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秦简中的《傅律》规定:百姓傅籍时,“匿敖童”“占癃不审”“不当老”等弄虚作假行为是不允许发生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则更是明显的必须登记年龄大小的铁证。这表明秦朝( )
A.法家思想指导司法实践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管理
D.地方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解析:C 在有关秦朝户籍管理的律令中,明文禁止“匿敖童”“占癃不审”“不当老”等行为,此外秦王下达必须登记年龄大小的命令,这表明秦朝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管理,故C项正确。
2.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解析:D 材料中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和从北方南渡而来的居民区别登记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并区别征发赋役。而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则“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承担赋役”,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主要依据,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白籍人口主要是汉族,排除B项;白籍人口承担赋役可以加强中央集权,但主要原因不是社会动荡,而是增加赋役的需要,排除C项。
3.相比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为“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这一变化( )
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
C.体现宋朝户口管理的开放性
D.说明宋朝户籍制度已经完善
解析:C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以居住地和地产等作为户籍划分的依据,而非前朝的以社会等级身份划分,户口管理和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
4.明代中叶,开始推行附籍与寄籍制度。所谓附籍是指“各处逃移人户悉宥(宽恕)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寄籍是指保留原籍的同时可在外挂籍寄居。这表明当时( )
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B.赋役负担的减轻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社会流动性增强
解析:D 材料中的“附籍与寄籍制度”放松了对户籍的管理,有利于人口的流动,故选D项;据材料“许于所在官司附籍”和“保留原籍”可知,政府对户籍是有所管理的,排除A项;据材料“纳粮当差”可知,还是存在赋役负担,不能说明负担减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户籍的控制放松而不是对商业的控制放松,排除C项。
5.秦汉时期,政府构建了以亭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西汉的长安设有16个街亭,东汉的洛阳设有24个街亭和12个门亭。这一体系( )
A.保障了官僚政治的稳定
B.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
C.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
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解析:D 据题干信息可知,秦汉政府以亭为核心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如在西汉长安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的亭合计36个,这有利于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选D项;亭的负责人多由退役的士兵担任,或者是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并不是通过选官制度选拔的,排除A项;亭只是基层组织而已,绝非“权力中心”,排除B项;“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的是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而汉代的“亭”主要是治安机构,排除C项。
6.在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中,小农世代生活于乡里,极少与官府直接接触。而以农业税为支撑的古代国家财政使得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于是宗族就能发挥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该观点旨在强调( )
A.政权实现绝对集权控制
B.乡村社会存在地方自治
C.尊卑有序的社会共同体
D.基层治理官民合治模式
解析:B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国家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征收农业税这一任务,地方上的“宗族”这一组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此可知,题干之意在于强调在中国古代的基层社会中,存在着“宗族”这一地方自治组织,故选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政府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这充分说明政权并没有实现绝对的集权控制,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虽然述及“官府”“宗族”“农户”等组织,但是并没有强调其“尊卑有序”,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主要依靠“宗族”这一组织来治理,而不是“官民合治”,排除D项。
7.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中的士绅在经济上是封建剥削者,政治上是现存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文化上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正是‘依靠地主士绅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受到冲击出现下移
B.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士绅阶层
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权
D.士绅阶层延展了国家基层治理
解析:D 隋唐的科举制度对贵族力量的消亡和士绅阶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一批人沉淀下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士绅通过统治者赋予的政治、经济特权以及社会其他权利,并以儒学为思想导向,协助朝廷进行地方管理,维护封建统治,D项正确;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和补充,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不是皇权下移,排除A项;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对农民进行剥削,排除B项;门阀士族不等同于士绅,门阀士族在唐朝时期衰落,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不能说门阀士族对国家政权造成影响,排除C项。
8.西汉吕后时期实行“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汉文帝时期颁布“养老令”,规定“年八十已(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汉哀帝时期赐予高龄老人象征意义的王杖(如鸠杖)等。这些举措( )
A.体现出优抚政策的教化性趋向
B.反映出赈济活动由国家主导
C.旨在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D.确立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解析:A 材料所述为西汉对老人的优抚,有利于引导人们尊敬与赡养老人,凸显了优抚政策的教化性趋向,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赈济行为,排除B项;材料中举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以巩固自身统治,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9.唐承隋制,于贞观二年(628年)正式设置义仓并征收义仓税。据统计,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的220余年间,中央政府实行赈灾(救济)共计136次,其中义仓赈灾106次,约占总赈灾次数的80%。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社会保障依靠民间力量
B.赋税制度的日益完善
C.政府发挥社会教化功能
D.政府有一定备荒意识
解析:D 义仓的主要作用在于防灾、防荒,D项正确;社会保障主要依靠政府,排除A项;材料仅提到义仓税,不能说明赋税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社会救济而非社会教化,排除C项。
10.《筹济篇》有谓:“万历间,御史钟化民救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如修学、修城、浚河、筑堤之类,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借急需之工,养枵腹之众,公私两利。”据此可知,明代救荒( )
A.主体是民间慈善组织
B.核心是保证粮食供应
C.出现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D.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解析:C 据材料“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可知,明代救荒通过工程建设来吸纳灾民,并以支付工作报酬的形式,达到赈济的目的,即“以工代赈”,故选C项;“御史钟化民救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说明救荒主体是官府,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以工代赈”这种形式的出现,没有体现救荒的核心,排除B项;一条鞭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徭役负担,排除D项。
11.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
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 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解析:A 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据此可知作为基层单位的庄园有一定的自治权,故选A项;题干未提及农业在庄园经济中的比重,排除B项;“完全独立主权”不符合史实,庄园主作为封臣需要效忠封君,排除C项;“形成强大王权”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排除D项。
12.在中古时期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
A.封君封臣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B.乡村共同体丧失自治权
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治理
D.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开始,法国王室监察官逐渐控制了村民会议的自治权,即王权扩张,中央集权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世纪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王权的扩张,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因此材料体现的是17世纪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了社会治理,C项正确;A项与“领主……权利被进一步限制”矛盾,排除;“丧失”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即基层治理模式发生变化,未体现基层治理水平提高,排除D项。
13.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 )
A.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接受监督
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解析:D 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故选D项。
14.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1847年的《乡镇改革法》、1848年和1875年的卫生改革法案、1870年的《公共教育法》等相继出台,确立起英国地方政府新的管理体制。上述每一个立法都规定建立一个互相分开并均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
A.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B.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C.福利国家的雏形初现
D.社会治理向民主化转型
解析:D 材料中英国通过立法的形式推动地方治理在社会救济、卫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自我管理,反映出社会治理的民主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中央减少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16世纪宗教改革后,近代民族国家就逐渐形成了,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福利国家的内容,福利国家要求构建起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等包含广泛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福利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排除C项。
15.1998年英国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政府与志愿组织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下表为英国内政部实施的“内政部公民抽样调查”,涉及2001—2008年英国公民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情况。据表格可知( )
时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8月 2008年4—12月
非正式志愿活动 34% 37% 37% 35% 35%
正式志愿活动 27% 28% 29% 27% 26%
被访人数 9 430人 8 920人 9 195人 8 804人 6 538人
——据韩央迪《英美社区服务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整理
A.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
B.公民参与在社区治理中得到凸显
C.政府逐渐退出社区治理体系
D.英国的基层治理以公民自治为主
解析:B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8年英国公民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人数在被访人数中的比例均超过60%,上下波动幅度较小,由此可见,公民参与在社区治理中得到凸显,B项正确;广泛的公民参与是非政府组织迅猛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非政府组织发展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A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与志愿组织、社区组织共同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据此无法判断政府逐渐退出社区治理体系,也无法得出基层治理以公民自治为主,排除C、D两项。
16.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一修订,突出了( )
A.道德关怀和精神赡养
B.福利国家建设的目标
C.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权
D.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解析: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八条内容可知,其体现了在生活和精神上对老年人的关照,突出了道德关怀和精神赡养,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代 概况
春秋战国 时期 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 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 朝时期 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时期 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进行核对。唐朝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 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时期 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沿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摘编自王伟《中国户籍制度:
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根据上表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2分)
阐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国家需要掌握人口数据,以方便征发赋役,对户籍的管理总体上越来越严格;但在政治动荡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对户籍的管理也较松懈;政权稳定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趋向严密,对户籍的管理也较严苛。每当从分裂走向统一,新王朝就要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统计人口,加强户籍管理,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8分)
综上所述,户籍制度折射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状况,中国是古代政治演进的一面镜子。(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依托乡里组织展开和进行。由一群少拿或不拿官俸的乡里民众来担任各种职务。乡里组织作为法定基层组织,拥有国家赋予的控制基层社会的权力,与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血缘群体不同,乡里组织是政府强制在基层社会推行的,以地缘为特征的官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工具。以相近地域和血缘结合起来的宗族组织及宗族制度占有显著地位,它们交织缠绕、影响以至操纵乡里组织。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士绅阶层包括士族和乡绅。他们拥有柔性权力与威望,依靠这种影响力而成为治理者,治理着当地的社会。而治理中所依据的礼法,除了国家制定的明文律法和制度之外,士绅们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及现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
——摘编自薛凤伟《中国古代基层社会
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立的两种基层治理体制。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建构了以居委会为基础的“街道—居委会”城市基层组织和治理制度。在农村,逐渐建立了“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每一个农民都被纳入公社组织和体制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宜山、罗城等地的村民群众自主探索,率先创造了村民自治制度,国家在城市普遍推行居民自治。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在基层治理制度建设中积极推动城乡基层基本治理制度的一体化。同时开展了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一系列新型城镇化行动,进而生成了城中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不同于传统城乡社会的特殊社会样态。
——摘编自卢福营、沈费伟《中国基层治理的
空间格局:历史演变与影响维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层管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9分)
答案:(1)建立严密的地方乡里组织机构;重视发挥地方宗族和士绅力量进行治理;制定相应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注重道德教化。(5分)
(2)变化:由城乡分立的二元化管理向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放松国家行政权力,地方自治权力逐渐增大;社会样态向多样化发展。(4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由于受苏联影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逐渐被突破,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乡村工业的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增强;受本国传统和西方自治治理思想的影响。(5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使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相混合,创立了相当独特的封建体制。这其中包括领主经济和地方社会的自立性。这种日耳曼传统的发展,是地方性和自治性的权力结构。哪怕是王权,也要建立在这种地方性和自治性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薛涌《“黑暗时代”不
黑暗:中世纪的再发现》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期,英国就出现以教区救济为特色的社区扶贫救助,开创了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建设的先河。英国的社区建设呈现出较强的国家战略规划性,并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社区服务私有化和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1990年,英国颁布《全国健康服务及社区照顾法案》,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的“全生命周期照顾政策”。作为一个判例法国家,英国在社区治理中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系列化专门法案。以社区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照顾与服务为例,2003年出台了“八岁以下儿童日间照顾与托幼的国家标准”,对儿童照顾的各方面服务提供了统一标准。
——摘编自周长鲜等《部分发达国家
社区治理的立法概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中世纪“地方社会的自立性”的表现,并从制度层面简述其对近代英国、美国和法国基层治理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社区治理发展呈现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发挥的功能及其意义。(8分)
答案:(1)表现:庄园自治;城市自治。(2分)
影响:英国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美国形成以乡镇为基本单位的自治制度;法国形成自治市镇制度。(4分)
(2)特征:起步早;国家战略规划性较强;从政府主导到社区服务私有化;注重立法保障;关注不同人群的需求。(3分)
功能: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3分)
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2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使家庭残缺、社会组织崩溃、经济面临全面重建……在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和推行全民保障的压力下,西方社会也开始标榜其福利国家对于国民的保护功能,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福利竞争。……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全面社会功能受到了实践的挑战。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增长率普遍超过了经济的增长率;另一方面,福利国家的再分配超过了税收,使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
——摘编自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作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通过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摘编自《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
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策略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加以说明。(12分)
答案:建议一: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从国情出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分)
说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战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需要建立的。但受社会主义阵营计划经济和全民保障的压力,追求福利国家的全面社会功能,导致社会保障的增长率超过经济的增长率,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过度的福利开支,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所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从国情出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4分)
建议二:社会保障制度应在提高社会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2分)
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但过度的社会保障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助长了懒惰行为,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活力与民众需求之间寻求平衡。(4分)第六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秦简中的《傅律》规定:百姓傅籍时,“匿敖童”“占癃不审”“不当老”等弄虚作假行为是不允许发生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则更是明显的必须登记年龄大小的铁证。这表明秦朝( )
A.法家思想指导司法实践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管理
D.地方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2.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3.相比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为“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这一变化( )
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
C.体现宋朝户口管理的开放性
D.说明宋朝户籍制度已经完善
4.明代中叶,开始推行附籍与寄籍制度。所谓附籍是指“各处逃移人户悉宥(宽恕)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寄籍是指保留原籍的同时可在外挂籍寄居。这表明当时( )
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B.赋役负担的减轻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社会流动性增强
5.秦汉时期,政府构建了以亭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西汉的长安设有16个街亭,东汉的洛阳设有24个街亭和12个门亭。这一体系( )
A.保障了官僚政治的稳定
B.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
C.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
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6.在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中,小农世代生活于乡里,极少与官府直接接触。而以农业税为支撑的古代国家财政使得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于是宗族就能发挥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该观点旨在强调( )
A.政权实现绝对集权控制
B.乡村社会存在地方自治
C.尊卑有序的社会共同体
D.基层治理官民合治模式
7.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中的士绅在经济上是封建剥削者,政治上是现存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文化上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正是‘依靠地主士绅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受到冲击出现下移
B.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士绅阶层
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权
D.士绅阶层延展了国家基层治理
8.西汉吕后时期实行“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汉文帝时期颁布“养老令”,规定“年八十已(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汉哀帝时期赐予高龄老人象征意义的王杖(如鸠杖)等。这些举措( )
A.体现出优抚政策的教化性趋向
B.反映出赈济活动由国家主导
C.旨在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D.确立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9.唐承隋制,于贞观二年(628年)正式设置义仓并征收义仓税。据统计,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的220余年间,中央政府实行赈灾(救济)共计136次,其中义仓赈灾106次,约占总赈灾次数的80%。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社会保障依靠民间力量
B.赋税制度的日益完善
C.政府发挥社会教化功能
D.政府有一定备荒意识
10.《筹济篇》有谓:“万历间,御史钟化民救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如修学、修城、浚河、筑堤之类,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借急需之工,养枵腹之众,公私两利。”据此可知,明代救荒( )
A.主体是民间慈善组织
B.核心是保证粮食供应
C.出现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D.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11.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
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 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12.在中古时期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
A.封君封臣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B.乡村共同体丧失自治权
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治理
D.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13.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 )
A.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接受监督
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14.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1847年的《乡镇改革法》、1848年和1875年的卫生改革法案、1870年的《公共教育法》等相继出台,确立起英国地方政府新的管理体制。上述每一个立法都规定建立一个互相分开并均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
A.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B.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C.福利国家的雏形初现
D.社会治理向民主化转型
15.1998年英国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政府与志愿组织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下表为英国内政部实施的“内政部公民抽样调查”,涉及2001—2008年英国公民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情况。据表格可知( )
时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8月 2008年4—12月
非正式志愿活动 34% 37% 37% 35% 35%
正式志愿活动 27% 28% 29% 27% 26%
被访人数 9 430人 8 920人 9 195人 8 804人 6 538人
——据韩央迪《英美社区服务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整理
A.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
B.公民参与在社区治理中得到凸显
C.政府逐渐退出社区治理体系
D.英国的基层治理以公民自治为主
16.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一修订,突出了( )
A.道德关怀和精神赡养
B.福利国家建设的目标
C.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权
D.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代 概况
春秋战国 时期 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 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 朝时期 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时期 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进行核对。唐朝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 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时期 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沿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摘编自王伟《中国户籍制度:
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根据上表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依托乡里组织展开和进行。由一群少拿或不拿官俸的乡里民众来担任各种职务。乡里组织作为法定基层组织,拥有国家赋予的控制基层社会的权力,与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血缘群体不同,乡里组织是政府强制在基层社会推行的,以地缘为特征的官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工具。以相近地域和血缘结合起来的宗族组织及宗族制度占有显著地位,它们交织缠绕、影响以至操纵乡里组织。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士绅阶层包括士族和乡绅。他们拥有柔性权力与威望,依靠这种影响力而成为治理者,治理着当地的社会。而治理中所依据的礼法,除了国家制定的明文律法和制度之外,士绅们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及现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
——摘编自薛凤伟《中国古代基层社会
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立的两种基层治理体制。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建构了以居委会为基础的“街道—居委会”城市基层组织和治理制度。在农村,逐渐建立了“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每一个农民都被纳入公社组织和体制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宜山、罗城等地的村民群众自主探索,率先创造了村民自治制度,国家在城市普遍推行居民自治。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在基层治理制度建设中积极推动城乡基层基本治理制度的一体化。同时开展了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一系列新型城镇化行动,进而生成了城中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不同于传统城乡社会的特殊社会样态。
——摘编自卢福营、沈费伟《中国基层治理的
空间格局:历史演变与影响维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层管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9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使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相混合,创立了相当独特的封建体制。这其中包括领主经济和地方社会的自立性。这种日耳曼传统的发展,是地方性和自治性的权力结构。哪怕是王权,也要建立在这种地方性和自治性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薛涌《“黑暗时代”不
黑暗:中世纪的再发现》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期,英国就出现以教区救济为特色的社区扶贫救助,开创了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建设的先河。英国的社区建设呈现出较强的国家战略规划性,并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社区服务私有化和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1990年,英国颁布《全国健康服务及社区照顾法案》,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的“全生命周期照顾政策”。作为一个判例法国家,英国在社区治理中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系列化专门法案。以社区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照顾与服务为例,2003年出台了“八岁以下儿童日间照顾与托幼的国家标准”,对儿童照顾的各方面服务提供了统一标准。
——摘编自周长鲜等《部分发达国家
社区治理的立法概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中世纪“地方社会的自立性”的表现,并从制度层面简述其对近代英国、美国和法国基层治理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社区治理发展呈现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发挥的功能及其意义。(8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使家庭残缺、社会组织崩溃、经济面临全面重建……在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和推行全民保障的压力下,西方社会也开始标榜其福利国家对于国民的保护功能,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福利竞争。……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全面社会功能受到了实践的挑战。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增长率普遍超过了经济的增长率;另一方面,福利国家的再分配超过了税收,使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
——摘编自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作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通过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摘编自《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
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策略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加以说明。(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