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02:32

文档简介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基础巩固练]
1.西欧早期的王室官员只是国王的侍从而非国家行政管理人员,但从12世纪开始,这些官员的职责相对明朗,一些常设性的机构和官员出现了。这反映出12世纪以来的西欧(  )
A.封建领主依赖王室生存
B.王权与教权斗争日趋激烈
C.天主教会势力逐渐衰落
D.国家行政机关走向正规化
解析:D 西欧的官员由早期的国王侍从到12世纪以来变为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出现常设性的机构和官员,专门服务于国家事务,反映出
12世纪以来国家行政机关逐步走向正规化,故选D项;题干并未提到封建领主,无法反映封建领主与王室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未涉及王权与教权,更没有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与天主教会势力无关,排除C项。
2.18世纪末,英国海军财务处长和陆军审计处长每年分别花500镑、1 000镑雇人代理;书记员查理每月有81镑13先令的工资,但是他一面雇人顶替,一面又为一位法庭的文官弗雷泽代职,赚取27镑3先令的年薪。这表明(  )
A.文官制度需要改革
B.官僚机构不断扩大
C.官吏制度存在弊端
D.恩赐制导致官员腐败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官员不在岗位正常履行职责,而是雇人替代,表明英国官吏制度存在严重漏洞,故选C项;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官吏制度存在官员雇人代职的弊端,官僚机构不断扩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恩赐制是君主和贵族将官职赏赐给下属的任官制度,是封建君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一种任官现象,而此时英国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
3.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调查英国人事制度,提出文官改革建议:将政府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分途而治;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以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作为提升文官的依据。这些建议(  )
A.推动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逐渐形成
B.完全防范了官员选拔制度中的弊端
C.奠定了现代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D.说明了政党更替影响了文官的选用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了这一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文官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因此,这些建议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逐渐形成,故选A项;“完全防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19世纪中叶开始的文官制度改革,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而不是材料中这些建议,排除C项;材料是英国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无法反映政党更替对文官选用的影响,排除D项。
4.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无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
A.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
D.人民主权论的传播
解析:A 据材料“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开始了文官制度改革,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获取更多的政治权益,故选A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于18世纪20年代,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君主权力的架空,排除C项;人民主权论的传播属于思想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变化,排除D项。
5.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应从经济角度进行考虑,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行业增多,分工细化,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官制度建立起来,故选
A项。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68年间,英国政府曾对文官制度做了新的调整。观察下图,从中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
A.行政人员在政府中的作用降低
B.福利制度导致官员的人数膨胀
C.文官人员设置体现分工专业化
D.文官层次过多影响行政的效率
解析:C 据材料可知,1968年,英国文官分为行政人员、执行人员、专业人员、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勤杂人员,这说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的发展,政府工作的专业化日益加强,要求文官具有相应的专业化水平,故选C项;材料强调文官人员设置体现分工专业化,没有强调各类人员的作用如何,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1968年英国各类文官人数比例,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人数膨胀”的结论,排除B项;文官层次过多影响行政的效率表现在: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等现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19世纪以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是西方各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尤以英国为典型,而美国对于职务常任原则的态度则要保守得多,故自文官改革之初,美国人便一如既往地反对赋予文官终身任职的保障。美国此举的考虑是(  )
A.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B.割裂与英国的联系
C.保持事务官的活力
D.防止专制独裁出现
解析:C 材料中“职务常任”要求文官群体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终身任职的状态,这样有利于保证国家政策方针的连续性,但是“职务常任”也存在官僚化的问题,容易导致事务官的执行力下降,故选C项;“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的直接目的正是保证国家政策不会因为政党轮流导致政策执行中断,提高政策执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排除A项;美国只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与英国存在差异,不能代表经济和外交立场的变化,排除B项;19世纪的美国已经建立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不可能出现专制独裁的现象,而且“职务常任”仅针对事务官,与国家政务官无关,排除D项。
8.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以公职身份参与政治活动,要求文官在政治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
A.削弱了政党对国家的控制力
B.确保了文官群体的优良素质
C.规范了政府官员的选用程序
D.推动了政府工作的稳定开展
解析:D 据材料“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文官制度使得文官可以长期全心完成本职工作而不受外因影响,推动了政府工作的稳定开展,故选D项;英国文官制度相对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推动了政府工作的稳定开展,并不会削弱政党对国家的控制力,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选拔依据有利于提升文官素质,但材料仅涉及文官在政治事务中的相关规定,没有明确具体的文化水平,排除B项;材料是对于文官制度的职责规定而非选拔,排除C项。
9.美国建国后,长期实行“政治恩惠制”,即由竞选取胜的总统,把政府职位作为对其竞选支持合作者的一种恩赐而分配给他们。1883年,美国通过法律,决定设立文官委员会,建立考试制度,并确立了功绩制原则。这一变化(  )
A.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削弱了政党政治的影响
C.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升
D.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解析: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于美国建国后的“政治恩惠制”,1883年美国“设立文官委员会,建立考试制度,并确立了功绩制原则”,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升,故选C项;文官制度规范的是美国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而三权分立体制强调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的相互制衡,排除A项;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排除B项;“确保了”说法过于绝对,应为“有利于”,排除D项。
10.列宁指出:“(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列宁旨在揭露(  )
A.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
B.“政党分肥制”的乱象
C.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虚伪
D.三权分立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
解析:A 据材料“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可知,这支队伍为西方文官系统,西方文官任期的长期性,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容易形成上下依附关系,滋生腐败,其本质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故选A项;19世纪初,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由于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揭露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并不是针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材料信息没有说明议会民主制的虚伪性,排除C项;三权分立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1854年,英国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即《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此种做法(  )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冲击了稳定的经济秩序
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
D.适应了工业社会的需要
解析: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该报告要求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有利于官员各尽其能,促进政府的高效运转,故选D项;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冲击”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而不是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排除C项。
12.(2022·辽宁卷,15)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
A.贵族传统的延续 B.官员地位的降低
C.党派干预的加强 D.政府职能的扩大
解析:A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分类管理制度将品位分开,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的官阶不会随着官员的权力、职资和任务变动而改变,“等级”体现出英国贵族等级传统的延续,故选A项;官员地位的降低与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的官阶不变矛盾,排除B项;英国政府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管理文官不能说明其党派干预的加强,排除C项;文官职位变动而官阶不变,不能说明英国政府职能有所扩大,排除D项。
13.拿破仑规定进入高级文官阶层的人必须通过考试进入国立行政学院学习,被其录取即进入了文官系统,学生学习期间享受法律给予文官的一切待遇,并领取薪金津贴。毕业后,各部门一律不得拒绝任用。由此可见,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文官制度(  )
A.适应工业革命开展需要
B.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体现了竞争择优的理念
D.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持续性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规定进入高级文官阶层的人必须通过考试进入国立行政学院学习,且享有法律给予文官的一切待遇,体现了竞争择优的理念,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法国文官的选拔规定,没有涉及工业革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国大革命成果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对官员的择优录用,与“持续性”无关,排除
D项。
14.在西方文官制度下,事务类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须负责。材料意在说明(  )
A.西方的政治制度尚未稳定和成熟
B.“政党分肥制”使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C.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D.西方缺乏对政府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事务类官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与题干“事务类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须负责”相符,据此可知,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故选C项;“尚未稳定和成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政党分肥制”无关,排除B项;“缺乏”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排除D项。
15.西方各国大都实行比较严格的文官职位分类制度,即把各种文官职位的工作内容,按照行业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大类,再在各类职位中按照责任轻重,工作难易程度,分为若干等,在等以下再分若干级,每一等级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职责要求。这种职位分类制度(  )
A.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C.解决了营私舞弊乱象
D.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解析:D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建立文官职位分类制度,按行业、性质、责任、工作难易度来分类,提高了工作效率,D项正确;材料是文官职位分类制度,不涉及分权制衡原则,排除A项;文官职位分类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滋生官僚习气,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从当时最有影响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两党制度形成后,某党一旦掌权,便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而另一政党上台后如法炮制。恰巧,19世纪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它们的一些有效措施,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等,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克里米亚战争使政府问题暴露无遗:众多机构混乱,官员玩忽职守。1855年首相帕麦斯顿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正式法令。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英国的文官制度。
答案:(1)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党政治的弊端;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大学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旧官吏制度的问题;民主政治的完善。
(2)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加强考核,奖优汰劣,提高了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但是长期存在性别歧视、官僚主义、门户之见等顽疾。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基础巩固练]
1.西欧早期的王室官员只是国王的侍从而非国家行政管理人员,但从12世纪开始,这些官员的职责相对明朗,一些常设性的机构和官员出现了。这反映出12世纪以来的西欧(  )
A.封建领主依赖王室生存
B.王权与教权斗争日趋激烈
C.天主教会势力逐渐衰落
D.国家行政机关走向正规化
2.18世纪末,英国海军财务处长和陆军审计处长每年分别花500镑、1 000镑雇人代理;书记员查理每月有81镑13先令的工资,但是他一面雇人顶替,一面又为一位法庭的文官弗雷泽代职,赚取27镑3先令的年薪。这表明(  )
A.文官制度需要改革
B.官僚机构不断扩大
C.官吏制度存在弊端
D.恩赐制导致官员腐败
3.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调查英国人事制度,提出文官改革建议:将政府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分途而治;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以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作为提升文官的依据。这些建议(  )
A.推动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逐渐形成
B.完全防范了官员选拔制度中的弊端
C.奠定了现代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D.说明了政党更替影响了文官的选用
4.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无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
A.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
D.人民主权论的传播
5.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68年间,英国政府曾对文官制度做了新的调整。观察下图,从中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
A.行政人员在政府中的作用降低
B.福利制度导致官员的人数膨胀
C.文官人员设置体现分工专业化
D.文官层次过多影响行政的效率
7.19世纪以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是西方各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尤以英国为典型,而美国对于职务常任原则的态度则要保守得多,故自文官改革之初,美国人便一如既往地反对赋予文官终身任职的保障。美国此举的考虑是(  )
A.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B.割裂与英国的联系
C.保持事务官的活力
D.防止专制独裁出现
8.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以公职身份参与政治活动,要求文官在政治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
A.削弱了政党对国家的控制力
B.确保了文官群体的优良素质
C.规范了政府官员的选用程序
D.推动了政府工作的稳定开展
9.美国建国后,长期实行“政治恩惠制”,即由竞选取胜的总统,把政府职位作为对其竞选支持合作者的一种恩赐而分配给他们。1883年,美国通过法律,决定设立文官委员会,建立考试制度,并确立了功绩制原则。这一变化(  )
A.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削弱了政党政治的影响
C.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升
D.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0.列宁指出:“(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列宁旨在揭露(  )
A.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
B.“政党分肥制”的乱象
C.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虚伪
D.三权分立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
[素养提升练]
11.1854年,英国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即《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此种做法(  )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冲击了稳定的经济秩序
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
D.适应了工业社会的需要
12.(2022·辽宁卷,15)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
A.贵族传统的延续 B.官员地位的降低
C.党派干预的加强 D.政府职能的扩大
13.拿破仑规定进入高级文官阶层的人必须通过考试进入国立行政学院学习,被其录取即进入了文官系统,学生学习期间享受法律给予文官的一切待遇,并领取薪金津贴。毕业后,各部门一律不得拒绝任用。由此可见,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文官制度(  )
A.适应工业革命开展需要
B.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体现了竞争择优的理念
D.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持续性
14.在西方文官制度下,事务类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须负责。材料意在说明(  )
A.西方的政治制度尚未稳定和成熟
B.“政党分肥制”使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C.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D.西方缺乏对政府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15.西方各国大都实行比较严格的文官职位分类制度,即把各种文官职位的工作内容,按照行业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大类,再在各类职位中按照责任轻重,工作难易程度,分为若干等,在等以下再分若干级,每一等级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职责要求。这种职位分类制度(  )
A.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C.解决了营私舞弊乱象
D.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从当时最有影响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两党制度形成后,某党一旦掌权,便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而另一政党上台后如法炮制。恰巧,19世纪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它们的一些有效措施,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等,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克里米亚战争使政府问题暴露无遗:众多机构混乱,官员玩忽职守。1855年首相帕麦斯顿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正式法令。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英国的文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