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和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
1.中国
(1)古代: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也有矛盾冲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中国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和平友好交流是主流。
(2)近代: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觉发展新阶段。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大交流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发展影响国家的统一与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文明的交流与进步,统治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政策调整。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1.核心概念:和亲政策、西域都护、屯戍政策、江南开发、羁縻政策、宣政院、卫所制度、土司制度、理藩院、改土归流。 2.关键问题 (1)秦汉至唐宋历代王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并加强对边疆管理的 这些政策与措施是如何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2)元明清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并加强对边疆管理的 这些政策与措施是如何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重要概念】
1.羁縻政策:羁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管理边疆民族的一种常用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地区首领自己管理。汉朝的属国、唐朝的羁縻府州县、明朝的羁縻卫所以及明清在西南一带的土司,都是羁縻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羁縻往往既体现出因俗而治的一面,也体现其与中原体制一体化的一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治理方式。
2.土司制度:元、明、清各王朝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以民族地区的首领担任当地的土官,称为“土司”。因为土司是世袭制,名义上是朝廷命官,实际上往往自行其是,与中央政府相对抗。
3.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民族聚居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任命有任期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自明朝以来,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廷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强化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边远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巩固边防。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唐朝《礼宾图》壁画”及本课导语解读。
思路引导:这幅图描述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外来宾客的场景,说明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外的交流。
2.教材第一子目“《燕然山铭》石刻”解读。
思路引导:(1)印证事件:89年,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
(2)史料价值:石刻为印证东汉窦宪大败北匈奴的第一手史料。班固撰文,可研究班固书法。《燕然山铭》可与《后汉书》等史书记载相互印证。
3.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民族交融: 北方民族内迁,中原人民南迁,各民族间彼此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统一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江南开发:政治上,政权相对稳定,统治者较为重视农耕经济,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上,南迁的中原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江南的开发,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4.教材第三子目“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及印文”解读。
思路引导:(1)信息:元朝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元朝政府赐西藏上层僧人以帝师的最高封号。
(2)影响: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行政管理,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三子目“思考点”: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不能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
思路引导:各民族之间虽然存在冲突和战争,但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军事上,长城可以延缓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的速度,但不能完全把对方抵御于长城之外。经济上,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贸易早在明朝以前已经出现,长城内外百姓互有需求,因此双方有必要互通有无。
2.“问题探究”:结合所学内容,探讨历代各民族之间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思路引导: (1)政治隶属:主要是在民族地区设立郡县或者羁縻性质的机构,如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朝的大都护府、明清时期羁縻卫所与土司等。
(2)经济往来:唐朝马市、宋代榷场等,受中原地区影响,周边民族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3)民族冲突:斗争与交融同时并进。
(4)民族迁徙:汉时南匈奴内迁;魏晋时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内迁,通婚杂居、生活习俗互相影响。
(5)和亲、会盟、和议:西汉与匈奴和亲,唐蕃和亲、会盟,宋辽的“澶渊之盟”,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6)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关键问题一:秦汉至唐宋历代王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并加强对边疆管理的 这些政策与措施是如何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一、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
(1)中央机构: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2)政策: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
(1)中央机构: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政策
①和亲与战争: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
②设管理机构:西汉设“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护乌桓校尉。
③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北方
①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
②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
③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
(2)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知识拓展] 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边疆管理
(1)隋朝
①结束分裂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
②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百越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④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
(2)唐朝
①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③南诏多位王曾被唐朝加封并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④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3)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长期并立。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中原王朝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从没中断过。
任务一 合作探究——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视角1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 面对周边众多民族,秦、汉王朝分设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民族事务,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秦王朝在西北地区设陇西、北地、上郡三郡,汉王朝则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酒泉等郡。边疆之郡县,既任命汉族的官员,谓之以流官治其土,又封民族首领为王、侯,谓之以土官治其民。鉴于边疆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边郡之税一般无定制定额,甚至可以减免,民族首领也只需缴纳土贡。为充实边郡,秦汉还将数以万计的中原地区军民,“戍以充之”,并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各民族缔结友好关系。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2)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风貌。通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
[结论] (1)设置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机构;设郡而治,纳入版图;实行土流双重官制;实行边郡赋税优惠政策;屯田戍守,徙民实边;采取联姻政策。
(2)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视角2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民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地区。
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注:“羁”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结论] (3)特点:在总结秦汉边疆管理得失基础上形成;先在突厥地区试行,再推广到全国;任命民族首领担任府州长官;行政上隶属中央,财政、民政等事务自理。
意义: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的稳定;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史记》首创民族史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五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哪个民族,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 )
A.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
B.反映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C.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D.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C 据材料“而且无论是哪个民族,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可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将周边民族也纳入了“中国”的范畴之中,这符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前提下,各族人民不断交融的客观现实,故选C项;华夏认同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制度,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司马迁并未对西汉时期各民族的地位予以评价,排除D项。
2.茶马古道与茶马互市发展到宋朝时成为政府加强西南边境地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和平,宋朝的统治者以茶马互市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西南民族“羁縻”目的,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袭扰。关于宋朝的茶马互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B.客观上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开发
C.薄来厚往加剧了宋朝财政负担
D.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D 据材料“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袭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茶马互市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以贸易作为载体也带动了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朝代是清朝,不是宋朝,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的西域主要指今天的新疆地区,材料中宋朝的茶马互市区域主要在西南地区,排除B项;薄来厚往属于朝贡贸易的特点,材料中宋朝与周边民族间的茶马互市不属于朝贡贸易,排除C项。
关键问题二:元明清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并加强对边疆管理的 这些政策与措施是如何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角度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族政策 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 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羁縻政策 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续 表
角度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 族 管 理 中央 机构 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礼部、鸿胪寺、四夷馆 理藩院
地方 管辖 1.西藏地区:宣政院 2.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3.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4.台湾地区:设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1.机构 (1)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2)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3)西南:设土司 (4)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 2.特点: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1.蒙古地区 (1)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2)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3)土尔扈特部回归:巩固西北边疆 2.青藏地区 (1)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2)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3)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
民族 交往 1.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2.民族不断融合形成回族的前身 1.北方蒙古:修长城,布置“九边”军镇;开放马市 2.西藏: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局势稳定
任务一 合作探究——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视角1 元朝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 忽必烈在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自北而南,陆续设立了岭北、辽阳……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等行政区域。起初是十大军区,主要服务于军事控制与镇压,又兼为中央与地方间的财赋中转站和行政节制枢纽……它具有两重性质,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分寄为朝廷集权服务,朝廷集权始终为主宰……元廷因俗设立“土官”,通过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缴纳赋税、征调军队等。吐蕃地区比较特殊,基于忽必烈和帝师八思巴的特殊关系,元朝首次在吐蕃实行“政教合一”和宣政院统辖的制度,但阅户、缴税和驿站等依然如故,而且比后世对吐蕃的控制似乎更直接。
——据李治安《元代政区地理的变迁轨迹
及特色新探》等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指出元朝边疆治理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创新的历史影响。
[结论] (1)特点:实行行省制,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因俗而治;继承前代,有所创新。
创新: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和宣政院统辖的制度。
历史影响: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视角2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二 明朝治理边疆的思想和政策是由太祖和成祖奠定的。明初平定中原以后,便向边疆地区进发,力图实现全国的大统一。为达到这一目的,对边远地区民族的治理,仍采用羁縻政策。在东北地区以及西北等地建立羁縻卫所;对北部边疆蒙古鞑靼、瓦剌诸部则分别封王,使之互相牵制;对西藏地区“多封众建”,以分其势;对西南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总之,由于明朝各边区形势不一,明朝边防的侧重点及具体措施亦有所不同。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朝民族关系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清初 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
1757年 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1793年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29条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
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边疆治理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
[结论] (2)特点: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方式: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颁行法律。
(3)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元代对于驿站符牌的使用有严格规定,“若滥给者,从台宪官纠察之”。下图是1973年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一枚元代虎符圆牌,牌上文字的文意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如不钦奉虔敬,治罪”。由此可知,元代( )
元代八思巴文虎符圆牌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行政区划有重大创新
C.监察体系严密高效
D.西藏与中原联系密切
解析:D 据材料可知,西藏地区发现的元代虎符圆牌上面的文字使用的是八思巴文,且当时中原地区的驿站符牌制度在民族地区同样严格执行,说明当时西藏与中原联系密切,故选D项;君主专制指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国家的政体,与材料不符,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A项;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而材料是驿站符牌的使用规定问题,排除B项;材料只是对驿站符牌使用所做的规定,并没有体现其施行效果,不能说明监察体系严密高效,排除C项。
2.(2021·湖南卷,6)下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场景。这一作品( )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解析:C 宫廷画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题干中的“冰嬉”是满族八旗官兵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排除A项。《冰嬉图》反映的是乾隆时期的一项体育活动,无法从中看出军事训练是否松弛,排除B项。“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原地区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冰嬉”是清代满族八旗官兵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每年冬至节……例行”反映出民俗的融合,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无法看出清朝宫廷生活奢靡,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
1.中国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2.友好交往是主流,各民族交流发展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3.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交融的精神支柱。
4.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相互影响。
5.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
6.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民族交融。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中原迁徙。尤其西晋统治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中原百万余口,“戎狄居半”。这一现象( )
A.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有利于北方民族的相互交融
C.有利于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D.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安定
解析:B 东汉末年以来,各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迁徙,西晋时期,中原人口中有一半是少数民族,各民族相互聚居,有利于北方民族的相互交融,故选B项;南宋时期完成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排除A项;大量少数民族迁入中原,有利于北方的经济发展,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实现了”说法过于绝对,并且与史实不符,黄河流域并没有统一和安定下来,排除D项。
2.下面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这说明关市的设置( )
时间 文献记载 史料出处
景帝前元 元年(公元 前156年) 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史记·匈奴列传》
安帝永 初四年 (110年) 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献帝初 平元年 (190年) (刘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 《后汉书· 刘虞传》
A.是管辖周边民族的重要手段
B.充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C.是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
D.改变了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
解析:C 根据材料“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通胡市”“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匈奴”“鲜卑”可知,关市有利于西北地区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故选C项。
3.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雄心勃勃地率兵伐燕,部下思北还。他说:“四海之人,皆可与为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拓跋珪的话( )
A.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
B.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
C.具有仁政亲民的政治思想
D.具有崇尚武力的统治理念
解析:B 拓跋珪认为四海之内皆可以作为国家,只要统治得当,并不需要担心百姓不归附,这体现了拓跋珪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B项正确。
4.为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西汉汉景帝时设大行令,汉武帝改为大鸿胪,开始取代大行令的职能,魏晋南北朝继承其制。隋唐时这一机构日益庞大,称为鸿胪寺,主管大员称鸿胪卿,演变为九卿之一。材料表明( )
A.大鸿胪和鸿胪寺的职责不同
B.民族间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C.历代王朝重视边疆管理和中外交往
D.大鸿胪不能有效处理蕃务
解析:C 材料中不管是汉晋还是隋唐均专门设置管理边疆和对外事务的机构,说明我国历代王朝重视边疆管理和中外交往,故选C项;鸿胪寺是在大鸿胪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同时期其具体职能有所变化,但二者都是管理边疆地区和外邦蕃务的机构,排除A项;材料旨在说明古代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蕃务机构的演变,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大鸿胪不能有效处理蕃务,排除D项。
5.下图所示的两尊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它们的发现,不仅反映出当时唐王朝的政令在高昌地区得到了全面推行,也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据此推知,盛唐时期( )
A.骑马成为女性主要休闲方式
B.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C.社会价值取向追求显贵地位
D.尚武健身风气受到社会推崇
解析:B 据材料“戴帷帽骑马仕女俑”“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民族交往频繁,边疆地区与内地的长安等地流行相同的社会风尚,体现唐朝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故选B项;“戴帷帽骑马仕女俑”仅能够证明盛唐时期高昌和长安的女性骑马风尚,其他地区情况不可知,无法断定骑马是否成为女性主要休闲方式,排除A项;“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只能反映社会生活风尚,无法得知社会价值取向,排除C项;“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只能得出“骑马”,无法得出“尚武健身”,更反映不出尚武健身风气受到社会推崇,排除D项。
6.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进行贸易。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解析:B 根据材料“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可知,北宋与西夏战争,北宋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最终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说明榷场贸易有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B项正确;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对北宋在经济方面的依赖,没有体现相互依赖,排除D项。
7.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同样,金人也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说明当时各民族政权( )
A.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认同
B.思想观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C.采取措施开始走向联合之路
D.为实现统一变革原有的制度
解析:A 据材料可知,辽人、宋人、金人都自称“中国”,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都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故选A项;各政权间对于“中国”文化均有认可,但“完全的一致性”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辽人、宋人、金人对“中国”文化认同,未体现各政权之间的联合,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各民族政权变革原有的制度,排除D项。
8.《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元朝( )
A.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B.赋役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民族平等意识增强
D.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解析:D 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元代“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时岭北、甘肃等边疆地区也推行与内地统一的行省制度、赋役制度等,故选D项;“不断提升”不符合逻辑,行政效率的提升除了制度保证外,还需要官员的执行力,排除A项;“发生重大变革”不符合史实,与材料的岭北等边疆地区“皆赋役之,比于内地”逻辑相悖,排除B项;“民族平等意识增强”不符合史实,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排除C项。
9.乾隆帝多次鼓励民间商人进入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进行贸易,在清廷的大力倡导下,内地商人的足迹很快遍布天山南北。内地各路商贩在新疆所经营的商品项目相当丰富,主要包括牲畜、茶叶、绸缎、布匹、药材、日用器物等。这种现象( )
A.密切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C.使新疆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A 据材料“内地商人的足迹很快遍布天山南北”可知,乾隆帝鼓励民间商人前往新疆贸易,促进了天山南北与内地之间的经贸联系,故选A项;中国古代因俗而治主要体现在封建政府以当地民族首领治理地方,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强调雇佣关系,材料只能反映商业贸易的发达,排除C项;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排除D项。
10.下面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民族地区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加速民族融合,实现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周边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
解析: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和清朝都属于北方民族地区建立的政权,且南下征服了中原,符合模式三,两朝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项正确;两宋时期符合模式一,两宋时期,民族地区政权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北魏符合模式二,但是其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北魏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完成南移,排除
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重庆卷,2)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 )
A.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
B.蜀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
C.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
D.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解析:B 材料反映了蜀地墓葬文化的变化。从材料信息看,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而到了西汉中期,蜀地墓葬文化则具有了关中“汉文化”特色。上述变化表明,蜀文化受汉文化影响,并逐渐融入汉文化中,故选B项。材料体现了蜀地墓葬文化汉化的趋势,没有体现平民化,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关中经济实力状况,排除C项;墓葬从侧面反映了蜀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说明两者的交流密切,排除D项。
12.(2022·海南卷,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B 材料体现中原百姓服饰用料产自西北,西北商品涌入中原,承载地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是商品的流动而非人口流动,也未体现区域开发,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往来对民族交融的影响,D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13.(2023·湖北卷,3)唐朝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獠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A 从材料信息看,唐朝推行“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的民族政策,根据各地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赋役标准,体现了唐朝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故选A项;材料主要涉及税收问题,而非社会治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政策的前后调整,排除C项;“因俗而治”中的“俗”是指社会风俗,材料体现的是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采取灵活的政策,排除D项。
14.(2022·海南卷,4)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解析:C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北宋、西夏、金政权的相关规定是对这一仁政象征含义的认同,表现在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上即为文化认同,故选C项;西夏和金朝属于独立王朝,不属于宋朝的疆域,排除A项;政府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是为了体现仁政,排除B项;西夏、金朝和宋朝属于不同的政权,周边少数民族认同的是中原文化而不是中原政权,排除D项。
15.(2023·辽宁卷,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解析:B 据材料“蒙古、汉人,同属臣民”“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知,乾隆皇帝认为蒙古人、汉人都是清朝臣民,不应厚此薄彼,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以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而材料内容是民族关系,排除A项;调整民族关系只是材料表象,不是乾隆颁发谕令的目的,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乾隆下谕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
16.(2022·北京卷,16)[绢与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二 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利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
答案:示例
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
突厥、回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向西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加
丰富。
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核心概念:丝绸之路、遣唐使、市舶司、海上丝绸之路、《马可·波罗行纪》、朝贡体系、闭关自守。 2.关键问题 (1)秦汉至唐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哪些主要成就 (2)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哪些新特点 如何评价朝贡体制
【重要概念】
1.市舶司:是自唐代以来设置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政府机构。唐代在广州一地设市舶使,为市舶司前身,负责对外事务。北宋增设使贸易规模成倍扩大。宋代的市舶司机构类似近代海关,而且权力较大。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具保才能起航,否则货物将被没收,人员将被惩处。
2.十三行:政府设立于广州的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行”等。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行数不固定。乾隆时下令“一口通商”,此后,十三行成为清朝唯一合法的外贸通道,负责向外征收关税,并代为管理外商,同时赚取巨额商业利润。《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经营外贸特权被废止,逐渐衰落。
3.朝贡体系:朝贡体系特指在古代东亚世界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定期向中国朝礼纳贡、中国予以回馈尊重的一种既带有等级制又带有互惠共生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秦汉以后,中外交往的“朝贡体制”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反映到经济上便是朝贡贸易,成为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形式。
【教材史料】
1.教材第四子目“‘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与第一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信息解读:这枚金印反映当时日本列岛上的一些国家与汉朝之间的“奉贡”关系,说明两国间存在着政治交往和物质文化交流。
(2)史料价值:史料选自《后汉书》,属于文献史料,内容讲述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倭国国王印绶之事。与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汉委(倭)奴国王”金印相吻合。两种史料体现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
2.教材第四子目第二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史料价值:墓志记述了日本遣唐使井真成来唐朝学习并“埋于异土”的经历,这是唐朝时期中日友好来往的重要见证。
3.教材第四子目“乾隆帝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情形”图片解读。
思路引导:(1)接见的结果: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贸易,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2)说明的问题:当时清政府依然有天朝上国的观念,自闭于世界潮流之外。
【教材问答】
教材第四子目“学思之窗”: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思路引导:明清两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都不是很积极。明朝开放海禁后,向下海贸易商船发放“商引”(实际上是一种需要缴纳税款才能获得的准许证),征收“引税”,以进行管控。清朝则是通过具有官商性质的“十三行”来垄断对外贸易。
关键问题一:秦汉至唐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哪些主要成就
一、汉朝时期的对外交往
1.打通陆海通道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2.与日本的交往: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二、隋唐至元朝时期的对外交往
1.隋唐时期
(1)背景(条件)
①政局: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②商路:陆路与海路畅通。
③政策:统治者采取相对开放的政策。
(2)对外交往
陆路 海路
隋朝 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续 表
陆路 海路
唐朝 与大食国的接触,使造纸术等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
2.宋朝
(1)背景(条件)
①政局:多政权并立。
②经济:重心南移,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③政策:统治者采取开放的对外态度和政策。
(2)对外交往
①陆路:受阻。
②海路: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3.元朝:海陆通道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著有《马可·波罗行纪》。
任务一 合作探究——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对外关系
视角1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材料一 在汉代,政府首次作为对外交往与开放的主体在官方层面上积极地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由于两汉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使得中华社会由此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历程,开启了此后古代中国近2 000 年之久的开放局面。这不仅使中华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周尚兵、王洪军
《走向世界:汉代开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但正如甘英西行受到安息商人百般阻挠一样,罗马帝国同中国的直接交往,同样受到安息的阻碍。因为安息商人为了维护自己经营丝绸中介贸易的巨大利益,一直不愿汉朝与罗马帝国直接交往。公元前1世纪中叶,一位船长掌握了印度洋的季风秘密,这标志着罗马人掌握了季风航行技术;再加上罗马人拥有更加坚固和规模更大的远洋帆船,装载大量的船货,延长航程得以实现。据文献记载,无论使团,还是商人,都是趁3月开始的西南季风,从红海海口漂洋而来中国的。
——摘编自何芳川等《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问题]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汉代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根据“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的提示,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汉代促成开展与域外广泛联系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中国与罗马交往的条件及意义。
[结论] (1)贡献: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造纸术推动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举措: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控制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
(2)条件:丝绸之路的开通;两国政府有交往的愿望;古罗马掌握了较先进的造船和远洋航行技术;古罗马商品经济活跃;汉代丝绸业较发达。
意义:增进双方的了解;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两国的物质文化;为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视角2 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地区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
与当代启示》
材料四 北宋时期,广州有专住外国商人的“蕃坊”,蕃坊中有“蕃市”和“蕃学”,“蕃市”中外商输入的“蕃货”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输出的商品以铜钱、绢帛、陶瓷等制成品为主。“蕃学”是专为外商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在“蕃学”修完学业的诸蕃学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蕃长由外商担任,其职责一是全权处理蕃坊内部事务,二是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经商。在处理公事时,蕃长必须穿上中国官服,驻华外商必须遵守宋朝法律,犯法者由广州官府审理判决。
——摘编自赵世瑜、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广州蕃坊设置的影响。
[结论] (3)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指南针的发明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推行相对开放的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
(4)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繁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或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传播了儒家思想文化,吸收了外来人才,兼顾了外商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商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宋朝的中央权威,彰显了国家主权意识。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外交流活跃。下表中①所对应的史事应该是( )
序号 史事
①
②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③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④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
A.鉴真东渡日本 B.张骞出使西域
C.法显天竺取经 D.设安西都护府
解析:A 根据材料“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外交流活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A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发生于汉朝,与唐朝的时间要求不符,排除B项;“法显天竺取经”发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唐朝的时间要求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中外交流”,“设安西都护府”发生在唐朝,但不属于对外交往,排除D项。
2.唐代南北方多地均有制瓷窑场,河北邢窑、河南黄冶窑、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是其典型代表。宋元时期,广州、潮州、惠州、雷州、德化、晋江、福州等地制瓷窑场迅速增加,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当时广东、福建两省制瓷窑场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南方制瓷技术的进步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陶瓷海运更趋便捷等原因,南方港口附近的制瓷业迅速兴起。广东、福建两省的制瓷业迅速兴起,并超过北方,主要是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A项正确;宋代并未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B项;南方制瓷技术的进步是南方制瓷业兴起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宋元时期涵盖元朝,而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集中于两宋之交,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在南宋和元朝时期更趋明显,可从时间线索上排除D项。
[深化拓展] 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作用和启示
1.原因
(1)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3)辽阔的疆域与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4)统治者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
2.作用
(1)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促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2)吸取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推动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3.启示
(1)搞好国内经济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建立和睦的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3)重视对外交往,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关键问题二: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哪些新特点 如何评价朝贡体制
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目的: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2.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1)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朝皇帝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任务一 合作探究——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视角1 明清的朝贡体系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贡国定期向中原王朝进献贡品,中原王朝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朝贡体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结论] (1)主要特点:以中国为中心、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明显君、臣等级色彩;依附于各国使节的朝贡活动,是一种双向需要;厚往薄来,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
影响:加强了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以天朝上国自居,容易故步自封,影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明清以后,使中国逐步落后世界潮流。
视角2 清朝的对外关系
材料二 康熙帝亲政后,对黑龙江地区的俄患颇为留意。最初,他尝试采取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未能奏效。清军击退雅克萨俄军之后,康熙帝于1686年向大臣表达了欲以尼布楚为中俄边界的想法。对清朝统治者而言,与俄国划定疆界、避免冲突,从而稳定喀尔喀蒙古、孤立准噶尔,既迫切又必要。从观念层面来看,清廷这一主动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固有的边界意识。俄皇彼得(一世)收到清朝国书之后,于同年11月底回复。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其分界方面的内容大体为清廷之前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一、划定疆界;二、禁止(擅自)越境;三、互遣(遣返)逃人(逃亡者)。《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清朝加强了东北边防,并设立了中俄界碑,绘制了实测舆图。
——摘编自易锐《清前期边界观念
与<尼布楚条约>再探》
材料三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何种体制 分析乾隆拒绝与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请求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结论] (2)结束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为清朝进一步解决内部问题创造了条件;条约从法律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体制:朝贡体制。
影响:暂时避免了英国的经济侵略;关上对英交往的大门;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妨碍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下令“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这一变化说明( )
A.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
B.明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地方官员决定政策调整
D.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A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严禁对外互市,明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准贩东西二洋”,说明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故选A项。
2.《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贸易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中段边界未定,影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雍正时双方重开边界谈判,于雍正五年(1727年)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此后中俄中段边境也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宁局面。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清朝( )
A.开始放弃朝贡贸易政策
B.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C.正逐步地走向对外开放
D.具备了近代国际法意识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清朝以条约的形式解决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推动了中俄双方关系的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清朝对外关系的缓慢转型,B项正确;此时清朝没有放弃朝贡贸易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条约的签订不能说明清朝走向对外开放,排除C项;材料中的条约只是为了解决中俄之间的边界问题,不能说明清朝具备近代国际法意识,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
2.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以海路为主。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丝织品传到西方,佛教传入中国;唐朝瓷器、茶叶等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周边国家受唐文化影响加深;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5.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意义
1.对世界: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
2.对中国:传播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明世界影响力;加深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
3.对西方:推动西方社会进步(如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在考古发掘的马家塬战国墓中,各个墓主随身佩饰的饰品工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大同小异之处,属于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 )
A.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交流加强
B.战国时期东西方已开始直接贸易
C.战国时期西方文明已经超越中国
D.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
解析:D 据材料“战国墓”“属于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可知,中国与西方文明在战国时期已存在交流往来,故选D项;西汉时期才开辟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仅提到饰品工艺,未体现贸易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西方工艺水平高于中国,排除C项。
2.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C.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可知,汉代对外交往既有与大秦的转手贸易,也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密切交往,说明汉代的对外交往具有多种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B项正确;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材料给予的信息无法判定,排除A项;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材料给予的信息无法判定,排除C项;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材料给予的信息无法判定,排除D项。
3.唐代长沙窑生产的瓷器,出现了大量受西域文化影响的装饰,如椰枣纹(下图)。椰枣树也被称为“沙漠面包”,是阿拉伯民族的象征,长沙窑的这些瓷器在西域大受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
唐代长沙窑椰枣纹
A.瓷器已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瓷器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C.传统手工业适应了西域市场的需求
D.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
解析:C 据材料“出现了大量受西域文化影响的装饰”“椰枣纹……在西域大受欢迎”可知,以唐代长沙窑为代表的传统手工业,适应了西域市场的需求,故选C项;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是在宋元时期,排除A项;丝绸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物品,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排除D项。
4.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学生为官员子弟,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 )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
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
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
D.采用儒家思想培养官吏
解析:D 日本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而非“照搬”,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改革”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日本教育与选官中参考中华文化,未体现其是否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教科书属于儒家经典,且建立大学寮的目的是培养官吏,故选D项。
5.元丰三年(1080年),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法规《元丰广州市舶条法》正式颁行,标志着市舶制度逐渐成熟,向规范化、法制化过渡。它的颁布( )
A.促进了王安石变法成功
B.保证了宋朝政府财政收入
C.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D.瓦解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C 据材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法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实行市舶条法,规范了海外贸易,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舶条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但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排除A项;“保证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相对松弛,并没有废除,排除D项。
6.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过今天的埃及、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后将其航海见闻编写成《岛夷志》。明代郑和的随从马欢曾评价说:“(余)历涉诸邦……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由此可知( )
A.中非之间贸易繁盛
B.郑和航海沿袭汪大渊路线
C.元朝多次遣使到达非洲
D.《岛夷志》史料价值较高
解析: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郑和下西洋证实了元朝航海家汪大渊编写的《岛夷志》的真实性,说明《岛夷志》史料价值较高,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中非之间的贸易情况,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出,郑和船队可能到达过汪大渊到达过的地方,但不能直接反映郑和船队沿袭汪大渊的路线,排除B项;材料中仅体现了元代汪大渊到达过非洲,不能体现元代多次遣使到达非洲,排除C项。
7.元朝时,福建泉州蒲寿庚“擅蕃舶利者三十年”,泉州被升为江浙行省南部行政中心;明朝嘉靖时暂罢泉州的市舶司,泉州从一个国际性的港口沦为一个地方性的港口。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政策的变化 B.白银的大量外流
C.朝贡贸易的衰落 D.丝绸之路的废止
解析:A 据材料信息可知,与元朝时期相比,明朝的泉州从国际性港口沦为地方性港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对外政策的变化有关,故选A项;明朝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排除B项;朝贡贸易强调官方的往来,而材料中泉州的变化是民间贸易兴衰的缩影,二者关联不大,排除C项;明朝时期丝绸之路仍然存在并未废止,排除D项。
8.郑和下西洋时,每次都带去大量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锦、绮和金银等各类商品,每到一地,即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明朝皇帝诏谕,邀请各国派使臣到中国,赏赐锦绮纱罗和金银货币等,并接受当地贡品,然后就用船队所载货物进行互市交易。这反映明朝( )
A.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B.具有朝贡贸易特征
C.具有海洋主权意识
D.熟知近代外交准则
解析:B 据材料“每次都带去大量的……”“宣读……赏赐……接受当地贡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的朝贡贸易,故选B项;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不在发展海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明朝海洋主权意识的表述,并且此时的海洋主权意识是相对模糊的,排除C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是朝贡体系,而近代外交准则是条约体系,D项表述错误,排除。
9.清朝入主中原后,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中原地区的人们保留前朝衣冠;由明朝藩国变成清朝藩国的朝鲜,向清政府请求继续穿明朝官服,皇帝认为“化外之民”可不用深究“东夷之邦也,风殊俗异”,默许了请求。这说明此时的清政府( )
A.倾慕中原地区的风俗和文化
B.对藩属国的控制力不如明朝
C.十分重视中朝间的礼仪规制
D.对内政外交问题有明确区分
解析:D 据材料“禁止中原地区的人们保留前朝衣冠”“朝鲜……默许了请求”可知,清政府对国内人民严禁保留前朝衣冠,对藩属国朝鲜却可以保留旧俗,体现了其在内政外交方面采取不同举措,故选D项;清政府禁止中原人民保留前朝衣冠,并非倾慕中原风俗,排除A项;清朝仅是默许了朝鲜保留旧俗,不能说明其对朝鲜的控制力相较明朝减弱,排除B项;清政府默许了朝鲜保留旧俗,若是重视礼仪规制,应该内外一致,排除C项。
10.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通力合作,采用西方近代的测绘方法,制成了当时水平最高的《皇舆全览图》;与此同时,通过传教士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数学家莱布尼茨受《周易》的启发,开拓了二进制数学研究的新领域。这( )
A.说明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浓厚
B.表明中国积极吸纳西方科技
C.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D.反映了文明交流的积极作用
解析:D 据材料“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通力合作,采用西方近代的测绘方法,制成了当时水平最高的《皇舆全览图》”“数学家莱布尼茨受《周易》的启发,开拓了二进制数学研究的新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提高了中国的测绘技术,中国的书籍传入西方,促进数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这反映了文明交流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断定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浓厚,排除A项;康熙时期中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可能“积极”吸纳西方科技,排除B项;“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只反映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没有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史记》称:“安息(波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北有……黎轩(罗马,后称大秦)”,而《晋书》言及大秦(罗马)时说:“若国有灾异,辄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以上所述之事表明,国人( )
A.与欧洲地区实现直接往来
B.已具备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
C.对外部世界认知不断提升
D.用天人感应说来解释新事物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汉代时期的《史记》只记述了罗马的地理位置,唐代的《晋书》对大秦的认识已经扩大到政治制度方面,说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在不断提升,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朝和罗马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存在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前,国人尚不具备“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排除B项;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材料涉及罗马的地理位置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与天人感应学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12.唐代造船,多用楠木等硬木,坚硬耐用,内河江船便已可载万石。贞观年间,阎立德造浮海大船数百艘,自东海、黄海可直达朝鲜半岛,向西亦远至红海。据此可知唐代( )
A.大运河已成为经济命脉
B.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C.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技术进步推动对外交往
解析:D 据材料“多用楠木等硬木,坚硬耐用”“可载万石”“自东海、黄海可直达朝鲜半岛,向西亦远至红海”可知,唐代造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远洋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故选D项;“浮海大船数百艘”说明材料主要强调海洋贸易,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造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体现的是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府重视,排除C项。
13.朱元璋时期,采用折变的方案,把胡椒、苏木这些珍贵的南洋香料,作为各级官员的薪俸发放,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开展,这一政策却遭到了群臣反对,最终被迫废除。这反映明朝( )
A.中央财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B.香料货币功能因贸易扩大而丧失
C.官方贸易加强了中外的交流
D.明朝政府已经具备现代金融意识
解析:B 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实施的“折变”方案,使政府官员不得不将“胡椒、苏木这些珍贵的南洋香料”投放到市场之中,以弥补薪俸减少之不足,但是郑和下西洋之后,胡椒等南洋香料大量输入中国,香料贬值,政府官员的薪俸大大降低,导致“折变”方案“遭到了群臣反对,最终被迫废除”,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中央财政状况如何,排除A项;题干内容强调的着重点在于“折变”方案的“兴与废”的原因,而不是“官方贸易”,排除C项;用“胡椒、苏木这些珍贵的南洋香料”代替薪俸发给政府官员的做法,并不具备“现代金融意识”,排除D项。
14.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佥都御史张濂上疏:“臣……颇知海寇始末,始以海禁乍严,遂致猖獗……相机稍复海市之旧,不惟散已聚之党,而濒海穷民假此为生,又足以收未溃之人心。”这表明( )
A.海寇的出现导致海禁的推行
B.当时出现开放海禁的思潮
C.政府意识到海禁的种种弊端
D.海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解析:B 材料“臣……颇知海寇始末,始以海禁乍严,遂致猖獗”“相机稍复海市之旧,不惟散已聚之党”体现的是明朝佥都御史张濂认为倭患起于海禁,主张开放海禁,B项正确,排除A项;当时政府并未认识到海禁的种种弊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海禁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D项。
15.(2022·广东卷,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的瓷器从广州出口,“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有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民营手工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明显削弱”,排除D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据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整理
材料二 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听取李光地等人的建议,颁布诏令:“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
——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
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康熙调整政策的原因。
答案:(1)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交往发挥重要作用。
(2)变化: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由禁海到开海的转变)。
原因: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稳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统治者对外思想的调整;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