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易错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一、选择题
1.甲城在乙城南偏西25°方向上,则乙城在甲城的( )方向上
A.北偏东25° B.南偏东25° C.北偏西25° D.西偏北25
2.要想清楚地表示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率,选用较合适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无法确定
3.有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 )。
A.长方体大 B.正方体大 C.体积相等 D.以上都有可能
4.一个圆柱体硬纸盒,如果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是( )。
A.2π∶1 B.1∶2π C.π∶1 D.1∶π
5.周老师要买60个小足球,三个店的小足球单价都是25元,你认为王老师到哪个店去买比较合算?( )
三个店的优惠情况如下: 甲店:每买10个送2个; 乙店:打八折优惠; 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现金30元。
A.甲店 B.乙店 C.丙店 D.都一样
6.在①x-y=13.5,②y=2x,③xy=8,④0.22∶y=x∶88中,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式子有( )个。
A.1 B.2 C.3 D.4
7.希望小学书法兴趣小组的30名同学中,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最少从中挑选( )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两个年龄相同的学生。
A.7 B.8 C.12 D.13
8.同学们玩“建宝塔”的数学游戏。如第一幅图是丹丹建的宝塔,第二幅图是朱朱按照同样的规律建的宝塔。朱朱建的宝塔的顶层上的数是( )。
A.36 B.54 C.72 D.90
二、填空题
9.居民小区一号楼共28层,其中包括地面以下2层。如果地面以上第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1层。那么地面以上第5层,记作( )。地面以上第20层,记作( )。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
10.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 )。
11.∶0.35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12.16cm比25cm短( )%,22kg比( )kg重10%。
1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高是( )分米,底面积是( )。
1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最小的角是( )度,这是一个( )三角形。
15.一根绳子长10米,如果用去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还剩下( )米。
16.规定“*”是一种新运算,a*b表示2a+b,如果3*4=2×3+4,那么10*5的最后结果是( )。
三、计算题
17.直接写得数。
+= 12÷= +0.75= 35×(1-)=
÷= 1-35%= 5.24-0.4= +×0=
1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70÷(19+15) (+)×36
0.25×13×4 ×[-(-)]
19.解方程或比例。
3.2x-4×3=52
20.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四、解答题
21.甲、乙两人共有邮票若干张,其中甲占,若乙给甲12张,则乙余下的张数占总数的。两人共有邮票多少张?
22.村委会挖了一口圆柱形的水井,底面周长是3.14米,深是8米,挖出了多少立方米的土?
23.一列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质,2小时行驶40km.从出发地点到灾区有90km,按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24.有三堆围棋子,每堆80枚。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是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25.乐乐为了计算一块石头的体积,按下面的过程进行了操作,同学们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算出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6.填一填,画一画。
(1)把图中的圆按2∶1放大,并使放大后圆的圆心在(10,7)的位置。放大后圆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比是( )。
(2)把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出最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参考答案:
1.A
【详解】甲城在乙城南偏西25°方向上,是以乙城为观察点,
若以甲城为观察点,则乙城在甲城的北偏东25°方向上,
故选A.
2.B
【分析】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得:要想清楚地表示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率,选用较合适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的面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高相等,底面积大的体积就比较大,则正方体的体积大于长方体的体积,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假设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为24厘米,高为6厘米。
正方体的体积:24÷4=6(厘米)
6×6×6
=36×6
=216(立方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24÷2=12(厘米)
10+2=12(厘米)
假设: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2厘米。
10×2×6
=20×6
=120(立方厘米)
因为216立方厘米>120立方厘米,所以如果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大于长方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B
4.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成为一个正方形, 这意味着圆柱的高与底面的周长相等,结合圆柱的底面周长:得出高为,再用高比上底面半径即可。
【详解】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半径为r。
即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是∶r=∶1
故答案为:A
5.B
【分析】甲店:把“买10个送2个”看作一组,先用除法求出60里有几组,再用每组买的个数乘组数,求出实际需买小足球的个数;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在甲店购买小足球所需的钱数;
乙店:打八折优惠,即现价是原价的80%;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原价购买60个小足球的总价钱,再乘80%,求出在乙店购买小足球所需的钱数;
丙店:每满200元返还30元,先求出原价购买60个足球的总价钱,再看总价钱里面有几个200,就减去几个30元,即是在丙店购买小足球所需的钱数;
最后比较三家店购买60个小足球所需的钱数,得出到哪家店去买比较合算。
【详解】甲店:
60÷(10+2)
=60÷12
=5(组)
实际购买数量:10×5=50(个)
实际花费:25×50=1250(元)
乙店:
25×60×80%
=1500×0.8
=1200(元)
丙店:
25×60=1500(元)
1500÷200=7(个)……100(元)
实际花费:
1500-30×7
=1500-210
=1290(元)
1200<1250<1290
王老师到乙店去买比较合算。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详解】在①x-y=13.5,②y=2x,③xy=8,④0.22∶y=x∶88中,④0.22∶y=x∶88可得xy=0.22×88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式子有③xy=8,④0.22∶y=x∶88,共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积一定是反比例关系。
7.B
【分析】根据最不利原理,先挑选出7名同学,他们的年龄分别是6、7、8、9、10、11、12岁,则再挑出一名同学一定能找到两个年龄相同的学生。
【详解】7+1=8(名)
则最少从中挑选8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两个年龄相同的学生。
故答案为:B
8.C
【分析】通过观察第一幅图,可以得到规律如下:
第一排中,从左往右起,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积等于第二排中的第一个数;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等于第二排中的第二个数;第三个数与第四个数的积等于第二排中的第三个数;
第二排中,从左往右起,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积等于第三排中的第一个数;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等于第三排中的第二个数;
第三排中,从左往右起,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积等于第四排中的数;
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2×6=12
6×12=72
因此李军建的宝塔顶层的数是72。
故答案为:C
9. ﹢5层 ﹢20层 ﹣2层
【分析】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地面以上的层数记作正,那么地面以下的层数就记作负,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地面以上第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1层。那么地面以上第5层,记作﹢5层。地面以上第20层,记作﹢20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2层。
10.1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最小的质数为2,用2除以2,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2÷2=1
所以另外一个内项是1。
11. / 4∶3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详解】∶0.35
=∶
=÷
=×
=
∶0.35
=∶
=(×60)∶(×60)
=28∶21
=(28÷7)∶(21÷7)
=4∶3
∶0.35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3。
12. 36 20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25减去16,求出短多少,再除以25即可;把要求的数看作单位“1”,则22kg为(1+10%),用22÷(1+10%)即可。
【详解】(25-16)÷25×100%
=9÷25×100%
=0.36×100%
=36%
22÷(1+10%)
=22÷1.1
=20(kg)
所以16cm比25cm短36%,22kg比20kg重10%。
13. 18.84 28.26平方分米/28.26dm2
【分析】已知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的高;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圆柱的底面积。
【详解】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3.14×3=18.84(分米)
圆柱的底面积:
3.14×32
=3.14×9
=28.26(平方分米)
圆柱的高是18.84分米,底面积是28.26平方分米。
14. 30 直角
【分析】把三个内角的度数比看作份数比,用三角形内角和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度,用每份的度数乘三个内角各自对应的份数,即可求出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根据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据此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即可。
【详解】180÷(1+2+3)
=180÷6
=30(度)
30×1=30(度)
30×2=60(度)
30×3=90(度)
所以最小的角是30度,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15. 6
【分析】用绳子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长度;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如果用去它的,则还剩下这根绳子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10-=(米)
10×(1-)
=10×
=6(米)
则一根绳子长10米,如果用去米,还剩下米;如果用去它的,还剩下6米。
16.25
【分析】因为规定“*”是一种新运算,且a*b=2a+b。所以在10*5中,a=10,6=5,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0*5=2×10+5=20+5=25
那么10*5的最后结果是25。
17.;16;1;25
;0.65;4.84;
【解析】略
18.5;14
13;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4)先去小括号,小括号前是减号,小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再利用符号搬家把及它所带符号,搬到的后面,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和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
19.x=1.6;x=5;x=20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含字母的式子,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求出方程的解;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该计算的计算,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3)先计算乘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12,再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2,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
解:
3x=4.8
3x÷3=4.8÷3
x=1.6
解:x=×8
x÷=4÷
x=
x=5
3.2x-4×3=52
解:3.2x-12=52
3.2x-12+12=52+12
3.2x=64
3.2x÷3.2=64÷3.2
x=20
20.周长43.96分米;面积42.14平方分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围成阴影部分的四条弧可以围成一个直径是14分米的圆,即围成的圆的周长就是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πd,据此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
4个空白的扇形通过平移可以组成一个圆形,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组成的圆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πr2,据此解答。
【详解】周长:3.14×14=43.96(分米)
面积:14×14-3.14×(14÷2)2
=196-3.14×72
=196-3.14×49
=196-153.86
=42.14(平方分米)
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43.96分米,面积是42.14平方分米。
21.80张
【分析】把两人共有的邮票总数看作单位“1”。设两人共有邮票x张,那么甲原来有x张,乙原来有x x=x张,乙给甲12 张后,乙余下的张数为总数的,可列出方程x 12=x,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解:设两人共有邮票x张,乙原来有x =x,乙给甲12张后,乙余下的张数为x-12,此时乙余下的张数占总数的,可列方程:
x-x-12=x
解:x-12+12=x+12
x=x+12
x-x=x+12-x
x=12
x÷=12÷
x×=12×
x=80
答:两人共有邮票80张。
22.6.28立方米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据此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3.14÷3.14÷2
=1÷2
=0.5(米)
3.14×0.52×8
=3.14×0.25×8
=0.785×8
=6.28(立方米)
答:挖出了6.28立方米的土。
23.4.5小时
【分析】按照这样的速度,意思是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设行驶全程要x小时.由题意列出比例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行驶全程要x小时.由题意得:
40:2=90:x
40x=2×90
x=4.5
答:行驶全程要4.5小时.
【点睛】此题首先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再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即可.
24.112枚
【分析】已知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可以把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交换,则第一堆的白子与第二堆的白子数量之和等于80枚。
把第三堆棋子的总数看做单位“1”,第三堆有是白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第三堆白子的数量,再加上80枚,即是这三堆棋子共有白子的总数量。
【详解】80×+80
=32+80
=112(枚)
答: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112枚。
25.400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图意,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水缸注满水,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求出水缸住满水时水的体积;
把原来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往缸里放一块石头,拿出石头后缸里的水还剩,则无水部分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1-),单位“1”已知,用原来水的体积乘(1-),求出无水部分的体积,也就是这块石头的体积。
【详解】1分米=10厘米
10×10×10=1000(立方厘米)
1000×(1-)
=1000×
=400(立方厘米)
答:石头的体积是400立方厘米。
26.(1)见详解;4∶1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先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先找到放大后圆的圆心的位置;
原来圆的半径是2,按2∶1放大,圆的半径要乘2,即放大后圆的半径是4,据此画出放大后的圆。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知放大后圆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半径的平方比。
(2)根据旋转的特征,将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点A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到最右边图形的各顶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后,依次连接各点即可。
【详解】(1)放大后圆的半径是:2×2=4
放大后圆的圆心在(10,7),放大后的圆见下图。
22∶12=4∶1
放大后圆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比是4∶1。
(2)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见下图。
(3)轴对称图形见下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