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12古代诗歌三首 浪淘沙(其一)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12古代诗歌三首 浪淘沙(其一)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5 22:25: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古代诗歌三首
六年级上册
浪淘沙(其一)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写作背景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描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写作背景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多音字



弯曲
歌曲



颠簸
簸箕
(用作动词时)
(用作名词时)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要注意右半部分“丿”的穿插,“厂”里是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士”。
解诗题
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明诗意
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风浪滚动
天边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夸张
波涛汹涌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明诗意
一直;径直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相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传说汉代的张骞在黄河源头遇见牛郎织女,还告诉他黄河与银河相通,为黄河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
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怎样理解“同到牵牛织女家”?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
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
背一背
豪迈气概
结构梳理
《浪淘沙》(其一)描绘了诗人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 相通的典故,又联想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 、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逆流而上
天河
主题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