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 古今中西在法律与教化方面的独特性
1.中国
(1)古代: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对封建时代影响深刻,外儒内法成为西汉之后历代王朝的统治策略。
(2)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世界: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深刻影响了西方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法律与教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变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1.核心概念:德治与法治之争、律令儒家化、中华法系、《唐律疏议》、礼法结合、律例合编、乡约教化、理学。 2.关键问题 (1)先秦时期的成文法是如何产生的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和法治之争的表现和结果如何 (2)秦汉至隋唐时期王朝是如何运用法律和教化维护统治的 (3)宋元至明清时期是如何运用法律和教化维护统治的 程朱理学、乡约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重要概念】
1.敬天保民:敬天保民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周人认为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是敬天从命,但又不盲目依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人文主义发展路向。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2.德治:儒家的政治主张。主张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3.法治: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和“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
4.律令儒家化:汉代以来将儒家的伦理道德注入封建法律,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乡约:是同乡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中国古代的乡约,经历了由民间自觉到政府利用和推广并与法律合流而具有约束力的过程。
6.中华法系:法系是指由若干个国家的法律所组成的,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共同制度内容、共同风貌特征以及共同话语体系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突出成文法典,强调礼法结合,重视家族伦理,民法与刑法不分。中华法系在唐朝臻于成熟,在宋元明清时期也有新的发展与变化,在清末修律以及民国初年从西方移植新的法律制度之后,逐渐解体。
7.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董仲舒首创的根据《春秋》等儒家经义附会法律审判案件的方法,其实质是把儒家经典法律化,把儒家经义作为定罪处刑的最高标准。盛行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及文字材料解读。
思路引导:(1)信息:文字直接揭示了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以仁义来治国的德治思想。
(2)反映的问题:孟子没有说服梁惠王,反映出战国时期德治思想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2.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思考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异同。你认为哪种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为什么
思路引导:(1)异: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
同:都强调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思想: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
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3.教材第二子目“《唐律疏议》书影”,说一说它的历史地位和编纂的意义。
思路引导:(1)历史地位:《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保障;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对后世法制影响深远。
4.教材第三子目“清朝的乡约仪式”图片解读。
思路引导:(1)图片信息:仪式隆重;政府介入;宣讲圣谕;惩恶扬善;乡约与法律合流。
(2)反映实质:政府利用和推广乡约,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二子目“思考点”: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思路引导:(1)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势必向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
(2)儒学向法律的渗透最初体现为儒家士人以经注律,即以儒学的经典来解释法律。这种做法也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儒家思想进一步被注入法律制定和法律解释之中。
2.“问题探究”:思考材料反映了统治者什么样的治理思想
思路引导:汉代的统治思想兼有主张仁义、教化的王道和主张武力、刑罚的霸道;明朝的统治思想重视教化与刑罚、“出礼入刑”。儒法并用(礼法结合)、德主刑辅成为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思想。
关键问题一:先秦时期的成文法是如何产生的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和法治之争的表现和结果如何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西周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德治 西周: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法治 《禹刑》《汤刑》《九刑》
2.春秋战国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叔向和子产之争
起因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概况 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2)儒家和法家之争
角度 儒家 法家
核心 观点 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与仁政,重视民生与民意 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主要 言行 ①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②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①商鞅:颁行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②韩非: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社会 影响 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君主要求富国强兵的战国时期 有利于富国强兵与君主专制的实现,秦利用法家思想完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任务一 合作探究——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视角1 “法治”之始
材料一 (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传给)子产(郑国执政)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不公布刑法),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刑不可知,威不可测”。
——《左传·昭公六年》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子产“铸刑书”的意义。叔向与子产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 (1)意义: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依律量刑,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为治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行;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使民众有法可依,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其他诸侯国的改革。
实质:德治与法治之争,不同的国家治理理念之争。
视角2 “礼”“法”之变
材料二 《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摘编自王超《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的异同》
材料三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先秦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结论] (2)异:礼以德治,法以法治;礼偏道德教化,法偏法令强制。
同:都具有稳定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都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
(3)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势力壮大,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崛起。面对富国强兵的需要,各国纷纷展开变法以便在激烈的战争中取胜,而强调法治、主张加强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适应了时代所需。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西周金文中“德”字多涉及效法祖先之德,如“烈德”“懿德”“介德”等。至春秋时期,“不德”之例和贵族称颂个人之德渐多。这种变化(  )
A.丰富了儒家学说
B.与政治变动相呼应
C.强化了宗法观念
D.是王权扩大的需要
解析:B 西周早期为进一步强化王权,需要重视德与祖先之间的关系;春秋时期称颂贵族个人之德的现象渐多,反映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瓦解,即价值观念与政治变动相呼应,故选B项;“不德”之例和贵族称颂个人之德渐多与丰富了儒家学说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观念淡化而非强化,排除C项;春秋时期“不德”和称颂个人之德渐多,是王室衰微的表现,并非王权扩大,排除D项。
2.荀子认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韩非主张“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两者都(  )
A.重视法治
B.主张强化个人权威
C.反对德治
D.要求树立民本意识
解析:A 根据材料“荀子认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韩非主张‘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认为法律对于国家治理很重要,重视法治,故选A项。
[深化拓展] 先秦时期“德治”和“法治”的不同
项目 德治 法治
历史渊源 西周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和“敬天保民”思想 夏、商、周时期的法治观念
主要表现 子产叔 向之争 叔向认为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儒法之争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贵君轻” 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 商鞅:颁行保护新兴地主阶级权益的法令 韩非: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法家:以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威
地位 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在当时兼并战争激烈、君主重视富国强兵的战国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关键问题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王朝是如何运用法律和教化维护统治的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律和令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名师点拨] 汉朝法律特点
(1)汉承秦制。即汉律的制定以秦律为基础,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
(2)儒法合流。汉朝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法学思想为辅的法律思想。
2.魏晋:律令儒家化
(1)原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②魏明帝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
(2)表现: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唐律和礼治
(1)唐律
①《唐律疏议》: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颁布《永徽律》,后最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特点:礼法结合的典范。
[名师点拨] 中华法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法律以刑为主;重刑轻民;司法从属于行政。
(2)影响: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中国国力长期居于东亚甚至世界前列,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明圈;中国的法律制度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周边国家,其中以唐律为甚。
(2)提倡礼治
①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思维深化] 唐律与礼的关系
(1)唐律的修撰以礼为指导原则。
(2)唐律的条文大多源自礼。
(3)唐律的实施在相当大程度上为礼所左右。定罪以礼为依据,量刑以礼为标准。
(4)礼是唐律的灵魂,唐律是礼的法律表现。
(5)总体上来说,唐律“一准乎礼”,标志着“礼”与“法”融合的完成。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两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在法律思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董仲舒神化皇权、改造新儒学,契合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标志着礼法结合的全面完成,自此历朝均沿袭不变,并对后世传统法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付银《中国近代法律观念转型》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律疏议》的历史意义。
[结论] 特点:源远流长(或历史悠久);礼法结合;律令儒家化;以维护专制统治(或维护大一统)为目的。
历史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成为此后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西汉时期,酷吏张汤判决大案时“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东汉时期,汝南太守何敞“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这说明汉代(  )
A.儒学正统地位日益牢固
B.政府官员支配法律生活
C.外儒内法思想深入人心
D.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解析:D 据材料“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以《春秋》义断之”可知,汉代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故选D项;材料是儒家思想在汉代司法领域的渗透,并非意在展现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官员运用儒家伦理参与司法审判,并非政府官员支配法律生活,排除B项;外儒内法指的是尊崇儒家学说,但是实际操作中依赖法家学说,材料是儒家思想渗透到司法领域,并非外儒内法,排除C项。
2.《唐律疏议》之“十恶”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并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这(  )
A.体现法律的教化功能
B.以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
C.反映社会秩序的规范
D.导致了轻罪重罚的结果
解析:A 根据材料“规定了谋反……大不敬、不孝……犯罪行为”可知,唐朝法律中“十恶”都是与伦理相违背的罪行,说明法律承担了教化功能,故选A项;材料说明了哪些行为是违背《唐律疏议》的行为,但并未涉及亲属间尊卑亲疏,排除B项;法律是社会秩序的规范,“十恶”仅是其组成部分,排除C项;“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说明不是轻罪,排除D项。
3.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大唐开元礼》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出现
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
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
D.佛、道盛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解析:C 根据材料“《大唐开元礼》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可知,《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重视儒学,表明儒学正统地位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中舍弃道教和佛教,并不是“三教并行”,排除A项;理学是宋朝时期才出现的,排除B项;战乱不休、社会秩序混乱导致佛、道盛行,而非佛、道盛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排除D项。
关键问题三:宋元至明清时期是如何运用法律和教化维护统治的 程朱理学、乡约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元时期
(1)法律
①宋朝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如《宋刑统》《天圣令》等。
②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2)教化
①程朱理学: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②乡约: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2.明清时期
时期 法律 教化
明朝 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乡约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
清朝 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乡约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思维深化] “律”与“例”的关系
律是定罪量刑的刑法典;例专指审判案件的成例,经朝廷批准,可作为审判案件的法律依据。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稳定性;而例则因时制宜,随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
任务一 合作探究——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四大项: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秩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材料三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出现的原因和社会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宋至清乡约内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结论] (1)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互助互勉;强调自治。
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
(2)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教育百姓向善互助;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更多强调顺从、安分守己。
原因: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趋势: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使基层社会日益僵化,缺乏活力。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考古学者在唐宋长沙窑窑址出土了书写着“衣裳不知洁,人前满面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等文字的日用瓷器,它们贯彻“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古训,提醒人们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
A.儒学正统地位愈发巩固
B.教化要求渗入世俗生活
C.经济发展冲击审美观念
D.瓷器生产影响诗词创作
解析:B 据材料可知,长沙窑生产的日用瓷器是人们日常生活所用之物,在这些器物上写着能体现教化主张的诗歌,这反映出唐宋时期教化要求渗入世俗生活,B项正确;仅凭长沙窑出土的瓷器内容,不足以反映出儒学的正统地位愈发稳固,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经济发展对审美观念的影响,无法得出当时审美观念受到冲击的信息,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这首诗歌是否专门为瓷器生产而进行创作,不能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
2.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尊崇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解析:A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不断丰富其内容并重视在乡里宣讲,这说明了统治者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尊崇儒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态度,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职能
1.教化职能。
2.救济职能。
3.法律与稳定社会治安的职能。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周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
A.治国方略的理性成熟
B.民本思想已初具雏形
C.个体意识的普遍觉醒
D.神权思想居统治地位
解析:B 据材料“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既要‘敬天’,又须‘保民’”可知,相比商朝时期的“神本”思想,西周时期更强调统治者对人事的关注,体现了当时从“神本”向“民本”思想的转变,民本思想已初具雏形,故选B项;“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说明当时统治者强调民本的同时,也强调对神权的遵从,说明当时的治国方略尚未理性成熟,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更多强调集体意识,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个体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说明当时在强调神权的同时,也强调民本思想的重要性,不能说神权思想居统治地位,排除D项。
2.晋文公邀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
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
解析:B 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笔法”本身包含了对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对于违反礼乐规定的行为均持否定态度,表达了对礼乐秩序的倡导,B项正确;“春秋笔法”注重以儒家思想为标准评价人物或事件,而不仅仅是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排除A项;对社会变革的赞赏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周代并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故排除
D项。
3.统治者很早就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据《左传》记载,有夏之《禹刑》、商之《汤刑》、周之《九刑》。吕思勉指出,“西周以前,刑法率取秘密主义。至春秋时,则郑铸《刑书》,晋作《刑鼎》,渐开公布刑法之端了”。法律内容由秘密到公开化,这表明春秋时期(  )
A.德治与法治之争终结
B.国家治理方式的进步
C.地主阶级专政最终确立
D.治国理政崇尚严刑峻法
解析:B 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公开制定刑法,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说明了国家治理方式的进步,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春秋时期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地主阶级专政尚未正式确立,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各诸侯国公开制定的刑法,没有具体的刑罚信息,得不出“治国理政崇尚严刑峻法”的结论,排除D项。
4.下表是秦汉时期颁布的两份法令文献及其中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
规定 法令
免老(达到六十岁的老人)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 不当环(宽宥),亟执勿失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殴詈(骂)父母……弃市(在人们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A.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B.旨在强化君主权力
C.体现外儒内法的理念
D.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解析:D 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规定老人状告不孝之人,被告者不能被宽宥,同时,殴打辱骂父母者,将在人们集聚的闹市被执行死刑,说明国家通过法律维护家庭伦理,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维护家庭伦理,没有体现社会矛盾,且与强化君主权力无关,排除A、B两项;外儒内法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材料中描述信息不符,排除C项。
5.西晋时期,法律规定“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处理亲属相犯的刑事案件时,需要按照“五服”之内的血缘关系,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定罪。这体现出(  )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约法省禁,慎刑慎罚
C.引礼入律,礼法合流
D.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解析:C 据材料“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可知,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体现出引礼入律,礼法合流,故选C项;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排除A项;约法省禁,即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慎刑慎罚指审慎地量刑和处罚,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律例无关,排除D项。
6.《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周边民族地区和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表明唐代律法(  )
A.重视保护财产私有权
B.服务于对外开放政策
C.具有严刑峻法的特征
D.原则性和灵活性兼备
解析:D “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种区分既照顾了民族地区和外国人的自身特点,也兼顾了唐朝的律法威严,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体现了灵活性,也强调了原则性,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财产关系,排除A项;唐代律法的本质属性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而不是服务于对外开放,排除B项;材料所述规定无法判断其惩罚的具体内容,不能说明严刑峻法的特征,排除C项。
7.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朝(  )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
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
解析:A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宋代儿童教育中影响很大,并且成为对儿童评价的重要指标,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向基层渗透的体现,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与乡约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情况,排除D项。
8.王守仁编制并颁行的《南赣乡约》除了以文告的形式澄清了乡约的目的及精神外,还将朱元璋的圣训“六谕”的内容融入其中。自此时起,宣讲“圣谕”便成为乡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明朝后期的乡约制度(  )
A.逐步丧失儒学色彩 B.与法律实现了合流
C.推动了乡村的自治 D.凸显出强制性特征
解析:D 材料中王守仁将朱元璋的圣训“六谕”融入乡约中,宣讲“圣谕”成为乡约的主要内容,这说明明朝后期的乡约制度凸显出强制性特征,故选D项;材料中的“乡约”是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的产物,排除A项;明朝时乡约没有与法律结合,清朝时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B项;乡约是以儒家思想教化乡里,不是实现乡村自治,排除C项。
9.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刑部议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若案件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则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例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一规定体现出,清代(  )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法律判决有随意性
C.定例具有最高权威
D.司法实践律例并用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刑部在定罪量刑时,优先引用案例和条例,然后用“律”,这反映出清代司法实践律例并用,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而非加强,排除A项;材料中案件是按律、例判决的,不具有随意性,排除B项;据材料“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可知,还是要结合律判决的,不能得出定例具有最高权威的结论,排除C项。
10.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制定的乡约条款。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乡约(  )
明《文堂陈氏乡约》 本都远近山场,栽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如违,鸣众究治
清《婺源县洪村光裕堂公议茶规碑》 凡买松萝茶客入村,任客投主,入祠校秤,一字平称。货价高低,公品公买,务要前后如一
A.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
B.提高了乡村社会自治能力
C.维护了个体经济稳定发展
D.有利于维护乡村公序良俗
解析:D 据材料“本都远近山场,栽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货价高低,公品公买,务要前后如一”可知,地方乡约对生态环境及诚信经营的规定反映出当时的乡约有利于维护乡村公序良俗,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明清时期的两地乡约,且内容与生态环境和诚信经营有关,不能反映乡约不断完善,排除A项;材料中只涉及乡约中关于生态环境和诚信经营的条款,不能体现对于乡村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中只有清朝时期乡约“一字平称。货价高低,公品公买”的内容反映了乡约规定诚信经营,有利于个体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属于以偏概全,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1·天津卷,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
解析:C 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可得出孔子强调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统治者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礼与法的角度倡导统治者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主张,B项是法家的主张,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2.(2021·北京卷,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
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
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
解析:B 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视,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体现对君主或长辈的敬意与美好期盼,体现了通过节庆礼仪进行教化和对伦理秩序的认同,B项正确;《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该习俗植根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并不仅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在民间也有,排除D项。
13.(2022·北京卷,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解析:A 据材料“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有大功于名教”可知,北宋士大夫积极倡行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将礼义教化之风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最终起到移风化俗的作用,即注重推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14.(2021·湖北卷,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解析:A 明代大量增补各类“例”辅佐、补充律,有利于司法机构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故选A项;“杜绝”说法绝对,排除B项;司法机构按增加的“例”处理新问题,不能确保结果公正与否,排除C项;司法机构按“例”处理新问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排除D项。
15.(2022·海南卷,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解析:A 据材料可知,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维护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故选A项;礼制和法律是为了约束个人的不法行为,并不是完全消灭个人的私欲,排除B项;材料体现礼法并举,而非先礼后法,排除C项;D项仅体现法律,而未有礼义教化,
排除。
16.(2022·天津卷,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
——据《唐律疏议》整理
材料二 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据《大清律例》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
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体现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规范执法;礼、法、孝结合;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
评价: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维护封建统治;《唐律疏议》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
(2)变化: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更加注重法律的教化功能;为边疆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
意义:是历代封建法典集大成者;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维护法律政令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有力的统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