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古今中西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独特性与借鉴性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社会保障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对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的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制度,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
1.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历代王朝对户籍都十分重视,首要目的在于充分而合理地征发赋役,调动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同时借以强化基层管理。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2.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也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3.中西方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反映了特定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1.核心概念:户籍制度、“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乡里制度、社会救济、宗族救助、慈善组织。 2.关键问题 (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2)中国古代基层组织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3)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有哪些重要措施
【重要概念】
1.编户齐民:西汉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推行严密的编户制度,对全国人口进行登记。户口簿上写明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社会关系以及身高、肤色、相貌特征等,并规定编户不许无故迁移,每年八月进行一次户口检查。户籍是政府收取租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主要依据。编户农民对国家的负担主要有田租、人口税和更赋。西汉田租较轻,人口税和更赋较重,这对无地和少地的编户是不利的。
2.土断:东晋政府“侨置郡县”(为北方南迁人口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的政策,造成了地方机构交叉重叠,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为此,东晋和南朝政府相继实行了“土断”,就是以居住地(“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撤销、合并一些侨置郡县,将侨人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与当地农户一样纳税服役。其中东晋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和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成效最大。随着土断政策的实行和时间的推移,南迁的北方人口逐渐融入南方社会。
3.大索貌阅:隋朝为改变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役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4.主户、客户:宋代户籍分主户(也叫“税户”)和客户。主户是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按照他们财产(主要是田地)的多少,分为五等。一等、二等户田地产业多,称为上户;四等、五等户田地产业少,称为下户或贫下户;处于中间的三等户,称为中户。客户是指没有土地的佃户(或称“佃客”“地客”),他们租种地主的田地,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5.赋役黄册:赋役黄册即明朝的户口册,每10年更造一次。明初,朱元璋命令全国各府县建制黄册,以110户为一里,其中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余百户为10甲,每甲10户,皆置甲首,以里甲为单位服役。在建立里甲组织的同时,政府编造了户口册。册上载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田宅和资产数;鳏寡孤独者附于册后,不派徭役。里长把全里清册呈报给县,县、府、布政使司亦层层造册,最后上报户部。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由于黄册是政府征派赋役的依据,因此又称赋役黄册。
6.乡里制度: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组织制度。乡里制度具有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拥有按比户口(核定户籍人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
7.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对基层统治的一种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汉代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代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至清,形成了“牌甲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王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8.宗族制度:以族长、族规和祠堂为核心,有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同时宗族还有以设立义田、义学等族产为主要内容的救济系统。义田的作用就是从事公益事业,修桥筑路,或者救济贫困的族人。所谓义学,即宗族会资助家族中比较优秀的贫寒子弟免费上学,但是其将来当官之后要反哺乡村、反哺这个家族,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
9.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10.隋朝义仓:义仓是隋朝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义仓是以民间传统组织社为单位,劝募当社成员捐助粮食而设置,其目的是备水旱赈灾时民间自救。
11.善会、善堂: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及近代广泛存在。善会是个人自愿参加的,以实行善举为目的的自由结社,善会的办事机构所在以及具体实施善举的设施是善堂。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指导,是传统中国社会较早的社会性慈善组织。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及文字和教材第一子目“明嘉靖严州府遂安县黄册原本”,思考:明朝政府为什么要修造“黄册”
思路引导:(1)“黄册”就是户籍册,它是政府赋役征发的依据。
(2)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秦有系统的户籍资料,丞相或御史大夫保管户籍资料。
(2)汉承秦制。萧何在入咸阳时收集了秦朝的户籍册。
3.教材第一子目“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及文字解读。
思路引导:(1)明朝实行户帖制度。
(2)户帖中有朱元璋白话圣旨,反映出政府对户籍管理的重视。
(3)户帖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4.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保甲法特点:牌长、甲长、保长等定期更换;保长等由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规定细致、严格;保甲制兼具户籍管理和维护基层治安的功能。
(2)保甲法意义:有利于维护地方社会治安;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封建统治。
5.教材第三子目第一则“史料阅读”,思考:你如何认识先秦时期的救济设想
思路引导:(1)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的自救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各项准备,保证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充足。
(2)史料所反映的古人备荒的意识、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对今日的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6.教材第三子目第二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宗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体现儒家士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儒家伦理道德;能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及“思考点”,思考: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导:(1)东晋时期,因许多北方人迁徙到南方,政府临时性地用白籍来管理他们,不让他们承担赋役。但随着这些人逐渐稳定地居住下来,政府便把他们编入所居郡县的户籍“黄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2)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其原因是:宋代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发展迅猛,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经济藩篱;商业税收远超农业税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允许产权流动,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思路引导:(1)古代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进行救济,显示出其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重视,出发点则是为了保证人口繁衍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这种法律规定注定不可能长时间得到执行。根本原因在于古代的生产力还达不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而各级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的救助。因此,这种救济也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往往表现为统治者个人恩赐性的“仁政”,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并不可能真正解决无助群体和贫苦农民的温饱问题。
3.“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对下层贫苦无依的人民进行救济是“仁政”之始
思路引导:(1)下层贫苦无依民众不能经济独立,需要政府的救济。
(2)从国家的立场上来说,政府应当照顾和救济贫穷卑微之人,抑制豪强世家无穷的欲望;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将各种民户当“编户齐民”一同对待,以保证他们的生存权。这也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体现。
关键问题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演变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一般百姓户籍、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1.管理人员:在中央,丞相主管;在地方,专人主管 2.户籍登记与人口调查:百姓成为“编户齐民”。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3.东汉末年:户籍散乱(原因: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西晋 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称为“黄籍”
东晋 南朝 1.东晋前期: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登记,不征发赋役 2.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隋朝 “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1.职业定籍: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 2.固定户籍: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1.户帖制度 2.职业定籍: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3.编订“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1.原因:赋役制度变化,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 2.地位变化:户籍的作用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进历程、特点及作用
视角1 户籍制度的演进历程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材料二 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材料三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3)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 该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结论] (1)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
(2)背景:宋代不抑土地兼并使客户增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宋代工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强干弱枝的军事方针。
特点:依据财产、职业、地域进行户籍划分;户籍种类繁多。
积极作用: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国家稳定;促进了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3)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意义: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视角2 户籍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四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户口数量的调查统计,也并非只有人口调查管理与社会治安功能。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对人民进行控制和剥削的主要形式中,土地与人民的封建依附关系的结合是最基本的。甲兵与税赋,自然就是由被束缚于一定的土地上的人民负担了。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
——摘编自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
[问题]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结论] (4)特点: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带有宗法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封闭性。
作用:加强对民众的控制,维护社会结构稳定,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有利于保障赋役征发和政府财政收入。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里耶秦简户籍簿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沉重的赋税制度
B.严酷的法律制度
C.严密的基层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
解析:C 据材料内容可知,秦朝的户籍簿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上的身份称谓等,体现了秦朝对基层实施严密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内容是秦朝的户籍信息,未涉及赋税制度的具体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秦朝法律严酷与否,排除B项;封建社会的女子地位始终都没有得到提高,D项明显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
2.清承袭明制,规定:“每户给印信纸牌一张,书写姓名,丁男口数于上,出外注明所往,入则注其所来,而生可疑之人……月底令保正出具无事甘结,报官备查。门牌揭于每户门上,以便勾稽人口动静。”此规定(  )
A.反映户籍管理比较松弛
B.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
C.推动了工商业顺利发展
D.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D 材料表明清朝门牌明列每户人口信息,对其出入详细登记,这限制了人口流动,有利于保护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故选D项。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建立户籍制度的目的、户籍制度发展的趋势及影响户籍制度变化的因素
1.目的
(1)人口的普查、管理与控制。
(2)主要作用是保障税收,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3)扩充兵力的基础。
(4)保障社会治安和政权稳定。
2.趋势
(1)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2)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3)户籍制度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4)明清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3.因素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2)赋役制度的变化。
(3)统治危机与统治者的改革。
(4)农民的反抗斗争。
(5)商品经济的发展。
(6)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
关键问题二:中国古代基层组织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时期 基层组织(乡里制度) 社会治理
秦汉 1.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 2.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邻保制度,彼此相互监督
宋朝 王安石变法实施保甲制
明朝 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轮流收掌,相互监督
清朝 1.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2.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名师点拨] 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
(1)征发赋役。
(2)教化民众,劝民行善。规范乡民日常行为。
(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
(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严密性
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的治理
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结论]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政治上,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经济上,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上,社会稳定的需要。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486年,北魏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冯太后称赞:“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这有利于(  )
A.推动鲜卑统一北方
B.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C.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D.维持租庸调制推行
解析:C 三长制作为基层管理制度,其兼具户籍管理的性质,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故选C项;北魏在439年就已经统一北方,排除A项;民族交融强调民族间的交流、交往、融合,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唐代推行租庸调制,排除D项。
2.清朝政府规定,城乡人户要在门前悬挂门牌。门牌上填写家庭成员姓名、丁口、年岁等,保甲定时挨户清点人数,询问家内情况,如户主有无外出、有无外人留宿等。以上材料反映清代(  )
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B.地方行政等级森严
C.注重宣扬儒家思想
D.基层管理制度严格
解析:D 据材料可知,清朝在城乡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和悬挂门牌的制度,保甲定时检查,清点人数,说明基层管理制度严格,故选D项;城乡差距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医疗差距、消费差距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基层组织,而不是地方行政,排除B项;儒家思想包含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征及积极意义
1.特征
(1)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在基层治理中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他们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
(2)基层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
(3)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
2.积极意义:基层治理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
关键问题三: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有哪些重要措施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原因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措施 粮食 供应 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 2.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3.后世:社仓、义仓的设置较为普遍
优抚弱 势群体 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从唐朝开始:政府设专门机构收容贫老、孤儿等 3.明初:优抚高年平民
措施 宗族 救助 宋朝以后,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慈善 组织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如善堂等
特点 1.参与力量: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2.救济重点:政府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本质 为统治阶级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服务
作用 1.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2.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视角1 社会救济的原因
材料一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实行社会救济的原因。
[结论]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发生自然灾害时,人民需要国家为其生活提供保障;治国理念思想指导;维护统治的需要。
视角2 救助体系的特点、影响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发生灾荒都要及时逐级如实报告,官员复查核实按轻重定级,国家无偿发放救济钱物,实行不同程度的蠲免、减征及缓征赋役,汉代除免征田租外,还免征耕地附加税、戍边代役钱、人头税。官府往往腾出官邸,设置医药救治,地方政府大多设临时收容所,把平时常设的如居养院、普济院等动员起来收容贫而不能自存的灾民。唐朝官府让灾民兴修水利工程,获得相应的赈济钱物,并及时从外地调运粮食支援灾区,调运粮食平抑粮价;组织引导灾民有序流动,到丰裕地区就食糊口。宋代除继续推行劝奖民间纳粟助赈外,还采用纳粟赎罪、散给僧道度牒等方式筹措赈灾钱粮,元明清有入粟补官及捐纳制度。
——摘编自赫治清《我国古代救灾
防灾的经验教训》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救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结论] (2)特点:探索早、历代重视;救灾措施多样化;直接救济与间接救济结合;调价减税等经济手段与移民等行政手段并用;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少;防灾与救灾结合;据灾情不同救助,务实灵活。
影响:缓解灾民压力,稳定社会秩序;为治理河患等防灾工程提供劳动力,保证经济的恢复发展;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提高古代防灾救灾的治理能力,影响后世;与灾难的抗争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捐纳助赈为卖官鬻爵、官吏贪污开启了方便之门;容易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周礼》一书中,思想家将“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等列为大司徒的职责。自秦汉以后,存问鳏寡孤独废疾者、贫苦者、高年者、防灾救灾,是历代政府的重要任务。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古代思想家以体恤民本为己任
B.政府干预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社会治理呈现互助协作的特征
D.社会救助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解析:D 材料中“《周礼》一书中”“大司徒的职责”包括“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等社会救助方面;“秦汉以后”“历代政府的重要任务”包括“存问鳏寡孤独废疾者、贫苦者、高年者、防灾救灾”等社会救助方面。综上分析可知,社会救助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故选D项;古代思想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且材料中将社会救助列为大司徒的职责,排除A项;政府救济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身统治,排除B项;材料强调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主导角色,未体现互助协作,排除C项。
2.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明令》规定:凡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常加体察。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反映了明代初期(  )
A.民主法治体系日渐完善
B.弱势群体获得了有效救助
C.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
D.社会救济完全由官府负责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政府十分重视“鳏寡孤独”的生活情况,并采取各种惩戒措施,因为这涉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明朝实行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救助的效果,排除B项;社会救济并不是完全由官府负责,还有宗族内部活动、民间慈善组织等,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一、古代社会救济出现的背景
1.经济因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政治因素:历代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文化因素: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
4.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发,恶化人民的生活处境。
二、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影响
1.特征
(1)历史发展悠久:先秦时期,社会救济思想出现,统治者重视国家备荒。秦汉以后,社会保障措施在全国推行,并随时代发展完善。
(2)参与力量多元:政府主导,社会力量辅助。宋朝以后,宗族和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3)设有专门机构: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救助弱势群体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等。
(4)保障形式多样:涉及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扶持和救助弱势群体的保障。
(5)具有法律保障:通过法律形式对贫苦无依的人进行救济。
(6)伦理特色鲜明:儒家仁义学说、宗教观念等,共同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道德基础。
2.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对于百姓生产给予适度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直接起到减少灾害损失的作用。
(2)保证社会安定:保障百姓生活,防止百姓破产和平民流亡,避免社会动荡,保证社会安定。
(3)弘扬传统美德:以伦理道德为基础,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现代社保借鉴:一些保障措施对现代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推行以预防为主的保障措施、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等。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解析:C 材料所述为秦汉时期的户籍管理,属于基层治理体系的一部分,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在秦汉时期是否具有优势地位,排除A项;湖北云梦不是边疆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政府对户籍管理的重视,且是出于征发赋役的目的,排除D项。
2.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纸进行登记,称为“黄籍”;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纸进行登记,称为“白籍”,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自东晋成帝至陈文帝,政府先后进行了十次土断,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该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
A.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加强
B.解决了人口隐匿的问题
C.导致了士族势力的没落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D “土断”使白籍人口本地化,承担赋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东晋时期逃到南方的几家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专制集权削弱,排除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士族没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夸大了“土断”的作用,排除。
3.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解析:C 《考课令》以户口的增加与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户口数量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户口是中国古代的财税基础,重视户口的数量本质上是重视财政收入,C项正确;标准化应强调多条细化的考核标准,材料只涉及户口增减一项,排除A项;材料主体是考课制度而非户籍管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考核实施后的效果,排除D项。
4.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类并登记造册,严禁私自逃亡换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这有利于社会管理,C项正确;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固化了社会各阶层,排除B项;明朝人口增长主要与高产作物引进、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有关,材料所述与此关系不大,排除D项。
5.据汉简可知,汉朝外出者必须向官府申请通关文牒“过所”;当乡啬夫审查无异后,具“请过所牒”呈报郡县;郡县受理核实拟“过所文”,郡太守、县令丞签发钤印“正过所”,发给行人随身携带,另存“副过所”以备查。据此可知,汉朝(  )
A.乡啬夫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B.乡啬夫与郡太守、县令丞相互牵制
C.地方基层管理流程清晰、分工明确
D.郡县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外出人员向乡啬夫提出申请,乡啬夫审查后呈报郡县,郡县核实后拟写过所稿,郡太守、县令丞勘发过所,这说明地方基层管理流程清晰、分工明确,故选C项;乡啬夫掌狱讼、赋税,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排除A项;“相互牵制”说法错误,乡啬夫是乡官,不能制约郡县长官,排除B项;乡、里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而不是郡县,排除D项。
6.《旧唐书·食货志》记载:“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该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
A.中央监察制度的完善
B.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
C.政府户籍管理的放松
D.社会救济工作的开展
解析:B 据材料“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村坊邻里,递相督察”可知,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体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基层,而非中央监察制度,排除A项;政府户籍管理加强,而非放松,排除C项;社会救济对象主要为弱势群体,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7.明初实行“里老人”理诉制度。乡里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老人”,以“礼”为断案准则,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明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推动礼法结合
C.维护基层稳定 D.完善司法体系
解析:C 明朝实行的“里老人”制度,“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其目的是“化解纠纷,平息矛盾”,这体现了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基层稳定,C项正确;“里老人”制度属于地方基层治理,不属于地方行政,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礼”的作用,并没有强调“法”的运用,排除B项;完善司法体系属于客观上所起到的作用,并非主观目的,排除D项。
8.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赋税制度的演变 B.治理理念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疆域的拓展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废除人头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故选A项;清朝基层治理延续封建社会的里甲制和保甲制,理念并没有革新,排除B项;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它与基层管理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国家疆域的拓展所带来的应是边疆管理的革新,与材料中的基层管理关系不大,排除D项。
9.宋以前,社会救助以乡村地区的赈灾救荒为重点。宋代,政府下令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自然灾害严重 B.城市经济繁荣
C.边疆战事频繁 D.儒家思想复兴
解析:B 根据材料“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城市专门的官方救助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B项;“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说明宋代形成常态化的官方救助体系,而自然灾害严重不具有常态化的特点,排除A项;“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主要救助“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与边疆战事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儒家思想的复兴是宋代建立城市官方救助体系的重要因素而非主要因素,排除D项。
10.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解析:C 通过题干描述可知,清代政府救灾赈灾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程序性工作,而且各环节分开,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划分职责明确,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C项
正确。
[素养提升练]
11.东晋和南朝为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推行了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土断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  )
A.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
B.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晋和南朝实行土断政策来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这有助于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
12.(2023·浙江1月选考,4)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解析:C 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年)”可知,这是唐朝,根据材料“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可知,这是依据人的外貌来编定户籍,即貌阅之法,故选C项;黄籍、白籍是东晋时期的户籍制度,故排除A、B两项;诸色户计是元代的户籍管理办法,故排除D项。
13.(2023·全国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通过采取百姓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民间社会控制的目的,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朱元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得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14.(2023·广东卷,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B 王夫之《宋论》论及宋朝基层制度,该制度下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具有“兵农合一”的特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制度,B项正确;A项行于唐朝,C、D两项行于明朝,均排除。
15.(2020·天津卷,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解析:B 自治、自律关键在于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性,而中国古代宗法观念及儒学主导地位所带来的文化认同为其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
16.(2023·山东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
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答案:(1)人地矛盾;族人与棚民的矛盾;宗族内部的矛盾。
(2)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地方政府服从中央;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统治、保障社会治理;礼法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