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话依据的事实是 ( )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德国人自己选择了纳粹的暴政,是因为纳粹党通过正常的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从而确立了统治,故选A。
2.直到1939年春,丘吉尔还提到:如果英、法、苏团结起来,“历史就会沿着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了”“在这个时候结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防止战争的爆发”。据此判断,此时 ( )
A.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B.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
C.世界性战争迫在眉睫
D.波兰遭遇德国闪击战
【解析】选C。据材料“1939年春”“在这个时候结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防止战争的爆发”可知,丘吉尔主张英、法、苏结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意大利、日本、德国对外不断扩大侵略,世界性大战濒临爆发,故选C;材料未涉及绥靖政策,排除A;依所学,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B;依所学,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排除D。
3.(2024·唐山高一检测)下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
年份 获得议会 席位(个) 获得选票数 (万张) 占总票数 的比例
1924年 14 90.8 2.9%
1928年 12 81 2.6%
1930年 107 640.7 20.5%
1932年 230 1 379.9 44.3%
据上表可知 ( )
A.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在德国开始甚嚣尘上
B.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C.经济危机为纳粹党攫取政权提供了契机
D.纳粹组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政权
【解析】选C。从统计数据看,1930年之后,德国选民对纳粹党的支持明显上升,说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纳粹党的欺骗政策获得了选民的支持,故选C。
4.(2024·天津高一检测)漫画可以形象地表达历史,揭露出历史的本质。下图揭露的是 ( )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凡尔赛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选B。材料图片中,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分割出去,结合所学,应该是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故选B;据所学,《九国公约》是一战后解决中国问题的条约,与捷克斯洛伐克无关,排除A;《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排除C;据所学,《联合国家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排除D。
5.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虽然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严厉制裁以及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压制,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端。
【补偿训练】
“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
A.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B.德国吞并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突袭波兰
【解析】选C。1938年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小国主权,纵容纳粹侵略,但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故选C;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并非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表现,排除A;德国吞并奥地利是法西斯侵略,不是西方大国出卖小国主权的自保行为,排除B;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与“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不符,排除D。
6.如图是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与该画的印发直接相关的背景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开罗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解析】选B。“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此时已经明确支持中国的抗战,这种情况只有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有可能,此时中美面临共同的敌人日本,故选B;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中国,而英美为代表的国际势力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排除A;开罗会议召开时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经确立,此时是美国、英国联合起来对日本施压,排除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此时的重点是打败欧洲的德国法西斯,排除D。
7.(2024·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书的目录。①、②可能是 ( )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① 下的短暂和平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② 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六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选A。①在一战后,②在二战后,结合材料可知,两处分别为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故选A;B两个体系顺序颠倒了,排除B;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体现冷战与和平,排除D。
【补偿训练】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这反映出 ( )
A.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B.英国反对大国干涉巴尔干事务
C.英苏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
D.丘吉尔的行为违背了英国利益
【解析】选A。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实际指的是英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这是大国强权的表现,故选A;英国此举本身就是在干涉巴尔干的事务,英国反对的是违背英国国家利益的举措,排除B;英苏两国通过雅尔塔会议划分势力范围,而不是在维护巴尔干地区的和平,排除C;丘吉尔的行为是在为英国谋求海外利益,而不是违背了英国利益,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2024·武汉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摘编自刘德斌等《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因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投入大量物资和人力,国力虽持续消耗却无和谈之迹象,加上与欧美国家关系的恶化,使得日本在国际上日渐孤立。后来美国、英国和荷兰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断绝其战争物资的输入,美国等国提出恢复贸易的条件为日本从中国撤军。日本在与欧美列强发动战争与撤兵之间选择了前者,并计划夺取亚洲的欧美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摘编自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背景及其影响。(7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一“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可知,日本称霸世界的基本国策和既定方针;据材料一“1931年”并结合所学经济危机的史实可知,为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以及欧美国家无暇东顾;据材料一“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可知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据材料一“1927年”“1931年”并结合国共十年对峙的史实可知,国民党发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内战。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可知,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据材料一“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遭到进一步破坏与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2)题第一问背景,据材料二“日本因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投入大量物资和人力,国力虽持续消耗却无和谈之迹象”可知,日本国力消耗巨大;据材料二“加上与欧美国家关系的恶化”可知,与欧美国家关系恶化;据材料二“后来美国、英国和荷兰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可知,美、英、荷对日本经济制裁;据材料“日本在与欧美列强发动战争与撤兵之间选择了前者,并计划夺取亚洲的欧美殖民地”可知,日本决定军事冒险。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二“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可知,美国卷入二战与二战达到全球规模;据材料二“同时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可知,东南亚地区被日本攻占;结合所学二战的史实可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答案:(1)原因:日本称霸世界的基本国策和既定方针;为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欧美国家无暇东顾;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国民党发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内战。影响: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遭到进一步破坏;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2)背景:日本国力消耗巨大;与欧美国家关系恶化;美、英、荷对日本经济制裁;日本决定军事冒险。
影响:美国卷入二战;东南亚地区被日本攻占;二战达到全球规模;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24·厦门高一检测)1928年,德国纳粹党还只是一个拥有81万张选票的小党。到1933年,纳粹党获得1374万余张选票,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上台执政。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
A.德国对国联的不满
B.经济大危机的刺激
C.人民对民主的渴望
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解析】选B。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充分利用当时的民族复仇情绪和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赢得了德国各个阶层的大力支持,并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故选B。
2.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必然性
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丘吉尔认为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国家持纵容、默许态度的绥靖政策是“善良的软弱”,这“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最终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选B;材料中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指的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本身容易避免,而是盟国一方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这使盟国在初期受到了重创,排除A;小国在二战中是受害者,不是小国的软弱而是英法的软弱和纵容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排除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确实是法西斯,但材料中丘吉尔并没有明确指出对法西斯的谴责,排除D。
3.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 )
A.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B.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
D.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
【解析】选B。德国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煽动极端民族复仇主义,乘机上台执政;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军部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掌握政权,故选B。
4.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 )
A.法西斯主义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
【解析】选A。注意题干限定语“1929—1933年”“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法西斯主义泛滥,它将人类带进灾难的深渊,故A正确。
5.(2024·淮安高一检测)阅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苏联和 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A.各位学者主要观点趋于一致
B.国际学者的观点更为可靠
C.现有史料无法说明二战起点
D.同一事件有不同维度的解释
【解析】选D。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出于史学研究分歧,一部分则是政治宣传需要,说明同一事件有不同维度的解释,故选D;关于二战起点有不同的观点,“趋于一致”说法错误,排除A;国际上大部分学者以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站在“欧洲中心论”的立场去解释,“更为可靠”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强调关于二战起点有不同解释,而不是说现有史料无法说明二战起点,排除C。
6.(2024·昆明高一检测)1941年,德国和日本分别向苏联与美国发起进攻,把二战推向顶峰。随后,美、英、苏、中等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据此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 )
A.旨在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
B.得益于意识形态一致性
C.致力应对法西斯的侵略
D.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分歧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是应对法西斯进攻而出现的,故选C;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是应对世界性战争而非世界性经济危机,排除A;美、英、苏、中等国的意识形态并不一致,排除B;“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7.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而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则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表明 ( )
A.科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战后军事技术广泛应用于民间
C.美、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D.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解析】选D。虽然研究电子计算机、火箭的最初目的是用于军事,但客观上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故选D;科技对于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但“决定”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强调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不涉及战后军事技术广泛应用于民间,且“广泛”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只凭材料信息得不出“美、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的结论,排除C。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2024·肇庆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国际关系史上,雅尔塔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后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体系,而且其后至今尚无以地名命名的国际体系出现,不过,对雅尔塔体系的认识却争议颇多,有人说它跟之前的三个国际体系一样,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如此就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性,也不可能长期而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有人说它为联合国创建打下了基础,而联合国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是国际体系带有质变性的飞跃。
——摘编自刘建飞《雅尔塔体系的是与非》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雅尔塔体系的不同认识,对此提出你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4分)
【解析】据材料“有人说它跟之前的三个国际体系一样,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如此就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性”可知,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大国均势的基础上,体现了战后美苏两国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带有浓厚的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随着欧洲、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苏势力的相对下降,也必然会导致雅尔塔体系逐渐崩溃解体,但是雅尔塔体系所形成的大国均势虽然使世界和平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但是同时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且在雅尔塔体系内部所建立的国际协调机制也为今天的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协调机制有效地协调了国际纠纷,即使在美苏剑拔弩张的时刻,美苏两国都尽可能通过协商解决矛盾纠纷,这说明通过协调机制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答案:示例一
见解:雅尔塔体系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不利于长期而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理由:雅尔塔体系重新确定了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等,这都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这些内容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不利于长期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雅尔塔体系也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例如,二战后,德国出现两次柏林危机,德国分裂,雅尔塔体系是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的一个根源;战后,美国和苏联谋求各自在全球的利益,导致了世界范围的政治、军事对立和冲突,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加剧了欧洲核军备竞赛的升级。
战后多年之所以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并非雅尔塔体系在起作用,而是美国和苏联核军备对抗的结果,美国和苏联都认识到“核战争将没有胜利者”,双方对抗下去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减弱国力,危及本国根本利益。总之,雅尔塔体系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体系,造成了世界的动荡不安。
示例二
见解:雅尔塔体系为联合国创建打下了基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理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包括雅尔塔会议在内的三次大国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及其达成的协议,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安排较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进步,促成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比国际联盟更有效,战后世界没有爆发大的战争,雅尔塔体系是重要因素之一;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对战后国际关系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示例三
见解:雅尔塔体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带来一些危及世界和平的隐患。
理由:略。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话依据的事实是 ( )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2.直到1939年春,丘吉尔还提到:如果英、法、苏团结起来,“历史就会沿着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了”“在这个时候结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防止战争的爆发”。据此判断,此时 ( )
A.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B.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
C.世界性战争迫在眉睫
D.波兰遭遇德国闪击战
3.(2024·唐山高一检测)下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
年份 获得议会 席位(个) 获得选票数 (万张) 占总票数 的比例
1924年 14 90.8 2.9%
1928年 12 81 2.6%
1930年 107 640.7 20.5%
1932年 230 1 379.9 44.3%
据上表可知 ( )
A.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在德国开始甚嚣尘上
B.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C.经济危机为纳粹党攫取政权提供了契机
D.纳粹组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政权
4.(2024·天津高一检测)漫画可以形象地表达历史,揭露出历史的本质。下图揭露的是 ( )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凡尔赛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5.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补偿训练】
“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
A.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B.德国吞并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突袭波兰
6.如图是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与该画的印发直接相关的背景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开罗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7.(2024·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书的目录。①、②可能是 ( )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① 下的短暂和平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② 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六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补偿训练】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这反映出 ( )
A.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B.英国反对大国干涉巴尔干事务
C.英苏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
D.丘吉尔的行为违背了英国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2024·武汉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摘编自刘德斌等《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因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投入大量物资和人力,国力虽持续消耗却无和谈之迹象,加上与欧美国家关系的恶化,使得日本在国际上日渐孤立。后来美国、英国和荷兰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断绝其战争物资的输入,美国等国提出恢复贸易的条件为日本从中国撤军。日本在与欧美列强发动战争与撤兵之间选择了前者,并计划夺取亚洲的欧美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摘编自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背景及其影响。(7分)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24·厦门高一检测)1928年,德国纳粹党还只是一个拥有81万张选票的小党。到1933年,纳粹党获得1374万余张选票,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上台执政。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
A.德国对国联的不满
B.经济大危机的刺激
C.人民对民主的渴望
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必然性
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3.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 )
A.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B.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
D.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
4.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 )
A.法西斯主义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
5.(2024·淮安高一检测)阅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苏联和 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A.各位学者主要观点趋于一致
B.国际学者的观点更为可靠
C.现有史料无法说明二战起点
D.同一事件有不同维度的解释
6.(2024·昆明高一检测)1941年,德国和日本分别向苏联与美国发起进攻,把二战推向顶峰。随后,美、英、苏、中等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据此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 )
A.旨在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
B.得益于意识形态一致性
C.致力应对法西斯的侵略
D.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分歧
7.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而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则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表明 ( )
A.科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战后军事技术广泛应用于民间
C.美、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D.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2024·肇庆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国际关系史上,雅尔塔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后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体系,而且其后至今尚无以地名命名的国际体系出现,不过,对雅尔塔体系的认识却争议颇多,有人说它跟之前的三个国际体系一样,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如此就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性,也不可能长期而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有人说它为联合国创建打下了基础,而联合国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是国际体系带有质变性的飞跃。
——摘编自刘建飞《雅尔塔体系的是与非》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雅尔塔体系的不同认识,对此提出你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