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08:20

文档简介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基础巩固练]
1.1936年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政权;1941年陕甘宁边区蒙、回民族自治区、乡建立。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确立
B.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
C.少数民族人民逐渐实现自治
D.日本侵华推动民族团结御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送医送药,关心少数民族同胞的民生福祉,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奠定基础。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群众路线巩固民族关系
B.少数民族参政议政愿望强烈
C.人民政府重视边疆治理
D.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逐渐完善
3.1952年,中国民族自治区的类型有如下三种: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区;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个别人口很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区;以几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区。这表明,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已正式确立
B.体现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全新局面
4.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9月1日至9日在拉萨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约240人,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怒族和其他民族的代表16人。材料反映出西藏自治区(  )
A.由藏族主导西藏社会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实行特殊的政治发展模式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6.下表反映了1947—2001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据表格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时间 发展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写进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2001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订
A.逐渐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B.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以民族团结为基本前提
D.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原则
7.下表反映了我国(  )
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
时间 小学 普通中学 普通高等 学校
人数/ 万人 占学 生总 数的 比重 /% 人数/ 万人 占学 生总 数的 比重 /% 人数/ 万人 占学 生总 数的 比重 /%
1987年 151.31 8.2 280.07 5.7 11.87 6.1
1990年 1 069.52 8.7 293.03 6.4 13.67 6.6
2000年 1 181.56 9.1 498.91 6.8 31.73 5.7
2012年 1 056.47 10.7 678.90 9.4 177.96 7.4
A.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
8.下图为2016年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一国两制”在自治区落实
C.各民族基本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国家重视民族地区发展
9.下表所示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下列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
时期 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支持各民族开展反抗“三座大山”的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时期 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民族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中国式道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
10.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这些政策有利于(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
C.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
[素养提升练]
11.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是民族联邦理论。此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构建了“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此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
B.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C.继承发展了民族联邦理论
D.保障了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12.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5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  )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
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13.1964年50多个少数民族中的44个民族尚未离开传统聚居区。20世纪9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东部城市。到2000年,有28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布范围显著扩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14.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人口、教育等方面的统计情况。表格说明(  )
时间 少数民族 人口 教育水平 平均寿命
1953年 445.15万 文盲率 90%以上 不足30岁
2020年 1 493.22万 高中阶段 98% 74.7岁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人口发展》
白皮书(2021年9月)整理
A.国家始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
C.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现
D.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15.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首要任务。下图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下图反映了当代中国(  )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
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整理
A.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已经消失
B.以民族工作为中心工作
C.各民族共同繁荣目标初步达成
D.民族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统治者就曾提出对民族地区要“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据《史记》载汉朝时对民族地区“因其故俗为属国”,所谓属国,就是因其俗,存其国号,而属汉朝。属国内的管理制度,则仍按原民族的制度即因俗和用原来的统治者而治。这种体制后来扩展至南方和西南的许多民族地区,如在氐、羌设立广汉属国、金城属国等。魏晋南北朝时曾建立了许多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这些政权在法制上主要采取了因俗而治的双重统治体制。《唐律疏议·名例篇》公开确认各民族的“本俗法”所具有的法律效力,这是对秦汉以来对各民族实行“因俗而治”措施的法律化、制度化。清朝曾制定了一部专门适用于蒙古族的法规《蒙古律例》,《大清会典》记载“国家控驭藩服,仁至义尽,爰按蒙古风俗,酌定律例”。在这部法律中,“凡蒙古犯罪皆论罪”,即用罚牲畜取代清朝法律规定的刑罚。综上所述,“因俗而治”是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一贯奉行的法制原则,它对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苏钦《论古代民族
法制中的“因俗而治”》
材料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一些政策做了适当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适当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九届全国人大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小组。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建议稿)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于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摘编自马启智《新中国60年民族法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基础巩固练]
1.1936年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政权;1941年陕甘宁边区蒙、回民族自治区、乡建立。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确立
B.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
C.少数民族人民逐渐实现自治
D.日本侵华推动民族团结御侮
解析:B 根据材料“1936年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政权;1941年陕甘宁边区蒙、回民族自治区、乡建立”可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政策,并在抗日根据地开始试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为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B项正确;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部分民族地区,不能得出少数民族人民逐渐实现自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团结御侮抵抗日本侵华的内容,排除D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送医送药,关心少数民族同胞的民生福祉,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奠定基础。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群众路线巩固民族关系
B.少数民族参政议政愿望强烈
C.人民政府重视边疆治理
D.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逐渐完善
解析:A 根据材料“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关心少数民族同胞的民生福祉”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关心少数民族同胞民生福祉,巩固民族关系,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心,未涉及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意愿,排除B项;少数民族不仅仅处于边疆地区,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而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容,排除D项。
3.1952年,中国民族自治区的类型有如下三种: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区;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个别人口很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区;以几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区。这表明,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已正式确立
B.体现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全新局面
解析:B 由材料可知,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既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也有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的自治,体现了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的特点,故选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A项;1952年,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正式确立,排除C项;民族自治区的类型只能反映我国的民族政策,无法体现D项,排除。
4.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9月1日至9日在拉萨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约240人,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怒族和其他民族的代表16人。材料反映出西藏自治区(  )
A.由藏族主导西藏社会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实行特殊的政治发展模式
解析:C 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出席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了大多数,反映出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项正确;西藏自治区由藏族等各民族在中央的领导下依法自治,并非由藏族主导西藏社会发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并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并非西藏自治区政治发展模式的特殊性,排除D项。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A 根据材料“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前提,不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符合国情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前提,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排除D项。
6.下表反映了1947—2001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据表格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时间 发展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写进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2001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订
A.逐渐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B.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以民族团结为基本前提
D.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原则
解析:A 由“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写进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进行修订”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诞生到走向成熟一直伴随着相关法律的颁布和修订,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渐走上法制化轨道,A项正确;“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以偏概全,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基本前提,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原则,排除D项。
7.下表反映了我国(  )
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
时间 小学 普通中学 普通高等 学校
人数/ 万人 占学 生总 数的 比重 /% 人数/ 万人 占学 生总 数的 比重 /% 人数/ 万人 占学 生总 数的 比重 /%
1987年 151.31 8.2 280.07 5.7 11.87 6.1
1990年 1 069.52 8.7 293.03 6.4 13.67 6.6
2000年 1 181.56 9.1 498.91 6.8 31.73 5.7
2012年 1 056.47 10.7 678.90 9.4 177.96 7.4
A.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
解析:A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及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充分反映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的落实,A项正确。
8.下图为2016年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一国两制”在自治区落实
C.各民族基本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国家重视民族地区发展
解析: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个地区的国家补贴都超过本地的财政收入,说明国家大力支持民族自治区,重视民族地区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具有较大程度的财政经济自主权,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地区的治理,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国家补贴民族自治区,无法说明各民族基本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排除C项。
9.下表所示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下列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
时期 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支持各民族开展反抗“三座大山”的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时期 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民族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中国式道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在革命时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制定了民族政策并且是不断调整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说明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A项正确;“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说法夸大,并且和革命时期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排除C项;“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相符,与改革开放后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
10.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这些政策有利于(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
C.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
解析:A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实行一系列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项正确;“消除”说法绝对,排除B项;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提到少数民族的政策,而不是基层自治制度,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是民族联邦理论。此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构建了“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此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
B.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C.继承发展了民族联邦理论
D.保障了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并未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民族联邦理论,而是根据中国国情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体现,故选B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可知,并非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排除A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与民族联邦理论不同,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非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
12.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5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  )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
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解析:B 据题干可知,经过各地自报民族名称后,新中国经过长期、反复的民族识别工作,最后55个少数民族识别工作完成。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完成民族识别工作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其他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故选B项;“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排除A项;“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不符合逻辑,民族识别工作是区分各民族,保持其民族特色,排除C项;少数民族不仅仅分布在边疆地区,排除D项。
13.1964年50多个少数民族中的44个民族尚未离开传统聚居区。20世纪9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东部城市。到2000年,有28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布范围显著扩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解析:C 据材料“1964年……尚未离开……”“20世纪9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东部城市”“到2000年……分布范围显著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断得到开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加快,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强,故选C项;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A项;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排除B项;三线建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业布局,但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14.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人口、教育等方面的统计情况。表格说明(  )
时间 少数民族 人口 教育水平 平均寿命
1953年 445.15万 文盲率 90%以上 不足30岁
2020年 1 493.22万 高中阶段 98% 74.7岁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人口发展》
白皮书(2021年9月)整理
A.国家始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
C.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现
D.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解析:B 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2020年与1953年相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教育等都有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结果,B项正确;“国家始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表中“平均寿命”一栏不符,属于以偏概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排除C项;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以偏概全,排除D项。
15.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首要任务。下图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下图反映了当代中国(  )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
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整理
A.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已经消失
B.以民族工作为中心工作
C.各民族共同繁荣目标初步达成
D.民族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解析:D 根据图示可知,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加强了对民族地区固定资产的投资,说明国家扶持民族发展,民族治理工作成效显著,D项正确;民族间差距已消失说法错误,民族间的差距不可能消失,排除A项;当代中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工作,不是民族工作,排除B项;当代中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尚未实现,排除C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统治者就曾提出对民族地区要“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据《史记》载汉朝时对民族地区“因其故俗为属国”,所谓属国,就是因其俗,存其国号,而属汉朝。属国内的管理制度,则仍按原民族的制度即因俗和用原来的统治者而治。这种体制后来扩展至南方和西南的许多民族地区,如在氐、羌设立广汉属国、金城属国等。魏晋南北朝时曾建立了许多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这些政权在法制上主要采取了因俗而治的双重统治体制。《唐律疏议·名例篇》公开确认各民族的“本俗法”所具有的法律效力,这是对秦汉以来对各民族实行“因俗而治”措施的法律化、制度化。清朝曾制定了一部专门适用于蒙古族的法规《蒙古律例》,《大清会典》记载“国家控驭藩服,仁至义尽,爰按蒙古风俗,酌定律例”。在这部法律中,“凡蒙古犯罪皆论罪”,即用罚牲畜取代清朝法律规定的刑罚。综上所述,“因俗而治”是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一贯奉行的法制原则,它对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苏钦《论古代民族
法制中的“因俗而治”》
材料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一些政策做了适当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适当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九届全国人大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小组。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建议稿)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于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摘编自马启智《新中国60年民族法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1)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因俗而治制度,相应的民族法制开始建立和发展;唐朝时期,确认本俗法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典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不同风俗习惯的各民族的法律适用问题;清代时期,注意各民族所特有的习俗风尚,在立法中根据不同民族的特殊情况做出变通规定。
(2)背景: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传统;原本的民族法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西部大开发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
意义:已初步形成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依法治国的实现;较好地保障了我国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推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地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