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08:08:07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基础巩固练]
1.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  )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
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
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解析:C 题干提供的主要信息是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表明部分诸侯国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意味着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C项正确;A项应为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排除;税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其主观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
2.由于史籍没有明文记载秦朝劳动者服役的起始年龄,学者遂据“汉承秦制”的定势思维逆推秦朝劳动者的服役始年为20岁或23岁。后来,据对睡虎地秦简的研究发现,秦人17周岁开始为国家服役。由此可知(  )
A.文献与考古互证方可证实历史
B.考古发掘可以补写历史
C.唯考古发掘才能还原历史真相
D.历史推断违背求真理念
解析:B 根据材料“史籍没有明文记载秦朝劳动者服役的起始年龄”“据对睡虎地秦简的研究发现,秦人17周岁开始为国家服役”可知,考古实物史料的新发现,补充了原有的历史研究,故选B项;文献与考古互证有利于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接近历史的真实性,但“方可证实”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唯考古发掘才能还原历史真相”表述过于绝对,历史研究还需通过多重史料进行多方研读,排除C项;求真的过程中包含着不断演进的历史推断,是对真理的追求而非违背,排除
D项。
3.有学者认为,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是因为,这些原则(  )
A.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解析:A “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体现了因时因地、量民力而征税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公平便利的思想,A项正确;传统儒学内涵讲求仁、义、礼、智、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规范,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这些原则并非实际的举措,排除C、D两项。
4.《唐六典》记载:“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指国家无须征发力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税制度(  )
A.因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而推行
B.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C.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D.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解析:D 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绫绢(粗绸)”“收其庸”等可以判断这是唐朝时期实行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D项正确;A、B、C三项均指向两税法,排除。
5.自汉朝以后,以收定支的原则一直占据着国家税收制度的主导地位。杨炎提出两税法后,一改“量入为出”之原则,是先由国家计算好财政支出,定出所需的总税额,地方再根据中央分配的数目进行征收。这一变化意在(  )
A.减轻地主负担 B.强化人身控制
C.保证财政收入 D.消除土地兼并
解析:C 据材料“是先由国家计算好财政支出,定出所需的总税额,地方再根据中央分配的数目进行征收”可得出,这一变化意在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两税法下,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户等征收户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控制,加重了地主的赋税,同时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排除A、B、D三项。
6.《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少得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 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
A.人口的出生率偏低
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赋役统计制度变化
D.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解析:C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赋役税收不再以人丁为主,资产渐重,赋役统计制度发生变化,故选C项。
7.《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
A.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
D.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析:C “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这有利于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C项正确;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是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主要表现为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没有动摇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8.1853年,为了镇压太平军,江苏最早出现了“就地筹饷”的厘金制度,后来很快遍行全国。“厘金”由地方掌握,上交中央的只占20%。厘金中以百货厘最早、范围最大,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征之列。这一制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取消。厘金制度(  )
A.瓦解了政府统治基础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了经济社会秩序
D.规范了地方税收制度
解析:C 厘金被地方掌握,涉及范围广,属于杂税行列,没有统一准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C项正确;政府统治基础是自然经济,厘金制度并未瓦解政府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材料表明厘金只最初用于军费,但在清朝与外国侵略者战争中的屡战屡败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厘金属于杂税,正税之外额外征收,不利于规范地方税收制度,排除D项。
9.1940年1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统一累进税暂行税则》,废除旧社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将之前在边区征收的田赋、公粮、营业税、烟酒税、牌照税、印花税六税合一,统一为农业统一累进税。具体征收办法采用民主评议,每年逐户核定分数,确定负担数额,并逐步推广到整个华北根据地。统一累进税制的实施(  )
A.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减轻了全中国人民的赋税负担
D.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解析:D 1940年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统一累进税制的实施简化了税制,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人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项正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要到三大改造以后,此时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排除A项;1940年国共正处于第二次合作时期,并非对抗状态,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赋税负担,而非全国人民,排除C项。
10.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取消了关于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规定,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个税。这一举措的出发点(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D.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减少了存款利息,有利于刺激消费、鼓励投资,促进货币流通,D项正确;这一措施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但在2008年,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显然A、C两项不是这一措施的出发点,排除;征收利息税属于对内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全球化关系不大,排除B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1·广东卷,4)1289年,元朝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解析:B 由材料元朝“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可知,元朝的赋税政策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同时固化了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使木棉这种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程度降低,也抑制了私营纺织业的发展,因而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
12.(2021·辽宁卷,5)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B项正确;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与蠲免政策的宗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贪腐信息,排除C项;蠲免政策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但不是目的所在,排除
D项。
13.(2021·湖南卷,7)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  )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
1867年 1894年
数量 货值/ 海关两 数量 货值/ 海关两
铁 113 441(担) 264 503 1 185 411(担) 2 467 590
锡 33 502(担) 582 146 97 008(担) 2 046 897
火 柴 79 263(箩) 71 384 6 615 327(箩) 1 638 931
煤 113 430(吨) 992 649 486 295(吨) 3 221 343
糖 186 176(担) 754 609 1 823 890(担) 9 507 153
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解析:D 题表中未提及出口贸易额,无法得出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排除A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推动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排除B、C两项。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相较于1867年,1894年进口商品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火柴与糖,进口数量增加近10倍,而其税收则大幅下降,这严重冲击了近代中国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中国的海关不能维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利益,其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选D项。
14.(2021·山东卷,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1921年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所以从国际局势的影响角度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关税收额总体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所以海关税收额大幅提高,这与A图相似,故选A项;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B图中1918年之后的图示与实际不符,排除B项;1914—1918年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这期间是海关税收额最低的时候,C、D两项与此不符,排除。
15.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中进口税率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税目。此次关税改革(  )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
C.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积极准备
D.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
解析: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税是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而1985年进口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便于发展新技术和改善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进入中国,加强了中外的经济联系,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故选D项。
16.(2023·湖南卷,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敦煌户简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 户数 受足 户数 平均每 户应受 田亩数 平均每 户未受 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 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助田3 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
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答案:(1)问题:均田制下,受田受足户数严重不足;实际受田数远达不到应受田数。
原因:土地兼并导致国家手中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大地主、大官僚肆意侵吞土地;新开垦土地数量不多,人口的增加等。
(2)白居易、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病。白居易认为征钱带来了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柳宗元认为按户等征税导致富人贿赂官员逃税,穷人更加贫穷。上述看法切中了两税法的弊病,但没有看到其积极意义,如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人都主张恢复租庸调制,但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因为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渐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导致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唐政府实行两税法。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基础巩固练]
1.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  )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
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
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2.由于史籍没有明文记载秦朝劳动者服役的起始年龄,学者遂据“汉承秦制”的定势思维逆推秦朝劳动者的服役始年为20岁或23岁。后来,据对睡虎地秦简的研究发现,秦人17周岁开始为国家服役。由此可知(  )
A.文献与考古互证方可证实历史
B.考古发掘可以补写历史
C.唯考古发掘才能还原历史真相
D.历史推断违背求真理念
3.有学者认为,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是因为,这些原则(  )
A.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4.《唐六典》记载:“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指国家无须征发力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税制度(  )
A.因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而推行
B.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C.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D.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5.自汉朝以后,以收定支的原则一直占据着国家税收制度的主导地位。杨炎提出两税法后,一改“量入为出”之原则,是先由国家计算好财政支出,定出所需的总税额,地方再根据中央分配的数目进行征收。这一变化意在(  )
A.减轻地主负担 B.强化人身控制
C.保证财政收入 D.消除土地兼并
6.《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少得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 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
A.人口的出生率偏低
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赋役统计制度变化
D.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7.《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
A.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
D.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8.1853年,为了镇压太平军,江苏最早出现了“就地筹饷”的厘金制度,后来很快遍行全国。“厘金”由地方掌握,上交中央的只占20%。厘金中以百货厘最早、范围最大,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征之列。这一制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取消。厘金制度(  )
A.瓦解了政府统治基础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了经济社会秩序
D.规范了地方税收制度
9.1940年1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统一累进税暂行税则》,废除旧社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将之前在边区征收的田赋、公粮、营业税、烟酒税、牌照税、印花税六税合一,统一为农业统一累进税。具体征收办法采用民主评议,每年逐户核定分数,确定负担数额,并逐步推广到整个华北根据地。统一累进税制的实施(  )
A.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减轻了全中国人民的赋税负担
D.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10.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取消了关于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规定,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个税。这一举措的出发点(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D.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
[素养提升练]
11.(2021·广东卷,4)1289年,元朝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12.(2021·辽宁卷,5)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13.(2021·湖南卷,7)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  )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
1867年 1894年
数量 货值/ 海关两 数量 货值/ 海关两
铁 113 441(担) 264 503 1 185 411(担) 2 467 590
锡 33 502(担) 582 146 97 008(担) 2 046 897
火 柴 79 263(箩) 71 384 6 615 327(箩) 1 638 931
煤 113 430(吨) 992 649 486 295(吨) 3 221 343
糖 186 176(担) 754 609 1 823 890(担) 9 507 153
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4.(2021·山东卷,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
15.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中进口税率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税目。此次关税改革(  )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
C.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积极准备
D.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
16.(2023·湖南卷,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敦煌户简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 户数 受足 户数 平均每 户应受 田亩数 平均每 户未受 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 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助田3 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
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