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皇帝的新装[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30 11: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皇帝的新装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运用夸张和想象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2.难点:童话的讽喻作用的理解。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安徒生,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年开始写童话,在《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 《 夜莺》 、《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
复述导入新课问题:
A、故事情节。
B、故事涉及的人物?
C、文章的线索?
课文内容人物 情节 线索 主题(寓意) 运用的写作手法
皇帝
骗子
君臣
皇帝
百姓
小孩 爱


穿
议 揭新
装??思考:
文中夸张之处有三:
一是皇帝的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二是皇帝的愚蠢。如果说皇帝假装能看见本来没有的织布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到后来他赤身裸体游行就太荒唐了。
三是夸张了骗子的骗术。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极易被人揭穿,而两个骗子竟敢在拥有权力生杀予夺的皇帝面前行骗,胆略显然也夸张到了极点。
文中的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问题一、了解文章主题。这场骗局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语言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问题二: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你如何评价骗子?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 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可多角度多侧面地评价)
A、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B、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C、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人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D、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E、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人物关系图皇帝骗子大臣百姓投所好怕怕爱新装问题三: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为什么
能得逞呢? 问题四: 结合自身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a.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全班讨论,教师梳理,明确: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
b.拓展性阅读训练(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问题五: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的最完美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这是骗术,因为它虚无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点影子。没有针、没有线、没有布,完全是想象中的虚无。而这么明显的骗局居然没有人点透,又确实在情理之中。为什么?
皇帝的强权正是骗局成立的道具,皇帝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看似荒唐而又必然的故事发展中,以皇帝为代表 的统治者,就成了本文批判嘲讽的对象。由此可知,本文的寓意就是讽喻封建统治者愚蠢、昏庸和虚伪,发人深思。
人物关系图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投所好怕怕诚实爱新装问题六:在这场骗局中唯一说真话的是谁? 问题七:在这场骗局中唯一说真话的是一个小孩,作者的用意何在?
在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第一个勇敢地揭示事情真相的是小孩,这是一个未经尘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只有他才能讲出真话。这是人间真善美的化身,作者赞美孩子的纯真,并以此来反衬成人世界尤其是统治阶级的虚伪、自欺欺人。这是作家在揭露人性弱点后,对人性的弱点提出了疗救之方: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 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中,安徒生不愧为世界著名的大作家。
本文内容人物 情节 线索 主题(寓意) 运用的写作手法
皇帝 爱
骗子 做 讽喻以皇帝为 夸张 (曲折的反
君臣 看 新 代表的封建统 想象 映生活)
皇帝 穿 装 治阶级的愚蠢
百姓 议 与虚伪,揭露
小孩 揭 病态社会。
思维拓展和迁移:
1、课文的结尾说,皇帝的游行大典还未完毕,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尽情的夸张,写一个续篇。
一次,“我”在睡梦中接到安徒生发来的电报,电文是《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节—游行结束了,皇帝气得要发疯,捉拿了骗子进行绝密审讯。骗子说不该治他们的罪,因为“没有相信谎话的皇帝也就没有骗人的我们”。还说:“坏就坏在说皇上实在没穿衣服的人,该把他们抓来治罪才是。”于是皇上下令追查,因为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了,不好办,又下令追查第一个说这话的人,这样就抓到那个小孩。小孩承认了自己所说的话。可是,怎么判罪呀?皇帝翻遍了所有的法典,找不出一个恰当的罪名。他一恼,冲口而出:“那么多人说假话,谁叫你说真话来?你犯的就是说真话罪!”2、课外作业
(给家人讲述这个故事,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课余分组表演。要求每个角色都能恰当的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自己录音最好配上音乐;全剧不超过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