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水的分解
1.(2024·北京期末改编)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试管1中气体产生速率更快
2.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知道 ()
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氢气、负极产生的是氧气,并且体积比为V正∶V负≈
2∶1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23秋·聊城质检)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符号表示)。a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若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10 mL,则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mL。
(2)写出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
知识点2 分解反应
4.(2023秋·东营质检)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层 提能力】
5.四位同学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并绘制出如图所示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甲说:点燃负极不纯的气体M会有爆鸣声
B.乙说:产生的M、N两种气体体积比为1∶2
C.丙说:纵坐标可以表示M、N两种气体的质量
D.丁说:电解水时,可以选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
6.[跨学科融合·物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
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填“a”“b”或“c”)处。
(2)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2,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4)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 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第2课时 水的合成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氢气燃烧
1.[情境题·航天科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承担中国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采用液氢作为燃料。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大量白烟 D.燃烧生成水
2.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进行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出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知识点2 化合反应
3. [核心素养·化学观念](2023·苏州中考改编)下列氯化氢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B.镁+氯化氢氯化镁+氢气
C.氯化氢氯气+氢气
D.氢氧化钾+氯化氢氯化钾+水
4.[微观思维]分子模型可以直观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用模型表示的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B层 提能力】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2023秋·广州质检节选)如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在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图中的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变化Ⅰ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由该图示可知,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
(3)变化Ⅲ的微观实质是 。
7.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将发现的“易燃空气”和氧气混合后点燃,发出震耳的爆鸣声,玻璃瓶壁上出现了液滴,并确认该液体是水。
[资料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在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装置如图所示。
(1)资料1中的“易燃空气”指的是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2)分析资料2:
写出拉瓦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通过分析归纳资料1与资料2,得出水由 两种元素组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水的分解
1.(2024·北京期末改编)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试管1中气体产生速率更快
2.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知道 (B)
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氢气、负极产生的是氧气,并且体积比为V正∶V负≈
2∶1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23秋·聊城质检)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H2 (用符号表示)。a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用 带火星的小木条 来检验,若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10 mL,则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20 mL。
(2)写出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
知识点2 分解反应
4.(2023秋·东营质检)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A.氢气+氧气水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层 提能力】
5.四位同学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并绘制出如图所示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A.甲说:点燃负极不纯的气体M会有爆鸣声
B.乙说:产生的M、N两种气体体积比为1∶2
C.丙说:纵坐标可以表示M、N两种气体的质量
D.丁说:电解水时,可以选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
6.[跨学科融合·物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
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c (填“a”“b”或“c”)处。
(2)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木条燃烧得更旺 。
(3)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2,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4)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 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10%的NaOH和12 V电压 。
第2课时 水的合成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氢气燃烧
1.[情境题·航天科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承担中国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采用液氢作为燃料。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大量白烟 D.燃烧生成水
2.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进行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出 尖锐的爆鸣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小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爆炸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纯度 。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氢气+氧气水 。
知识点2 化合反应
3. [核心素养·化学观念](2023·苏州中考改编)下列氯化氢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A.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B.镁+氯化氢氯化镁+氢气
C.氯化氢氯气+氢气
D.氢氧化钾+氯化氢氯化钾+水
4.[微观思维]分子模型可以直观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用模型表示的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B层 提能力】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2023秋·广州质检节选)如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在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填字母);图中的物质都是由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变化Ⅰ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该反应属于 化合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由该图示可知,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氯原子和氢原子(或Cl、H) 。
(3)变化Ⅲ的微观实质是 氯化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7.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将发现的“易燃空气”和氧气混合后点燃,发出震耳的爆鸣声,玻璃瓶壁上出现了液滴,并确认该液体是水。
[资料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在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装置如图所示。
(1)资料1中的“易燃空气”指的是 氢气(或H2)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2)分析资料2:
写出拉瓦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水四氧化三铁+氢气 。
(3)通过分析归纳资料1与资料2,得出水由 氢、氧 两种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