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优】2016春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期末检测卷(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学练优】2016春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期末检测卷(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1 08: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期末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江苏苏州中考)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A ) A       B        C       D
【点拨】一战前的世界形势主要是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而能反映这一关系的就是A项。
2.(2015·江苏淮安中考)“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C )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3.(2015·甘肃兰州中考)“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B )
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4.(2015·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二次联考)音乐家普贤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C.以工业化为主导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5.(2015·山东济宁中考)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了局面,下面不属于“三人会议”的是( B )
A.克里孟梭 B.达拉第 C.威尔逊 D.劳合·乔治6.(2015·重庆中考A卷)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A )
A.复兴农业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 D.增加政府收入
7.小明同学以“法西斯暴行”为研究性学习主题,所收集的图片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 )
A.反对日本攫取 B.国会纵火案 C.犹太人集中营 D.“731部队”
山东权益 毒气弹8.(2015·重庆巴蜀中学三模)《慕尼黑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这是因为( B )
A.协定损害了德国利益 B.协定助长了法西斯的野心
C.协定使奥地利被吞并 D.协定保护了弱小国家的利益9.(江苏徐州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 B )
A.法西斯进攻苏联 B.珍珠港战役
C.法西斯进攻波兰 D.台儿庄战役
10.(2015·福建厦门中考)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C )
A.德国进攻波兰 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1.(江苏镇江中考)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诺曼底登陆为背景拍摄的,参与这次登陆战的军队主要是( A )
A.英美盟军 B.英法盟军 C.美法盟军 D.苏美盟军12.(2015·湖南邵阳一模)右图所标志的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D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13.(2015·四川广元中考)“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C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4.(重庆中考A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B.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西欧国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D.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15.(2015·山东广饶县模拟)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宣布了对欧盟的11项投资合同,总金额达到96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这反映中国投资者对欧盟发展信心增加,欧盟国家稳定发展所依赖的条件不包括( B )
A.欧元的采用
B.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C.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D.欧盟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16.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面对经济危机,虽然有的国家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措施不当,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这实质上反映了( B )
A.社会主义的彻底失败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C.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
【点拨】东欧各国都是照搬苏联的模式,而且改革不彻底,加上苏联的干预所以最后都失败了。故选B。
17.(2015·湖南株洲一模)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 A )
A.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
B.对美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C.使美国成为全球的众矢之的
D.使美国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18.(2015·四川成都中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B ) A       B      C      D
20.(2015·四川资阳中考)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C )
①《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②珍珠港事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③古巴导弹危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60分)
21.(2015·重庆开县第二次调考)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8分)
图一             图二
A.1944年美英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B.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
C.重新统一的国家
D.一分为五的国家22.(2015·贵州铜仁中考)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4分)
同盟国和协约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的事件是什么?(4分)
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争爆发或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6分)
①中国军民的反攻;②苏联对日作战;③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70周年。
(5)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分)
两极格局。苏联解体。23.(2015·湖南长沙中考)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兄弟。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肤色的深浅,而是品格的优劣为评价标准的国家里。
——1963年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贯穿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十八大特稿
(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观点?(2分)在美国,“奴隶的儿子”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获得了解放?(2分)这部法律文献是由谁颁布的?(2分)
观点:人人平等。法律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人物:林肯。
(2)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4分)
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法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请各列举一项。(4分)
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法律体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4分)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或:民主法治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完善;民主是法治的基石,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24.(山东东营中考)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4分)
美国将推行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冷战”(或实行“冷战”)。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2分)
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实力。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
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2分)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4分)
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答出两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