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落日的幻觉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1 10:0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落日的幻觉 (事理说明文) 作者简介黄天祥 (1914~1943),广西凤山县人,壮族。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理事长,长期担任《北京早报》科普专版负责人。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战士。1930年11月随红七军主力北上,转战桂黔湘粤赣(gàn)边。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长征。历任卫生员、宣传员、特派员、侦察员、科长等职。1942年7月由八路军野战政治部调任八路军后勤部锄奸科科长。1943年5月在山西省和顺县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蕴含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坠落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yùnyínqǐxuànyānzhuìbóyǎn字词积累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为
我们描绘了哪些落日的景象?
赏幻觉仔细阅读全文,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落日的景象?
课文描绘了落日的哪些景象?
1.颜色深黄、殷红 (颜色) 2.神秘的暗弧形、暗弧外边有亮弧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光线) 3.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变大了 (形状)
语出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 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关于落日,我们还能想起哪些古诗名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你想过吗,这些奇异的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默读课文4-7段,并在文章中找到理由。
2、作者为什么能这么清晰的告诉我们这些知识呢?(提示:从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方面思考。)深黄、殷红
神秘的暗弧、亮弧
迷人的紫光
落日变扁
落日变大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的叠合效应
光线折射的原理
未说明原因
现象本质逻辑顺序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 。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1、第二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

是:??????????? ??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
着???????????????????????的作用。
过渡句?? 承上启下 重点研读 合作探究生动形象,使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描写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这样写的好是??? ?????????????????????????????????????????????????????????????????????????????????????????????????????????????????????????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举例子、作比较 增强可信度,有效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 ???????????????????????????????????????????????????? ?????????????????????????????????????? ????????????????由于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重点研读 合作探究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
什么顺序?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 (一)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课后习题:(二)本文以说明为主,同时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试找出文中描写的段落,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日落景象。课下自己去观察日出或日落,然后写一段描写文字。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或准确严密的语句,并体味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由落日的幻觉,你能悟出点儿什么? 学了此文,你获得哪些启示呢
1.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 本质;
2.眼见不 一定为实,我们要学会了解事情的 真相;
3.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尊重科学事实;
……
小结:真实的东西往往不一定是美的,而美好的东西往往披上了虚假的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是幻象,却依然欣欣然沉溺于幻象而不愿醒来。可是有一天,终会醒来,有人悲叹,有人神伤,有人麻木,有人坚强。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仅要清醒地看清每个幻象的本质,还要有诗意地去生活,等到那一天,幻觉退去,真实毕现的时候,你能如看这每天的日落一样,平常,淡然。因为,你已经在美丽中快乐了,何况,明天,还有一轮新的太阳要升起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