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立品学校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立品学校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5 17:09:12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立品学校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
1.(2023·徐闻)读拼音,写词语。
毕业会考就要临近了,我xīn jí rú fén   ,因为妈妈给我定下了学习mù biāo   ,一定要wèn dǐng   全年级,这给我平添了几分压力。但我却调皮地对妈妈说:“我一定不怕xī shēng   ,排除一切kùn nan   ,用qiè ér bù shě   的精神,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答案】心急如焚;目标;问鼎;牺牲;困难;锲而不舍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心急如焚”的“焚”下面是“火”;“目标”的“标”是木字旁旁,右边是“示”;“问鼎”的“鼎”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牺牲”都是牛字旁,左右结构;“困难”的“难”是又字旁,右边是“隹”;“锲而不舍”的“锲”是金字旁,右边是“契”;
故答案为:心急如焚;目标;问鼎;牺牲;困难;锲而不舍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2023·徐闻)巧填同音字。
(1)[zhēng]妈妈   的馒头太好吃了,妹妹和我   着吃。
(2)[zhàn]我   胜了内心的恐惧,赢得了比赛,教练脸上   开了自豪的笑容。
【答案】(1)蒸;争
(2)战;绽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蒸的馒头”的“蒸”是草字头,上下结构;“争着吃”的“争”上面是刀字头,上下结构;
(2)“战胜”的“战”左边是“占”,右边是“戈”;“绽开”的“绽”是绞丝旁,右边是“定”;
故答案为:(1)蒸;争(2)战;绽
【点评】题目考查对同音字的辨析和应用。作答时要根据学习积累,结合同音字意义的不同,看哪个字的意义与词语表述的意思更贴切,进行选择确定,书写时把汉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2023·徐闻)下列词语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í) 宁(nìng)可 惊惶 心平气和
B.哽咽(yè) 花蕊(xīn) 截然 司空见贯
C.通宵(xiāo) 处(chǔ)境 寄托 不可思义
D.正(zhēng)月 剥(bō)削 凄凉 翻箱倒柜
【答案】D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徘徊(huí)”应读huái;
B项“花蕊(xīn)”应读rui;“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C项中“不可思义”应写作“不可思议”;
D项中词语加点字和词形全部正确,没有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读音和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2023·徐闻)尼尔斯以前是个   的孩子,后来变成一个   的孩子。
A.聪明活泼
B.心地善良
C.调皮捣蛋
D.勇敢、乐于助人
【答案】C;D
【知识点】《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结合《骑鹅旅行记》原著内容,尼尔斯以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经过探险的经历,变成了一个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故答案为:CD
【点评】题目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5.(2023·徐闻)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B.设问 拟人 比喻 夸张
C.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D.夸张 比喻 设问 拟人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是借助豆子写人,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句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这句运用比喻;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表述,这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楼高的特点;
结合诗句的意思,确定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6.(2023·徐闻)用主要人物作文章题目的一组是(  )
A.北京的春节 开国大典 腊八粥
B.竹节人 芦花鞋 威尼斯的小艇
C.少年闰土 军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D.祖父的园子 故宫博物院 草原
【答案】C
【知识点】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中三篇课文都不是用主要人物做题目;
B项“竹节人 芦花鞋 威尼斯的小艇”都是用课文主要事物作为题目;
C项“少年闰土 军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都是用主要人物作文章题目;
D项“祖父的园子 故宫博物院 草原”都是用课文中的地方作为题目;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7.(2023·徐闻)下列名著和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刘易斯 卡罗尔
B.《三国演义》——施耐庵
C.《汤姆 索亚历险记》——高尔基
D.《红楼梦》——曹雪芹
【答案】D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项《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丹尼尔笛福;
B项《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C项中《汤姆 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D项中《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项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2023·徐闻)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A.中秋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 D.寒食节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答案】C;A;D;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描写了元日即春节的习俗;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的景象;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出自韩翃《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习俗;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C;A;D;B
【点评】22.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中描述的传统节日,进行准确作答。
9.(2023·徐闻)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集   广益 各   己见 触类旁    独出心   。
张灯结    发   图强 见微知    同心   力
(2)对于“开卷是否有益”这个问题大家   ,讨论得十分激烈。
(3)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   ,取得了胜利。
【答案】(1)思;抒;通;裁;彩;奋;著;协
(2)各抒己见
(3)同心协力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集思广益”指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各抒己见”照顾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触类旁通”指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独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张灯结彩”指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的事的繁华景象。“发奋图强”指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见微知著”指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同心协力”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结合句子中“讨论得十分激烈”,应该选择“各抒己见”;
(3)结合句子中“取得了胜利”,应该选择“同心协力”;
故答案为:(1)思;抒;通;裁;彩;奋;著;协(2)各抒己见(3)同心协力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识记,同时书写时应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把每个字写正确;结合成语意思,进行正确运用,便于顺利作答。
10.(2023·徐闻)写出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凿壁偷光    手不释卷   
【答案】勾践;项羽;匡衡;吕蒙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对词语的理解,“卧薪尝胆”讲述的还是越王勾践的故事;“破釜沉舟”讲述的式项羽的故事;“凿壁偷光”描述的是匡衡发奋读书的故事;“手不释卷”描述的是吕蒙发奋读书的故事;
故答案为:勾践;项羽;匡衡;吕蒙
【点评】题目考查对成语相关人物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成语故事的来源,进行正确作答。
11.(2023·徐闻)古稀之年指的是   岁,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答案】70;30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古稀”指人七十岁;“而立”指的是三十岁;
故答案为:70;30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2.(2023·徐闻)选词填空。
唱反调 泼冷水 拦路虎 下马威 跑龙套
(1)当我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时,父亲就会给我   ,让我认清自己。
(2)学习上有时会碰到   ,但我从来不害怕,总是想方设法战胜它。
(3)小玲虽然是剧团中   的,但每天都很用功练功。
(4)他总爱跟我   ,我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答案】(1)泼冷水
(2)拦路虎
(3)跑龙套
(4)唱反调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这句结合“当我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时,父亲就会给我”“让我认清自己。”应该选择“泼冷水”,比喻败别人的兴头,打击别人的热情。
(2)这句结合“但我从来不害怕,总是想方设法战胜它。”,前面应该选择“拦路虎”,指遇到的困难或者问题;
(3)这句结合“虽然是剧团中”“但每天都很用功练功”,应该选择“跑龙套”,意思是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4)结合这句中“我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应该选择“唱反调”,指提出相反的主张,采取相反的行动。
故答案为:(1)泼冷水(2)拦路虎(3)跑龙套(4)唱反调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13.(2023·徐闻)句子练兵场。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改为反问句)
(2)八儿实在太饿了,饿得   。(用夸张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改为间接转述句)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的某种特点。
(5)根据要求,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
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①心情好:   。
②心情不好:   。
【答案】(1)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
(2)前胸贴后背
(3)父亲对我笑着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4)他的脸红得像苹果。
(5)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好像在向我打招呼;小鸟在树枝上发出刺耳的噪音,嘈杂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知识点】句式转换;其他语言表达;拟人修辞手法;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时应该在“是”的前面加上“难道不”在句末加上“吗”,把句号改成问号,进行作答。
(2)结合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围绕“饿得”进行表述作答。
(3)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这句中“我”改成“他”,把“你”改成“我”,把冒号和引号改成逗号,进行作答。
(4)结合题目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作答。
(5)围绕不同的心情,结合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心情,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2)前胸贴后背(3)父亲对我笑着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4)他的脸红得像苹果。(5)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好像在向我打招呼;小鸟在树枝上发出刺耳的噪音,嘈杂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4.(2023·徐闻)根据提示填一填。
下列四句赠言分别适合送给哪一学科的老师?
(1)喜怒哀乐,舍弃过去时;酸甜苦辣   。
(2)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   。
(3)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
(4)矫健身姿,彰显运动之美;百米冲刺   。
【答案】(1)英语老师
(2)语文老师
(3)数学老师
(4)体育老师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这句中“过去式”,这是英语的时态表述,这句应该送给“英语老师”;
(2)这句结合“李杜韩柳诗文”,应该送给“语文老师”;
(3)这句结合“卷尺直尺”,应该送给“数学老师”;
(4)结合这句中“矫健身姿”“百米冲刺”,应该送给“体育老师”;
故答案为:(1)英语老师(2)语文老师(3)数学老师(4)体育老师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分析和理解能力。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每一选项中的句子进行正确分析,结合句子中提及的学科信息,进行作答。
15.(2023·徐闻)日积月累。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的五音指的是   、   、   、   、   。
(2)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   。
(3)凌琳不珍惜时间学习,你可以用岳飞的“莫等闲,   ,   ”这句话劝他。
(4)人有耻,   。——《朱子语类》
(5)“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6)“青,   。”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7)找找诗中的春天:杜甫独步江畔,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   ”;宋代诗人朱熹写下了赞美春景的千古佳句:“   ,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看到“   ,   ”。
【答案】(1)宫;商;角;徵;羽
(2)梅;松;竹
(3)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则能有所不为
(5)书到用时方恨少
(6)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千朵万朵压枝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其他文学常识;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相关知识,“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满江红》,意思是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4)“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出自荀子《劝学》。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黄四娘家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万千花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浣溪沙》,意思是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
故答案为:(1)宫;商;角;徵;羽(2)梅;松;竹(3)白了少年头;空悲切(4)则能有所不为(5)书到用时方恨少(6)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千朵万朵压枝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文学常识和格言名句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二、阅读
(2023·徐闻)阅读《两小儿辩日》的片段,完成练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16.选文中的两个小儿争论的是:   。
17.请用横线把小儿甲的观点画出来   ,用波浪线把小儿乙的观点画出来   。小儿甲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   得出结论的。
A.温度感知
B.视觉效果
C.嗅觉感受
D.听觉感知
18.两小儿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让我们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诗句:   。
19.两小儿辩日给我的启示是   。
20.面对两小儿的争辩,孔子的反应是“   ”,这正应了他在《论语》中的名句:   。
【答案】16.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的距离问题
17.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B;A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0.孔子不能决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结合课文内容,两小儿争辩的是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他们的远近;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的距离问题
17.“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是小儿甲的观点,这是从视觉感知的角度进行判断;“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小儿乙的观点,这是从温度感知的角度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B/A
18.结合短文内容,根据“两小儿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应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进行表述,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说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故答案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结合短文内容,根据两小儿对太阳距离变化的争论,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0.结合短文内容,面对两小儿的争辩,孔子的反应是“孔子不能决也”,说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表明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故答案为:孔子不能决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23·徐闻)如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阅读后根据要求作答。
21.从图文材料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请填空。
这幅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宣传画的内容是小朋友把捡到的包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表扬她是个   ;宣传单位是   。
22.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面对警察叔叔的表扬,你会说些什么?注意用上礼貌用语。
我说:“   。”
【答案】21.诚信;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明办;
22.诚信是做人之本,这是我应该做的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图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图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图画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图画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1.结合图画内容,这幅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诚信”,警察叔叔表扬小女孩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宣传单位是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明办;结合图中信息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诚信;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明办;
22.结合图中故事,想象小女孩可能对警察叔叔说的话,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诚信是做人之本,这是我应该做的
(2023·徐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
①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个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你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你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②徒弟给第二个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____。”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③徒弟给第三个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怎样接话,站在一旁绞着衣角。师傅笑道:“____,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④徒弟给第四个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着说:“动作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说:“如今,____,顶上功夫速战迷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⑤晚上打烊。徒弟愣愣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师傅宽厚地笑道:“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话;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漂亮。”
⑥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⑦人,在鼓励中扬起生活的风帆。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鼓励中创造奇迹。鼓励他人既是处世的艺术。又是做人的美德。被鼓励的人心怀感激。就是对鼓励者最好的回报。
⑧老师鼓励学生,学生更加(勤劳 勤奋);长辈鼓励晚辈,晚辈更加(孝顺 顺从);上司鼓励下属,下属加倍(尽职 卖命);老板鼓励员工,员工格外敬业;夫妻互相鼓励(美满 美好)……
(有删改)
23.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4.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5.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字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时间就是金钱
B.头发短。使你显得利索,朴实,让人感觉精神
C.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
26.师傅在顾客面前鼓励徒弟。有两个作用,对顾客来说:   ;对徒弟而言:   。
27.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鼓励的魅力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3.鼓励
24.勤奋 孝顺 尽职 美满
25.B C A
26.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话;是鼓励又是鞭策
27.鼓励是一股清泉,激活前进的动力;鼓励是一抹阳光,吹散迷惘的乌云。鼓励的魅力就在于当我遇到困难时,有人在身后默默支持,并给予一定的援助;在我失败时能给我一个拥抱,轻轻对我说“没事的,相信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加油!”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3.结合短文内容,主要描写了理发师对徒弟的鼓励,帮助徒弟逐步树立自信的故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鼓励;
24.“老师鼓励学生,学生更加(勤劳 勤奋)”这句应选“勤奋”,指努力上进;“长辈鼓励晚辈,晚辈更加(孝顺 顺从)”这句应选“孝顺”;“上司鼓励下属,下属加倍(尽职 卖命);”这句应选“尽职”,指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夫妻互相鼓励(美满 美好)”这句应选“美满”指美好圆满的意思;
故答案为:勤奋 孝顺 尽职 美满
25.第②自然段,结合“头发剪得太短。”这段应选“头发短。使你显得利索,朴实,让人感觉精神”;
第③自然段,结合“花的时间挺长的”,这段应该选择“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
第④自然段结合“动作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这段应该选择“时间就是金钱”;
结合顾客的主要观点,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B C A
26.结合文中描写,师傅在顾客面前鼓励徒弟,一方面顺着顾客的意思来说,顾客喜欢;另一方面对徒弟来说是鼓励又是鞭策,化解了徒弟不善言谈的尴尬。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话;是鼓励又是鞭策
27.结合短文内容,根据文中对理发师鼓励徒弟的描写,写一写自己对鼓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鼓励是一股清泉,激活前进的动力;鼓励是一抹阳光,吹散迷惘的乌云。鼓励的魅力就在于当我遇到困难时,有人在身后默默支持,并给予一定的援助;在我失败时能给我一个拥抱,轻轻对我说“没事的,相信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加油!”
三、习作
28.(2023·徐闻)题目:我为 点赞
提示:
①你想为谁点赞呢?是老师、同学、父母、朋友、邻居……还是自己呢?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点赞的原因,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更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400字。
【答案】我为自己点赞 自从有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网络平台,点赞也在不知不觉中流行起来,而我作为一名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但这次,我要赶赶时髦,为自己点个赞。
周一下午有一节书法课,老师让我们带一些必需的书法用品。课间,我就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将书法书、字帖和米字格纸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这时忽然想起数学还没有改错,拿上作业本奔向了办公室。等我回来时,发现桌面有些凌乱,感觉米字格纸少了好几张,再一看,本组人的桌子上都多了一张米字格纸,这就猜中了七、八分。算了,给他们吧,我也不是小气的人,反正我还多着呢。不知是大家看到了我纸多,还是看到了我对本组人拿纸没有反应,一下子来了好多借纸的。第一位便是本班的学霸,小黄同学。他来到我桌前,说明来意,还说日后一定还我,我爽快地答应下来了。看来学霸也有记性差的时候。紧接着大帅同学走到我的面前。一看也是来借纸的,我打趣地说:“五毛一张,一块三张!”正当大帅同学灰溜溜地走掉时,我又说:“可以免费试用一张!”大帅同学赶忙跑过来,笑嘻嘻地喊了句:“接旨!”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此后,来我这里借纸的人络绎不绝,我都慷慨解囊,在短短的七八分钟内,我的“纸山”已经锐减成“纸丘陵”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课,班上不少人桌上都有了一张米格纸。上课后,老师说没带东西的,小组要扣3分。听到这,我有一丝后悔,心里想,如果我不把纸借出去,我们组岂不是可以稳拿第一了。不过,有了我的纸,大家免受挨罚,我也算做了好事一桩,心里又平复了许多,看同学们拿着我的纸写出了一篇好字,心里变得喜滋滋的,我觉得,那里面也有我的功劳呢!
这次,我要为自己的慷慨解囊点个赞!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为 点赞”,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描写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为自己点赞”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在书法课上慷慨解囊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立品学校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
1.(2023·徐闻)读拼音,写词语。
毕业会考就要临近了,我xīn jí rú fén   ,因为妈妈给我定下了学习mù biāo   ,一定要wèn dǐng   全年级,这给我平添了几分压力。但我却调皮地对妈妈说:“我一定不怕xī shēng   ,排除一切kùn nan   ,用qiè ér bù shě   的精神,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2023·徐闻)巧填同音字。
(1)[zhēng]妈妈   的馒头太好吃了,妹妹和我   着吃。
(2)[zhàn]我   胜了内心的恐惧,赢得了比赛,教练脸上   开了自豪的笑容。
3.(2023·徐闻)下列词语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í) 宁(nìng)可 惊惶 心平气和
B.哽咽(yè) 花蕊(xīn) 截然 司空见贯
C.通宵(xiāo) 处(chǔ)境 寄托 不可思义
D.正(zhēng)月 剥(bō)削 凄凉 翻箱倒柜
4.(2023·徐闻)尼尔斯以前是个   的孩子,后来变成一个   的孩子。
A.聪明活泼
B.心地善良
C.调皮捣蛋
D.勇敢、乐于助人
5.(2023·徐闻)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B.设问 拟人 比喻 夸张
C.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D.夸张 比喻 设问 拟人
6.(2023·徐闻)用主要人物作文章题目的一组是(  )
A.北京的春节 开国大典 腊八粥
B.竹节人 芦花鞋 威尼斯的小艇
C.少年闰土 军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D.祖父的园子 故宫博物院 草原
7.(2023·徐闻)下列名著和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刘易斯 卡罗尔
B.《三国演义》——施耐庵
C.《汤姆 索亚历险记》——高尔基
D.《红楼梦》——曹雪芹
8.(2023·徐闻)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A.中秋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 D.寒食节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9.(2023·徐闻)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集   广益 各   己见 触类旁    独出心   。
张灯结    发   图强 见微知    同心   力
(2)对于“开卷是否有益”这个问题大家   ,讨论得十分激烈。
(3)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   ,取得了胜利。
10.(2023·徐闻)写出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凿壁偷光    手不释卷   
11.(2023·徐闻)古稀之年指的是   岁,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12.(2023·徐闻)选词填空。
唱反调 泼冷水 拦路虎 下马威 跑龙套
(1)当我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时,父亲就会给我   ,让我认清自己。
(2)学习上有时会碰到   ,但我从来不害怕,总是想方设法战胜它。
(3)小玲虽然是剧团中   的,但每天都很用功练功。
(4)他总爱跟我   ,我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13.(2023·徐闻)句子练兵场。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改为反问句)
(2)八儿实在太饿了,饿得   。(用夸张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改为间接转述句)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的某种特点。
(5)根据要求,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
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①心情好:   。
②心情不好:   。
14.(2023·徐闻)根据提示填一填。
下列四句赠言分别适合送给哪一学科的老师?
(1)喜怒哀乐,舍弃过去时;酸甜苦辣   。
(2)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   。
(3)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
(4)矫健身姿,彰显运动之美;百米冲刺   。
15.(2023·徐闻)日积月累。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的五音指的是   、   、   、   、   。
(2)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   。
(3)凌琳不珍惜时间学习,你可以用岳飞的“莫等闲,   ,   ”这句话劝他。
(4)人有耻,   。——《朱子语类》
(5)“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6)“青,   。”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7)找找诗中的春天:杜甫独步江畔,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   ”;宋代诗人朱熹写下了赞美春景的千古佳句:“   ,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看到“   ,   ”。
二、阅读
(2023·徐闻)阅读《两小儿辩日》的片段,完成练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16.选文中的两个小儿争论的是:   。
17.请用横线把小儿甲的观点画出来   ,用波浪线把小儿乙的观点画出来   。小儿甲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   得出结论的。
A.温度感知
B.视觉效果
C.嗅觉感受
D.听觉感知
18.两小儿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让我们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诗句:   。
19.两小儿辩日给我的启示是   。
20.面对两小儿的争辩,孔子的反应是“   ”,这正应了他在《论语》中的名句:   。
(2023·徐闻)如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阅读后根据要求作答。
21.从图文材料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请填空。
这幅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宣传画的内容是小朋友把捡到的包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表扬她是个   ;宣传单位是   。
22.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面对警察叔叔的表扬,你会说些什么?注意用上礼貌用语。
我说:“   。”
(2023·徐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
①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个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你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你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②徒弟给第二个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____。”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③徒弟给第三个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怎样接话,站在一旁绞着衣角。师傅笑道:“____,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④徒弟给第四个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着说:“动作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说:“如今,____,顶上功夫速战迷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⑤晚上打烊。徒弟愣愣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师傅宽厚地笑道:“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话;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漂亮。”
⑥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⑦人,在鼓励中扬起生活的风帆。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鼓励中创造奇迹。鼓励他人既是处世的艺术。又是做人的美德。被鼓励的人心怀感激。就是对鼓励者最好的回报。
⑧老师鼓励学生,学生更加(勤劳 勤奋);长辈鼓励晚辈,晚辈更加(孝顺 顺从);上司鼓励下属,下属加倍(尽职 卖命);老板鼓励员工,员工格外敬业;夫妻互相鼓励(美满 美好)……
(有删改)
23.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4.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5.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字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时间就是金钱
B.头发短。使你显得利索,朴实,让人感觉精神
C.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
26.师傅在顾客面前鼓励徒弟。有两个作用,对顾客来说:   ;对徒弟而言:   。
27.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鼓励的魅力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三、习作
28.(2023·徐闻)题目:我为 点赞
提示:
①你想为谁点赞呢?是老师、同学、父母、朋友、邻居……还是自己呢?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点赞的原因,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更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心急如焚;目标;问鼎;牺牲;困难;锲而不舍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心急如焚”的“焚”下面是“火”;“目标”的“标”是木字旁旁,右边是“示”;“问鼎”的“鼎”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牺牲”都是牛字旁,左右结构;“困难”的“难”是又字旁,右边是“隹”;“锲而不舍”的“锲”是金字旁,右边是“契”;
故答案为:心急如焚;目标;问鼎;牺牲;困难;锲而不舍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答案】(1)蒸;争
(2)战;绽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蒸的馒头”的“蒸”是草字头,上下结构;“争着吃”的“争”上面是刀字头,上下结构;
(2)“战胜”的“战”左边是“占”,右边是“戈”;“绽开”的“绽”是绞丝旁,右边是“定”;
故答案为:(1)蒸;争(2)战;绽
【点评】题目考查对同音字的辨析和应用。作答时要根据学习积累,结合同音字意义的不同,看哪个字的意义与词语表述的意思更贴切,进行选择确定,书写时把汉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徘徊(huí)”应读huái;
B项“花蕊(xīn)”应读rui;“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C项中“不可思义”应写作“不可思议”;
D项中词语加点字和词形全部正确,没有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读音和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答案】C;D
【知识点】《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结合《骑鹅旅行记》原著内容,尼尔斯以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经过探险的经历,变成了一个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故答案为:CD
【点评】题目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5.【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是借助豆子写人,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句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这句运用比喻;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表述,这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楼高的特点;
结合诗句的意思,确定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6.【答案】C
【知识点】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项中三篇课文都不是用主要人物做题目;
B项“竹节人 芦花鞋 威尼斯的小艇”都是用课文主要事物作为题目;
C项“少年闰土 军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都是用主要人物作文章题目;
D项“祖父的园子 故宫博物院 草原”都是用课文中的地方作为题目;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7.【答案】D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项《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丹尼尔笛福;
B项《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C项中《汤姆 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D项中《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项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答案】C;A;D;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描写了元日即春节的习俗;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的景象;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出自韩翃《寒食》,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习俗;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C;A;D;B
【点评】22.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中描述的传统节日,进行准确作答。
9.【答案】(1)思;抒;通;裁;彩;奋;著;协
(2)各抒己见
(3)同心协力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集思广益”指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各抒己见”照顾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触类旁通”指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独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张灯结彩”指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的事的繁华景象。“发奋图强”指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见微知著”指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同心协力”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结合句子中“讨论得十分激烈”,应该选择“各抒己见”;
(3)结合句子中“取得了胜利”,应该选择“同心协力”;
故答案为:(1)思;抒;通;裁;彩;奋;著;协(2)各抒己见(3)同心协力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识记,同时书写时应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把每个字写正确;结合成语意思,进行正确运用,便于顺利作答。
10.【答案】勾践;项羽;匡衡;吕蒙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对词语的理解,“卧薪尝胆”讲述的还是越王勾践的故事;“破釜沉舟”讲述的式项羽的故事;“凿壁偷光”描述的是匡衡发奋读书的故事;“手不释卷”描述的是吕蒙发奋读书的故事;
故答案为:勾践;项羽;匡衡;吕蒙
【点评】题目考查对成语相关人物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成语故事的来源,进行正确作答。
11.【答案】70;30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相关知识,“古稀”指人七十岁;“而立”指的是三十岁;
故答案为:70;30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12.【答案】(1)泼冷水
(2)拦路虎
(3)跑龙套
(4)唱反调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这句结合“当我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时,父亲就会给我”“让我认清自己。”应该选择“泼冷水”,比喻败别人的兴头,打击别人的热情。
(2)这句结合“但我从来不害怕,总是想方设法战胜它。”,前面应该选择“拦路虎”,指遇到的困难或者问题;
(3)这句结合“虽然是剧团中”“但每天都很用功练功”,应该选择“跑龙套”,意思是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4)结合这句中“我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应该选择“唱反调”,指提出相反的主张,采取相反的行动。
故答案为:(1)泼冷水(2)拦路虎(3)跑龙套(4)唱反调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13.【答案】(1)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
(2)前胸贴后背
(3)父亲对我笑着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4)他的脸红得像苹果。
(5)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好像在向我打招呼;小鸟在树枝上发出刺耳的噪音,嘈杂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知识点】句式转换;其他语言表达;拟人修辞手法;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时应该在“是”的前面加上“难道不”在句末加上“吗”,把句号改成问号,进行作答。
(2)结合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围绕“饿得”进行表述作答。
(3)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这句中“我”改成“他”,把“你”改成“我”,把冒号和引号改成逗号,进行作答。
(4)结合题目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作答。
(5)围绕不同的心情,结合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心情,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2)前胸贴后背(3)父亲对我笑着说,他给我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4)他的脸红得像苹果。(5)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好像在向我打招呼;小鸟在树枝上发出刺耳的噪音,嘈杂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4.【答案】(1)英语老师
(2)语文老师
(3)数学老师
(4)体育老师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这句中“过去式”,这是英语的时态表述,这句应该送给“英语老师”;
(2)这句结合“李杜韩柳诗文”,应该送给“语文老师”;
(3)这句结合“卷尺直尺”,应该送给“数学老师”;
(4)结合这句中“矫健身姿”“百米冲刺”,应该送给“体育老师”;
故答案为:(1)英语老师(2)语文老师(3)数学老师(4)体育老师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分析和理解能力。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每一选项中的句子进行正确分析,结合句子中提及的学科信息,进行作答。
15.【答案】(1)宫;商;角;徵;羽
(2)梅;松;竹
(3)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则能有所不为
(5)书到用时方恨少
(6)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千朵万朵压枝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其他文学常识;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相关知识,“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满江红》,意思是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4)“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根难。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出自荀子《劝学》。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黄四娘家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万千花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浣溪沙》,意思是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
故答案为:(1)宫;商;角;徵;羽(2)梅;松;竹(3)白了少年头;空悲切(4)则能有所不为(5)书到用时方恨少(6)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千朵万朵压枝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文学常识和格言名句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答案】16.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的距离问题
17.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B;A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0.孔子不能决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结合课文内容,两小儿争辩的是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他们的远近;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的距离问题
17.“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是小儿甲的观点,这是从视觉感知的角度进行判断;“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是小儿乙的观点,这是从温度感知的角度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B/A
18.结合短文内容,根据“两小儿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应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进行表述,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说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故答案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结合短文内容,根据两小儿对太阳距离变化的争论,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0.结合短文内容,面对两小儿的争辩,孔子的反应是“孔子不能决也”,说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表明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故答案为:孔子不能决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21.诚信;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明办;
22.诚信是做人之本,这是我应该做的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图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图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图画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图画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1.结合图画内容,这幅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诚信”,警察叔叔表扬小女孩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宣传单位是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明办;结合图中信息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诚信;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明办;
22.结合图中故事,想象小女孩可能对警察叔叔说的话,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诚信是做人之本,这是我应该做的
【答案】23.鼓励
24.勤奋 孝顺 尽职 美满
25.B C A
26.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话;是鼓励又是鞭策
27.鼓励是一股清泉,激活前进的动力;鼓励是一抹阳光,吹散迷惘的乌云。鼓励的魅力就在于当我遇到困难时,有人在身后默默支持,并给予一定的援助;在我失败时能给我一个拥抱,轻轻对我说“没事的,相信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加油!”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3.结合短文内容,主要描写了理发师对徒弟的鼓励,帮助徒弟逐步树立自信的故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鼓励;
24.“老师鼓励学生,学生更加(勤劳 勤奋)”这句应选“勤奋”,指努力上进;“长辈鼓励晚辈,晚辈更加(孝顺 顺从)”这句应选“孝顺”;“上司鼓励下属,下属加倍(尽职 卖命);”这句应选“尽职”,指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夫妻互相鼓励(美满 美好)”这句应选“美满”指美好圆满的意思;
故答案为:勤奋 孝顺 尽职 美满
25.第②自然段,结合“头发剪得太短。”这段应选“头发短。使你显得利索,朴实,让人感觉精神”;
第③自然段,结合“花的时间挺长的”,这段应该选择“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
第④自然段结合“动作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这段应该选择“时间就是金钱”;
结合顾客的主要观点,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B C A
26.结合文中描写,师傅在顾客面前鼓励徒弟,一方面顺着顾客的意思来说,顾客喜欢;另一方面对徒弟来说是鼓励又是鞭策,化解了徒弟不善言谈的尴尬。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话;是鼓励又是鞭策
27.结合短文内容,根据文中对理发师鼓励徒弟的描写,写一写自己对鼓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鼓励是一股清泉,激活前进的动力;鼓励是一抹阳光,吹散迷惘的乌云。鼓励的魅力就在于当我遇到困难时,有人在身后默默支持,并给予一定的援助;在我失败时能给我一个拥抱,轻轻对我说“没事的,相信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加油!”
28.【答案】我为自己点赞 自从有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网络平台,点赞也在不知不觉中流行起来,而我作为一名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但这次,我要赶赶时髦,为自己点个赞。
周一下午有一节书法课,老师让我们带一些必需的书法用品。课间,我就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将书法书、字帖和米字格纸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这时忽然想起数学还没有改错,拿上作业本奔向了办公室。等我回来时,发现桌面有些凌乱,感觉米字格纸少了好几张,再一看,本组人的桌子上都多了一张米字格纸,这就猜中了七、八分。算了,给他们吧,我也不是小气的人,反正我还多着呢。不知是大家看到了我纸多,还是看到了我对本组人拿纸没有反应,一下子来了好多借纸的。第一位便是本班的学霸,小黄同学。他来到我桌前,说明来意,还说日后一定还我,我爽快地答应下来了。看来学霸也有记性差的时候。紧接着大帅同学走到我的面前。一看也是来借纸的,我打趣地说:“五毛一张,一块三张!”正当大帅同学灰溜溜地走掉时,我又说:“可以免费试用一张!”大帅同学赶忙跑过来,笑嘻嘻地喊了句:“接旨!”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此后,来我这里借纸的人络绎不绝,我都慷慨解囊,在短短的七八分钟内,我的“纸山”已经锐减成“纸丘陵”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课,班上不少人桌上都有了一张米格纸。上课后,老师说没带东西的,小组要扣3分。听到这,我有一丝后悔,心里想,如果我不把纸借出去,我们组岂不是可以稳拿第一了。不过,有了我的纸,大家免受挨罚,我也算做了好事一桩,心里又平复了许多,看同学们拿着我的纸写出了一篇好字,心里变得喜滋滋的,我觉得,那里面也有我的功劳呢!
这次,我要为自己的慷慨解囊点个赞!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为 点赞”,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描写作答。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为自己点赞”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在书法课上慷慨解囊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