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落花生》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上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6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重难点 1.复习本课6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方式与策略 本课通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让学生学习课文中花生的品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为调动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全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进行感悟,突破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猜谜导入 出示谜语。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四分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找重点)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围绕“落花生”讲了几件事情? 生汇报。 文中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种花生、收花生的过程? 指导理解词语“居然”。 由学习小组合作读课文的吃花生、议花生部分。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将学生内容引到重点上来。全班交流时将重点句呈现出来。符合核心素养提出“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 八分钟
读重点 大家谈了花生哪些好处?找出句子,指名读,联系生活实际生活,花生还有哪些用途? 引导分角色读。 大家都谈了花生的好处,父亲对花生的观点是什么?指名读。 4、我们看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特点?引导分角色读。 5、请同学们插上想象地翅膀走进果园,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了些什么? 5、那花生有什么特点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6、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对比理解。师引导生朗读。 本环节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对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句。让核心素养目标得以落实。 九分钟
品重点 1、请同学找一找文中父亲接下去说了什么? 2、父亲接着说的话,作者听懂了吗?你从哪个句子看出来了?指读? 3、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师指导理解词语“体面”。 4、作者的话,你们理解了吗?拿出笔把你的理解旁批在旁边。 5、体会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这个小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是想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谁猜对了,就有权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思考应读好哪个词,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亲在这里赞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质。让核心素养处处渗透其中。 十四分钟
拓展延伸(悟重点) 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请小组合作踊跃参与《实话实说》栏目中去。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像落花生一样品质的人,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了解作者笔名由来,揭示文章主旨,引用作者的曾经说的话,升华主题。 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忆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或物,交流归纳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的品质。让核心素养落到日常生活实处。 五分钟
板书设计 落 花 生 ( 借物喻人 ) 种花生 收花生 做有用的人 吃花生 议花生
教学特色与反思 巧妙的详略安排是本文的特点,我想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首先,用最直观的方法,分部分朗读课文,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四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时间上直接感受,课文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了议花生。再次,通过小组讨论,从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板书等各方面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采用计时法,直观、形象地将课文的详略呈现出来,再进一步理解,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易理解,乐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学上的难点。 尤其在本课的板书设计上,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字,深化主题,既代表了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了老师对同学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让核心素养落地有声。 在说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能多提宝贵的意见,能让我有更大的进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