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教案+学案+练习(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教案+学案+练习(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11 16:30:50

文档简介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王华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及两者的本质区别,并会判断。
2.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会判断。
【课前导学】
预习课本第6页实验1-1
1.联系家中水开时现象,尝试描述水沸腾的现象 ,分析:实验前物质是 ,在此实验后物质是 ,有新物质生成吗?
2.联系把饼干压碎的现象,尝试描述胆矾研碎实验的现象 ,分析:实验前物质是 ,在此实验后物质是 ,有新物质生成吗?
3.动手实验:把一张纸撕碎,点燃一张纸(注意安全),观察这两个实验现象,在这两个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吗?
4.这四个实验分成两类,你会如何分类?写序号 ;你分类的依据是
。A.水沸腾 B.饼干压碎 C.撕纸 D.烧纸
预习课本第8页内容,联系生活,鉴别下列物质。
1.如何鉴别铁丝和铜丝?
2.如何鉴别一瓶水和一瓶酒精?
【课堂反馈】
完成书P10 第1题
小组竞赛:四人一组相互出题,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比一比哪组出的题多。
3. 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 煤是黑色固体
(2)水可以蒸发成水蒸气
(3)煤能燃烧
(4)铁会生锈
(5)酒精易挥发
【当堂检测】
1.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
2.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
3.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4.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海水晒盐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B.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
5.通过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⑴水和白酒? ???????????? ???;
⑵白醋和酱油???? ??????????????;?
⑶白糖和食盐????? ??????? ??;
⑷氧气和二氧化碳?????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王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及两者的本质区别,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本质区别,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
?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请注意观察几个小实验。
?
?
演示实验1-1: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提醒指导: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现象,并记录。
??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描述吗?请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
2.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
?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以上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
??
反馈练习:
出示图片: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讲: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反馈练习: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出题,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演示实验: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使燃着木条熄灭。
?
?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
?
?
出示:一根铁丝和一根铜丝,如何鉴别?
?展示一瓶水和一瓶酒精,如何鉴别?
?
?
?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
?
?
?
?
?出示练习巩固
?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出示当堂检测
?
?
?
学生倾听,思考,举例:水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
?
?
?
?
?
?
?
?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描述实验现象;
?
?
学生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
?倾听。
?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实验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实验2]首先观察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实验3]蓝色溶液中产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实验4]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两者变质区别:是否有性物质生成。
?
完成反馈练习:书P10 第1题
学生回答。
观看思考,并举例判断。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物理变化
燃烧发光发热:化学变化
?
小结:化学变化中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学生点燃一支蜡烛,观察思考: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哪些变化?
?回答。
?小结: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判 断下列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仿照书上例子举例如下:(1)水结冰 (2)铁生锈
(3)汽油挥发(4)湿衣服晾干 (5)铁棒磨成针 (6)牛奶变质(7)木头燃烧 (8)食盐溶于水中 (9)酒精燃烧 (10)电灯通电发光
?
?
?
?
学生展示如何问全体的气味。
观察、归纳、比较两物质性质的异同,归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
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
?学生回答并分析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鉴别酒精和水
?
根据上述实例总结:利用性质鉴别物质,通过现象进行判断
??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
?完成反馈练习: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 煤是黑色固体 (2)水可以蒸发成水蒸气
(3)煤能燃烧
(4)铁会生锈
(5)酒精易挥发

学生交流
完成当堂检测
?
?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
?
?
?
?
?
?
?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
?
?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
?
?
?
?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
?
?
?
?
?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
?
?联系巩固
?
?
?
?
强调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有新物质生成。
?
?
?
?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
?
?
?
通过小组出题巩固,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
?
?
?
?
?
?
?
?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
?
?
?
?
?
?
?
?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
?
?
?
?
通过练习巩固
链接中考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钢铁生锈
C.
酸雨侵蚀
D.
冰山融化
3.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榨取果汁 D.海水晒盐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菠萝榨汁
B.
食物腐烂
C.
玻璃破碎
D.
水分蒸发
5.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A.水沸腾 B.瓷碗破碎 C.石蜡熔化 D.动植物呼吸
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酸碱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课件19张PPT。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王华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水沸腾变成水蒸气,冷却又变成液态水。(1)水的沸腾变化后还是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2)胆矾的研碎变化后还是胆矾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变化后是氢氧化铜沉淀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变化后是二氧化碳气体等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蒸发、凝固、挥发、溶解及物质状态的变化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燃烧、腐烂、生锈等。
3.两者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反馈练习:书第10页第1题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能量的变化思考: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哪些变化?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反馈练习判 断下列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水结冰 (2)铁生锈
(3)汽油挥发 (4)湿衣服晾干
(5)铁棒磨成针 (6)牛奶变质
(7)木头燃烧 (8)食盐溶于水中
(9)酒精燃烧 (10)电灯通电发光闻气味的正确操作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想一想:如何鉴别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性质鉴别物质
性质决定用途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等如何区别铁丝和铜丝?如何区别一瓶水和一瓶酒精?利用性质鉴别物质,通过现象进行判断 反馈练习:
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 煤是黑色固体
(2)水可以蒸发成水蒸气
(3)煤能燃烧
(4)铁会生锈
(5)酒精易挥发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当堂反馈:
1.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
2.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
AC3.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4.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海水晒盐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B.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DD5.通过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⑴水和白酒? ????????????? ??;
⑵白醋和酱油???? ??????? ???????;?
⑶白糖和食盐????? ????? ???;
⑷氧气和二氧化碳????? ???? ???????。气味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有助燃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