寓意是 (  )
A.肯定欧洲煤钢联营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
B.抨击美国“杜鲁门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批判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D.期望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1948年”“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可知寓意是期望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故选D。A、B与题干时间不符;C“控制西欧”没有体现。
2.二战后推出的“马歇尔计划”特点是 (  )
A.为了援助,不计前嫌
B.援助为表,控制为里
C.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D.化敌为友,着眼未来
【解析】选B。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援助西欧,实质是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主要是美苏 (  )
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可知,短期内不会发生“热战”,故B正确;A没有反映出材料的主旨,故排除;由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排除C;D是表面现象,未体现出凯南评述的实质,故排除。
2.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绘制的一幅政治讽刺漫画。图中口袋上的英文字母“HATO”意为“北约”。这幅漫画意在 (  )
A.强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B.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C.讽刺美国驱使、控制北约
D.说明欧洲实力下降
【解析】选C。材料中的军人形象指的是美国,而军人的坐骑是北约,说明该漫画在讽刺美国对北约的控制,C正确;材料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无关,排除A;材料内容与华约无关,排除B;冷战时期,欧洲的经济实力在上升,排除D。
3.(2024·湖南选择考·T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解析】选B。二战后,欧洲各国实力下降,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各国走向联合,而欧共体通过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等,建立共同的制度,从而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维护世界和平,故选B;依所学,欧共体并非主权实体,排除A;“欧洲统一”围绕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并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排除C;据材料“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可知该变化既有对欧洲的,也有对世界的,而D中仅涉及对世界的影响,排除。
    【补偿训练】
  (2024·合肥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署推行图书捐赠项目,如向拉美地区捐赠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版的《伟大和平》等大众书籍。美国的做法旨在 (  )
A.文化殖民大力推行和平演变
B.着力强化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C.缓和与新兴国家之间的关系
D.与苏联争取中间地带的国家
【解析】选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书作为文化输出的载体之一,承载了美国推行霸权和与苏联冷战的战略意图,D正确;和平演变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意图通过和平的手段颠覆社会主义政权,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B排除;材料并没提及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紧张,C排除。
4.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万隆精神”。这次会议 (  )
A.增强了亚非地区的经济实力
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消除了亚非国家的差异
【解析】选B。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参与的一次“求同存异”的会议,这一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B正确;万隆会议并不能直接增强亚非国家的经济实力,排除A;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排除C;D中的“消除”表述绝对,排除。
       【拓展延伸】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内容:①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②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3)意义: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一批以新闻记者和非职业历史学者为主的写手,被西方势力买通,在各种传媒上“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这导致苏联 (  )
A.社会思想出现混乱局面
B.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决裂
C.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境
D.在美苏冷战中处于被动地位
【解析】选A。20世纪80年代处于冷战时期,被西方势力买通的苏联写手抨击苏联,导致苏联的社会思想出现混乱局面,A正确;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并未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决裂,排除B;苏联的经济建设陷入困境并非被西方势力买通的写手导致,排除C;苏联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是国家实力导致的,而非被西方势力买通的写手导致,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在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突出表现为自由制度、代表性政府、自由选举、保证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而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凌驾于多数人之上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它依赖于恐怖和压迫,控制出版自由,安排好的选举以及对人的自由的控制。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的外交原则。杜鲁门当政时期是如何实施这些原则的 (15分)
【解析】第一问,结合材料中“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保证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等归纳。第二问,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的史实回答。
答案:原则:推行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支持“自由民族”和“自由人民”;倡导在各种国际力量中做出选择。
实施: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扶持成立联邦德国。十八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24·北京高一检测)以下为“两极格局形成”的知识梳理表,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
项目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措 施 ①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A.杜鲁门主义 B.不结盟运动
C.古巴导弹危机 D.欧洲共同体
    【补偿训练】
  (2024·太原高一检测)二战期间,美国人想让苏联人跟自己一起并肩战斗,拍了很多亲苏电影,比如《俄罗斯之歌》。在1943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爱国影片,但到了1947年,它就成了“毒草”。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拓展延伸】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联系:
①内在联系:a.“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b.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区别:
①“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②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2024·苏州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新的多元化社会”指的是 (  )
A.多极化趋势出现 B.两极格局瓦解
C.两极格局的建立 D.冷战宣告结束
    【补偿训练】
  (2024·荆州高一检测)肯尼迪曾对古巴导弹危机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反映 (  )
A.美苏冷战的重点在欧洲
B.冷战中自我调控机制生效
C.苏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D.冷战时期苏联的战略优势
3.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
4.(2024·长沙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实质是指 (  )
A.冷战开始 B.第三世界兴起
C.日本崛起 D.两极格局瓦解
    【补偿训练】
  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这说明 (  )
A.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已经丧失
B.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
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平衡
D.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西欧、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美国 西欧 日本
1965年 2 003 700 698 600 317 570 91 290
所占比(%) 100 34.87 15.85 4.56
1973年 23 112 566 6 259 899 6 255 762 4 214 204
所占比(%) 100 27.08 27.07 18.23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9分)
(2)据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试指出其对当时经济格局的影响。(9分)
【备选习题】
1.(2023·浙江学业考)右图为时事漫画《来自西边的风》,发表于1948年。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漫画的寓意是 (  )
A.肯定欧洲煤钢联营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
B.抨击美国“杜鲁门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批判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D.期望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2.二战后推出的“马歇尔计划”特点是 (  )
A.为了援助,不计前嫌
B.援助为表,控制为里
C.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D.化敌为友,着眼未来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主要是美苏 (  )
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2.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绘制的一幅政治讽刺漫画。图中口袋上的英文字母“HATO”意为“北约”。这幅漫画意在 (  )
A.强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B.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C.讽刺美国驱使、控制北约
D.说明欧洲实力下降
3.(2024·湖南选择考·T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补偿训练】
  (2024·合肥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署推行图书捐赠项目,如向拉美地区捐赠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版的《伟大和平》等大众书籍。美国的做法旨在 (  )
A.文化殖民大力推行和平演变
B.着力强化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C.缓和与新兴国家之间的关系
D.与苏联争取中间地带的国家
4.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万隆精神”。这次会议 (  )
A.增强了亚非地区的经济实力
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消除了亚非国家的差异
       【拓展延伸】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内容:①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②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3)意义: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一批以新闻记者和非职业历史学者为主的写手,被西方势力买通,在各种传媒上“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这导致苏联 (  )
A.社会思想出现混乱局面
B.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决裂
C.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境
D.在美苏冷战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在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突出表现为自由制度、代表性政府、自由选举、保证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而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凌驾于多数人之上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它依赖于恐怖和压迫,控制出版自由,安排好的选举以及对人的自由的控制。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的外交原则。杜鲁门当政时期是如何实施这些原则的 (1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