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01:51

文档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基础巩固练]
1.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阶。军功爵制(  )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2.下表是关于西汉官员选拔的记载,可得出的结论是(  )
记述 出处
孝惠四年(公元前191年)……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汉书·惠帝纪》
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春正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各一人 《汉书·高后纪》
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汉书·文帝纪》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A.孝廉成为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
B.官员选拔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C.察举制是汉初主要的选官制度
D.汉文帝时察举选官正式形成
3.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
B.选官权力中央化
C.士族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考试选官机制化
4.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
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
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
5.清代雍正帝即位后,对科举中的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乡试从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会试从二年(1724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此亦即回避卷之制。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另行考校”,二是“一体考试”,但另编座位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雍正帝的做法(  )
A.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
B.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D.旨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
6.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中,记载了西汉后期110多个迁任的实例,其中表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约占63.6%。据此可知,西汉后期(  )
A.察举标准发生改变 B.官吏考课重视功绩
C.官吏选拔程序完善 D.刺史监察已然失效
7.《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最以上,有四善,为上上。”这客观上(  )
A.推动了儒学复兴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促进了官员道德素质的提升
D.扩大了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
8.下表为《宋史》所载部分史事。据此可知,宋代(  )
史事 出处
宋仁宗时,“选谏官、御史,凡执政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 《宋史· 王洙传》
宋英宗时,“乃诏举三任以上知县为里行(殿中监察御史)” 《宋史· 职官志》
宋孝宗时,诏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 《宋史· 职官志》
A.行政权和监察权相结合
B.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
C.扩大了监察机构的职权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9.明朝监察御史组织形式上隶属于都察院,但可不经都察院而独立行使监察职权。对于监察御史,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同时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这表明,明朝的监察制度(  )
A.依赖于监察官的品德
B.提高了广大官吏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监察效能的提高
D.发挥法律与教化的双重作用
10.宋代沿袭唐代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与谏院构成中央行政监察机构,合称为台谏系统。宋代以降至明清,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都察院。这一过程(  )
A.提升了监督稽查效率
B.避免了国家决策失误
C.扩大了司法职权范围
D.适应了皇权强化需要
[素养提升练]
11.(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年)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12.(2020·全国Ⅱ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在举办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13.(2022·湖北卷,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14.(2023·湖南卷,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15.(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16.(2023·湖北卷,16)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 “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基础巩固练]
1.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阶。军功爵制(  )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解析:A 军功爵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并成为“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阶”,扩大了选拔的范围,即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A项;军功爵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故排除B项;战国至汉初人才选拔制度尚未完善,故排除C项;“彻底瓦解”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2.下表是关于西汉官员选拔的记载,可得出的结论是(  )
记述 出处
孝惠四年(公元前191年)……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汉书·惠帝纪》
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春正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各一人 《汉书·高后纪》
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汉书·文帝纪》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A.孝廉成为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
B.官员选拔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C.察举制是汉初主要的选官制度
D.汉文帝时察举选官正式形成
解析:B 据材料“举民孝弟、力田者”“初置孝弟力田”“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西汉的官员选拔注重品行、品德,说明其受到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中四则关于选官的记载,不能代表所有选官方式,汉初军功爵制也是重要的选官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察举制是汉初的一种选官制度,但材料并未体现其他选官制度的情况,不能反映察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汉文帝时期有举荐人才的方式,但并非完整的察举选官制度,察举制正式形成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
3.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
B.选官权力中央化
C.士族政治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考试选官机制化
解析:B 据材料“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可知,两晋时期吏部选拔官员超过半数,远超过地方推荐入仕的数量,说明选官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故选B项;材料中提到的选官方式包括吏部铨选、察举制、学校选官等多种方式,九品中正制是指中央设置中正官根据家世、门第等对士人划分等级,依据等级授予官职,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九品中正制成为首选,排除A项;士族政治主要依据家世门第选拔官员,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科举制以后考试选官机制化,排除D项。
4.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
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
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
解析:D 材料中“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说明唐朝宰相薛元超门荫入仕,以未能参加进士科考试而遗憾,“及第全胜十政官”说明进士及第比十政官更为荣耀,即唐代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故选D项;没有与其他官员选拔途径比较,无法得出唐朝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的结论,排除A项;唐代进士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通过吏部的严格考核,合格者才能入仕做官,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进士科考试内容,不能得出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的结论,排除C项。
5.清代雍正帝即位后,对科举中的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乡试从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会试从二年(1724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此亦即回避卷之制。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另行考校”,二是“一体考试”,但另编座位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雍正帝的做法(  )
A.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
B.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D.旨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
解析:D 根据材料“另行考校”“一体考试”“另编座位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的做法旨在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雍正帝的做法只是对回避之法进行了改进,没有改变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排除A项;改革回避之法缩小而非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排除B项;C项表述中“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故而排除。
6.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中,记载了西汉后期110多个迁任的实例,其中表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约占63.6%。据此可知,西汉后期(  )
A.察举标准发生改变 B.官吏考课重视功绩
C.官吏选拔程序完善 D.刺史监察已然失效
解析:B 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官员升迁的缘由,因功绩升迁的比重极高,反映了官吏的考核重视功绩,故选B项;汉代的察举标准仍是道德品行,没有发生改变,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考核的原则,没有说明选拔程序,排除C项;秦汉官员赏罚的依据是上计的结果,刺史的主要职责是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与“以功迁”不符,排除D项。
7.《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最以上,有四善,为上上。”这客观上(  )
A.推动了儒学复兴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促进了官员道德素质的提升
D.扩大了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
解析:C 材料中“四善”标准均强调官员的道德品质,以此为考核依据有利于提高官员的道德素质,故选C项;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排除A项;若寒门庶族地主不符合“四善”“二十七最”标准,寒门庶族地主升迁也会受限,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扩大了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
8.下表为《宋史》所载部分史事。据此可知,宋代(  )
史事 出处
宋仁宗时,“选谏官、御史,凡执政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 《宋史· 王洙传》
宋英宗时,“乃诏举三任以上知县为里行(殿中监察御史)” 《宋史· 职官志》
宋孝宗时,诏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 《宋史· 职官志》
A.行政权和监察权相结合
B.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
C.扩大了监察机构的职权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解析:B 据材料可知,在宋朝时期,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回避限制、任职经历限制等,据此可知,在宋朝时期,政府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故选B项;题干表格内容主要述及政府对监察官员选拔的诸多限制,未涉及“行政权”和监察机构职权的扩大,排除A、C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监察机构不仅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还对中央官员进行监察,排除D项。
9.明朝监察御史组织形式上隶属于都察院,但可不经都察院而独立行使监察职权。对于监察御史,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同时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这表明,明朝的监察制度(  )
A.依赖于监察官的品德
B.提高了广大官吏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监察效能的提高
D.发挥法律与教化的双重作用
解析:C 据材料“可不经都察院而独立行使监察职权”“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可知,这些制度有利于保证监察的独立性和监察效果的提升,故选C项;“依赖于”的表述夸大了品德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监察官员“要求刚正不阿,各项法律熟记于心”,是对监察官员的要求,并不能体现广大官吏的文化素质,排除B项;材料涉及对监察官的法律知识的要求,没有体现教化的内容,排除D项。
10.宋代沿袭唐代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与谏院构成中央行政监察机构,合称为台谏系统。宋代以降至明清,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都察院。这一过程(  )
A.提升了监督稽查效率
B.避免了国家决策失误
C.扩大了司法职权范围
D.适应了皇权强化需要
解析:D 据材料可知,从宋到明清,谏官职责从规劝君主到成为君主耳目监察百官,言谏机构也逐渐演变为专职监察机构,这一变化适应了皇权强化的需要,故选D项;材料强调宋代以降至明清对监察体系不断作出调整,无法判断其效率变化情况,排除A项;古代谏官有规劝君主的作用,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后期由规劝君主到监督百官,其作用主要是维护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监察机构的变化,监察机构不属于司法部门,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年)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解析:A 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两度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故选A项;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且表中未显示科举制的弊端,排除B项;“强化”不符合史实,应为“减弱”,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仅是短暂恢复又很快被废止,这与“仍可延续”的逻辑不符,排除D项。
12.(2020·全国Ⅱ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在举办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由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同乡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成为常制,由此可得出宋代科举考试程序增加了殿试,这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故C项正确。
13.(2022·湖北卷,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解析:A 材料反映了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故选A项;B项是现象导致的结果,排除;依据史实可知,儒学正统地位此时并未发生动摇,排除C项;材料与八股文体日益僵化无关,排除
D项。
14.(2023·湖南卷,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解析:C 据题干可知,宋仁宗下令废后,遭到了御史和谏官的反对,事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即两个机构不能联合起来奏对,应各负其责,这从侧面表明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故选C项;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即国事,不能说不容置疑,排除A项;从题干信息看,御史和谏官的行为遭到了皇帝的强力反击,维护了皇帝的权威,排除B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不能说明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
15.(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故选A项;材料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不是限制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
16.(2023·湖北卷,16)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 “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1)延续武举考试,设武学,以军事理论考试为主,要求文武双全,重视忠义气节等儒家思想;不为时人所重视,人们不屑于武举或只是补充形式。
(2)变化:①选拔方式:从武举选拔到行伍出身为主与武举结合,再到晚清新式军事学堂出身担任;②培养机构:从专设武学培养到改为官学设立武学培养,再到晚清新式学堂培养;③培养内容:从军事理论、骑射、儒家伦理到晚清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
原因:清朝原本属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伴随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追求“坚船利炮”;新式装备的使用,需要官兵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