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核心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关键问题 (1)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重要概念】
依法治国: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我国重要的治国方略之一,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教材史料】
1.教材第一子目“宪法宣誓誓词”解读。
思路引导: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宣誓制度是中国法制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促进宪法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合法性和严肃性,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理解其就职以后所拥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权为民所用。
2.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纲要的第二条,阐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纲要的第四条,阐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
3.教材第二子目“杨善洲(1927—2010)”和“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两则材料说明了杨善洲和黄大年的生平事迹。杨善洲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大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黄大年刻苦钻研,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两人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执着进取的精神等。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一子目“思考点”: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思路引导:(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2)法制的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
(4)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只有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教材第一子目“学思之窗”:体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思路引导:(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2)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稳定,人民幸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关键问题一: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阶段划分 法治建设进程
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破坏时期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重建与发展时期 (1979年至 20世纪80年代) 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完善 时期 20世纪 90年代 至21世 纪初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中共十八 大以来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2.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3.2020年5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任务一 合作探究——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成就
视角1 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
材料一 1949年,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宣布: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要求司法机关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这一时期,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等法律。在立法中,大量的苏联法律被引进,当时还聘请了许多苏联法学家来华传授苏联法学。
——摘编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法制建设的特点。
[结论] (1)摧毁国民政府旧法统;否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法制建设指导思想;侧重于国家政权建设;受苏联的影响较深。
视角2 社会主义宪法的修订和民法典的颁行
材料二 “1982年宪法”颁行以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93年 将“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1999年 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004年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摘编自李林《我国宪法为发展全过程
人民民主提供根本法治保障》等
材料三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之前的9部法律将同时被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修宪”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结论] (2)宪法修正案确保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从法律上保障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将“依法治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顺应时代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这部法律的颁布(  )
A.肃清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余毒
B.实现了婚姻自由与男女平等
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
D.适应了社会变迁与发展需要
解析: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从法律的内容可以看出是把婚俗改革与改变封建陋习相结合,同时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这部法律的颁布适应了社会变迁与现实发展的需要,故选D项;封建婚姻制度的余毒无法一下子肃清,排除A项;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为了实现婚姻自由与男女平等,但当时还没有完全做到,排除B项;1950年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的基础,并不是确立社会主义婚姻制度,排除C项。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C.加强了对国营经济的调控
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解析: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后,我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在立法上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目的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故选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排除A项;国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经营,材料中没有提及国营经济,排除C项;材料中的法律也涉及规范国内经济贸易,不仅仅是为对外开放,排除D项。
3.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底,我国先后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物权法等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其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从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这反映了(  )
A.立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B.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C.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D.法律的制定遵循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D 根据材料“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从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可知,我国法律的制定都必须公开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选D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立法过程必须尊重公众意见,并未对法律内容进行解读,排除A项;材料并未对民众参与法律制定的情况进行说明,排除B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深化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
1.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基础性地位。
2.体系完整,全面周密。
3.涉及多个领域,内容广泛。
4.维护人民利益,人民当家作主。
5.与国际接轨。
6.体现中国特色及依法治国思想。
关键问题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改革开放后
(1)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②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③1994年,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任务一 合作探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视角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把《人民日报》作为宣传思想的载体和理想阵地,《人民日报》通过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言论,积极认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从而促进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在一系列的宣传教育下,人民群众开始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在内心深处认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外化为具体行动,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转型。
——据韩璐媛《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
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研究》等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特点及影响。
[结论] (1)特点:以党和政府的领导为主导;以宣扬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为内容;广泛利用报纸等载体。
影响: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政权巩固和经济发展;推动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视角2 爱国主义教育
材料二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的必要性。
[结论] (2)坚持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凝聚共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各领域人才;完成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因此,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
[深化拓展] 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1.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关键。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
4.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5.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推动中华文化推陈出新、守正创新。
6.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充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7.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形式。
8.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9.坚持宣传教育与树立典型相结合,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效。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下面为《红色钢城·百年印记》云展厅展示的人物简介。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王崇伦,1953年在机修总厂工作期间,先后8次改进工具,创造了“万能工具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了车间设备不平衡的问题。按1953年定额计算,他一年完成了很多年的工作量,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A.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
解析:A 题干中所述及的时间是195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间点处于“一五”计划期间,王崇伦“先后8次改进工具”,他所创造的“万能工具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这体现出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故选A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到1956年底,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形成,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D项。
2.下表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部分)。这表明(  )
时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 设时期 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20世纪 80年代 五讲四美三热爱
20世纪 90年代 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001年 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十八大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提升国家执政能力
B.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C.调节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D 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随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要求而变化,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故D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法律的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体现科学文化建设内容,故B项错误;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故C项错误。
3.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绝不仅限于制度建设和技术性的“硬件”系统的完备周详,更要重视精神层面的“软件”系统的开发,促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普遍化、社会化,并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想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该学者旨在(  )
A.强调培育人民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B.说明民主法治建设速度的加快
C.表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D.要求国家重视法治人才的培养
解析:A 据材料“更要重视精神层面……促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普遍化……关键”可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能仅限于制度建设,更要重视培育人民法治精神,使其普遍化、社会化,故选A项;民主法治建设速度的加快表现在制定了一大批基本法律,做到依法治国,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不仅限于制度建设……更要重视精神层面”说明学者更强调精神层面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属于制度建设,不是学者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材料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培育人民法治精神,而不是要求国家重视法治人才的培养,排除D项。
[深化拓展] 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作用
(1)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
(4)它有利于形成尊重公民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农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离婚法”“妇女法”等。三年之后,中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据此可以推知,这部法律的制定(  )
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
B.不利于保障农村男性权利
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农村民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误解和谣言,中央不得不进行群众运动以应对,说明中共中央用群众运动来反对封建残余,即法律的制定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故选D项;“彻底颠覆”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助于肃清封建残余,与男性权利问题无关,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调整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关系,并未涉及政治权利,排除C项。
2.下面分别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目录。与1954年宪法目录相比较,1982年宪法目录的调整(  )
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B.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
C.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保障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解析:C 由材料可知,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到了“国家机构”前面,这是对人权的尊重,故选C项;材料中仅是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目录,不是法律体系,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知法律的具体内容,无法反映是否实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排除B项;两则目录只是显示了国家政权和人权,没有看到经济的内容,无法判断对经济的作用,排除D项。
3.下表是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了(  )
时间 受案数 (件) 原告撤 诉率(%) 原告败 诉率(%) 被告败 诉率(%)
1992年 27 125 37.84 35.93 21.98
2001年 100 921 32.38 28.61 25.67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B.中国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已经完全得到保障
D.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A 材料反映了1992年以来,全国法院接受的“行政案件”增多,但原告撤诉率、败诉率下降,被告败诉率上升等现象,反映了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故选A项;中国至今尚未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B项;“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政府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无关,排除D项。
4.1993年宪法修正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这些宪法修正案(  )
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
B.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不再需要计划手段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材料中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规定,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故选A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并非完全不需要计划手段,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宪法的修正与发展,不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排除C项;2017年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排除D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这说明我国的民法典(  )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 90年代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随后,与之相适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A.彰显了时代精神 B.体现了精英政治
C.具有普遍适用性 D.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解析:A 据材料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法典编纂也不断调整和更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说明我国的民法典彰显了时代精神,故选A项;精英政治认为在一个国家中,极少数政治精英统治着国家,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民法典的编纂过程,而C项强调其适用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排除D项。
6.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四大基本原则。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上映,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一片赤胆忠心只为祖国的花木兰形象。这体现了当时(  )
A.工业化建设的推进
B.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主义的新风尚
D.百花齐放方针得到落实
解析:C 据材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一片赤胆忠心只为祖国的花木兰形象”等内容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习俗与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体现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新风尚,故选C项;1950年,“一五”计划还没有开始,排除A项;“深入人心”的说法太绝对,并且对材料概括不完整,排除B项;“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7.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1950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是“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农业和工业战线的代表名额基本相当。而1956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集中在工业战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劳动模范政治诉求的多样性
B.劳动人民政治地位的提升
C.国家工农业发展方式的差异
D.国家发展战略认识的调整
解析:D 据材料“农业和工业战线的代表名额基本相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工业均衡发展的政策,故农业、工业战线代表基本相当,结合材料“1956年……代表集中在工业战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重点发展工业,所以1956年的劳动模范主要集中在工业战线,体现了我国发展战略转向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D项;材料只体现表彰的对象从农业、工业均衡转向侧重工业,无法看出劳动模范本身有怎样的政治诉求,排除A项;1950年表彰的农业、工业对象,属于劳动人民,1956年表彰的工业对象,依然属于劳动人民,所以无法得出劳动人民政治地位提升,排除B项;材料中只体现国家发展战略有所调整,无法看出工农业发展方式上的差异,排除C项。
8.“中国精神”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表中选项内容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与地图中其发源地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中国精神” 地图中发源地的序号
A “西柏坡精神” ①
B “延安精神” ②
C “铁人精神” ③
D “特区精神” ④
解析:C 在黑龙江大庆油田形成“铁人精神”,③是黑龙江,故选C项;在河北形成“西柏坡精神”,①是陕西,对应错误,排除A项;在陕西形成“延安精神”,②是广东,对应错误,排除B项;在广东深圳形成“特区精神”,④是河北,对应错误,排除D项。
9.20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经过征名确定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关活动一时间也风靡开来。这些活动(  )
A.反映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风貌
B.得益于“双百”方针的全面贯彻
C.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D 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经过征名确定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中共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关活动一时间风靡开来,这些做法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排除C项。
10.下表反映了2017年6月—2021年6月我国对功勋模范人物的表彰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今我国(  )
时间 表彰
2017年6月 “八一勋章”(10人)
2018年12月 “改革先锋”(100人)
2019年9月 “共和国勋章”(8人)
2020年8月 “国家荣誉称号”(3人)
2021年6月 “七一勋章”(29人)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民心
B.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
C.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
解析:C 根据材料“2017年6月—2021年6月我国对功勋模范人物的表彰概况”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给予各行业中的模范人物各种表彰和奖励,以肯定他们在各行业中对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可以看出我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未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民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依法治国战略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有关社会风气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事务管理的权利,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支持和帮助人民当家作主。1978年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的科学论断,落实了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诸多先进理念。由此可见,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
A.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由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
C.法制建设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D.由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
解析:B 据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强调落实人民民主,注重保障人民的参政权力,改革开放以来,则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体现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由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以德治国的信息,不能得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结论,排除A项;法制建设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对材料整体的概括与总结,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体现的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排除D项。
12.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上,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权利的内涵,重新调整了基本权利体系,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这些调整(  )
A.突出了主权在民
B.彰显了人文精神
C.构建了法制体系
D.规范了公民行为
解析:B 根据材料“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可知,这些调整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彰显了人文精神,B项正确;材料体现宪法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并非突出主权在民,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构建了法制体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宪法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未涉及规范公民行为,排除D项。
13.(2020·北京卷,10)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
通过年份 文件名称
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003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5年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005年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解析:D 根据表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信息可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颁布相应的法律和条例,着力于完善相关法制体系,故选D项;材料侧重强调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完善相关法制体系,而非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排除A项;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舆论机关或运用舆论工具,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材料中并未涉及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主管理是指组织所有成员对组织的各项事务参与决策和监督的管理制度和方式,材料中并未涉及探索民主管理机制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14.(2020·天津卷,7)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解析:D 据材料“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可知,当时工人生产条件艰苦,而在这种条件下仍“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体现了工人们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故选D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1955年是“一五”计划期间,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排除A项;据材料“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可知,当时仍处于工业建设的初期,尚未实现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排除B项;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15.(2022·天津卷,9)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
D.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
解析:A 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表明当时我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现实,故选A项;材料所述是对时代楷模的模范事迹所进行的广泛宣传,并未涉及法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1949—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是在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6.(2023·浙江1月选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633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
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
答案:(1)政治主张:孔子,德治(为政以德);老子,无为而治;韩非,
法治。
演变:秦,法家思想;西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
(2)关系:唐太宗授命中书省草拟诏令;魏徵作为门下省长官进行审核并驳回不妥的诏令。
原因: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礼法结合的典范;唐以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法律;古代亚洲一些国家的立法以此为鉴。
(3)地位:基础性。
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依法治国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