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论语》十二章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作为七年上册较长的文言文,尤其是以语句的形式来出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畏惧的心理,以及如何来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重难点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方式与策略 朗读教学法、点拨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导入 师:同学们,唐代大诗人韩愈曾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同学们知道“仲尼”是谁吗?学生答:“孔子”。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春秋。”,它形象地概括了论语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通过古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伟大之处,从而产生做人、做事所固有的道德标准。 3-5分钟左右
作家、作品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山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伟大之处,并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四书五经的补充。 2-4分钟
三、初读正音: 1.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然后齐读全文; 2.师纠正字音; 论语(lún)、说乎(yuè)、逾矩(yújǔ)、罔(wǎng)、殆(dài)、肱(gōng)、为人谋(wèi)、吾十有五(yòu)、好之者(hào)、如斯夫(fú) 3.师诵读全文; 4.男女生合读(男生前六章节,女生后六章节) 面对通假字、形近字进行区分,让学生读准自字音,并有节奏的朗读,体会其中的寓意。 3-5分钟
四、合作探究: 1.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探究,概括所抽章节的重点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特殊句式,并翻译章节内容进行简单赏析。 (1).重点字词 ①时习:按时温习; ②愠:生气; …… .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一词多义 ①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②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 .特殊句式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判断句:贤哉,回也! .语句翻译 第一章: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 第二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 第三章: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越出规矩。” 第四章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 第十二章: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归纳: ①学习方法:(第一章)学而时习之。(第二章)三省吾身。(第四章)温故而知新。(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第九章)三人行。 ②学习态度:(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个人修养:(第一章)学而时习之。(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第六章)贤哉,回也!(第八章)饭疏食,饮水。(第九章)三人行。(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第十二章)博学而笃志。 ④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第十章)逝者如斯夫。 2.学生将学习成果汇总,小组内选一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五、拓展延伸 《对话孔圣人》 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隧道,当你站在孔子面前,你会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请以:孔子我想对你说 写一篇小文章,小组合作进行展示 作业: 套餐A:背诵全文 套餐B:默写全文 着重讲解其中重点字词义,让学生学生自主翻译,主要针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归纳总结上进行拓展延伸。 15-20分钟
板书设计 学习态度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文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本文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来加深记忆,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因为是语录体,尽可能的进行分类,这样方便学生记忆,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程度不一,就会导致有些学生不懂装懂甚至浑水摸鱼的现象,所以还是需要课后的讲解,这只是本堂课的第一课时,以朗读为主。时间的把握上还需要继续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