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课时 先秦及秦朝的政治制度
[基础巩固练]
1.《战国策》中记载:“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的完善
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
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2.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 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
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 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
3.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4.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5.下表是先秦史籍中对周王朝部分政治事件的记载。这说明,周王朝( )
《周礼·司寇》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左传·哀 公元年》 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国语》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A.最高王权未能实现绝对集中
B.政权的贵族色彩较为浓厚
C.中央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加深
D.天子的行政大权日渐衰落
6.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
A.宗法制、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7.《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一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规定有利于秦( )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8.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祖先或神明崇拜来控制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9.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10.廷议也叫作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所议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A.有效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体现了士大夫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君主专制
D.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素养提升练]
11.(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12.(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13.(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14.(2022·河北卷,1)“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15.(2023·湖南卷,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的横空出世与发展巩固,是我国古代社会第一次大转型的明显标志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县”作为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新的行政管理体系,开始在各地区像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其产生方式和建设途径主要有五种。
春秋战国时期县的产生方式和建设途径
一 把那些被武力消灭的诸侯国变成建制县
二 在武力震慑下,通过相对和平的外交手段逼迫邻近诸侯国成片割让土地,然后将其改制成建制县
三 把一些由“世家”“大夫”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贵族食邑改造成建制县
四 调整传统的行政区划,把原来层层分封的面积和人口规模都比较小且分散凌乱的“都”“邑”合并成新的建制县
五 人口向边远地区扩散迁移,新垦土地上往往不再推行分封,而是大多都直接将这些新的开发区设置成新县
“郡”的设置,稍晚于县且多在边远之地或近敌之处,具有守疆保主的职能,故县级长官为“令”,而郡级长官却称“守”。郡制与县制逐渐配套,形成“以郡管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管理的制度格局。春秋中后期,一些诸侯国充分利用郡县这一新机制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推行按田亩征收赋税;二是确立了农民的重要社会地位;三是实行严密的户籍制度。在这400多年的转型期间,郡县制与分封制一路同行,又逐步后来居上,显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自秦皇汉武以降,再到元朝、明朝、清朝,郡县制穿越了多个王朝的时光隧道,其影响所及以至于今日。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
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
材料二
郡县制的部分相关记述
记述 出处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司马迁《史记》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 班固《汉书·地 理志》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 《读通鉴论》
吾人敢断言郡县制度之成立也,断非由于一二先知先觉的政治理论家事先立说创制于前,然后始有郡县者。换言之,则郡县之起源,势必由于人类社会生活逐渐演变之结果。 唐德刚《中国郡县起源考——兼论封建社会之 蜕变》
(1)围绕“第一次大转型”,概述郡县制创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郡县制历史意义的
理解。
第二课时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巩固练]
1.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改列侯拜相制为士人拜相制,任命“曲学阿世”的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家的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B.推恩令后列侯的势力衰微
C.汉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D.汉武帝逐步强化君主权力
2.汉武帝之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武帝时,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据《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实行分封,恩泽贵族
B.盐铁官营,增加税收
C.削弱相权,加强集权
D.完善法制,依法治国
3.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
B.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D.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4.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兀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 )
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
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
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
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
5.有学者认为,军机处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皇帝对秘密政治的深刻认识和迫切需要……从康熙朝到乾隆朝,以奏折、廷寄为核心的秘密政治有了很大发展,其间的关键,正是雍正朝军机处的成立”。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
A.加强了君主集权体制
B.是康乾盛世形成的基础
C.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
D.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6.“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
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7.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占地不过一郡,王国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他们失去直接治民统兵的权力,变成衣食租税的大贵族地主。这说明( )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基础
B.汉初治国策略得到有效调整
C.宗法制仍受到君主重视
D.威胁皇权的因素已经被解决
8.据统计,盛唐时期先后任职的82位节度使,任期6年以上者,只占总数的9.5%,还不到十分之一;兼统两道以上者,也仅占总数的九分之一,且大多兼统时间不长。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唐朝( )
A.防范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B.藩镇割据势力有所弱化
C.注重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D.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
9.清代总督掌管所统辖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戍守疆土。道、府副将以下官员都由总督向朝廷奏请升迁和罢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这说明清代总督( )
A.对地方治理可以完全自主
B.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吏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D.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
10.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纳钱粮的数额
清 冲(交通要冲)、繁(政务繁杂)、疲(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密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素养提升练]
11.(2022·广东卷,3)下图为北齐和隋唐时期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12.(2022·全国甲卷,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13.(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汉高祖后的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14.(2023·全国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15.(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表。
朝代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 二级制
汉 郡—县 (西汉和东汉中期以前) 二级制
州—郡—县 (东汉末期) 三级制
魏晋 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 州—县 二级制
唐、辽 道—州—县 三级制
宋、金 路—州—县 三级制
元 省—路—府— 州—县 多级制
明、清 省—府—县 三级制
——摘编自叶子荣、郑浩生
《当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透析》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课时 先秦及秦朝的政治制度
[基础巩固练]
1.《战国策》中记载:“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的完善
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
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解析:B 根据材料“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与益争夺王权的斗争结果以启继位而告终,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局面开启,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对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授民授疆土以维系统治的制度,而材料体现的是王位的继承方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
2.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 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
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 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
解析:C 通过材料可知,商王盘庚时期,加强对诸侯的控制,祖甲及以后的几代商王也竭力扩大王权,反映盘庚迁殷后商王权威得到加强,C项正确;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材料本意是商王王权的加强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排除B项;仅凭商王祖甲改制不能断定社会改革蔚然成风,排除D项。
3.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解析:A 据“西周宗法制度”“同姓不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在家族内部形成的以嫡长子为核心的等级制度,以宗法制为血缘纽带形成政治上的分封制,分封制又确立了明确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政治结构,同姓通婚有可能会打破家族内部严格的等级秩序,破坏宗法制和分封制,故选A项;同姓不婚是维护整个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秩序,而非诸侯的独立地位,排除B项;西周政体是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开放的治理结构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宗法制和分封制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同姓不婚是保持和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D项。
4.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诸侯或王臣必须经过周王的册命,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这彰显了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贵族阶层的身份和地位必须经过周天子的册命才合法,这不是保障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而是保障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排除A项;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是通过分封制、宗法制来维系的,而不是靠天子册命来维系,排除C项;在西周分封制下,并不存在君臣间的契约关系,强化君臣间的契约关系说法错误,排除D项。
5.下表是先秦史籍中对周王朝部分政治事件的记载。这说明,周王朝( )
《周礼·司寇》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左传·哀 公元年》 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国语》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A.最高王权未能实现绝对集中
B.政权的贵族色彩较为浓厚
C.中央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加深
D.天子的行政大权日渐衰落
解析:A 据材料“万民而询”“怀公朝国人而问焉”等可知,西周和春秋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反映了当时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故选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贵族色彩较为浓厚,但材料强调“国人”的作用,与贵族政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统治者向国人征求意见,“国人莫敢出言”也反映了当时“国人”作用有限,远远达不到“民主化”的程度,排除C项;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但在自己统治的范围内,行政大权依然在发挥作用,D项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
6.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
A.宗法制、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C 材料中文武分职,大臣权力分散,可以起到互相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君权加强,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出现了萌芽,故选C项。
7.《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一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规定有利于秦( )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解析:B 据材料“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可知,秦朝规定紧急文书必须马上送走,非紧急文书应当在一天内处理完毕,不可久留,否则要按照法律论处,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率,故选B项;强化君主权力主要表现为调整中央机构,材料只提到文书管理规定,不能强化君主权力,排除A项;秦朝在此时已经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C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排除D项。
8.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祖先或神明崇拜来控制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解析:D 据材料中“皇”和“帝”的古意可知,秦始皇用“皇帝”的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更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利用民众的信仰来实现自己的统治,故选D项;A项没有谈到“帝”,即天神,排除;B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只是“皇帝”称谓的特点,没有涉及其目的,排除。
9.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以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周秦之变的内涵,故选C项;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郡县制的建立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而非法治,故无法得出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
10.廷议也叫作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所议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A.有效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体现了士大夫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君主专制
D.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解析:D 廷议是官员和皇帝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升决策的科学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士大夫的政治品格,排除B项;廷议结果依然由皇帝决策,因此不是为了限制君主专制,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A 材料中分封的卫国、鲁国、燕国都是姬姓贵族,伴随着他们被分封到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下,周王尚未形成专制权力,不能对地方进行直接控制,B、C两项错误。确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的是宗法制,D项错误。
12.(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的说法不当,故C项错误。
13.(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解析:C 依据材料“孔子编撰……为‘楚子’”可知,此举包含着孔子的主观价值判断,故A项表述错误;依据题干可知,孔子坚持称楚王为“楚子”,体现了对旧制度的维护,没有涉及周王权威的提升,故排除B项;依据题干可知,分封制下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爵位是子爵,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这是对礼乐等级制度的冲击,而孔子在记录历史时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可见孔子的目的是维护被冲击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身份等级而非文化差异,故排除D项。
14.(2022·河北卷,1)“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解析:D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为太子,所以太子一词“文献中绝少见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天子、诸侯的继承人出现变化频繁的情况,使得太子一词“频繁出现”,故选D项;太子一词在文献中由“绝少见到”到“频繁出现”,体现的是天子、诸侯继承上,宗法制遭到破坏,冲击了分封制、宗法制下的尊卑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与分封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体现出权力过渡并不平稳,排除C项。
15.(2023·湖南卷,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解析:A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东六国多任用宗族及国人为相,秦国任相则不局限于宗族及国人,贵族政治被大大削弱,这说明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故选A项;题干未涉及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遭到破坏,六国并没有严格遵守宗法制,排除C项;“排挤”一词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的横空出世与发展巩固,是我国古代社会第一次大转型的明显标志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县”作为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新的行政管理体系,开始在各地区像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其产生方式和建设途径主要有五种。
春秋战国时期县的产生方式和建设途径
一 把那些被武力消灭的诸侯国变成建制县
二 在武力震慑下,通过相对和平的外交手段逼迫邻近诸侯国成片割让土地,然后将其改制成建制县
三 把一些由“世家”“大夫”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贵族食邑改造成建制县
四 调整传统的行政区划,把原来层层分封的面积和人口规模都比较小且分散凌乱的“都”“邑”合并成新的建制县
五 人口向边远地区扩散迁移,新垦土地上往往不再推行分封,而是大多都直接将这些新的开发区设置成新县
“郡”的设置,稍晚于县且多在边远之地或近敌之处,具有守疆保主的职能,故县级长官为“令”,而郡级长官却称“守”。郡制与县制逐渐配套,形成“以郡管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管理的制度格局。春秋中后期,一些诸侯国充分利用郡县这一新机制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推行按田亩征收赋税;二是确立了农民的重要社会地位;三是实行严密的户籍制度。在这400多年的转型期间,郡县制与分封制一路同行,又逐步后来居上,显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自秦皇汉武以降,再到元朝、明朝、清朝,郡县制穿越了多个王朝的时光隧道,其影响所及以至于今日。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
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
材料二
郡县制的部分相关记述
记述 出处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司马迁《史记》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者矣。 班固《汉书·地 理志》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 《读通鉴论》
吾人敢断言郡县制度之成立也,断非由于一二先知先觉的政治理论家事先立说创制于前,然后始有郡县者。换言之,则郡县之起源,势必由于人类社会生活逐渐演变之结果。 唐德刚《中国郡县起源考——兼论封建社会之 蜕变》
(1)围绕“第一次大转型”,概述郡县制创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郡县制历史意义的
理解。
答案:(1)郡县制的创立是周秦时期社会发展转型、国家逐步走向大一统的客观要求。经济上,它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是经济基础变动的必然产物。政治上,它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是分封制逐步走向崩溃的重要体现,是新兴地主阶级对传统国家机制与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调整。社会组织上,它与赋役制度、户籍制度共同构成当时社会组织结构与国家动员体系的重大变化。军事上,它是长期争霸、兼并战争的产物;思想上,法家学说中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2)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架构主体与重要基石,其集权于中央、垂直管理等制度优势与治理成效使之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郡县制的创立,使春秋战国时期具备了从地方分治模式向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秦统一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进而成为中央集权体制的坚实根基。经秦朝之后的历代沿革,有效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统一,有利于保障小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证明,它符合中国人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对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社会安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制度优势影响至今。
综上所述,郡县制是古代先民治理超大型、多民族国家丰富经验的历史积淀与智慧结晶。新时代我们在传承中应坚持守正创新,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治理服务。
第二课时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巩固练]
1.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改列侯拜相制为士人拜相制,任命“曲学阿世”的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家的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B.推恩令后列侯的势力衰微
C.汉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D.汉武帝逐步强化君主权力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改列侯拜相为士人拜相,将士人拜相后再封为列侯并委以政事,这削弱了相权,即强化了君主权力,故选D项;材料显示将列侯拜相改为士人拜相,这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中枢权力的变化,而非地方列侯势力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丞相的任用发生变化,是中央机构中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
2.汉武帝之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武帝时,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据《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汉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实行分封,恩泽贵族
B.盐铁官营,增加税收
C.削弱相权,加强集权
D.完善法制,依法治国
解析:C 根据材料“汉武帝时,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宰相之右”可得出,汉武帝时期设置中朝,中朝的官员权力在丞相之上,这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实行分封,且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官制,排除A项;盐铁官营,增加税收是指经济方面,材料指的是中央官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法的内容,汉代更没有依法治国,排除D项。
3.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
B.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D.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解析:D 据“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可以得出,当时在三省六部制下“墨敕斜封官”并未遵守相关任命官员的程序,而直接由皇帝“敕命”,说明权力运行程序违制,故选D项;三省分权的体制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而不是取代皇权专制,排除A项;材料“墨敕斜封官”并不是专指地方官,且唐代前期也不存在藩镇割据的现象,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打击藩镇势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墨敕斜封官”是指任命官员,而不是选拔官员,所以与科举制是否存在弊端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
4.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兀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 )
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
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
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
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元朝采用中原官制,却保留了右丞相的兵权,保留了一定蒙古传统,反映了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元朝的中央机构,与地方军事力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忽必烈进行了改革,也无法反映蒙古权贵的反抗,排除B项;材料表明中央官员多由蒙古、畏兀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与科举考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5.有学者认为,军机处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皇帝对秘密政治的深刻认识和迫切需要……从康熙朝到乾隆朝,以奏折、廷寄为核心的秘密政治有了很大发展,其间的关键,正是雍正朝军机处的成立”。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
A.加强了君主集权体制
B.是康乾盛世形成的基础
C.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
D.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解析:A 据材料“军机处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皇帝对秘密政治的深刻认识和迫切需要……’”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皇帝对政治的整体控制,有利于强化君主集权的体制,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乾盛世是指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100多年间出现的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的鼎盛局面,材料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一盛世局面,排除B项;军机处是为商议军情临时设立,后转变为皇帝加强集权的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在皇帝监督下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并非决策机关,排除C项;军机处是中枢秘书机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不能直接反映对文化的严重摧残,排除D项。
6.“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
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解析:A 材料认为郡治制度下,地方长官上承天子,管理地方,下庇百姓,负责地方治理,对整个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项;地方郡县长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平衡”无法体现,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排除D项。
7.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占地不过一郡,王国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他们失去直接治民统兵的权力,变成衣食租税的大贵族地主。这说明( )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基础
B.汉初治国策略得到有效调整
C.宗法制仍受到君主重视
D.威胁皇权的因素已经被解决
解析:B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汉武帝以后,地方诸侯王的占地缩小,且权力被削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皇帝分封了一批异姓和同姓诸侯王,且诸侯王权力较大,汉武帝时期通过采取“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初治国策略得到有效调整,故选B项;分封制与井田制相适应,主要盛行于西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主要影响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
8.据统计,盛唐时期先后任职的82位节度使,任期6年以上者,只占总数的9.5%,还不到十分之一;兼统两道以上者,也仅占总数的九分之一,且大多兼统时间不长。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唐朝( )
A.防范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B.藩镇割据势力有所弱化
C.注重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D.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
解析:A 据题意可知,当时唐朝节度使更换频繁且权力受到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节度使是驻守边境军镇的长官,防范外重内轻局面出现,A项正确;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排除B项;“注重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机构变动频繁,排除D项。
9.清代总督掌管所统辖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戍守疆土。道、府副将以下官员都由总督向朝廷奏请升迁和罢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这说明清代总督( )
A.对地方治理可以完全自主
B.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吏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D.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
解析:D 据题意可知,清代总督负责的事务范围较广,地方事务特别是官员的人事变动多由总督向朝廷奏请,说明清代的总督实际上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故D项正确;“完全自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总督不仅仅起到监督的职责,也不仅仅设立在边疆地区,B、C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0.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纳钱粮的数额
清 冲(交通要冲)、繁(政务繁杂)、疲(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密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解析:D 据材料“万户以上”“资地美恶”“纳钱粮的数额”“四项兼者”可知,汉代以人口多少来划分县级政区,唐代除户口多少以外,增加了“资地美恶”的标准,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为标准划分县级政区,清代划分标准更为具体,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故选D项;材料没有对地方政区进行等级对比分析,不能得出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的结论,排除A项;汉代以人口数量为划分县级政区的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即县级政区的划分标准,并未提及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广东卷,3)下图为北齐和隋唐时期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解析:D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明确,故选D项;图示信息属于行政机构的变化,不是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机构变化属于宰相直辖部门的变化,与分割相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行政机构职能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12.(2022·全国甲卷,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解析:C 西晋至唐初,皇室诸王分封地方,拥有重权,这易导致地方割据。而唐玄宗时诸王于京城集中安置,由宦官管理,没有了坐镇一方的实权,这有利于专制集权的强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藩镇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唐后期的做法削弱了分封体制,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13.(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汉高祖后的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解析:C 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故选C项。
14.(2023·全国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解析:B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地域观念形成,助长地方势力坐大,不利于国家统一,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推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的形成加强了地方势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题干强调地方势力的强化,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
15.(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解析:A 由材料可知,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知州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排除B项;通判一般是文官,且与知州(府)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府)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削弱的是知州(府)官员的权力,排除D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表。
朝代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 二级制
汉 郡—县 (西汉和东汉中期以前) 二级制
州—郡—县 (东汉末期) 三级制
魏晋 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 州—县 二级制
唐、辽 道—州—县 三级制
宋、金 路—州—县 三级制
元 省—路—府— 州—县 多级制
明、清 省—府—县 三级制
——摘编自叶子荣、郑浩生
《当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透析》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论题:县制一级比较稳定。
阐述:自县制创立以来,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地方行政无论实行“二级制”还是“三级制”“多级制”,县一直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层级,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安排中,从未被废止或中断,一直沿袭至今,其名称也保持了数千年,凸显了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示例二
论题:郡县制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制约。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使中央集权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