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5 16: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驳论文的相关知识。
3、体会文章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杂文,与鲁迅先生一起感受民族自信力。
(二)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三)写作背景
“九 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鲁迅就在九一 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四)驳论文的知识
课件展示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学生学习。
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是就一定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1、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2、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3、驳论证:通过驳论证反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是由论据推出的。
(五)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和作者主张的观点。
明确:
批驳的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正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六)研读探究
1、诵读1—5段,讨论探究:作者是如何批驳错误观点的?
明确:(直接反驳)作者从批驳对方的论据入手,指出中国前不久失去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所以对方论据证明不了论点,所以对方论点错误。
2、诵读6—8段,讨论探究:作者是如何驳倒对方的?
明确:(间接反驳)作者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接着用举例论证,热情歌颂富有自信力的“中国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观点。
3、诵读第9段,思考:结尾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明确:要论中国人不要被表面的脂粉所诓骗,要看看他们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总结、归纳主题
明确:这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七)品味语言
例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分析:“总”:一幅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幅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犀利的语言,充满嘲讽的意味,将悲观论者的丑恶嘴脸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教师寄语
在那样特殊的时刻,面对精神幻灭的论调,鲁迅先生大声呼喊:我们自古以来就有中国的脊梁!这无疑是一声惊雷,振奋了民族精神。今天,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