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基础巩固练]
1.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 )
A.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
C.反映了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
解析:A 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制废除后,士人身份发生若干种不同类型的转变,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故选A项;科举制的废除使士人政治趋于解体,在内忧外患的窘境下,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但清政府时期新式教育体制并未确立,排除C项;科举制的废除说明封建专制制度面临更深重的社会危机,其统治愈发不得人心,促进了国家的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2.下面为1875—1911年间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留学生身份数量变化表。据此可推知这种变化主要是基于( )
时间 留学生数量/人
1875—1894年 1
1894—1900年 2
1901—1911年 11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清末新政的推动
C.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D.先进中国人的救亡图存
解析:B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与1900年之前相比,1901—1911年出任驻外公使的人员结构中,留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发展新式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外交人才,故选B项;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无法解释1901年后留学生数量上升,排除A项;明治维新的成功与驻外公使的人员结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选择何人担任驻外公使是政府的行为,和先进中国人的救亡图存无关,排除D项。
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
课程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学 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 代数 植物 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 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
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解析:B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课程中,有“读经讲经”等传统内容,也有“外语”“几何代数”等现代内容,体现了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故选B项。
4.清末新政期间,鉴于“游学者甚众”,清政府抓紧制定留学生政策,先后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等,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即等同于科举考试及第)。据此能说明晚清政府( )
A.学习引进西方工厂制度
B.颁布维新变法诏令
C.建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
D.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解析:C 据材料“清政府抓紧制定留学生政策,先后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等,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即等同于科举考试及第)”可知,清政府将留学毕业生与科举选官制结合起来,故选C项;西方工厂制度为经济制度,而留学生政策为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排除A项;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排除B项;“正式废除科举制度”与材料“以正途出身(即等同于科举考试及第)”相悖,排除D项。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文官任用资格有明文规定,文官的考试由典试委员会进行组织,各级文官如存违背职守、玷污官吏身份等各种情况之一者,应当受到惩戒。并根据《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成立文官惩戒委员会。这些规定( )
A.保证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公正
B.体现国家制度建设的连续性
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说明政府文官管理的制度化
解析:D 据材料“文官任用资格有明文规定,文官的考试由典试委员会进行组织……根据《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成立文官惩戒委员会”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对文官任用、考察、犯错惩戒等都作了规定,且颁布专项法案进行具体规定,说明了文官管理的规范性,体现了当时政府文官管理的制度化,故选D项;材料中除了有官员任用资格的规定,还有组织考试、错误惩戒等方面的信息,且仅凭草案无法保障官员选拔的公正性,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很多措施由于各种原因后期并未继续实行,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C项。
6.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规定,简任官无须考试,也无法通过考试得到任官资格,荐任和委任官员分别可以通过高等和普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即便是级别较低的荐任和委任文官,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民国初期相比,这一规定反映出( )
A.文官考试与选拔功能难以实现
B.政府因文官缺失导致决策失误
C.文官考试与任用的开放性降低
D.政治环境影响文官制度的实施
解析:C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与民国初期文官制度相比,“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孙中山的官员选拔应以考试制度为主的思想不符,开放性要降低很多,故C项正确。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用的是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即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干部;1955年末,党中央决定,建立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体制。这一变化( )
A.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
B.反映了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成熟
C.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全面型干部
D.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A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持续开展,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带来的弊端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党对现行管理干部的体制必须加以改变,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时期,通过干部管理体制的变化来适应形势的变化,无法说明干部管理体制的成熟,排除B项;培养综合型、全面型干部是新时代对干部提出的要求,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排除D项。
8.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将考核对象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技术类干部侧重能,主要考核干部的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主要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颁布意在( )
A.深入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B.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
C.加强干部管理的法制化
D.建立清正廉洁的官僚队伍
解析:B 据材料“1979年……考核对象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中共中央对干部的考核进行了标准分类,这既有利于促进干部技术的提高,也有利于在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把控,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故选B项;所谓“党管干部”原则,是指由党来管理干部,材料强调的是考核标准,而非管理者主体,排除A项;所谓法制化,是将其考核制度纳入立法,而据材料“《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可知,这是中共中央的意见性文件,不是法制化的表现,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对技术类的考核强调的是能力方面,而非品德上,故无法起到“清正廉洁”的作用,排除D项。
9.下面是1984年体制改革前后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情况的统计表。由表格可看出,当时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
项目 平均 年龄/岁 大学教育 比例/% 人员数量/人
1984年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部长和 副部长 64 58 38 59 1 000 300
国务院 厅和副 厅局长 59 54 35 52 5 000 2 500
A.年轻化、知识化和精简机构
B.知识化、红色化和革命化
C.年轻化、知识化和现代化
D.年轻化、专业化和精简机构
解析:A 依据表格可知,1984年体制改革后,干部平均年龄普遍小于改革前,说明干部队伍年轻化;1984年体制改革后,干部所受大学教育比例高于改革前,说明干部队伍知识化;1984年体制改革后,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人员数量大幅减少,说明精简机构,故A项
正确。
10.1978年以后,我国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 )
A.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B.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C.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
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解析: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推动改革开放,故选C项;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并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部分,排除B项;材料表明公务员制度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未体现社会矛盾的变化,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天津卷,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解析:C 根据材料“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可知,当时的科举制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故选C项;从《时务报》的购买情况可知,科举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侧重选拔实务人才不符合当时科举制的实际情况,排除A项;由当时尽管纷纷购买《时务报》,但却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可以得出,题干所述现象并未极大促进西学传播,排除B项;题干所述说明科举制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实质变化,所以深刻推动制度革新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2.(2022·广东卷,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解析:C 材料反映了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留学,不断削弱科举地位,人才培育方向和人才流动方向发生变化,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故选C项;根据《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的刊登可知,当时社会对出洋留学并没有广泛认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排除B项;“改变了”属于完成时态,此时国人中依然存在不少保守派,排除D项。
13.(2016·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析:D 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不能说明其目的在于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意识形态,禁止使用的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14.(2016·海南卷,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解析:D 由材料可知,“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剪去辫发从形式上表明其追求自由与民权,但在科举考试之时却又假装依然留有辫发入场考试,这说明科举考试的规定使得知识分子不得不收敛新思想以求取功名,可见旧的科举制度制约了新观念的传播,故选D项;科举制日渐衰落,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材料“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新式教育与科举并未融为一体,排除B项;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内容,排除C项。
15.(2022·河北卷,7)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
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
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
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解析:C 据材料可知,书商认为新学能够挽救浙江前途,反映了新学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出社会的转型特征,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俗习惯指的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废除后,参加优贡考试的士子仍被传统思想束缚的情况,不属于风俗习惯的范畴,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士子对新政的态度,不能反映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排除D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该被废除吗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此后有关科举制是否应该废除的讨论,曾一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某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这一问题,搜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九月十七日(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九月二十五日(1905年10月23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摘编自[清]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注:刘大鹏,山西太原乡绅,生于1857年,1894年中举。
材料二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编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摘编自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1)材料一、材料二对废除科举制的看法为何大相径庭
(2)把材料一、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否矛盾 请加以说明。
答案:(1)阶级立场不同,关注点不同。刘大鹏是清末乡绅,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他关注的是当时读书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深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他的关注点在于变法和国家前途。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注意在使用时要收集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史料的互证。
(3)不矛盾。
说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新式学堂建立,但八股取士无助于救亡图存,而且对新式学堂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因此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梁启超力主废除科举。
受科举制影响而形成的西方文官制度成效显著。梁启超受此影响,观念发生变化,看到科举制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提升社会读书风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最终认识到科举制的弊端在八股取士而非制度本身,所以提出恢复科举制的倡议。
梁启超科举观的嬗变,说明梁启超思想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基础巩固练]
1.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 )
A.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
C.反映了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
2.下面为1875—1911年间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留学生身份数量变化表。据此可推知这种变化主要是基于( )
时间 留学生数量/人
1875—1894年 1
1894—1900年 2
1901—1911年 11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清末新政的推动
C.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D.先进中国人的救亡图存
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
课程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学 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 代数 植物 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 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
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4.清末新政期间,鉴于“游学者甚众”,清政府抓紧制定留学生政策,先后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等,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即等同于科举考试及第)。据此能说明晚清政府( )
A.学习引进西方工厂制度
B.颁布维新变法诏令
C.建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
D.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文官任用资格有明文规定,文官的考试由典试委员会进行组织,各级文官如存违背职守、玷污官吏身份等各种情况之一者,应当受到惩戒。并根据《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成立文官惩戒委员会。这些规定( )
A.保证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公正
B.体现国家制度建设的连续性
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说明政府文官管理的制度化
6.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规定,简任官无须考试,也无法通过考试得到任官资格,荐任和委任官员分别可以通过高等和普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即便是级别较低的荐任和委任文官,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与民国初期相比,这一规定反映出( )
A.文官考试与选拔功能难以实现
B.政府因文官缺失导致决策失误
C.文官考试与任用的开放性降低
D.政治环境影响文官制度的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用的是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即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干部;1955年末,党中央决定,建立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体制。这一变化( )
A.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
B.反映了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成熟
C.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全面型干部
D.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8.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将考核对象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技术类干部侧重能,主要考核干部的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主要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颁布意在( )
A.深入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B.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
C.加强干部管理的法制化
D.建立清正廉洁的官僚队伍
9.下面是1984年体制改革前后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情况的统计表。由表格可看出,当时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
项目 平均 年龄/岁 大学教育 比例/% 人员数量/人
1984年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部长和 副部长 64 58 38 59 1 000 300
国务院 厅和副 厅局长 59 54 35 52 5 000 2 500
A.年轻化、知识化和精简机构
B.知识化、红色化和革命化
C.年轻化、知识化和现代化
D.年轻化、专业化和精简机构
10.1978年以后,我国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 )
A.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B.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C.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
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素养提升练]
11.(2022·天津卷,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12.(2022·广东卷,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13.(2016·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14. 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15.(2022·河北卷,7)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
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
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
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该被废除吗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此后有关科举制是否应该废除的讨论,曾一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某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这一问题,搜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九月十七日(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九月二十五日(1905年10月23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摘编自[清]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注:刘大鹏,山西太原乡绅,生于1857年,1894年中举。
材料二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编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摘编自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1)材料一、材料二对废除科举制的看法为何大相径庭
(2)把材料一、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否矛盾 请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