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11:1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8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夏朝带有奴隶制特征。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课标〗1.2夏商周时期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2022年课标解读
⑴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⑵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⑶了解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⑷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知道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及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⑸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⑹能结合语文、地理、生物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新旧教材之比较
2024版新教材 原版本
单元 课 题 单 元 课 题
第二单元 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新增) 第8课 百家争鸣
2)本单元由五节正课组成。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这一课将介绍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朝的统治、西周的兴衰、中国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更替。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尽管其具体历史细节仍有争议。商朝以其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而著名。西周则见证了封建制度的初步形成和周礼的建立。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东周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以诸侯国之间的频繁战争和政治动荡为特点。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儒家思想的兴起时期,孔子等思想家开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国时期是东周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以更加激烈的国家间战争和政治变革为特征。各国为了争霸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
第7课 《百家争鸣》:这一课主要探讨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即“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哲学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学派相继兴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这一课则重点介绍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新增内容)、甲骨文与青铜器、《诗经》和“楚辞”(新增内容)等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2、单元大概念架构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
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3至5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堂堂清,不欠账。
4、本单元教材体例
(1)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主题页新增该阶段时间轴,对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增强学生对历史时序的认知;还新增了新课标对这一单元要达成的内容要求,为学生学习新知明确了目标,如第二单元的标题页如下:
(2)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片信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如第4课引语旁配有《史记 夏本纪》书影,第5课引语旁配有《春秋时期青铜牺尊》,第6课引语旁配有《战国策》书影,第7课引语旁配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局部)》,第8课引语旁配有《太阳神鸟金饰》等。
(3)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设计读地图,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4)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想一想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更符合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更符合新课标坚持德育在先的理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如第7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孟子在与人探讨什么是“大丈夫”的故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第8课新增了【学史崇德】“端午节的由来”的史实,培养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9)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0)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新教材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体现了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本质。
一、教学目标:
1.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①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②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朝代兴衰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2.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①了解王室衰微的表现和结果。(历史解释)
②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认识诸侯争霸的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③知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关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①知道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兼并战争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动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③知道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家国情怀)
4.百家争鸣
①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史料实证)
②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任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③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认识社会变革与思想发展的关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5.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①知道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史料实证)
②知道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及影响,知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代表器物。知道三星堆遗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理解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家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封制、春秋战国的纷争、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以及奴隶制的进步性和残酷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百家争鸣的影响。
(第4课时)《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和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素养目标 1)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知道老子的思想主张,结合相关史料,分析“道”“辩证”“无为”等思想,感悟老子的智慧,培养史料实证素养;(重点)2)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讲述孔子的故事,理解孔子的思想,了解孔子“仁”的核心思想及其对教育的贡献,培养历史解释素养;(重点、难点)3)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制作表格归纳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联系现实,认识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涵养家国情怀。(重点)
教材分析 本课前面已讲完第5课 动荡变化中春秋时期和第6课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带领学生感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从而使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本课为后面学习秦汉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本课有三个子目,即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家学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递进关系。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开始萌发,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飞速发展。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这一特点,在讲述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故事时选取了“无为而治”“孔子说仁”“韦编三绝”“稷下学宫”等故事,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学派包含的哲学思想及蕴含的人生道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感受传统文化对现实的影响。本课关键词:思想解放 文化自信。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整合为三部分:一: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老子和《道德经》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儒家学说三:思想文化第一次高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学生已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基本内容,感知了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学习文化方面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了知识基础。2.心理特征:初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好奇心强,有较强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但初一年级的学生历史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教学中应当注重创设特定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教师: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们曾有过一次相会,在此次相会上,两位圣人促膝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霸,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而孔子却告诉他们不要争斗称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诸侯国,施行仁政,这让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很不爽。处处碰壁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爱礼乐不以为然。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导入新课】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易中天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国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易中天先生所讲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就追随易中天先生的足迹,去探寻孔孟深邃的思想吧!由此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那段历史。【播放视频】 阅读单元导读,思考问题。整体感悟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成就。 通过大单元整合,了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内涵。深情朗读名人经典的文字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然切入课题
讲授新课(一) 目标导学一、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老子和《道德经》1.初识老子自主学习:老子个人简介2.深析老子:【播放视频】老子【史料实证】老子下面《道德经》节选内容中宣扬什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教师指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 “自然”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因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①问题:我们今天的社会能体现出人类在生活中是依“道”而行的呢?教师指导:根据学生回答,突出顺应自然的道理即可。【史料实证】老子下面《道德经》节选内容中宣扬什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五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第七十八章教师指导: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是福存在的根本理由,福,则总是隐藏在祸患之中。祸与福,虽然通常人们的认知范围内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本质上其实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的。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相互转化的,哲学上,我们将这种思想称之为辩证法。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老子认为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由此说明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②问题:说到祸福相依大家能想起哪一个寓言故事呢?教师指导: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故事中老人先后经历了失马(祸)―得马(福)―摔伤(祸)―幸存 (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所以我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常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3、评价老子【史料实证】老子下面《道德经》节选内容中宣扬什么?材料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2: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教师指导: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陷于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才陷于饥饿。人民不好治理,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因此才不好治理。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统治者干涉过多,应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统治者要建立的社会,应当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问题: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什么都不做么?如何评价老子? 答案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后期; 楚国; 《老子》(又称《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答案提示:核心思想:“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总规律,应顺应自然。答案提示:长江十年禁捕、退耕还林等。答案提示:辩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以柔克刚。答案提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答案提示: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答案提示: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干预、让万物按自然规律发展。评价老子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哲学、伦理学、思维方式、道德人格)其政治思想悲观消极,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今天的重点知识。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从原文中去感悟老子的核心思想。 加入生活化的例子,让七年级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讲授新课(二) 目标导学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儒家学说1.初识孔子:阅读教材,梳理孔子的生平?孔子时期:国别:经历:著作:地位:2.孔子人生历程:阅读教材,梳理孔子的人生历程?材料: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弟子有饥色。——《荀子》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提示:少年时--西周礼,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西周乐,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磬、钟等。西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20岁左右:做过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畜牧)等小官30岁左右:思想体系初步形成,收徒办学,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50岁左右:50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中年不得志,后周游列国14年。60岁左右:周游列国遭冷眼。68岁:归乡:办教育,修订典籍。孔子的思想主张研读《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哪些主张?有何积极意义?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其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材料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材料4: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4.孔子的教育主张展示材料:教师:从这个表格中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弟子中既有鲁国贵族,也有富商和卑贱之人,春秋以前的教育状况是“学在官府”,即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孔子创办的学校,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不论社会地位高低,也不论贫富贵贱,想来学习的都不加拒绝。他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教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学生向他提问的问题,他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 展示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为政》5,孔子在文化上的贡献孔子在文化上有哪些贡献?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教师:孔子思想被整理成《论语》; 孔子整理“六经”①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②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教师指导:孔子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后成为儒家文化的经典。 时期:春秋后期国别:鲁国人经历: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中年在鲁国从政,后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著作:《论语》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1)核心思想:“仁”。(2)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3)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实行德政。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答案提示:孔子思想被整理成《论语》; 孔子整理“六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通过时间轴,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获取相关信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跨学科阅读:通过材料阅读,思考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感悟“仁”的涵义。在研读材料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孔子“为政以 德”的思想有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但得不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支持, 为过渡到学习孔子的教育主张作衔接。通过对相同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 生更清晰地了解孔子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得到认同,但在教育上,有突出的成就。 从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面对人生,总能在 某一方面取得突破。通过不同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纳孔子的教育主张。
讲授新课(三) 目标导学三、思想文化第一次高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阅读材料,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哪些学派影响较大?材料1:稷(jì)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为招揽人才,在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设置讲学的专门场所,被称为“稷下学宫”。聚集在这里的学者,来自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兴盛时有成百上千人。他们在此讲学、排论、著书,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争鸣的局面。据说荀子曾在这里游学,成为当时颇有威望的学术领袖。稷下学宫对促进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材料2:在孔子的引领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问题进行辩论,试图创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理性时代,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长河开始奔流不息,流淌至今……2、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百家争鸣的概况,并思考以下问题。【合作讨论】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①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以下表格: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汇总表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代表作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知识拓展】墨家: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互伐兼并、残害生命。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儒家: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发展了老子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②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并讨论,假设你是当时某一国的国君,你会选择谁的主张来治理国家,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呢?教师:各家学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当时的社会问题来说,更适合的是法家,但是完全地强调法治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各学派的相互对立和抨击中,他们取长补短,彼此影响。3.百家争鸣的影响【播放视频】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教师:百家争鸣在当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主要派别: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学派 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讨论活动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感受到当时诸子学说之间的激烈辩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辩论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大胆回答问题的能力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增添了灿烂不朽的精神财富,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文化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课堂巩固 1.他的思想包含了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等。“他”是( )A.老子 B.孔子 C.主父偃 D.董仲舒【答案】A2.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下列各学派的思想中蕴含和平理念的是(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 D.提倡“法治”【答案】C3.西方学者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期间,在北纬30度左右,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出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东西方同时取得思想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鼓励新思想的提出B.杰出思想家的大量涌现C.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转型D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答案】C4.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A.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B.实行“仁政”,以德治国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实行“兼爱”“非攻”【答案】A 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附1:板书设计
【家国情怀】诸子百家中哪些思想主张对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刻理解诸子百家对后世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突破难点,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