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从精彩章节中提取《昆虫记》的理趣,探究法布尔的人文主义精神。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法布尔的理趣给当下人带来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继感受“人趣”“虫趣”后进一步体会《昆虫记》的理趣。
教学难点:注重学生感受理趣后的情感体验,对当下生活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过程
1. 回顾展示导入
○观昆虫名片
我们走进了一位有趣的灵魂——法布尔,跟着他诙谐幽默的笔触,我们走进了趣味横生的昆虫世界,了解了很多有趣的昆虫,接下来请同学们展示我们“趣读昆虫”的成果。
○赏昆虫小诗
走进有趣的昆虫记不仅仅是认识了有趣的昆虫,第二节课我们还用诗趣的情怀走进了昆虫的世界,很多同学也用如诗的语言赞美了他最喜爱的昆虫。
老师还找了三位写同样昆虫的同学,一起为我们展示他们的小诗。
通过以上三位同学的合作朗诵可真是印证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带有个性的解读就是由书本走进自己的过程。
过渡:展示只是我们初步的思考,昆虫记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趣与虫趣吗?它还带给我们了什么呢?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昆虫记》。
2. 虫趣中理趣
(屏显)
《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巴金
读完这段评价,你对哪一个词语最感兴趣?
(预设:知识——你是一个喜欢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人、趣味: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一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美感:你一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就尽情在书本中遨游、思想:我俩真是心有灵犀,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读书如读人,读昆虫记就犹如我们读到一个人的思想世界。)
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个昆虫的故事。
总之,没有任何的昆虫指南可以让我们事先就能断定,某种昆虫喜欢装死,某种昆虫不太愿意装死,某种昆虫于脆就拒绝装死。如果不经过实验就先下断言,那纯粹是 一种主观臆测。
法布尔由他自己的观察研究得出,我们经过试验一定不能凭借主观臆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用一个词形容他我们要实事求是。
接下来请同学们跳读《昆虫记》,从你最喜欢虫性中找出最引发你思考的句子。
同学们集思广益,走进了现实中的人性,也找到了本书的理趣,那么理趣到底是什么呢?理趣:
通过叙事状物联系生活实际来抒发自己的感想。 同时理趣也强调说理、叙事、状物自然和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
3. 理趣中的情趣
他的著作还有两种缺点:一是嗤笑解剖学家,二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鲁迅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者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埃德蒙·罗斯丹
提问: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明确:此题为开放性答案。赞同鲁迅观点的同学更偏向于《昆虫记》的理趣,赞同罗斯丹的同学更偏向于《昆虫记》的情趣。
法布尔曾这样回应:别的人非难我的文体,以为没有教室里的庄严,据他们说,我们的说话要晦涩,这才算是思想深奥。我的书册,虽然不曾满装着空虚的方式与博学的胡诌,却是观察得来的事实之精确的叙述。
他说:“我们所谓的丑美脏净,在大自然那里是没有意义的。”
他说:“毋庸讳言,在昆虫学领域应该保有少许天真。”
站在感性这一边的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通过诗歌表达我对昆虫记的理解。
《我看到的》
有一种东西,
把我迷住了
我想那是大自然的魔力
那是大自然中的生物带给我的震撼
在大自然中,我看到了向死而生的蝉
我看到了为爱而活的金步甲
我还看到了勇敢追求幸福的大孔雀蝶
我也看到了执着坚忍的舍腰蜂
而我所看到的,却是法布尔带给我的
一天一天的
我带着无比的惊奇
注视着他的昆虫的结局
一天一天的
我带着无比的感动
理解着他透过小虫子带给我的哲思
法布尔说
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
一遇到拦路的荆棘,
就把生命当做笨重碍事
一文不值的东西扔掉
结束是为了开始
死亡是为了生存
他笔中的虫子如此
他的哲思亦如此
人活在世
我们不是把生命当成一种享乐或是磨难
而是一种义务
一种只要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须全力而尽的义务
这才是对人性的思考
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4.小结
通过三课时《昆虫记》的学习,我们通过了解伟大的法布尔笔下的虫趣,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的诗趣,最后与这样一部经典科普著作共情,在理趣的基础上感受法布尔的情趣。
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过渡:一部《昆虫记》,从人趣到虫趣最后到理趣情趣,让我们认识到原来科普作品其实也没有那么枯燥晦涩,每一部科普作品在它追求科学严谨的背后还会带给我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法布尔站在昆虫的角度上为生命着想,和他一样,《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森同样站在环境的角度去控诉现代科技手段,老师推荐同学们继续阅读,体会科普作品带给我们的科学和人文力量。
5.推荐阅读
《寂静的春天》
它第一次严肃地质疑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杀虫剂不加选择地杀死了“坏的”和“好的”昆虫,毒素停留在土壤和水里,通过食物链进人人的身体。毒素在人体中积累,增加了人们罹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极大地危害了公众健康。
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的公共政策中还很少看到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卡森的呐喊,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
6.作业布置
完成一篇《昆虫记》读后感,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内容鼓励谈谈你对《昆虫记》中人文精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