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 古今中西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1.中国
(1)古代:先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建立在部族联合和分封制的基础上,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秦朝至明清是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日益加强,政权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统治力度加强。
(2)近现代: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君主专制政体。北洋军阀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主共和制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
2.世界:雅典与斯巴达分别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的代表。古罗马经历了共和国贵族寡头制向帝国君主政治的演变。中世纪的欧洲实行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法国和英国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制度,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背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
3.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课时 先秦及秦朝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1.核心概念: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度、官僚制度。 2.关键问题 (1)西周的政治体制有哪些创新 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 (2)秦朝政治体制有哪些重大创新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重要概念】
1.原始民主: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共同管理社会生活的形式。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国家,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地位平等。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氏族议事会,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氏族首领由选举产生,可以随时撤换,不享有任何特权。社会秩序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持和调整。建立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公有制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原始社会的解体而消失。
2.国、野:西周实行国野制。“国”即统治宗族聚居的城郭和郊区,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战的过程中建立的,国中贵族执掌国政,由士农工商组成的国人有一定的参政议政权利,战时成为主要军事力量。“野”即近郊以外广大地区,居民多为灭姓亡氏的被征服者,处于被统治地位。战国以后,国、野之称除标志地域不同或城乡区别外,已无政治含义。
3.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关系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4.贵族制与官僚制:贵族制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之上、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世卿世禄。官僚制是建立在官吏选拔的基础之上,由官吏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行使中央或地方权力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任命制和俸禄制。
5.廷议: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主遇到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权仍归皇帝所有。这种制度使皇帝可以听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
【教材史料】
1.教材第一子目“大盂鼎”图片及配文解读。
思路引导:大盂鼎是实物史料,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大盂鼎本身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可以用来研究西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和造型工艺等。大盂鼎铭文的内容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大盂鼎铭文在研究汉字发展演变和铭文书法艺术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这段话不是春秋时期政治制度中的实际情况,只是师旷想用古老的原始民主传统,劝诫晋悼公要做一个好的国君。可以体现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
3.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使用“皇帝”名号的目的:彰显自己的功绩。
(2)皇帝制度的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4.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价值:来源于考古发掘文物《睡虎地秦墓竹简》,是研究秦朝文书制度的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2)史料反映了秦朝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①特点:规范性、严密性、高效性。
②影响: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为后世所借鉴,影响深远。
5.教材第二子目“‘书同文字’木方”图文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价值:属于考古发掘文物的实物史料,是研究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2)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文字:小篆。
(3)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官职、法律、名物等方面的用语。
(4)反映的本质问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国家统一。
【教材问答】
教材第一子目“思考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思路引导: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1)相同点: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2)不同点: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关键问题一:西周的政治体制有哪些创新 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王位世袭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标志: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内外服制
(1)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2)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目的 建立等级秩序,巩固统治
特点 ①类型: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②内容: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服从周天子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评价 ①积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分封序列;扩大西周统治范围,开发边远地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逐渐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②消极: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
(2)宗法制
目的 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评价 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3)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
4.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主权力。君主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知识点拨] 原始民主是部落民主的遗存,不具有制度保障,意见能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的意志。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旧制度瓦解: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新制度产生: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思维深化]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的原因
(1)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遭到破坏,宗法制和分封制失去存在的基础。
(2)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打破奴隶主贵族特权。
(3)战争推动:出于争霸与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变法推行郡县制,加强君主权力等,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式微。
(4)王室衰微:血缘纽带逐渐松弛,宗法制和分封制无法继续推行。
任务一 合作探究——商周体制之变
视角1 分封制与宗法制
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摘编自钱穆《中国社会演变》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结合西周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结论] (1)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贵族是主体;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贵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等级森严;权利与义务相结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观点:西周政治制度对后世统一有奠基作用。
说明:西周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后世统一国家的疆域;同时,分封制传播了周代的制度、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逐渐形成华夏认同观念,有利于后世的统一;和分封制相配合的宗法制把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形成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文化认同观念,有利于民(宗)族凝聚力的加强。
总之,西周的国家制度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为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视角2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秩序的瓦解
材料三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
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等《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贵族政治相比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结论] (3)变化:官员从依据宗族血缘世袭到依据个人的才学和能力进行任免;从贵族的家臣到国家的官吏;从听从于贵族到依照国家法令或君主意志办事;从不参与国家事务到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
原因:生产力的进步,旧体制(如分封制和宗法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促使贵族政治的瓦解;各国的变法运动促进了官僚队伍的壮大和制度的确立。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其分器之多,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实非其他封国可及”。这说明分封制( )
A.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
B.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
C.任人唯亲阻碍阶层流动
D.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
解析:B 据材料“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连同居民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故选B项;材料内容仅涉及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不能体现“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任人唯亲,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2.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各地诸侯以为犬戎进攻,都带本部兵马急来救驾,诸侯们在得知无事后愤然而归。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该典故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西周统治尚能维持
B.分封制趋于崩溃
C.中央集权统治强化
D.周幽王昏庸腐败
解析:A 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后,各地诸侯都带本部兵马急来救驾,这个典故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分封制下,各地诸侯遵守制度约定,严格按照分封制的义务去救驾,所以周幽王的统治尚能维持,故选A项;题干中体现的是各地诸侯都急来救驾,所以典故反映不出分封制趋于崩溃,排除B项;在分封制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D项与题干要求的“从侧面反映”不符,排除。
3.战国时期,各国的将相及国君的子弟外戚或多授有一定的封地。这些封君身任要职,权重名大,在食邑内有衣食租税之权,但封君失官或身死后,“封国食邑亦失”。战国时期的封君制度( )
A.顺应了政治形势的发展
B.固化了宗法贵族等级
C.是郡县制的特殊形式
D.继承沿袭了分封制度
解析:A 根据材料“但封君失官或身死后,‘封国食邑亦失’”可知,战国时期的封君不得世袭,这适应了战国时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向中央集权制度演进的趋势,A项正确;封君失官或身死后,“封国食邑亦失”,这是对宗法贵族等级的破坏,排除B项;郡县制下的官吏由中央任命,采用俸禄制,官员有任期,与材料中封君依血缘享受封国特权的性质不符,排除C项;战国时期的封君制度不能世袭,与分封制不同,排除D项。
[深化拓展]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血缘与政治结合,家国一体。
2.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3.等级严格。
4.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1)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作用。
(2)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与自主权。
(3)贵族政治具有重大影响力,如共和行政。
关键问题二:秦朝政治体制有哪些重大创新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背景:秦完成统一。
2.内容
(1)皇帝制度(核心):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
官职名称 职权 评价
三公 丞相 百官之长,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①三公九卿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重大事务先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御史 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最高监察官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九卿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
(3)郡县制
历程 起源于春秋战国,秦朝全国推行
内容 分郡、县两级。郡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
特点 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②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③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4)文书制度: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具有严密性与高效性。
[知识点拨]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作用
(1)规范官员的行政管理。
(2)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国家治理能力。
(3)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中央集权。
(4)有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5)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3.中央集权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1)经济:社会组织能力强,有利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如兴建水利)。
(2)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3)文化:有利于区域文化交流。
任务一 合作探究——秦朝政治体制创新
材料一
秦朝的政府组织示意图
——据岳麓书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 历史 必修(Ⅰ)》整理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唐]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后建立的政治制度与先秦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柳宗元和顾炎武对郡县制度的看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结论] (1)变化: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最高统治者从“王”到“皇帝”;中央行政制度为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官吏由中央任命产生而非世袭;实行文书制度,提高了管理效能。
意义: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柳宗元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改变的。
顾炎武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巩固国家统一产生了很大作用。因此,钱穆肯定郡县制的巨大贡献。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一做法( )
A.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B.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
C.导致了秦朝统治二世而亡
D.是对贵族政治传统的继承
解析:A 秦朝时期遇军国大事,一般先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决策的失误,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A项正确。
2.“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中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墓竹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
A.继承先秦时期的天下观
B.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
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
D.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
解析:B “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说明县官指天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已经实现王制(天子之制),遂进行一系列改制、改称号举措,以彰显国家一统的丰功伟绩,故选B项;“王室”“公室”代表的是作为诸侯国君的秦王,“县官”则代表统一后的秦皇帝,天下观的含义不同,排除A项;天子一直统治王畿地区,“恢复”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县官指天子,“加强对地方基层官员管理”说法错误,排除D项。
3.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行书律》中规定:对文书的收取、发送日期以及早晚时间必须做记录。命书(诏书)和特快邮件必须立即发送,如有延迟就要受到处罚。秦朝的这种做法( )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刑法严苛激化矛盾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确保全国政令统一
解析:C 材料突出了文书制度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各级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C项正确。
[深化拓展] 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对比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建立 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
官员 产生 贵族世袭 中央任命, 不能世袭
官员 待遇 封地和爵位 只有俸禄, 无封地
职责 范围 封地内军事、政 治、经济大权 辖区内只行使 行政管理权
与中央 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 独立性 郡县绝对 服从中央
历史 作用 容易发展为 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 集权和国家统一
相同 目的:巩固统治 地位:地方重要行政制度
认识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官吏任用原则由血缘世袭到行政任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战国策》中记载:“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的完善
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
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解析:B 根据材料“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与益争夺王权的斗争结果以启继位而告终,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局面开启,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对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授民授疆土以维系统治的制度,而材料体现的是王位的继承方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
2.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 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
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 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
解析:C 通过材料可知,商王盘庚时期,加强对诸侯的控制,祖甲及以后的几代商王也竭力扩大王权,反映盘庚迁殷后商王权威得到加强,C项正确;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材料本意是商王王权的加强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排除B项;仅凭商王祖甲改制不能断定社会改革蔚然成风,排除D项。
3.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解析:A 据“西周宗法制度”“同姓不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在家族内部形成的以嫡长子为核心的等级制度,以宗法制为血缘纽带形成政治上的分封制,分封制又确立了明确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政治结构,同姓通婚有可能会打破家族内部严格的等级秩序,破坏宗法制和分封制,故选A项;同姓不婚是维护整个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秩序,而非诸侯的独立地位,排除B项;西周政体是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开放的治理结构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宗法制和分封制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同姓不婚是保持和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D项。
4.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诸侯或王臣必须经过周王的册命,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这彰显了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贵族阶层的身份和地位必须经过周天子的册命才合法,这不是保障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而是保障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排除A项;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是通过分封制、宗法制来维系的,而不是靠天子册命来维系,排除C项;在西周分封制下,并不存在君臣间的契约关系,强化君臣间的契约关系说法错误,排除D项。
5.下表是先秦史籍中对周王朝部分政治事件的记载。这说明,周王朝( )
《周礼·司寇》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左传·哀 公元年》 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国语》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A.最高王权未能实现绝对集中
B.政权的贵族色彩较为浓厚
C.中央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加深
D.天子的行政大权日渐衰落
解析:A 据材料“万民而询”“怀公朝国人而问焉”等可知,西周和春秋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反映了当时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故选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贵族色彩较为浓厚,但材料强调“国人”的作用,与贵族政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统治者向国人征求意见,“国人莫敢出言”也反映了当时“国人”作用有限,远远达不到“民主化”的程度,排除C项;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但在自己统治的范围内,行政大权依然在发挥作用,D项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
6.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
A.宗法制、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C 材料中文武分职,大臣权力分散,可以起到互相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君权加强,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出现了萌芽,故选C项。
7.《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一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规定有利于秦( )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解析:B 据材料“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可知,秦朝规定紧急文书必须马上送走,非紧急文书应当在一天内处理完毕,不可久留,否则要按照法律论处,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率,故选B项;强化君主权力主要表现为调整中央机构,材料只提到文书管理规定,不能强化君主权力,排除A项;秦朝在此时已经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C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排除D项。
8.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祖先或神明崇拜来控制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解析:D 据材料中“皇”和“帝”的古意可知,秦始皇用“皇帝”的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更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利用民众的信仰来实现自己的统治,故选D项;A项没有谈到“帝”,即天神,排除;B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只是“皇帝”称谓的特点,没有涉及其目的,排除。
9.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以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周秦之变的内涵,故选C项;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郡县制的建立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而非法治,故无法得出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
10.廷议也叫作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所议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A.有效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体现了士大夫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君主专制
D.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解析:D 廷议是官员和皇帝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升决策的科学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士大夫的政治品格,排除B项;廷议结果依然由皇帝决策,因此不是为了限制君主专制,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A 材料中分封的卫国、鲁国、燕国都是姬姓贵族,伴随着他们被分封到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下,周王尚未形成专制权力,不能对地方进行直接控制,B、C两项错误。确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的是宗法制,D项错误。
12.(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的说法不当,故C项错误。
13.(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解析:C 依据材料“孔子编撰……为‘楚子’”可知,此举包含着孔子的主观价值判断,故A项表述错误;依据题干可知,孔子坚持称楚王为“楚子”,体现了对旧制度的维护,没有涉及周王权威的提升,故排除B项;依据题干可知,分封制下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爵位是子爵,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这是对礼乐等级制度的冲击,而孔子在记录历史时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可见孔子的目的是维护被冲击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身份等级而非文化差异,故排除D项。
14.(2022·河北卷,1)“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解析:D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为太子,所以太子一词“文献中绝少见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天子、诸侯的继承人出现变化频繁的情况,使得太子一词“频繁出现”,故选D项;太子一词在文献中由“绝少见到”到“频繁出现”,体现的是天子、诸侯继承上,宗法制遭到破坏,冲击了分封制、宗法制下的尊卑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与分封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体现出权力过渡并不平稳,排除C项。
15.(2023·湖南卷,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解析:A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东六国多任用宗族及国人为相,秦国任相则不局限于宗族及国人,贵族政治被大大削弱,这说明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故选A项;题干未涉及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遭到破坏,六国并没有严格遵守宗法制,排除C项;“排挤”一词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的横空出世与发展巩固,是我国古代社会第一次大转型的明显标志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县”作为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新的行政管理体系,开始在各地区像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其产生方式和建设途径主要有五种。
春秋战国时期县的产生方式和建设途径
一 把那些被武力消灭的诸侯国变成建制县
二 在武力震慑下,通过相对和平的外交手段逼迫邻近诸侯国成片割让土地,然后将其改制成建制县
三 把一些由“世家”“大夫”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贵族食邑改造成建制县
四 调整传统的行政区划,把原来层层分封的面积和人口规模都比较小且分散凌乱的“都”“邑”合并成新的建制县
五 人口向边远地区扩散迁移,新垦土地上往往不再推行分封,而是大多都直接将这些新的开发区设置成新县
“郡”的设置,稍晚于县且多在边远之地或近敌之处,具有守疆保主的职能,故县级长官为“令”,而郡级长官却称“守”。郡制与县制逐渐配套,形成“以郡管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管理的制度格局。春秋中后期,一些诸侯国充分利用郡县这一新机制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推行按田亩征收赋税;二是确立了农民的重要社会地位;三是实行严密的户籍制度。在这400多年的转型期间,郡县制与分封制一路同行,又逐步后来居上,显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自秦皇汉武以降,再到元朝、明朝、清朝,郡县制穿越了多个王朝的时光隧道,其影响所及以至于今日。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
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
材料二
郡县制的部分相关记述
记述 出处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司马迁《史记》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 班固《汉书·地 理志》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 《读通鉴论》
吾人敢断言郡县制度之成立也,断非由于一二先知先觉的政治理论家事先立说创制于前,然后始有郡县者。换言之,则郡县之起源,势必由于人类社会生活逐渐演变之结果。 唐德刚《中国郡县 起源考——兼论 封建社会之蜕变》
(1)围绕“第一次大转型”,概述郡县制创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郡县制历史意义的理解。
答案:(1)郡县制的创立是周秦时期社会发展转型、国家逐步走向大一统的客观要求。经济上,它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是经济基础变动的必然产物。政治上,它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是分封制逐步走向崩溃的重要体现,是新兴地主阶级对传统国家机制与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调整。社会组织上,它与赋役制度、户籍制度共同构成当时社会组织结构与国家动员体系的重大变化。军事上,它是长期争霸、兼并战争的产物;思想上,法家学说中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2)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架构主体与重要基石,其集权于中央、垂直管理等制度优势与治理成效使之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郡县制的创立,使春秋战国时期具备了从地方分治模式向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秦统一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进而成为中央集权体制的坚实根基。经秦朝之后的历代沿革,有效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统一,有利于保障小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证明,它符合中国人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对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社会安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制度优势影响至今。
综上所述,郡县制是古代先民治理超大型、多民族国家丰富经验的历史积淀与智慧结晶。新时代我们在传承中应坚持守正创新,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治理服务。
第二课时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1.核心概念:中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二府三司制、内阁、军机处、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督抚制度。 2.关键问题 (1)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有何规律趋势 (2)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有何规律趋势
【重要概念】
1.中朝:汉武帝为加强皇权,限制相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机关,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2.尚书和尚书台:尚书一职源于先秦,主管君主文书。秦及汉初尚书仍在皇帝与丞相之间“掌通章奏而已”,地位不高。汉武帝为强化君权,削弱相权,开始增加尚书权力,扩大尚书机构,尚书的地位逐渐提高。西汉晚期三公制建立后,尚书权力有了进一步扩大。东汉尚书台开始成为国家行政中枢。但秦汉尚书属于少府,即管理皇室事务机构,没有独立。隋唐时,尚书分六部,隶属尚书省。明朝废宰相制度,六部尚书地位提高,直属皇帝。清沿置。
3.郡国并行制:为吸取秦亡教训,巩固统治,西汉统治者在地方上沿袭秦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史称“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的推行,扩大了地方诸侯国的自治权力,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王国问题”,不利于中央集权和统治稳定。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王国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统一。
4.三省制: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期三省同为中央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官制影响很大。
5.内阁:是建立于明成祖时期的皇帝的非法定的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逐渐成为事实上的明朝行政中枢。有利于皇帝将军政大权集中于手上,使皇权强化。
6.军机处:雍正时期为用兵西北而设置。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后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秉承皇帝旨意,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强化皇权。
7.督抚制: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兼管数省,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
【教材史料】
教材第三子目“唐朝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帖”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价值:属于文献史料,是研究唐朝中期以后节度使制度的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帖文具体内容:张承奉将“时起祸患”归咎于当地僧人戒律不严、治学不精,并直接干预僧人诵经燃灯活动。可以作为研究唐朝节度使权力膨胀的依据。
(2)节度使制度的影响:节度使是唐中后期代表中央统领州刺史及郡守的一级官员,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节度使权力的增大,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导:(1)西汉后期,皇权衰弱,强臣擅权。这一历史教训是刘秀加强皇权的重要动因。
(2)汉光武帝刘秀设立尚书台,使之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仅为门面而已,没有实际权力。
2.“问题探究”: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 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思路引导:(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这两大阶级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因此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也就不会改变。
(2)作用: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3.“学习拓展”:了解廷议、朝议、集议的基本形式,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的方式。
思路引导:(1)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
(3)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廷议的正确与否,或是否为多数人赞成。
关键问题一: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有何规律趋势
一、两汉至明清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
时期 中央行政制度
两汉 1.汉初: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时:设中朝,加强集权,削弱外朝丞相权力 3.西汉晚期:中朝尚书权力增大 4.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内容: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六部处理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共同议政于政事堂(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3)意义:使中央决策与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两宋 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中书门下掌行政,宰相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分割宰相权力
元 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
明 1.废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2.内阁制:明成祖时形成,内阁为秘书机构,后有票拟权,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 军机处:秘书机构,雍正时设立。直接秉承皇帝旨意。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知识点拨] 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相同点 都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都是服务于皇帝的秘书机构,都有利于加强皇权。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一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图1
图2
图3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整理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志》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对三幅图片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从历代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过程中,你能得出哪些规律性认识
[结论] (1)图1,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选择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决断国家大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图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执行,三省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图3,宋代继承发展了三省六部制,实行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2)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方式: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转移相权;二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分割相权,相互牵制。趋势: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下表是秦汉时期尚书地位的变迁情况。这一过程表明( )
时间 尚书地位
秦及 汉初 少府的属官,与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并称六尚,替皇帝掌管文书
汉武 帝时 与常侍、侍中等组成“中朝”
汉成 帝时 开始分曹治事,设置五曹尚书,各曹以尚书令为首,负责政令的执行
A.相权对皇权产生严重威胁
B.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
C.新中枢权力机构日渐形成
D.中央官制的不断成熟
解析:C 通过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尚书从替皇帝掌管文书的少府属官,发展到参与“中朝”议政,再到分曹治事,负责政令执行,反映出新的中枢权力机构日渐形成,C项正确;尚书地位的提高,削弱了相权,而非相权严重威胁皇权,排除A项;仅尚书地位的提升不能说明中央集权逐步强化,排除B项;仅从尚书地位变化不能得出中央官制的成熟,排除D项。
2.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解析:D 北宋时期,参知政事是为了限制宰相行政权而设,但是参知政事任职时间普遍较短,这种状况说明当时参知政事更多的是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而设,故选D项;参知政事任期短不能证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排除A项;宋代通过增加官职来分化事权,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参知政事任期短与中枢运行机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
3.(2021·天津卷,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解析:B 材料“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体现的是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最终导致明太祖废丞相、中书省被取消,这主要是因为制度导致权力失衡,B项正确;A项并非根本原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君主专制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开始强化,排除D项。
关键问题二: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有何规律趋势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
两汉 1.层级:郡、县二级制(郡国并行)→州、郡、县三级制 2.概况 (1)郡县:郡太守为最高长官,太守选用属吏。郡下设县 (2)王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3)州: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内轻外重、干弱枝强)
魏晋 南北朝 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1.层级:州、县二级制 2.概况:废郡,以州统县
唐朝 1.层级: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2.概况 (1)道:依山川形势划分,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实体 (2)藩镇: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两宋 1.层级:州(府、军、监)和县二级→路、州(府)、县三级制 2.概况:路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元朝 1.层级: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2.概况:行中书省 (1)地位: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2)特点: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受中央节制;行省划分采用犬牙交错原则 (3)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变化
明朝 1.层级:省、府、县三级制 2.概况:明初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 1.层级:省、府、县三级制 2.概况:巡抚成了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任务一 合作探究——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图3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问题] (1)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并分析地方层级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2)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3)图2与图3相比,地方行政区划的方式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方式的利弊。
[结论] (1)变:汉增州;唐增道;宋道改路;元增行省。
不变:听命于中央不变;县制不变;集权的目的不变。
特点:在沿袭前代基础上实行变革;下稳上动(最基层的县稳定不变,县之上出现变化);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2)示例一
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原因:从汉到唐,南方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加强治理的需要。
示例二
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原因:提高地方监察与治理效率的需要。
(3)不同:图2体现了山川形便的原则,图3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
利弊分析:图2“山川形便”的方式使行政区内民众经济、文化认同感较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但易产生割据;图3“犬牙交错”的方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但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受限,认同感较弱。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的交通枢纽。这些成就的取得( )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
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
解析:C 依据材料可知,秦汉在交通建设方面都是以都城为中心建立道路交通网,这主要源于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故选C项;保证秦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B项夸大了交通建设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交通建设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无法确保“绝对领导权”,排除D项。
2.1274年,元世祖正式任命具有中书省宰执衔的官员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经元世祖批准,把宣慰司和元帅府归于行省统属之下,改万户、千户为令长,并改云南郡县,分设路、府、州、县等机构,革除了军管民政的弊端。赛典赤在地方上还任命流官,与世袭土官的统治区域犬牙交错。这说明( )
A.元朝中书省直接管理云南
B.元朝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
C.行省长官的权力集中专断
D.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的治理
解析:D 据材料“元世祖正式任命……‘平章政事,行省云南’”“把宣慰司和元帅府归于行省统属之下……与世袭土官的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可知,在元世祖的支持下,赛典赤在云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云南行省对边疆的治理,故选D项;云南不是中书省直接管辖的,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称为“腹里”,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元朝行省长官的权力比较大,但大而不专,排除C项。
[深化拓展] 地方行政层级嬗变体现的规律
1.中央集权是主因。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史,正是中央集权从加强到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交替更迭,地方行政层级变化也表现为波浪式,最终随着封建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趋于稳定。
2.沿袭变革是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3.下稳上动是特征。县相对稳定,县以上行政层级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影响,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
4.财政改革是重要因素。财政既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又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改列侯拜相制为士人拜相制,任命“曲学阿世”的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家的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B.推恩令后列侯的势力衰微
C.汉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D.汉武帝逐步强化君主权力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改列侯拜相为士人拜相,将士人拜相后再封为列侯并委以政事,这削弱了相权,即强化了君主权力,故选D项;材料显示将列侯拜相改为士人拜相,这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中枢权力的变化,而非地方列侯势力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丞相的任用发生变化,是中央机构中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
2.汉武帝之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武帝时,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据《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实行分封,恩泽贵族
B.盐铁官营,增加税收
C.削弱相权,加强集权
D.完善法制,依法治国
解析:C 根据材料“汉武帝时,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可得出,汉武帝时期设置中朝,中朝的官员权力在丞相之上,这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实行分封,且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官制,排除A项;盐铁官营,增加税收是指经济方面,材料指的是中央官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法的内容,汉代更没有依法治国,排除D项。
3.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
B.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D.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解析:D 据“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可以得出,当时在三省六部制下“墨敕斜封官”并未遵守相关任命官员的程序,而直接由皇帝“敕命”,说明权力运行程序违制,故选D项;三省分权的体制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而不是取代皇权专制,排除A项;材料“墨敕斜封官”并不是专指地方官,且唐代前期也不存在藩镇割据的现象,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打击藩镇势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墨敕斜封官”是指任命官员,而不是选拔官员,所以与科举制是否存在弊端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
4.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兀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 )
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
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
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
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元朝采用中原官制,却保留了右丞相的兵权,保留了一定蒙古传统,反映了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元朝的中央机构,与地方军事力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忽必烈进行了改革,也无法反映蒙古权贵的反抗,排除B项;材料表明中央官员多由蒙古、畏兀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与科举考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5.有学者认为,军机处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皇帝对秘密政治的深刻认识和迫切需要……从康熙朝到乾隆朝,以奏折、廷寄为核心的秘密政治有了很大发展,其间的关键,正是雍正朝军机处的成立”。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
A.加强了君主集权体制
B.是康乾盛世形成的基础
C.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
D.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解析:A 据材料“军机处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皇帝对秘密政治的深刻认识和迫切需要……’”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皇帝对政治的整体控制,有利于强化君主集权的体制,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乾盛世是指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100多年间出现的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的鼎盛局面,材料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一盛世局面,排除B项;军机处是为商议军情临时设立,后转变为皇帝加强集权的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在皇帝监督下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并非决策机关,排除C项;军机处是中枢秘书机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不能直接反映对文化的严重摧残,排除D项。
6.“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
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解析:A 材料认为郡治制度下,地方长官上承天子,管理地方,下庇百姓,负责地方治理,对整个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项;地方郡县长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平衡”无法体现,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排除D项。
7.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占地不过一郡,王国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他们失去直接治民统兵的权力,变成衣食租税的大贵族地主。这说明( )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基础
B.汉初治国策略得到有效调整
C.宗法制仍受到君主重视
D.威胁皇权的因素已经被解决
解析:B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汉武帝以后,地方诸侯王的占地缩小,且权力被削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皇帝分封了一批异姓和同姓诸侯王,且诸侯王权力较大,汉武帝时期通过采取“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初治国策略得到有效调整,故选B项;分封制与井田制相适应,主要盛行于西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主要影响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
8.据统计,盛唐时期先后任职的82位节度使,任期6年以上者,只占总数的9.5%,还不到十分之一;兼统两道以上者,也仅占总数的九分之一,且大多兼统时间不长。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唐朝( )
A.防范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B.藩镇割据势力有所弱化
C.注重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D.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
解析:A 据题意可知,当时唐朝节度使更换频繁且权力受到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节度使是驻守边境军镇的长官,防范外重内轻局面出现,A项正确;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排除B项;“注重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排除D项。
9.清代总督掌管所统辖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戍守疆土。道、府副将以下官员都由总督向朝廷奏请升迁和罢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这说明清代总督( )
A.对地方治理可以完全自主
B.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吏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D.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
解析:D 据题意可知,清代总督负责的事务范围较广,地方事务特别是官员的人事变动多由总督向朝廷奏请,说明清代的总督实际上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故D项正确;“完全自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总督不仅仅起到监督的职责,也不仅仅设立在边疆地区,B、C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0.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纳钱粮的数额
清 冲(交通要冲)、繁(政务繁杂)、疲(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密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解析:D 据材料“万户以上”“资地美恶”“纳钱粮的数额”“四项兼者”可知,汉代以人口多少来划分县级政区,唐代除户口多少以外,增加了“资地美恶”的标准,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为标准划分县级政区,清代划分标准更为具体,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故选D项;材料没有对地方政区进行等级对比分析,不能得出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的结论,排除A项;汉代以人口数量为划分县级政区的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即县级政区的划分标准,并未提及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广东卷,3)下图为北齐和隋唐时期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解析:D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明确,故选D项;图示信息属于行政机构的变化,不是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机构变化属于宰相直辖部门的变化,与分割相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行政机构职能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12.(2022·全国甲卷,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解析:C 西晋至唐初,皇室诸王分封地方,拥有重权,这易导致地方割据。而唐玄宗时诸王于京城集中安置,由宦官管理,没有了坐镇一方的实权,这有利于专制集权的强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藩镇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唐后期的做法削弱了分封体制,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13.(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汉高祖后的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解析:C 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故选C项。
14.(2023·全国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解析:B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地域观念形成,助长地方势力坐大,不利于国家统一,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推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的形成加强了地方势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题干强调地方势力的强化,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
15.(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解析:A 由材料可知,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知州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排除B项;通判一般是文官,且与知州(府)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府)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削弱的是知州(府)官员的权力,排除D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表。
朝代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 二级制
汉 郡—县 (西汉和东汉中期以前) 二级制
州—郡—县 (东汉末期) 三级制
魏晋 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 州—县 二级制
唐、辽 道—州—县 三级制
宋、金 路—州—县 三级制
元 省—路—府— 州—县 多级制
明、清 省—府—县 三级制
——摘编自叶子荣、郑浩生
《当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透析》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论题:县制一级比较稳定。
阐述:自县制创立以来,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地方行政无论实行“二级制”还是“三级制”“多级制”,县一直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层级,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安排中,从未被废止或中断,一直沿袭至今,其名称也保持了数千年,凸显了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示例二
论题:郡县制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制约。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使中央集权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