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 (含答案)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 (含答案)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1: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 古今中西在选官与管理方面的独创性和借鉴性
1.中国
(1)古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历朝历代统治者为提高治理能力,不断作出调整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2)近现代: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为适应时代要求,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
2.世界: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3.各国国情不同,官员选拔制度各异,呈现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人才选拔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从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核心概念:世官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上计制、刺史、科举制、御史台、台谏合一、科道。 2.关键问题 (1)中国古代先后实行过哪些官员选拔制度 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经历怎样的演变过程 如何评价
【重要概念】
1.世官制: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世代承袭官职和占有土地、享受土地收入的制度。
2.军功爵制:军功爵制萌芽于春秋,确立于战国,在秦及汉初的政治舞台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为不问出身,按士兵立下的功劳,赐予相应爵位及其他赏赐,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
3.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举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在实行之初,以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及其他社会阶层开辟了一条参政之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官员推荐制度。
4.征辟制: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5.门阀士族:以宗族为纽带形成的贵族特权集团。初步形成于西晋,盛行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世代为官,把持政权,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6.上计制:起源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是年终考核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年终之时,各县将上级规定的户口、垦田增减等内容,上报给所属郡国,再由郡国上报给中央,作为考核依据。上计制度对秦汉中央集权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
7.刺史:汉代中央派至地方的监察官。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延续下来。
8.台谏合一:台指御史台的台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其主要职能为监察百官;谏官指谏议大夫等,其主要职能是对君主的行为进行劝谏。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谏官不仅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台谏合一对于北宋及以后朝代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台官具有言事权,有利于制约皇权;另一方面,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都察院、给事中制度(“科道”):都察院为明清两代最高监察机构。明太祖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纠劾百官。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监察,监察御史位卑权重。都察院之外,设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察。清朝雍正年间,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
10.京察、大计:是清代对文职官员的考核制度,其中对京官的考察叫京察,由吏部考功清吏司主持;对外官的考察叫大计。京察和大计皆三年一举。京察与大计等考核制度的存在,目的在于奖优惩劣,使各级官员能够恪尽职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教材史料】
1.教材第一子目“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图片解读。
思路引导:史料价值:尹湾汉墓木牍反映了西汉晚期东海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对研究汉朝历史、文学、档案学、书法等有着重要意义。《集簿》是木牍中的一种,用草体书于木牍的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可以作为研究西汉晚期地方管理、官员考核等的第一手史料。
2.教材第三子目“历史纵横”,谈谈你怎样看待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
思路引导:(1)实行原因: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是经济重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保证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南北地域平衡。
(2)影响:南北卷制度按照士人地域分布决定录取人数比例,是根据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巩固明朝政权、加强君主集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二子目“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思路引导:(1)相对于前制: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较大,而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
(2)科举制本身:科举制下允许符合条件者“投牒自进”,无须其他条件,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
(3)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得以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2.教材第二子目“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思路引导:隋唐改变制度,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克服地方长官自己选用僚属带来的弊端。
3.“问题探究”: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思路引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4.“学习拓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思路引导:考核既是制度体系,也是治理体系。考核制度在国家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建立相关考核制度,还要使考核制度落实。中国古代从秦汉至明清考核制度的严密,正是其重要性的表现。
关键问题一:中国古代先后实行过哪些官员选拔制度 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时期 选官制度 标准 特征 评价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血缘 官位世袭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 战国 1.尚贤,举荐为官 2.军功爵制 才能、 军功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1.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贵族特权,增强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 2.有利于建立良好吏治,推动官僚政治的确立
秦 1.“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军功爵制
汉武 帝时 期开 始 察举制 (1)程序:先考察而后推举 (2)考察重点:乡里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孝廉、 茂才等 1.地方官推荐取士 2.形式多样化 1.实行之初,有利于选拔人才 2.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后期举荐不实现象渐趋严重
东汉 末年 到魏 晋南 北朝 九品中正制:设中正官,分等级评定士人资品,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前期:家世、道德、才能;后期:家世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1.前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后期成为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隋唐 到明 清 科举制 (1)考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分为制举和常举 (2)程序: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需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才学 1.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为标准,标准具有客观性 2.分科考试的方式作为聘官依据,方式具有公平性 3.自主投考,不论贫贱皆可参加,范围具有广泛性 4.持续时间长,时间具有延续性 5.考试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 6.自上而下,选官权力掌握在中央的手中 1.积极 (1)打破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增强社会阶层流动性 (2)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3)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为西方文官选拔的重要方式 2.消极: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束缚思想,阻碍科技、社会进步
任务一 合作探究——选官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
——[汉]佚名《桓灵时童谣》
材料二 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制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 根据材料说明这两种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材料二两种选官制度在创立之初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制度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客观历史合理性的体现。
[结论] (1)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原因:察举制,察举所推荐的人才名不副实,腐败现象严重。九品中正制,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2)察举制,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拔了大批人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相对公平的考试,扩大参与政权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汉武帝以贤良、孝廉作为选官的原则,但也重用“治人理事”的文吏。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这说明汉代(  )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治国理政注重务实
D.百家思想走向融合
解析:C 据材料“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可知,汉代在官员的选拔上既选择品行优良的儒生又对能够处理实际事务的文吏深为倚重,说明汉代治国理政中重视务实,故选C项;A项不能充分概括材料内容,排除;中央集权是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汉代尊崇儒术,故百家思想走向融合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2.有学者在解释古代某种制度时认为:司徒选择在中央任职的高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综合他们的家世官位、德才定出“品”和“状”,品分九等,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做的简单评语。这一制度(  )
A.继承了两汉乡里品评人物的传统
B.使选官权力完全被地方州县操纵
C.以血缘作为官职世代继承的准则
D.保证了优秀人才进入官僚体制内
解析:A 材料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做的简单评语”体现品评人物,即九品中正制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继承了两汉乡里品评人物的传统,故选A项;中正官由朝廷委派,一定程度上使选官权力收归了中央,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德才为标准,打破了以血缘作为官职世代继承的准则,排除C项;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能保证进入官僚体制内的都是优秀人才,排除D项。
3.有学者指出,“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武则天的这一施政措施(  )
A.体现选官的公平公正
B.降低了选官的标准
C.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使取士标准多样化
解析:C 据材料可知,虽然进士考试在隋代便有,但并不是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直至武则天时期重视文治,重视科举,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C项;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体现在考试机会的公平开放,考试程序及阅卷方式的公平公正等,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范围的扩大,而非降低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更加受重视,不能体现取士标准的多样化,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
4.选拔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养不断提升。
二、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积 极 性 社会整 合功能 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 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局 限 性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广泛
禁锢 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关键问题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经历怎样的演变过程 如何评价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时期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秦汉 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将地方治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计簿,上计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赏罚依据) 1.秦朝: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监御史监察地方 2.汉武帝:设刺史,位卑权重,巡行郡国,巡视监察制度被后世沿用
魏晋南 北朝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隋唐至 两宋 1.考核机构:尚书省吏部 2.考核标准: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并以此确定官员升降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2.宋 (1)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一方面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另一方面加强监察,有利于吏治清明 (2)设通判监察地方
元 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 1.明朝: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察分外地官员的朝觐考察和京官的京察 2.清朝: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由都察院(纠察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和六科(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行使监察权,合称科道。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任务一 合作探究——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代存在双轨地方监察机制。一是由中央派出监察地方的巡按御史,职责包罗万象,既要举荐人才,又要纠劾不法官吏;既要赈济灾荒、督查钱粮、均平赋役、督修水利、检查学校、存恤孤老等,也要断理冤狱、革除苛政、抑制豪强等。另外,还有各种临时性的专差御史巡视地方,事毕就罢免。二是指地方上的提刑按察使司及其派驻各地的分巡道,其职责主要包括:受理上诉,纠正冤、假、错案;复查州、县文书卷宗,审核下级判决;荐举和纠劾地方官吏;抑制豪强,安抚流民;提督学校,监临乡试等。
——摘编自高春平《明代监察制度与案例研究》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监察体系的构成,并指出刺史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代地方监察官员的职能及监察体制的特征。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认识。
[结论] (1)构成:中央由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设刺史监察当地官员。
特点:刺史级别低,监察权大(位卑权重)。
(2)职能:监察官吏;举荐贤良;赈灾督赋;断冤除苛;抚民督学;抑制豪强。
特征:双轨监察,多重管理;职责全面,比较严密。
(3)一方面维护专制统治。另一方面扬善除恶,澄清吏治;参与地方治理,促进地方发展;维护中央集权。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有学者指出,西汉刺史监察权虽然很大,但却没有权力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否则郡守可以抵制并上诉。如西汉末,鲍宣为豫州刺史,“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因而被丞相司直接奏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刺史(  )
A.注重考核地方官吏
B.受制于郡县长官
C.权力界限较为明确
D.监察范围较单一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刺史虽掌有很大的监察权,但没有郡国行政权,说明当时刺史的权力界限较明确,C项正确;刺史的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吏,排除A项;刺史有权监察地方郡国,直接对皇帝负责,排除B项;“监察范围较单一”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
2.唐代,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官员政绩、德行等考核,由考功郎中主持,参与官员考核的专职官员多达50余人,尚书省另派大臣前往主持。这一做法旨在(  )
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完善科举选官制度
C.减少政治决策失误
D.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封建政府注重对官员政绩、德行的考核是为了提高官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目的,故选A项;选官制度与考核制度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官制体系,排除B项;政府的决策过程由国家的中枢权力体系决定,与官员的考核机制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主要体现在对相权的削弱,材料中的官员考核机制针对的是所有官员,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
1.考核制度发展趋势: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2.监察制度的特点、发展趋势与评价
(1)特点
①监察服务于君主专制,是皇帝的耳目。
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③监察官秩卑权重,以便于皇帝控制。
④历代统治者重视监察官的遴选。
⑤监察活动法律化。
⑥监察方式多样化。
(2)发展趋势
①由兼职向专职化方向发展。
②机构独立性越来越强。
③地位、官阶逐渐上升。
④对监察官员的资格要求越来越高。
(3)评价
①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对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有一定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对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局限性:监察的主体和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实际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皇帝,人权色彩浓厚;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阶。军功爵制(  )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解析:A 军功爵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并成为“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阶”,扩大了选拔的范围,即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A项;军功爵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故排除B项;战国至汉初人才选拔制度尚未完善,故排除C项;“彻底瓦解”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2.下表是关于西汉官员选拔的记载,可得出的结论是(  )
记述 出处
孝惠四年(公元前191年)……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汉书·惠帝纪》
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春正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各一人 《汉书·高后纪》
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汉书·文帝纪》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A.孝廉成为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
B.官员选拔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C.察举制是汉初主要的选官制度
D.汉文帝时察举选官正式形成
解析:B 据材料“举民孝弟、力田者”“初置孝弟力田”“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西汉的官员选拔注重品行、品德,说明其受到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中四则关于选官的记载,不能代表所有选官方式,汉初军功爵制也是重要的选官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察举制是汉初的一种选官制度,但材料并未体现其他选官制度的情况,不能反映察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汉文帝时期有举荐人才的方式,但并非完整的察举选官制度,察举制正式形成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
3.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
B.选官权力中央化
C.士族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考试选官机制化
解析:B 据材料“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可知,两晋时期吏部选拔官员超过半数,远超过地方推荐入仕的数量,说明选官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故选B项;材料中提到的选官方式包括吏部铨选、察举制、学校选官等多种方式,九品中正制是指中央设置中正官根据家世、门第等对士人划分等级,依据等级授予官职,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九品中正制成为首选,排除A项;士族政治主要依据家世门第选拔官员,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科举制以后考试选官机制化,排除D项。
4.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
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
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
解析:D 材料中“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说明唐朝宰相薛元超门荫入仕,以未能参加进士科考试而遗憾,“及第全胜十政官”说明进士及第比十政官更为荣耀,即唐代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故选D项;没有与其他官员选拔途径比较,无法得出唐朝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的结论,排除A项;唐代进士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通过吏部的严格考核,合格者才能入仕做官,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进士科考试内容,不能得出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的结论,排除C项。
5.清代雍正帝即位后,对科举中的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乡试从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会试从二年(1724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此亦即回避卷之制。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另行考校”,二是“一体考试”,但另编座位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雍正帝的做法(  )
A.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
B.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D.旨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
解析:D 根据材料“另行考校”“一体考试”“另编座位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的做法旨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雍正帝的做法只是对回避之法进行了改进,没有改变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排除A项;改革回避之法缩小而非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排除B项;C项表述中“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故而排除。
6.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中,记载了西汉后期110多个迁任的实例,其中表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约占63.6%。据此可知,西汉后期(  )
A.察举标准发生改变 B.官吏考课重视功绩
C.官吏选拔程序完善 D.刺史监察已然失效
解析:B 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官员升迁的缘由,因功绩升迁的比重极高,反映了官吏的考核重视功绩,故选B项;汉代的察举标准仍是道德品行,没有发生改变,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考核的原则,没有说明选拔程序,排除C项;秦汉官员赏罚的依据是上计的结果,刺史的主要职责是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与“以功迁”不符,排除D项。
7.《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最以上,有四善,为上上。”这客观上(  )
A.推动了儒学复兴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促进了官员道德素质的提升
D.扩大了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
解析:C 材料中“四善”标准均强调官员的道德品质,以此为考核依据有利于提高官员的道德素质,故选C项;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排除A项;若寒门庶族地主不符合“四善”“二十七最”标准,寒门庶族地主升迁也会受限,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扩大了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
8.下表为《宋史》所载部分史事。据此可知,宋代(  )
史事 出处
宋仁宗时,“选谏官、御史,凡执政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 《宋史· 王洙传》
宋英宗时,“乃诏举三任以上知县为里行(殿中监察御史)” 《宋史· 职官志》
宋孝宗时,诏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 《宋史· 职官志》
A.行政权和监察权相结合
B.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
C.扩大了监察机构的职权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解析:B 据材料可知,在宋朝时期,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回避限制、任职经历限制等,据此可知,在宋朝时期,政府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故选B项;题干表格内容主要述及政府对监察官员选拔的诸多限制,未涉及“行政权”和监察机构职权的扩大,排除A、C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监察机构不仅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还对中央官员进行监察,排除D项。
9.明朝监察御史组织形式上隶属于都察院,但可不经都察院而独立行使监察职权。对于监察御史,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同时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这表明,明朝的监察制度(  )
A.依赖于监察官的品德
B.提高了广大官吏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监察效能的提高
D.发挥法律与教化的双重作用
解析:C 据材料“可不经都察院而独立行使监察职权”“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可知,这些制度有利于保证监察的独立性和监察效果的提升,故选C项;“依赖于”的表述夸大了品德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监察官员“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是对监察官员的要求,并不能体现广大官吏的文化素质,排除B项;材料涉及对监察官的法律知识的要求,没有体现教化的内容,排除D项。
10.宋代沿袭唐代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与谏院构成中央行政监察机构,合称为台谏系统。宋代以降至明清,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都察院。这一过程(  )
A.提升了监督稽查效率
B.避免了国家决策失误
C.扩大了司法职权范围
D.适应了皇权强化需要
解析:D 据材料可知,从宋到明清,谏官职责从规劝君主到成为君主耳目监察百官,言谏机构也逐渐演变为专职监察机构,这一变化适应了皇权强化的需要,故选D项;材料强调宋代以降至明清对监察体系不断作出调整,无法判断其效率变化情况,排除A项;古代谏官有规劝君主的作用,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后期由规劝君主到监督百官,其作用主要是维护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监察机构的变化,监察机构不属于司法部门,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年)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解析:A 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两度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故选A项;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且表中未显示科举制的弊端,排除B项;“强化”不符合史实,应为“减弱”,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仅是短暂恢复又很快被废止,这与“仍可延续”的逻辑不符,排除D项。
12.(2020·全国Ⅱ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在举办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由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同乡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成为常制,由此可得出宋代科举考试程序增加了殿试,这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故C项正确。
13.(2022·湖北卷,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解析:A 材料反映了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故选A项;B项是现象导致的结果,排除;依据史实可知,儒学正统地位此时并未发生动摇,排除C项;材料与八股文体日益僵化无关,排除D项。
14.(2023·湖南卷,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解析:C 据题干可知,宋仁宗下令废后,遭到了御史和谏官的反对,事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即两个机构不能联合起来奏对,应各负其责,这从侧面表明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故选C项;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即国事,不能说不容置疑,排除A项;从题干信息看,御史和谏官的行为遭到了皇帝的强力反击,维护了皇帝的权威,排除B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不能说明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
15.(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故选A项;材料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不是限制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
16.(2023·湖北卷,16)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 “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1)延续武举考试,设武学,以军事理论考试为主,要求文武双全,重视忠义气节等儒家思想;不为时人所重视,人们不屑于武举或只是补充形式。
(2)变化:①选拔方式:从武举选拔到行伍出身为主与武举结合,再到晚清新式军事学堂出身担任;②培养机构:从专设武学培养到改为官学设立武学培养,再到晚清新式学堂培养;③培养内容:从军事理论、骑射、儒家伦理到晚清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
原因:清朝原本属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伴随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追求“坚船利炮”;新式装备的使用,需要官兵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