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08:09:10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基础巩固练]
1.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解析:C 材料所述为秦汉时期的户籍管理,属于基层治理体系的一部分,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在秦汉时期是否具有优势地位,排除A项;湖北云梦不是边疆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政府对户籍管理的重视,且是出于征发赋役的目的,排除D项。
2.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纸进行登记,称为“黄籍”;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纸进行登记,称为“白籍”,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自东晋成帝至陈文帝,政府先后进行了十次土断,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该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
A.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加强
B.解决了人口隐匿的问题
C.导致了士族势力的没落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D “土断”使白籍人口本地化,承担赋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东晋时期逃到南方的几家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专制集权削弱,排除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士族没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夸大了“土断”的作用,排除。
3.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解析:C 《考课令》以户口的增加与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户口数量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户口是中国古代的财税基础,重视户口的数量本质上是重视财政收入,C项正确;标准化应强调多条细化的考核标准,材料只涉及户口增减一项,排除A项;材料主体是考课制度而非户籍管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考核实施后的效果,排除D项。
4.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类并登记造册,严禁私自逃亡换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这有利于社会管理,C项正确;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固化了社会各阶层,排除B项;明朝人口增长主要与高产作物引进、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有关,材料所述与此关系不大,排除D项。
5.据汉简可知,汉朝外出者必须向官府申请通关文牒“过所”;当乡啬夫审查无异后,具“请过所牒”呈报郡县;郡县受理核实拟“过所文”,郡太守、县令丞签发钤印“正过所”,发给行人随身携带,另存“副过所”以备查。据此可知,汉朝(  )
A.乡啬夫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B.乡啬夫与郡太守、县令丞相互牵制
C.地方基层管理流程清晰、分工明确
D.郡县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外出人员向乡啬夫提出申请,乡啬夫审查后呈报郡县,郡县核实后拟写过所稿,郡太守、县令丞勘发过所,这说明地方基层管理流程清晰、分工明确,故选C项;乡啬夫掌狱讼、赋税,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排除A项;“相互牵制”说法错误,乡啬夫是乡官,不能制约郡县长官,排除B项;乡、里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而不是郡县,排除D项。
6.《旧唐书·食货志》记载:“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该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
A.中央监察制度的完善
B.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
C.政府户籍管理的放松
D.社会救济工作的开展
解析:B 据材料“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村坊邻里,递相督察”可知,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体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基层,而非中央监察制度,排除A项;政府户籍管理加强,而非放松,排除C项;社会救济对象主要为弱势群体,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7.明初实行“里老人”理诉制度。乡里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老人”,以“礼”为断案准则,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明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推动礼法结合
C.维护基层稳定 D.完善司法体系
解析:C 明朝实行的“里老人”制度,“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其目的是“化解纠纷,平息矛盾”,这体现了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基层稳定,C项正确;“里老人”制度属于地方基层治理,不属于地方行政,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礼”的作用,并没有强调“法”的运用,排除B项;完善司法体系属于客观上所起到的作用,并非主观目的,排除D项。
8.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赋税制度的演变 B.治理理念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疆域的拓展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废除人头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故选A项;清朝基层治理延续封建社会的里甲制和保甲制,理念并没有革新,排除B项;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它与基层管理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国家疆域的拓展所带来的应是边疆管理的革新,与材料中的基层管理关系不大,排除D项。
9.宋以前,社会救助以乡村地区的赈灾救荒为重点。宋代,政府下令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自然灾害严重 B.城市经济繁荣
C.边疆战事频繁 D.儒家思想复兴
解析:B 根据材料“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城市专门的官方救助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B项;“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说明宋代形成常态化的官方救助体系,而自然灾害严重不具有常态化的特点,排除A项;“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主要救助“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与边疆战事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儒家思想的复兴是宋代建立城市官方救助体系的重要因素而非主要因素,排除D项。
10.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解析:C 通过题干描述可知,清代政府救灾赈灾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程序性工作,而且各环节分开,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划分职责明确,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C项
正确。
[素养提升练]
11.东晋和南朝为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推行了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土断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  )
A.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
B.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晋和南朝实行土断政策来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这有助于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
12.(2023·浙江1月选考,4)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解析:C 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年)”可知,这是唐朝,根据材料“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可知,这是依据人的外貌来编定户籍,即貌阅之法,故选C项;黄籍、白籍是东晋时期的户籍制度,故排除A、B两项;诸色户计是元代的户籍管理办法,故排除D项。
13.(2023·全国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通过采取百姓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民间社会控制的目的,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朱元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得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14.(2023·广东卷,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B 王夫之《宋论》论及宋朝基层制度,该制度下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具有“兵农合一”的特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制度,B项正确;A项行于唐朝,C、D两项行于明朝,均排除。
15.(2020·天津卷,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解析:B 自治、自律关键在于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性,而中国古代宗法观念及儒学主导地位所带来的文化认同为其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
16.(2023·山东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
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答案:(1)人地矛盾;族人与棚民的矛盾;宗族内部的矛盾。
(2)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地方政府服从中央;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统治、保障社会治理;礼法结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基础巩固练]
1.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2.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纸进行登记,称为“黄籍”;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纸进行登记,称为“白籍”,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自东晋成帝至陈文帝,政府先后进行了十次土断,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该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
A.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加强
B.解决了人口隐匿的问题
C.导致了士族势力的没落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4.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5.据汉简可知,汉朝外出者必须向官府申请通关文牒“过所”;当乡啬夫审查无异后,具“请过所牒”呈报郡县;郡县受理核实拟“过所文”,郡太守、县令丞签发钤印“正过所”,发给行人随身携带,另存“副过所”以备查。据此可知,汉朝(  )
A.乡啬夫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B.乡啬夫与郡太守、县令丞相互牵制
C.地方基层管理流程清晰、分工明确
D.郡县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6.《旧唐书·食货志》记载:“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该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
A.中央监察制度的完善
B.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
C.政府户籍管理的放松
D.社会救济工作的开展
7.明初实行“里老人”理诉制度。乡里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老人”,以“礼”为断案准则,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明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推动礼法结合
C.维护基层稳定 D.完善司法体系
8.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赋税制度的演变 B.治理理念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疆域的拓展
9.宋以前,社会救助以乡村地区的赈灾救荒为重点。宋代,政府下令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自然灾害严重 B.城市经济繁荣
C.边疆战事频繁 D.儒家思想复兴
10.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素养提升练]
11.东晋和南朝为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推行了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土断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  )
A.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
B.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2.(2023·浙江1月选考,4)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13.(2023·全国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14.(2023·广东卷,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15.(2020·天津卷,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16.(2023·山东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
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