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答案解析)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答案解析)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0: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1.核心概念:城邦、雅典、民主制、封君封臣制度、等级君主制、议会制度、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2.关键问题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 (2)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在走向统一国家过程中西欧封建制度有何新发展 (3)近代英美法等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有何异同点
【重要概念】
1.寡头政治: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
2.元首制:直译为第一公民,由这位第一公民领导国家的制度,称为元首制。元首制通常被认为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
3.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早期的典型政治风貌,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臣领取土地并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封君封臣之间形成互有义务的契约关系。封君封臣制度下,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建立起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4.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王权得以强化,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代表。
6.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政府)由议会授权或委托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在此种政体下,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和组织、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总统为国家元首,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由议会定期选举产生并规定任期,不负实际行政责任;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是这种政体的典型。
7.总统制共和制:是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议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美国是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代表。
8.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
9.分权制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产阶级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相互平行的不同权力,使之彼此分立和相互制约,目的是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防止专制独裁。美国的三权分立是典型的分权制衡形式,除此之外,各国的多党制等许多制度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刻有雅典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图片和文字解读。
思路引导:(1)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2)陶片放逐法: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约束官员的行为。但这种直接民主具有原始性,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形成民主暴力。
(3)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城邦因需要可召回被驱逐的公民。
2.教材第一子目“绘有重装步兵的古希腊陶壶”图片和文字解读。
思路引导:城邦公民为成年男性成员且拥有土地财产。公民是保护城邦的主力,相应地公民要求享有政治权利,公民是推动希腊政治走向民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由史料中“君王”“贵族”“平民”可知,斯巴达政体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含有一定的民主因素。对比雅典民主制可知,古希腊政体多样,多样性中又有统一性。
4.教材第一子目“罗马公民登记”图片和文字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信息:表现了罗马公民向监察官或者他的助手进行登记的情况。
(2)影响:罗马公民登记在罗马共和国具有确定公民身份及义务的重要作用,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公民和非公民身份的划分,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5.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信息:德国从早期相对统一的局面走向分裂,而且越到中古晚期,分裂越严重,造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有名无实、选帝侯和其他诸侯在自己领地中专制自为的局面。
(2)认识:通过“历史纵横”与第二子目正文对照可以发现,当英国和法国形成王权统一国家时,德国却走向分裂,表明即使在西欧,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也不同。
6.教材第三子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力量壮大;选举制度和选区划分不合理;人民的斗争。
(2)成果:第一次,中等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第二次,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选举权;第三次,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3)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历了发展完善的过程;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政治完善。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一子目“思考点”: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 又有哪些不同
思路引导:相似之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机构设置上体现一定分权思想。
不同之处:雅典实行民主制;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寡头制特征;罗马共和国最终演变成帝国,皇帝成为独裁者。
2.教材第一子目“学思之窗”: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思路引导:实行元首制,帝国元首掌握国家权力,形成君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3.教材第二子目“学思之窗”:《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引导:对自由人,国王不得在未经裁判的情况下随意逮捕;对商人,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关键问题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代表
①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公民法庭手中。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或地位
公民 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 由抽签产生 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公民 法庭 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主要司法机关
②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名师点拨] 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1)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2)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
(3)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最终造成了雅典城邦的衰落。
(2)斯巴达——寡头政治代表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或地位
国王 王位世袭 垄断军事统帅权
公民 大会 全体成年 男性公民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长老会 议员少且 终身任职 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任期短,不利于充分发挥作用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政体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或地位 特征
执政官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两人,一年一任 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 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官员行动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受高级官员和元老院限制
(2)罗马帝国政体
①产生: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②特点:皇帝(元首)掌控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
3.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公民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资格参与政治,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任务一 合作探究——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材料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编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等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和罗马平等观念的差异,并概括两者共同的历史意义。
[结论] 观念差异:雅典,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平等;罗马,公民在法律权利方面平等。
历史意义:是对古希腊罗马政治体制的概括升华,是人类宝贵的思想遗产;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有重要影响。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梭伦立法规定:国家有权给在战争中死亡者的子女付学费;双亲要照管子女学习,读、写和游泳;指定学校视导员。此外对学校规模、开学和放假时间,准应入学和如何入学等作出明确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A.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B.繁荣奴隶制工商业
C.推动雅典教育规范化 D.促进智者运动兴起
解析:A 据材料中梭伦立法的相关规定,国家给战争中死亡者的子女付学费,双亲要照管子女,同时加强对学校及学生的管理,这些措施主要是充分保障雅典公民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素养,以此来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故选A项;材料主要是要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不是繁荣奴隶制工商业,排除B项;推动雅典教育规范化是扩大民主政治基础的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智者运动在大约公元前5世纪开始,而梭伦改革是在公元前6世纪,排除D项。
2.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学者认为,罗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三者相互牵制,处于平衡的状态。关于古罗马的政体,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B.此政体与近代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性质相同
C.它适应并且推动了古代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
D.其机构设置和制衡理念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
解析:C 据材料“罗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三者相互牵制,处于平衡的状态”可知,罗马人的“混合政体”有效协调了各方利益,适应并推动了古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故选C项;古罗马同时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而不是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排除A项;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近代欧美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两者性质不同,排除B项;古罗马的机构设置并没有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排除D项。
关键问题二: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在走向统一国家过程中西欧封建制度有何新发展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国家。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2.主要国家形成: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后国家分裂,形成后世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
3.王权和教权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名师点拨] 中古前期西欧政治的特点 (1)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权较弱。 (2)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
4.中古后期法、英的政治制度
国家 表现
法国(等级 君主制) (1)形成:14世纪初,国王与教皇对抗,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2)影响: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进一步强化王权
英国(议会 制度) (1)13世纪初:在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下,国王被迫签署《大宪章》 (2)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有所加强 (3)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各自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
[名师点拨] 法、英两国分别形成的等级君主制、议会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强化王权,但贵族、市民、教士等参与的议会下,王权有限。 (2)作用:推动工商业发展;有利于强化王权;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古西欧封建制度
材料 法国的三级会议起源于王室大会议,即国王与其直属附庸之间以权利和义务关系组成的政治组织。11世纪后,许多城市成为直接听命于国王的附庸,其代表也开始参加王室大会议,但他们的地位并没有固定下来。13世纪末14世纪初,法国国王为支撑军队和政府的庞大开支,不断增加贡税,同时也开始向教会领地征税,因此引起了与罗马教廷的冲突。教皇公开反对法国国王,革除当时法王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反对教皇的斗争需要内部的有力支持,因而他于1302年自上而下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国家的财政和税收,批准国王的赋税等问题。
——摘编自姜艳《略论法国政党
制度的起源与形成》等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召开的原因及其划时代意义。
[结论] 原因:封君封臣制度的传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加强法国王权(王权与教权的冲突)与解决财税问题的需要。
意义: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王权加强;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形成。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2022·山东卷,10)下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
○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干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
○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
A.推动城市崛起 B.加强国王权力
C.建立民族国家 D.发展庄园经济
解析: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为取得自治权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故法王支持城市自治运动;为打击大封建主势力,法王改组御前会议;并借联姻来扩充领土,都是为了加强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法王的这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的崛起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但这是其影响不是其目的,排除A、C两项;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政治经济组织,材料中的措施与发展庄园经济无关,排除D项。
2.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
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
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变革
D.会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解析:C 据材料“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可知,亨利二世的改革有利于强化王权,降低国王对贵族的依赖,骑士阶层也逐渐从贵族割据的工具转变为封建地主,二者充分反映了英国封建关系的变革,故选C项;英国民族国家产生于15、16世纪的都铎王朝时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亨利二世的改革有利于降低国王对贵族的依赖,打击地方贵族的分裂势力,强化王权,加速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排除B项;国王用盾牌钱招募常备雇佣军,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
1.封建契约精神促进现代契约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2.封建制度的多元权力并存促进现代有限政府观念和制度形成。
3.封建等级会议孕育了近代议会。
关键问题三:近代英美法等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有何异同点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奠基: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形成: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③发展:18世纪,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名师点拨]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体现渐进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①背景: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②标志:1787年宪法
国家结构: 联邦制 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权力划分: 三权分立 总统 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
国会 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
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掌握司法权
(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背景 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标志 (1875年 宪法)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 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巩固 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2.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
(1)积极性: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2)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等。
任务一 合作探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比较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据《权利法案》整理
材料二
模块 名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单元 名称 资本主义 制度的确立 政治制度
课时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文 子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的兴起 启蒙运动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扩展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等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所反映的权力转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权利法案》颁布后的百余年间,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成果。
(2)与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相比,美国近代民主制度有何不同点,并谈谈你由此得出的启示。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论] (1)转型:从王权至上到议会权力至上。
重要成果:18世纪,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或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选举范围不断扩大)。
(2)不同点:完善的成文宪法;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三权分立。
启示:不同国家的民主政治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既要重视政治局势的稳定,也要敢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的集体智慧。
(3)西方国家古代制度、近代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思想基础、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等。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联邦制;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等原则。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
C.制度建设各有局限
D.民主自由平等的制度探索
解析:D 据材料“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等原则”可知,三者共同的主题都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制度探索,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英、美、法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对制度的创新,而非革命本身,排除A项;材料只是英、美、法的制度创新,没有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制度建设的局限问题,排除C项。
2.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因不满托利党人转而任命辉格党组成了一党内阁。至1700年,辉格党阁员有的辞职,有的被国王罢免,空出的职位先后为非党派者、托利党人和王室宠臣所占据。这说明当时英国(  )
A.两党政治制度成熟
B.议会至上的原则尚未确立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国王的行政权力相对较大
解析:D 据材料“国王威廉……任命辉格党……被国王罢免”可知,国王可以任命、罢免官员,拥有较大行政权,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国王拥有较大的行政权,英国两党政治制度成熟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排除B项;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排除C项。
3.在初期美国政府中,联邦法院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使联邦法院获得宪法最终解释权。该案影响深远,在于(  )
A.提高联邦法院的政治地位
B.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
C.完善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
D.保障了宪法至上权威
解析:C 材料反映了美国联邦法院从权位很低到获得宪法最终解释权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法院获得宪法最终解释权说明了联邦法院权力和地位的提升,这有利于完善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对美国民主政治影响深远,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深远影响,而A、B、D三项均是直接影响,与材料中影响深远不符,故排除。
[深化拓展] 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体现的原则
1.法治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
2.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三权分立,彼此制约。
3.政党政治: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轮流执政。
4.人民主权原则: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公元前4世纪,雅典城市和乡村合计约2 590平方千米的面积,拥有公民权的人口约4万人,属于“面对面”国家——在这种国家,几乎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这表明古代雅典(  )
A.人人皆能参与政权的管理
B.封建制度的高度发达
C.杜绝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实行典型的直接民主
解析:D 据材料“几乎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可知,雅典是民主制度国家,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故选D项;雅典公民能参与政权管理,外邦人、奴隶、妇女、儿童不能参与政权管理,并非人人皆能参与政权的管理,排除A项;雅典是奴隶制国家,排除B项;雅典民主制度中抽签选举,轮流坐庄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杜绝”错误,排除C项。
2.在古代雅典城邦,当公民大会讨论公共事务进行举手投票表决时,如果若干与会人士和议案有直接关系或对其有特别影响,就举行秘密投票。投票表决,对初审委员会的议案审查报告可能是通过、修改或否决,议会的决定是绝对的。这说明雅典(  )
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B.公共事务决策程序严格
C.民主政治提升公民素质
D.城邦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决策程序是指科学地决策所应遵循的基本逻辑步骤和阶段,结合材料可知,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健全,公共事务决策程序规范、严格,B项正确;材料表明雅典城邦公共事务决策程序规范、严格,说明政治生活具备一定的法制基础,排除A项;材料说明雅典公共事务决策程序严格,与公民素质提升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雅典公共事务决策程序严格,未体现城邦民主政治出现危机,排除D项。
3.罗马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智囊机构,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由此可见,罗马元老院(  )
A.掌控官员任免的权力
B.能够影响国家的决策
C.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
解析:B 据材料“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老院成员可在适当环节向相关官员提出建议,进而对于决策产生适当影响,故选B项;据材料“元老院……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可知,元老院不可掌控官员任免,排除A项;元老院是国家的智囊机构而非统治机构,排除C项;参政议政是指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对一些共同关心的事项开展评议与协商讨论的形式,但材料仅涉及元老院在部分国家事务的参与,没有明确具体的参与形式,排除D项。
4.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会的这种关系(  )
A.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
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
C.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
D.改变了王权受限的不利局面
解析:C 据材料“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可知,在中世纪时期王权和教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护宗教和世俗社会的稳定,故选C项;“开始”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王权与教权的关系与民主政治无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王权的加强,专制制度建立起来,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改变王权受限的局面,在中世纪前期,王权一定程度上受到教权的限制,排除D项。
5.法王腓力四世在1302年创设并召开三级会议,确定了王国政府有权向天主教会征税的原则。1314年召开的第四次三级会议上,国王征收新税的要求得以通过。三级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近代议会制的形成
B.打开议会立法的进程
C.阻碍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解析:D 据材料“确定了王国政府有权向天主教会征税的原则”“国王征收新税的要求得以通过”可知,王权得到三级会议的支持,王权得到了加强,故选D项;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近代议会制度形成于英国,排除A项;三级会议是在国家遇到财政或政治上的困难时召开的特殊会议,目的是在重大问题上询问民众的看法,或通过某些重大决议,并不涉及立法,排除B项;就材料内容来看,三级会议的召开并不能阻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
6.下表所示内容最适合用来佐证英国(  )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大宪章》 规定未经贵族会议的决定,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税金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89年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A.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
B.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C.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
D.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
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从1215年到1689年,这些文件均是限制国王权力的,故选A项;材料中的文件只是限制了国王在某一方面的权力,并不代表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排除B项;“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只是体现了两个权力,无法说明三权分立,排除C项;《权利法案》颁布时,英国还没有内阁,排除D项。
7.1701年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分权制衡 B.君主权力很大
C.法律至上 D.王位更替频繁
解析:C 材料体现了英国国王、官吏和大臣都必须遵守法律,这反映了当时英国遵循法律至上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律对王权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体现王位更替频繁,排除D项。
8.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有三次重要的议会改革: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1867年改革工人阶级大多获得选举权,1884—1885年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的普选权。对这一时期英国议会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激进性
B.国民实现了平等选举
C.议会改革适应了经济发展
D.议会的核心地位丧失
解析: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赋予了不同阶级以选举权利,这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故选C项;“激进性”说法错误,从1832—1885年,不同阶级获得选举权,说明英国政治变革的渐进性,排除A项;“平等”说法错误,工人虽获得选举权,但仍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且妇女也没有选举权,排除B项;“丧失”说法错误,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D项。
9.“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见1787年宪法(  )
A.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
B.违背启蒙思想基本原则
C.着眼于美国的整体利益
D.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
解析:C 从材料中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以看出,为了维护统一的联邦,着眼于美国的整体利益,1787年宪法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故选C项。
1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马克思、恩格斯旨在说明(  )
A.法国共和制具有民意基础
B.共和制的确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性
D.法国社会对共和制度达成了共识
解析:A 据材料“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可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法国大部分人民都拥护共和制,说明法国共和制具有民意基础,故选A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有利于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材料没有涉及共和制确立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共和制确立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并没有体现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之间的曲折,排除C项;材料“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说明当时仍然存在不认同共和制的群体,共和制度并未达成共识,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全国乙卷,32)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解析:D 依据材料“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为古代雅典官员的前提条件是具有雅典籍贯的成年男性公民,D项正确;“信仰”“品质”“能力”“财力”“血统”只是成为官员的“加分项”,不是“前提条件”,排除A、B、C三项。
12.(2022·全国甲卷,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以获取民众支持;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战时都会说服雅典人也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这说明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项正确;梭伦等人需要获得雅典人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等人争取雅典人的支持,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13.(2023·湖南卷,11)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
解析:D 据题干可知,元首顾问议事会可商讨国家大事,保留了一定的共和因素,故选D项;这一机构作为元首顾问加强了元首的权力,不利于民主进程,排除A、C两项;这一做法带有共和因素,但没有颠覆寡头政治,排除B项。
14.(2023·广东卷,12)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  )
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解析:B 加冕宪章特别载明了国王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明确规定封建关系,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B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权受限,未体现C、D两项。
15.(2021·河北卷,13)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  )
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
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
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解析:A 据材料可知,国家的首都不能设立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和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其目的是防止各州对联邦的制约,以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故选A项;两人主张防止内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而不是外部势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联邦政府权力的保障,而不是对各州,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16.(2021·北京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辩论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
  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
  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
  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
  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
  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
  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
(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 归纳其理由。
(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案:(1)观点1: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并赋予其否决国会的权力(或权力较大)。
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制衡国会,保护民众。
观点2: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但要防止其走向专制独裁,必须受到制约。
观点3:支持设立多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防止专制。
(2)应辩证看待这句话。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可以提名、任命官员,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相较而言,18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并没有以上权力,美国总统的实际权力大于英国国王。
但是,总统由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且有一定任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世袭、终身制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