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05:20

文档简介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基础巩固练]
1.《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赋予家长对其他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以把子女出卖为奴”。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加强了贵族的法律解释权
B.激化平民与贵族矛盾
C.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平性
D.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2.进入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对所有权包括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返还占有诸权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具有代表性的罗马法典《法学汇纂》则是一部私法学教科书。这说明罗马法(  )
A.注重公民道德建设
B.具有法理深邃的特点
C.重视维护个人权利
D.推动了自然法的完善
3.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城市是主要的复兴地,这与早期城市具有一定法治实践有关。城市的法治实践就是保障、规范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法律需求,即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罗马法在中古欧洲复兴是因为(  )
A.罗马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法治基础
C.当时欧洲城市法治基础完善
D.欧洲城市自治推动商业发展繁荣
4.下表所示为西方法律史上几部重要法律文献的部分内容。这可以用于印证(  )
名称 内容
《法学阶梯》 关于买卖、租赁、合伙、委任等契约,债务以当事人的同意成立
《法国民法典》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德国民法典》 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契约中所有各点意思未全部趋于一致,在产生疑问时,认为契约未成立
A.私有财产在法律中具有决定性地位
B.西欧法律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C.罗马法对大陆法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D.中世纪法律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5.在1723年的“国王诉剑桥大学案”中,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件复审的首席法官指出: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这与自然公平是不相容的。上述案例可以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国王有权干涉司法
B.司法重视程序公正
C.法官依据先例判决
D.法庭坚持无罪推定
6.“在控告私人化的诉讼模式下,一些无辜的人无端的被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恶意的人指控犯罪,或者被那些为牟取赏金、敲诈勒索的治安官指控犯罪”。为解决上述问题,近代西方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坚持(  )
A.权力制衡 B.行政监督
C.司法独立 D.无罪推定
7.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在理论上,法律总是体现着其创造者的世界观,每一种世界观都包含着社会和经济趋向……它取决于事实上规定权力及凭借这一权力立法的阶级的实际意图。”据此可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
A.体现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B.力求保证司法程序的规范和公正
C.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8.中世纪的西欧“如果有革命思想,公开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钉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
A.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思想
B.革命思想得到了蓬勃发展
C.封建势力依附于基督教会
D.宗教法庭取代了世俗法庭
9.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认为(  )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10.观察下表,①到②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项目 婚礼方式 内容
①中世纪 《婚姻法》 用宗教仪式 需教会主持 没有证人,无须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②新教的 《婚姻法》 可用世 俗仪式 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
B.婚姻习俗逐渐摆脱宗教影响
C.社会进步使结婚程序更加规范
D.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
[素养提升练]
11.(2021·湖南卷,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12.(2023·全国甲卷,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13.(2022·浙江6月选考,16)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14.(2021·河北卷,11)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15.(2021·湖南卷,15)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6.(2019·海南卷,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爱德华·柯克(1552—1634),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
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 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基础巩固练]
1.《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赋予家长对其他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以把子女出卖为奴”。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加强了贵族的法律解释权
B.激化平民与贵族矛盾
C.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平性
D.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和家长权威,债权人对债务人、家长对子女的处置方式比较残酷,带有奴隶社会残酷性的鲜明特点,故选D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缓和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强调《十二铜表法》的残酷性,不涉及司法审判,排除C项。
2.进入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对所有权包括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返还占有诸权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具有代表性的罗马法典《法学汇纂》则是一部私法学教科书。这说明罗马法(  )
A.注重公民道德建设
B.具有法理深邃的特点
C.重视维护个人权利
D.推动了自然法的完善
解析:C 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强调私法建设,对所有权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体现了罗马法对个人权利的重视,故选C项;公民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罗马法对个人权利的维护,而非法理深邃,排除B项;罗马法是实在法,不是自然法,排除D项。
3.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城市是主要的复兴地,这与早期城市具有一定法治实践有关。城市的法治实践就是保障、规范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法律需求,即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罗马法在中古欧洲复兴是因为(  )
A.罗马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法治基础
C.当时欧洲城市法治基础完善
D.欧洲城市自治推动商业发展繁荣
解析:D 据“城市的法治实践就是保障、规范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法律需求,即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可知,这体现了12世纪的城市自治带动了商业发展,故选D项;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罗马法复兴只是作为城市自治的背景之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城市自治推动商业发展繁荣,属于政治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并非体现欧洲城市法治基础完善,排除C项。
4.下表所示为西方法律史上几部重要法律文献的部分内容。这可以用于印证(  )
名称 内容
《法学阶梯》 关于买卖、租赁、合伙、委任等契约,债务以当事人的同意成立
《法国民法典》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德国民法典》 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契约中所有各点意思未全部趋于一致,在产生疑问时,认为契约未成立
A.私有财产在法律中具有决定性地位
B.西欧法律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C.罗马法对大陆法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D.中世纪法律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解析:C 从《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们都与《法学阶梯》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可见它们都受到了《法学阶梯》的影响,即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受到传统罗马法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契约关系,而不是强调私有财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遵循先例”,排除B项;中世纪为5—15世纪,而德国和法国的法典均是19世纪颁布的法典,不属于“中世纪法律”,排除
D项。
5.在1723年的“国王诉剑桥大学案”中,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件复审的首席法官指出: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这与自然公平是不相容的。上述案例可以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国王有权干涉司法
B.司法重视程序公正
C.法官依据先例判决
D.法庭坚持无罪推定
解析:B 据材料“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这与自然公平是不相容的”可知,当时本特利在面临被取消学位的决定时没有申辩机会,这不符合英国司法公正原则,因而后来王座法庭恢复了其学位,这体现了当时英国司法重视程序公正,故选B项;材料中是王座法庭作决定,国王并未干涉司法,排除A项;英国司法重视判例,但材料未体现关于这一判决的先例,排除C项;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法庭判决其有罪前,应视其或推定其无罪,材料体现法庭判决其恢复学位,并未说明判决前的情况,排除D项。
6.“在控告私人化的诉讼模式下,一些无辜的人无端的被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恶意的人指控犯罪,或者被那些为牟取赏金、敲诈勒索的治安官指控犯罪”。为解决上述问题,近代西方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坚持(  )
A.权力制衡 B.行政监督
C.司法独立 D.无罪推定
解析:D 根据材料“在控告私人化的诉讼模式下,一些无辜的人无端的被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恶意的人指控犯罪,或者被那些为牟取赏金、敲诈勒索的治安官指控犯罪”可知,一些无辜的人可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被诬陷,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坚持无罪推定,D项正确;权力制衡虽然是近代西方法律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的特征,但是材料不能体现权力制衡,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司法实践中的无罪推定,没有涉及行政部门对司法部门的监督,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司法部门独立掌握司法权的信息,排除C项。
7.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在理论上,法律总是体现着其创造者的世界观,每一种世界观都包含着社会和经济趋向……它取决于事实上规定权力及凭借这一权力立法的阶级的实际意图。”据此可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
A.体现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B.力求保证司法程序的规范和公正
C.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解析:A 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律体现创造者的世界观,因此西方近代法律制度体现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即体现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故选A项;材料强调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与司法程序无关,排除B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并不是反封建的武器,排除C项;先有资产阶级革命,然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再制定法律制度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
8.中世纪的西欧“如果有革命思想,公开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钉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
A.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思想
B.革命思想得到了蓬勃发展
C.封建势力依附于基督教会
D.宗教法庭取代了世俗法庭
解析:A 据材料“如果有革命思想,公开反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则会被教会……甚至被钉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不允许有违背基督教的思想出现,体现了基督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如果有革命思想……则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体现了革命思想受到压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封建势力的内容,不能得知封建势力是否依附于基督教,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俗法庭,不能得知宗教法庭是否取代世俗法庭,排除D项。
9.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认为(  )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A 根据题干中“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选A项。
10.观察下表,①到②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项目 婚礼方式 内容
①中世纪 《婚姻法》 用宗教仪式 需教会主持 没有证人,无须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②新教的 《婚姻法》 可用世 俗仪式 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
B.婚姻习俗逐渐摆脱宗教影响
C.社会进步使结婚程序更加规范
D.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
解析:D 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宗教改革,从①到②,用世俗仪式取代宗教仪式,婚姻从不需要家长或封建主同意到强调“家长”“政府”认可、要求家长参加婚礼和有证婚人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D项正确。
[素养提升练]
11.(2021·湖南卷,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解析:C 由题干中的信息“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可知,“替代制度”进一步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排除A项;题干中的“债权人”并不一定是奴隶主阶级,排除B项;题干中的“替代制度”进一步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D项中“形成完整体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2.(2023·全国甲卷,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解析:B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故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从共和之前到共和国早期再到公元前3世纪末,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来越低,更多地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故选B项;共和之前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仅仅在这里提及神权问题,局部对应不是正确答案,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故排除D项。
13.(2022·浙江6月选考,16)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解析:C 根据“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是有纠纷的”可得出原来的公民法已经不适应罗马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可得出罗马万民法更适合罗马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成文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排除B项;习惯法已经被淘汰,且材料提到“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排除D项。
14.(2021·河北卷,11)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解析:B 据材料“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恶化的”可知,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选B项;材料强调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是国家的意愿,而非个人意愿,排除A项;私法主要是指调整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而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公共卫生立法,与官员从政无关,排除D项。
15.(2021·湖南卷,15)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解析:B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故A项中“高于”、C项中“压制”的说法错误,排除;由题干中的“国会通过”“赋予最高法院……自由裁量权”“最高法院……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等信息可知,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是对三权分立体制的内部调整,有利于三权分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故B项正确,D项错误。
16.(2019·海南卷,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爱德华·柯克(1552—1634),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
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 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
答案:(1)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法官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抵制了封建专制统治;起草了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