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八上·贵阳月考) 小雨同学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进”主题演讲比赛,她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和形象风度三项得分分别为80分,90分,85分,若这三项依次按照50%,30%,20%的百分比确定成绩,则她的成绩是( )
A.82分 B.83分 C.84分 D.85分
2.(2024八上·双流期末)某射击队准备挑选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下表是其中一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则该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 )
成绩 8 8.5 9 10
频数 3 2 4 1
A.8.9 B.8.7 C.8.3 D.8.2
3.(2024八上·毕节期末)在年月崇左市教育局举行的“经典诗朗诵”演讲比赛中,有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名学生成绩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4.(2024八上·深圳期末) 某企业车间有名工人,某一天他们生产的机器零件个数统计如表:
零件个数(个) 6 7 8
人数(人) 9 8 3
表中表示零件个数的数据中,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7个,7个 B.6个,7个 C.个,个 D.8个,6个
5.在我市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册数 0 1 2 3 4
人数 3 13 16 17 1
那么这50名同学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3,2 B.3,3 C.2,3 D.3,1
6.(2022八上·双流月考)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单位:环)及方差S2(单位:环)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
甲 乙 丙 丁
9 8 9 9
S2 1.8 0.6 5 0.6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0八上·祁县期末)比赛中,评分时经常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与原数据比较不受影响的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8.(2020八上·兰州期末)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cm) 185 180 185 180
方差 3.6 3.6 7.4 8.1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9.(2024八上·福田期末)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分别进行了相同次数的射击训练,如果将甲、乙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分别记作和,方差分别记作和,那么下列描述能说明甲运动员成绩较好且更稳定的是( )
A.且 B.且
C.且 D.且
10.(2023八上·莱芜期中)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后的结果如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数
甲 55 148 192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2)(3) B.(1)(2)
C.(1)(3) D.(2)(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3八上·南山月考)小明参加“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演讲比赛,其演讲形象、演讲内容、演讲效果三项成绩分别是9分、8分、9分.若将演讲形象、演讲内容、演讲效果三项成绩按2:5:3确定最终成绩,则小明的最终比赛成绩是 分.
12.(2023八上·西安月考)已知一组数据3,7,9,10,,12的唯一众数是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13.(2020八上·叶县期末)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岁.
14.(2024八上·福田期末)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85,s甲2=25,s乙2=16,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15.(2023八上·达川期末)已知:一组数据 2、4、a、6、3 的平均数是 4 ,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6.(2020八上·会宁期末)甲、乙俩射击运动员进行10次射击,甲的成绩是7,7,8,9,8,9,10,9,9,9,乙的成绩如图所示.则甲、乙射击成绩的方差之间关系是 (填“<”,“=”,“>”).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3八上·莱芜期中)某校八年级学生在一次射击训练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环数 6 7 8 9
人数 1 5 3
(1)填空:10名学生的射击成绩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
(2)求这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
18.(2020八上·成华期末)本学期初,某校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德育处对八年级学生九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
下面简称:“读书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1)请补全两幅统计图;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众数是多少;
(2)求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
(3)已知该校八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九月份“读书量“为5本的学生人数.
19.(2023八上·蒲城期末)某校举办国学知识竞赛,设定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在初赛中,甲、乙两组(每组10人)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5,6,6,6,6,6,7,9,9,10.
乙组:5,6,6,6,7,7,7,7,9,10.
组别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组 7 6 2.6
乙组 7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中 , , ;
(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明可能是 组的学生;
(3)从平均数和方差看,若从甲、乙两组学生中选择一个成绩较为稳定的小组参加决赛,应选哪个组?并说明理由.
20.(2024八上·顺德期末)某校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了学生数学说题比赛,八年级(1)班和八年级(2)班各选出5位选手参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
八(1)班:82,88,90,75,90;
八(2)班:78,95,85,82,85.
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八(1)班 85 88
八(2)班 85 85
(1)表中_▲_,_▲_,求出方差的值;
(2)你认为选哪个班代表八年级参加学校的决赛比较好,说明理由.(参考信息:)
21.(2024八上·紫金期末)某校八年级260名学生开展“好书伴成长”读书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阅读4~7本课外读物,学期结束后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人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并分为四种类型,:4本;:5本;:6本;:7本,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图1 图2
(1)求这次被调查学生的人数;
(2)写出被调查学生每人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众数、中位数;
(3)求被调查学生每人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平均数,并估计这260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总数.
22.(2024八上·遂川期末)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某语文教师随机抽取两个学生10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分),记录如下:
刘军 30 37 45 35 36 60 42 42 55 42
方雯 38 40 35 36 35 37 40 40 55 36
整理上述数据制成如下图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刘军 a 42 c
方雯 b 40
(1)直接写出方雯课外阅读时间的中位数 ,刘军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 .
(2)求出刘军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的值;
(3)如果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达40分钟计为达标,请你选择一统计量,说明哪个学生课外阅读达标.
23.(2022八上·沈阳期末)“99公益日”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慈善捐款活动,为了解学生捐款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图1中m的值为 .
(2)求统计的这组学生的捐款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统计的这组学生所捐款的情况,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估计该校共筹得善款多少元?
24.(2023八上·郑州期末)某学校七、八年级各有学生300人,为了普及冬奥知识,学校在七、八年级举行了一次冬奥知识竞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学生的冬奥知识竞赛成绩(百分制),分别从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七、八年级成绩分布如下:
成绩年级
七 1 1 0 0 0 4 6 5 2 1
八 0 0 0 0 4 3 7 4 2 0
(说明:成绩在50分以下为不合格,在50~69分为合格,70分及以上为优秀)
b.八年级成绩在一组的是:61,62,63,65,66,68,69
c.七、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优秀率合格率如下: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优秀率 合格率
七 67
八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表中m,n的值;
(2)小军的成绩在此次抽样之中,与他所在年级的抽样相比,小军的成绩高于平均数,却排在了后十名,则小军是 年级的学生(填“七”或“八”);
(3)可以推断出 年级的竞赛成绩更好,理由是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80×50%+90×30%+85×20%
=40+27+17
=84(分)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2.【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进行正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11名学生的成绩的中位数是排序后第6名学生的成绩,
∴这位学生 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名 , 要了解这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判定。
4.【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由表可知零件是6个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6个,
因为共有2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中位数为第10个和第11个数据的平均数,则中位数为7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来判定: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5.【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样本数据中,3出现了17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
故选A.
【分析】在这组样本数据中,3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求出了众数,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从而求出中位数是2;
6.【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甲、丙、丁的平均数相等且比较高,乙和丁的方差相等且较低,
∴丁的成绩较好且发挥较稳定,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及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对中位数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及特征逐项判断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的平均数和丙的平均数相等大于乙和丁的平均数,
∴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
又∵甲的方差与乙的方差相等,小于丙和丁的方差.
∴选择甲参赛.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当平均数相同时,由于方程越小越稳定,所以选择方差小的参加即可.
9.【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运动员成绩较好且更稳定,
∴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均数及方差的意义,直接求解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
【解析】【解答】解:
根据表中平均成绩可知: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故①正确;
根据表中中位数可知: 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 ,故②正确;
根据表中方差可知: 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大,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方差的意义,中位数的意义,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判断即可。
11.【答案】8.5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小明的最终比赛成绩是=8.5分.
故答案为:8.5.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2.【答案】9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众数是9,
∴x=9,
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3,7,9,9,10,12,
∵处在第3、4位的数都是9,
∴中位数为9.
故答案为:9.
【分析】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先根据唯一众数是9 ,是求得x=9,再由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可得解.
13.【答案】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13岁的有2人,14岁的有6人,15岁的有8人,16岁的有3人,17岁的有2人,18岁的有1人,
∵足球队共有队员2+6+8+3+2+1=22人,
∴中位数是11名和第12名的平均年龄,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1名和第12名的年龄分别是15岁、15岁,
∴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15岁,
故答案为:15.
【分析】由图得到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及对应的人数,再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1名和第12名的年龄的平均数就是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
14.【答案】乙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两个班人数相同,平均分也相同,而s甲2=25>s乙2=16,
所以两个班中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乙班.
故答案为:乙.
【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解答即可.
15.【答案】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数据2、4、a、6、3的平均数为4,
∴,
∴,
∴方差为:,
故答案为:2.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定义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得a的值;再根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计算即可求解.
16.【答案】<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题干知,甲的成绩为7,7,8,9,8,9,10,9,9,9,
,由图表知:乙的成绩为8,9,7,10,7,9,10,7,10,8,
=(7+7+8+9+8+9+10+9+9+9)÷10=8.5,
=(8+9+7+8+10+7+9+10+7+10)÷10=8.5,
甲的方差S甲2=[2×(7-8.5)2+2×(8-8.5)2+(10-8.5)2+5×(9-8.5)2]÷10=0.85,
乙的方差S乙2=[3×(7-8.5)2+2×(8-8.5)2+2×(9-8.5)2+3×(10-8.5)2]÷10=1.35
∴S2甲<S2乙.
故答案为:<.
【分析】从折线图中得出乙的射击成绩,分别算出甲和乙成绩的平均数,再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出各自的方差,最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17.【答案】(1)7;7;1
(2)环;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
(1)m=10-1-5-3=1
10名学生的射击成绩中,有5人的成绩是7环,人数最多,所以众数是 7、
按环数从低到高排列,1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名学生和第6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他们的成绩都是7环,所以中位数是7。
故答案为7,7,1
【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注意区分人数和环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8.【答案】(1)解:读4本的人数有: ×20%=12(人),
读3本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5%﹣10%﹣30%﹣20%=35%,
补图如下:
根据统计图可知众数为3本,
故答案为:3本;
(2)解: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是:
=3(本)
(3)解:根据题意得:
500×10%=50(本),
答:该校八年级学生中,九月份“读书量“为5本的学生人数有50人.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
【解析】【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作答;
(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3)用八年级的总人数乘以“读书量”为5本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19.【答案】(1)6;7;7
(2)甲
(3)解:选乙组参加决赛,理由如下:
甲乙组学生平均数一样,而,
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乙组参加决赛.
【知识点】方差;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把甲组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则中位数,
,乙组学生成绩中,数据7出现了四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
故答案为:6,7,7;
(2)小明可能是甲组的学生,理由如下:
因为甲组的中位数是6分,而小明得了7分,所以在小组中属于中游略偏上,
故答案为:甲;
【分析】(1)将甲组的成绩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求出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中位数a的值,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得b的值,找出乙组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众数c的值;
(2)根据甲组成绩中位数的大小进行解答;
(3)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乙组的方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20.【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90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90,即b=90;
八(1)班的方差是:,
故答案为:85,90.
(2)解:八(1)班中位数88分高于八(2)班85分,说明八(1)班成绩更好,
八(1)班众数90分高于八(2)班85分,说明八(1)班成绩更好,
八(1)班方差33.6分高于八(2)班31.6分,说明八(2)班成绩更好,
两个班平均分都是85分,成绩一样,
综上得知,八(1)班成绩更好,应选八(1)班代表八年级参加学校的决赛比较好.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众数
【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分别计算即可求解;
(2)根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21.【答案】(1)解:(名).
这次被调查学生有20名.
(2)解:读了5本课外书的有8人,最多,被调查学生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众数为5本.
共有20人,中位数是第10人和第11人的平均数,被调查学生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中位数为(本).
(3)解:平均数为(本).
估计这260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总数约为(本).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1)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利用B类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被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3)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被调查的20人的平均数,再用平均数乘总人数即可.
22.【答案】(1)37.5;42
(2)解:平均数(分);
(3)解:从平均数来看,,刘军的课外阅读达标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方雯课外阅读时间的10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35,35,36,36,37,38,40,40,40,55
中位数是第5和第6个数据的平均数
故第一空填:37.5
刘军课外阅读时间30,35,36,37,42,42,42,45,55,60
众数c=42
【分析】(1)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把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直接进行求取即可;
(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3)平均数反映了整体数据水平状况,从平均数来看,刘军课外阅读时间达40分钟,达标。
23.【答案】(1)50;24
(2)解:捐款金额为40元的人数为:30%×50=15(人),
平均数为:=33.4(元),
∵捐款金额为40元的人数最多,
∴这组学生的捐款数据的众数是40元,
中位数为:=35(元);
(3)解:则该校1000名学生估计共筹得善款为:33.4×1000=33400(元),
答:估计该校共筹得善款33400元.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10%=50(人),
∵110%16%30%20%=24%,
∴m=24;
【分析】(1)利用“10元”的人数除以对应的百分比可得总人数,再利用“30元”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m的值;
(2)利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3)利用平均数乘以总人数可得总善款。
24.【答案】(1)解:,;
(2)七
(3)七;七年级学生成绩较好,从中位数、及格率、优秀率上看,七年级均较高,因此成绩总体较好.
【知识点】统计表;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2)七年级的平均数是分,而中位数是67分,因此成绩高于平均数,却可能排在后十名,可以估计他是七年级学生.
故答案为:七;
(3)七年级的竞赛成绩更好,理由如下∶
七年级学生成绩较好,从中位数、及格率、优秀率上看,七年级均较高,因此成绩总体较好.
【分析】(1)求出八年级成绩中位于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m的值,利用七年级位于70分及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n的值;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中位数、及格率、优秀率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1 / 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八上·贵阳月考) 小雨同学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进”主题演讲比赛,她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和形象风度三项得分分别为80分,90分,85分,若这三项依次按照50%,30%,20%的百分比确定成绩,则她的成绩是( )
A.82分 B.83分 C.84分 D.85分
【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80×50%+90×30%+85×20%
=40+27+17
=84(分)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2.(2024八上·双流期末)某射击队准备挑选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下表是其中一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则该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 )
成绩 8 8.5 9 10
频数 3 2 4 1
A.8.9 B.8.7 C.8.3 D.8.2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进行正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024八上·毕节期末)在年月崇左市教育局举行的“经典诗朗诵”演讲比赛中,有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名学生成绩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11名学生的成绩的中位数是排序后第6名学生的成绩,
∴这位学生 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名 , 要了解这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判定。
4.(2024八上·深圳期末) 某企业车间有名工人,某一天他们生产的机器零件个数统计如表:
零件个数(个) 6 7 8
人数(人) 9 8 3
表中表示零件个数的数据中,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7个,7个 B.6个,7个 C.个,个 D.8个,6个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由表可知零件是6个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6个,
因为共有2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中位数为第10个和第11个数据的平均数,则中位数为7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来判定: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5.在我市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册数 0 1 2 3 4
人数 3 13 16 17 1
那么这50名同学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3,2 B.3,3 C.2,3 D.3,1
【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样本数据中,3出现了17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
故选A.
【分析】在这组样本数据中,3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求出了众数,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从而求出中位数是2;
6.(2022八上·双流月考)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单位:环)及方差S2(单位:环)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
甲 乙 丙 丁
9 8 9 9
S2 1.8 0.6 5 0.6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甲、丙、丁的平均数相等且比较高,乙和丁的方差相等且较低,
∴丁的成绩较好且发挥较稳定,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及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7.(2020八上·祁县期末)比赛中,评分时经常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与原数据比较不受影响的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答案】B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对中位数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及特征逐项判断即可。
8.(2020八上·兰州期末)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cm) 185 180 185 180
方差 3.6 3.6 7.4 8.1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的平均数和丙的平均数相等大于乙和丁的平均数,
∴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
又∵甲的方差与乙的方差相等,小于丙和丁的方差.
∴选择甲参赛.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当平均数相同时,由于方程越小越稳定,所以选择方差小的参加即可.
9.(2024八上·福田期末)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分别进行了相同次数的射击训练,如果将甲、乙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分别记作和,方差分别记作和,那么下列描述能说明甲运动员成绩较好且更稳定的是( )
A.且 B.且
C.且 D.且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运动员成绩较好且更稳定,
∴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均数及方差的意义,直接求解即可.
10.(2023八上·莱芜期中)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后的结果如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数
甲 55 148 192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2)(3) B.(1)(2)
C.(1)(3) D.(2)(3)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
【解析】【解答】解:
根据表中平均成绩可知: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故①正确;
根据表中中位数可知: 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 ,故②正确;
根据表中方差可知: 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大,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方差的意义,中位数的意义,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判断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3八上·南山月考)小明参加“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演讲比赛,其演讲形象、演讲内容、演讲效果三项成绩分别是9分、8分、9分.若将演讲形象、演讲内容、演讲效果三项成绩按2:5:3确定最终成绩,则小明的最终比赛成绩是 分.
【答案】8.5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小明的最终比赛成绩是=8.5分.
故答案为:8.5.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2.(2023八上·西安月考)已知一组数据3,7,9,10,,12的唯一众数是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答案】9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众数是9,
∴x=9,
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3,7,9,9,10,12,
∵处在第3、4位的数都是9,
∴中位数为9.
故答案为:9.
【分析】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先根据唯一众数是9 ,是求得x=9,再由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可得解.
13.(2020八上·叶县期末)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岁.
【答案】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13岁的有2人,14岁的有6人,15岁的有8人,16岁的有3人,17岁的有2人,18岁的有1人,
∵足球队共有队员2+6+8+3+2+1=22人,
∴中位数是11名和第12名的平均年龄,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1名和第12名的年龄分别是15岁、15岁,
∴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15岁,
故答案为:15.
【分析】由图得到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及对应的人数,再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1名和第12名的年龄的平均数就是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
14.(2024八上·福田期末)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85,s甲2=25,s乙2=16,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答案】乙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两个班人数相同,平均分也相同,而s甲2=25>s乙2=16,
所以两个班中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乙班.
故答案为:乙.
【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解答即可.
15.(2023八上·达川期末)已知:一组数据 2、4、a、6、3 的平均数是 4 ,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答案】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数据2、4、a、6、3的平均数为4,
∴,
∴,
∴方差为:,
故答案为:2.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定义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得a的值;再根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计算即可求解.
16.(2020八上·会宁期末)甲、乙俩射击运动员进行10次射击,甲的成绩是7,7,8,9,8,9,10,9,9,9,乙的成绩如图所示.则甲、乙射击成绩的方差之间关系是 (填“<”,“=”,“>”).
【答案】<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题干知,甲的成绩为7,7,8,9,8,9,10,9,9,9,
,由图表知:乙的成绩为8,9,7,10,7,9,10,7,10,8,
=(7+7+8+9+8+9+10+9+9+9)÷10=8.5,
=(8+9+7+8+10+7+9+10+7+10)÷10=8.5,
甲的方差S甲2=[2×(7-8.5)2+2×(8-8.5)2+(10-8.5)2+5×(9-8.5)2]÷10=0.85,
乙的方差S乙2=[3×(7-8.5)2+2×(8-8.5)2+2×(9-8.5)2+3×(10-8.5)2]÷10=1.35
∴S2甲<S2乙.
故答案为:<.
【分析】从折线图中得出乙的射击成绩,分别算出甲和乙成绩的平均数,再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出各自的方差,最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3八上·莱芜期中)某校八年级学生在一次射击训练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环数 6 7 8 9
人数 1 5 3
(1)填空:10名学生的射击成绩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
(2)求这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
【答案】(1)7;7;1
(2)环;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
(1)m=10-1-5-3=1
10名学生的射击成绩中,有5人的成绩是7环,人数最多,所以众数是 7、
按环数从低到高排列,1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名学生和第6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他们的成绩都是7环,所以中位数是7。
故答案为7,7,1
【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注意区分人数和环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8.(2020八上·成华期末)本学期初,某校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德育处对八年级学生九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
下面简称:“读书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1)请补全两幅统计图;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众数是多少;
(2)求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
(3)已知该校八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九月份“读书量“为5本的学生人数.
【答案】(1)解:读4本的人数有: ×20%=12(人),
读3本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5%﹣10%﹣30%﹣20%=35%,
补图如下:
根据统计图可知众数为3本,
故答案为:3本;
(2)解:本次所抽取学生九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是:
=3(本)
(3)解:根据题意得:
500×10%=50(本),
答:该校八年级学生中,九月份“读书量“为5本的学生人数有50人.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
【解析】【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作答;
(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3)用八年级的总人数乘以“读书量”为5本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19.(2023八上·蒲城期末)某校举办国学知识竞赛,设定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在初赛中,甲、乙两组(每组10人)学生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5,6,6,6,6,6,7,9,9,10.
乙组:5,6,6,6,7,7,7,7,9,10.
组别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组 7 6 2.6
乙组 7
(1)以上成绩统计分析表中 , , ;
(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明可能是 组的学生;
(3)从平均数和方差看,若从甲、乙两组学生中选择一个成绩较为稳定的小组参加决赛,应选哪个组?并说明理由.
【答案】(1)6;7;7
(2)甲
(3)解:选乙组参加决赛,理由如下:
甲乙组学生平均数一样,而,
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乙组参加决赛.
【知识点】方差;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把甲组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则中位数,
,乙组学生成绩中,数据7出现了四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
故答案为:6,7,7;
(2)小明可能是甲组的学生,理由如下:
因为甲组的中位数是6分,而小明得了7分,所以在小组中属于中游略偏上,
故答案为:甲;
【分析】(1)将甲组的成绩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求出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中位数a的值,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得b的值,找出乙组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众数c的值;
(2)根据甲组成绩中位数的大小进行解答;
(3)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乙组的方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20.(2024八上·顺德期末)某校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了学生数学说题比赛,八年级(1)班和八年级(2)班各选出5位选手参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
八(1)班:82,88,90,75,90;
八(2)班:78,95,85,82,85.
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八(1)班 85 88
八(2)班 85 85
(1)表中_▲_,_▲_,求出方差的值;
(2)你认为选哪个班代表八年级参加学校的决赛比较好,说明理由.(参考信息:)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90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90,即b=90;
八(1)班的方差是:,
故答案为:85,90.
(2)解:八(1)班中位数88分高于八(2)班85分,说明八(1)班成绩更好,
八(1)班众数90分高于八(2)班85分,说明八(1)班成绩更好,
八(1)班方差33.6分高于八(2)班31.6分,说明八(2)班成绩更好,
两个班平均分都是85分,成绩一样,
综上得知,八(1)班成绩更好,应选八(1)班代表八年级参加学校的决赛比较好.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众数
【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分别计算即可求解;
(2)根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21.(2024八上·紫金期末)某校八年级260名学生开展“好书伴成长”读书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阅读4~7本课外读物,学期结束后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人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并分为四种类型,:4本;:5本;:6本;:7本,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图1 图2
(1)求这次被调查学生的人数;
(2)写出被调查学生每人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众数、中位数;
(3)求被调查学生每人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平均数,并估计这260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总数.
【答案】(1)解:(名).
这次被调查学生有20名.
(2)解:读了5本课外书的有8人,最多,被调查学生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众数为5本.
共有20人,中位数是第10人和第11人的平均数,被调查学生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中位数为(本).
(3)解:平均数为(本).
估计这260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总数约为(本).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1)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利用B类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被调查的总人数;
(2)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3)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被调查的20人的平均数,再用平均数乘总人数即可.
22.(2024八上·遂川期末)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某语文教师随机抽取两个学生10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分),记录如下:
刘军 30 37 45 35 36 60 42 42 55 42
方雯 38 40 35 36 35 37 40 40 55 36
整理上述数据制成如下图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刘军 a 42 c
方雯 b 40
(1)直接写出方雯课外阅读时间的中位数 ,刘军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 .
(2)求出刘军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的值;
(3)如果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达40分钟计为达标,请你选择一统计量,说明哪个学生课外阅读达标.
【答案】(1)37.5;42
(2)解:平均数(分);
(3)解:从平均数来看,,刘军的课外阅读达标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方雯课外阅读时间的10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35,35,36,36,37,38,40,40,40,55
中位数是第5和第6个数据的平均数
故第一空填:37.5
刘军课外阅读时间30,35,36,37,42,42,42,45,55,60
众数c=42
【分析】(1)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把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直接进行求取即可;
(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3)平均数反映了整体数据水平状况,从平均数来看,刘军课外阅读时间达40分钟,达标。
23.(2022八上·沈阳期末)“99公益日”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慈善捐款活动,为了解学生捐款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图1中m的值为 .
(2)求统计的这组学生的捐款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统计的这组学生所捐款的情况,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估计该校共筹得善款多少元?
【答案】(1)50;24
(2)解:捐款金额为40元的人数为:30%×50=15(人),
平均数为:=33.4(元),
∵捐款金额为40元的人数最多,
∴这组学生的捐款数据的众数是40元,
中位数为:=35(元);
(3)解:则该校1000名学生估计共筹得善款为:33.4×1000=33400(元),
答:估计该校共筹得善款33400元.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10%=50(人),
∵110%16%30%20%=24%,
∴m=24;
【分析】(1)利用“10元”的人数除以对应的百分比可得总人数,再利用“30元”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m的值;
(2)利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3)利用平均数乘以总人数可得总善款。
24.(2023八上·郑州期末)某学校七、八年级各有学生300人,为了普及冬奥知识,学校在七、八年级举行了一次冬奥知识竞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学生的冬奥知识竞赛成绩(百分制),分别从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七、八年级成绩分布如下:
成绩年级
七 1 1 0 0 0 4 6 5 2 1
八 0 0 0 0 4 3 7 4 2 0
(说明:成绩在50分以下为不合格,在50~69分为合格,70分及以上为优秀)
b.八年级成绩在一组的是:61,62,63,65,66,68,69
c.七、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优秀率合格率如下: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优秀率 合格率
七 67
八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表中m,n的值;
(2)小军的成绩在此次抽样之中,与他所在年级的抽样相比,小军的成绩高于平均数,却排在了后十名,则小军是 年级的学生(填“七”或“八”);
(3)可以推断出 年级的竞赛成绩更好,理由是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
【答案】(1)解:,;
(2)七
(3)七;七年级学生成绩较好,从中位数、及格率、优秀率上看,七年级均较高,因此成绩总体较好.
【知识点】统计表;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2)七年级的平均数是分,而中位数是67分,因此成绩高于平均数,却可能排在后十名,可以估计他是七年级学生.
故答案为:七;
(3)七年级的竞赛成绩更好,理由如下∶
七年级学生成绩较好,从中位数、及格率、优秀率上看,七年级均较高,因此成绩总体较好.
【分析】(1)求出八年级成绩中位于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m的值,利用七年级位于70分及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n的值;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中位数、及格率、优秀率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