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SJ
第一单元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思维导图
知识盘点
知识点一:认识1—5
1、能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1)1~5各数的顺序是1、2、3、4、5, 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少1。
(2)数字1就好像一支小铅笔,是竖着的一条线,写的时候只要从上向下画一条略倾斜的线就可以了。
知识盘点
数字2好像一只小鸭子,写的时候应该先写一个开口向下的半圆,然后向下倾斜,最后向右拉平。
数字3比较有特点,它就像人的耳朵一样,是由两个半圆形组成的,写的时候可以画两个开口向左的半圆。
数字4就像一面小旗,写的时候应该先写带折线的那一笔,再写一条竖线。
数字5比较难写,它像一个小小的秤钩,写的时候先写带小勾的一笔,再在最上面加上一条适当的短横线就可以了。
知识盘点
2、口诀记忆。
1~5各数的形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来帮助记忆:“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称重。
知识点二:几和第几
1、认识几和第几。
(1)“几”和“第几”表示的意义不同,“几”表示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第几”则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2)说“第几”的时候应该说出从哪个方向数;“几”表示物体的数量,不用说方向。
知识盘点
知识点三:认识0
1、认识0。
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认识0的其他意义。
0的意义:(1)表示一个也没有;(2)表示起点。
知识点四:“等于”“大于”“小于”
1、认识“大于”“等于”“小于”。
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连接两个数时,开口对着较大的数。
知识盘点
知识点五:加法
1、5以内的加法。
(1)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是加号。
(2)计算加法时,可以用在第一个数的基础上接着往后数的方法。也就是说,一个数加“几”,就在这个数的基础上往后数几个数,数到几结果就是几。还可以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知识点六:减法
1、5以内的减法。
从一个数中去掉几,用减法计算,计算时根据数的分与合计算比较简便。
易错攻略
1、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2、判断一个数在另一个数的前面还是后面,一般按正序来说。
3、 0~5各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4、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就是指这个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5、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先确定数物体的方向。
6、“第几”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只对应一个物体。
易错攻略
7、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应先把它们一一对应,再进行比较。
8、填“>”或“<”时,要记住开口总是对准大数。
9、列加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时,要把同类的事物合在一起。
10、写减法算式时,关键是要正确找出去掉(或减掉)的部分。
11、0和0相加仍然是一个也没有,还是0。
12、看图列减法算式时,要用总数减去掉(或减掉)的部分。
易错攻略
13、解答看图写两道减法算式的题时,必须是从总数中减去其中的一部分,而不能用一部分减去另一部分。
14、解决看图列式计算的问题时,不能只注意图,图上画出的有时只是实际数量的一部分,要全面观察。
15、看一幅图写四道算式时,先写两道加法算式,再用加法算式的得数分别减两个加数,得到两道减法算式。
考点精讲练
典例精讲
下面能用5来表示的是
A. B.▽▽▽▽▽ C.◇◇◇◇
考点01 认识1—5
分析
数出各个选项不同图形的个数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有3个,能用3来表示,故不符合题意;
B.有5个,能用5来表示,故符合题意;
C.有4个,能用4来表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精讲练
针对练习
三轮车有( )个轮子,一双筷子有( )根,五线谱上有 ( )根线,我国国旗上有 ( )颗五
角星。
考点01 认识1—5
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1—5的认识即可解答。
解答
解:三轮车有 3个轮子,一双筷子有 2根,五线谱上有 5根线,我国国旗上有 5颗五角星。
考点精讲练
典例精讲
5前面的第2个数是( ) 。
A.3 B.4 C.2
考点02 几和第几
分析
从自然数0,1,2,3,4,5……的排列顺序可以知道,每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后面的数
大于前面的数。5前面的第1个数是4,5前面的第2个数就是3。据此解答。
解答
解:5前面的第2个数就是3。
故答案为:A
考点精讲练
针对练习
(1)一共有( )只小动物,从左边数起,小狗排第( )。
(2)小猴跑在最( )面,小猫跑在最( )面。
(3)小猫跑在小狗的( )面,小猴跑在小兔的( )面。
考点02 几和第几
分析
(1)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就是几。一般情况下写字的手的一边是右边,和右相对的就
是左边,据此数一数。
(2)、(3)脸朝前背朝后,据此解答。
解答
解:(1)一共有4只小动物,从左边数起,小狗排第3。
(2)小猴跑在最前面,小猫跑在最后面。
(3)小猫跑在小狗的后面,小猴跑在小兔的前面。
考点精讲练
典例精讲
一条蛇有( )条腿。
A.2 B.4 C.3 D.0
考点03 认识0
分析
根据生活常识和对动物的了解,可知:蛇靠身体的蠕动前进,所以蛇没有腿,即蛇有0条腿;
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解:一条蛇有0条腿。
故选:D。
考点精讲练
针对练习
读一读,填一填.
考点03 认识0
解答
根据温度计读数即可求解;
数上没有小鸟,用0表示即可求解;
根据图形可知,这把尺子的刻度是从0开始的.
考点精讲练
典例精讲
填一填,比一比。
考点04 “等于”“大于”“小于”
分析
解:采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
考点精讲练
解答
考点04 “等于”“大于”“小于”
考点精讲练
针对练习
考点04 “等于”“大于”“小于”
分析
由图可得:中间的图形中有3个小圆,第二个图形要比第一个图形的数量多,且第二个图形
要比第三个图形的数量少,即一个数比3大,另一个数比3小,由此画出即可。
解答
考点精讲练
典例精讲
( )和( )加起来是5。
考点05 加法
分析
左边2个,右边3个,根据5的分与合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2和3合起来是5。
考点精讲练
针对练习
看图写算式。
考点05 加法
分析
如图,左边有1头牛,右边有4头,求一共有多少头,用加法计算。
解答
解:1+4=5
考点精讲练
典例精讲
下面哪一幅图不能用算式“4-4=0”表示的是
考点06 减法
分析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逐一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即可。
解答
考点精讲练
针对练习
看图写算式。
考点06 减法
分析
用总数减去拿走的个数,即可求出还剩的个数。
解答
解:5-1=4(个)(共35张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SJ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认识1~3
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1~3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感知1~3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3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3个数。
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数字1~3 。
能正确用1~3表示图中物体的数量,并准确认、读这3个数,掌握数序。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老师要求的学习用具你们准备好了吗?
5个同样大的圆纸片
5根小棒
你喜欢踢足球吗?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认识数字1、2、3,理解基数含义
这里的一个足球架、一顶帽子,一个足球,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一数,认一认。
“1”还可以用一根手指、一个小方块或一个小圆片来表示,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吧!
数一数,认一认。
这里的书包、小树,水杯的数量,我们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数一数,认一认。
“2”还可以用两根手指、两个小方块或两个小圆片来表示,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吧!
数一数,认一认。
这里的三只小鸟、三个小朋友,三盆鲜花,我们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数一数,认一认。
数一数,认一认。
“3”还可以用三根手指、三个小方块或三个小圆片来表示,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吧!
这些数字你都认识了吗?读一读
请你拿出数量是1、2、3的小棒。
数一数,认一认。
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1、2、3来表示!也可以从我们教室里找一找。
规范书写数字1、2、3
除了用小棒,我们还能用计数器表示 1~3 各数。
1
2
3
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从前向后数
从后向前数
数要写在田字
格的左半格。
“1”像铅笔细又长;
要领:从右上方起笔,到左下方收笔。写时略倾斜,不要写成竖直的。
“2”像小鸭水上漂;
要领:“2”由一笔完成。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写到左下角,碰线,再向右拉平。
“3”像耳朵听声音;
要点:“3”由一笔完成。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向右碰线,略成半圆,再向中间,在虚线停止,转向右下方碰线,再向下碰线,弯弯地到左线为止。上下都是大半圆圈,但下面比上面大。
拿出你的田字格本,写一写数字1、2、3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归纳:
(教材P13想想做做第2题)
1. 按数量连一连
2. 先画 ,再写数。
(教材P3想想做做第1题)
3.看图填数。
(教材P3想想做做第2题)
4.按顺序填数。
从前向后数
从后向前数
拓展提升
1
2
2
3
3
1
拓展提升
5.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么学会的?
自我评价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
小组互评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共31张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SJ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认识4和5
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4和5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感知4和5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2个数。
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数字4和5 。
能正确用4和5表示图中物体的数量,并准确认、读这2个数,掌握数序。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准备好你们的学习用具了吗?
5个同样大的圆纸片
5根小棒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3的认识,谁能说出我们身边1~3 的事物?
1块黑板
2扇门
3排桌椅
认识数字4、5,理解基数含义
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这里的四个小学生、四个毽子,四朵花,我们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4
数一数,认一认。
“4”还可以用4根手指、4个小方块或4个小圆片来表示,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吧!
数一数,认一认。
4
这里的五朵花、五只蝴蝶,五个苹果,我们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5
数一数,认一认。
“5”还可以用5根手指、5个小方块或5个小圆片来表示,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吧!
数一数,认一认。
5
数一数,认一认。
“4”还可以表示什么?5呢?也可以从我们教室里找一找。
规范书写数字4、5
我们用计数器表示3。
3
4
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拨一拨,数一数
4
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5
我们用计数器表示4。
拨一拨,数一数
每个数填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
拨一拨,数一数
从后向前数
从前向后数
“4”像红旗迎风飘;
要领:“4”由两笔完成。从上线当中起笔,向左斜写到下格,碰左线后再横过去,向右碰线。第二笔从右上一半不到的地方向下,斜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4
“5”像秤钩来秤菜;
要领:“5”由两笔完成。从上线一半不到的地方起笔,向左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上面一横平,在右上线下面一点,向右碰线。
5
拿出你的田字格本,写一写数字4、5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归纳:
1.在数物体的个数时,一定要把物体归类,数出各类物体的个数,数完一类再数另一类。一类中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1~5的顺序:1,2,3,4,5。
2.写4、5数时,都是两笔写成,都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书写,要掌握数的书写方法,同时要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1. 数一数,连一连
(教材P15想想做做第1题)
(教材P15想想做做第2题)
2. 各有几根 ?写一写。
4
3
5
这个数的前一个数是3,后一个数是5。
这个数在2和4的中间。
3. (拓展提升)猜数,写一写。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么学会的?
自我评价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
小组互评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共29张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SJ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几和第几
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
初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认识几和第几。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你能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排队吗?
2
3
5
1
4
猜猜它们各是几?
我最大。
我最小。
我在最中间。
我比长颈鹿小,
比狮子大。
我比蜗牛大,
比狮子小。
1
2
3
4
5
认识“几”和“第几”
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填一填。
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填一填。
数一数,一共有几人在排队投篮球?
数一数,填一填。
1
2
3
4
5
有 人在排队。
5
最前面
从前往后数
1
2
3
4
5
从第1位开始依
次向后数,数到
几,那个人就排
第几。
你能说说他们都排在第几个吗?跟同学说一说?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想一想: 排第 ,他前面有 人,后面有 人。
4
前
后
1
3
1
1
2
3
3
1
区分“几”和“第几”。
这时候有 人排队。 排第 。
1
2
3
4
你能分清楚“几”和“第几”吗?
1
1
4
3
4人
第4
____个人
____个人
区分“几”和“第几”
“几”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
“第几”表示其中一个事物排列的顺序。
4
1
从后向前数, 排第几呢?
从后向前数, 排第 。
1
2
1
2
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当它表示数量时,它的含义是“几”;当它表示排列的顺序时,它的含义是“第几”。
小结
(教材P16想想做做第2题)
1. 填一填。
5
5
4
(教材P16想想做做第3题)
2. 数一数。
1
4
(教材P17想想做做第4题)
3. 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排第1,谁排第2?下山的动物呢?
第1
第2
第1
第2
4.
(1) 排第几?他前面有几人?
(2) 走后,?前面还有几人?排第几?
5.(思维训练)想一想,这一队有多少人?
分析:用“▲”表示其他同学。
▲
▲
▲
▲
口答:这一队有5个人。
从前往后数,我排第4;
从后往前数,我排第2。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么学会的?
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当它表示数量的多少时,是“几”;
当它表示排列的顺序时,是“第几”。
自我评价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
小组互评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共21张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SJ
活动课:数学游戏分享(二)
通过“理物品”活动,建立分类意识,培养分类能力和整理能力。
通过围“草地”活动,初步感知面的含义,初步理解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最短。
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
初步理解面的大小。
能按要求围出“草地”,会分类整理。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上节课在游戏中大家玩得很开心,同时知道了数的存在,拼搭出很多漂亮的图案。
围“草地”。
小清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一块“草地”,你能围出比这块更大的“草地”吗?
小清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一块“草地”,你能围出比这块更大的“草地”吗?
围得对不对呢?
两人一组,一人围出一块“草地”,另一人围出一块更大的“草地”。
在草地上修一条公路,把两座小房子连起来,可以怎样修?
在草地上修一条公路,把两座小房子连起来,可以怎样修?
比一比谁修的最短?
理物品
你在幼儿园整理过活动角的物品吗?是怎样整理的?
你在幼儿园整理过活动角的物品吗?是怎样整理的?
你的书包里有哪些书本?看一看,分一分。
把文具放在文具盒里,把花片放在学具盒里。
把水杯放在旁边的袋子里,把纸巾放在……
你的玩具和衣服各是怎样摆放的?
数学游戏好玩吗?你最喜欢哪个数学游戏?
哪些同学游戏玩得好?哪些同学说得清楚?
自我评价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
小组互评
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学习态度
学习自信
学习合作(共24张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SJ
活动课:数学游戏分享(一)
借助积木进行拼拼搭搭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能用“数”介绍自己和幼儿园的相关信息,能准确描述在幼儿园玩过的玩具和自己喜欢的数学游戏。
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数学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准确用“数”介绍自己和幼儿园的相关信息。
能借助游戏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游戏活动的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大家走进小学校园。
介绍我和我的幼儿园
你能用“数”介绍你自己吗?
你能用“数”介绍你们幼儿园吗?
你在幼儿园里玩过哪些形状的玩具?
玩过大小不同的球
玩过形状不一的积木
你最喜欢的数学游戏是什么?说一说,玩一玩。
数数比比
报数拿球。
拿对一次得一颗 ,比比谁得到的 最多。
报数画图。
互相看看画得对不对。
你会数出10个花片,摆成不同的样子吗?
先画一画,再和老师手上的比一比。
画绿花,要比红花多。
搭搭拼拼
下面的车是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搭成的?看一看,搭一搭。
你搭的车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各用了多少块?
比比谁搭的好,谁说得清楚!
你还想搭出什么?先想一想,再搭一搭。
你搭出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各用了多少块?
下面的图画漂亮吗?选择其中一幅,用彩纸拼一拼。
你拼出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状的彩纸?各用了多少张?
比比谁搭的好,谁说得清楚!
你还想拼出什么?先想一想,再拼一拼。
你拼出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状的彩纸?各用了多少张?
说说拼了什么?是怎样拼的?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