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三单元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粤教2024版地理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第三单元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粤教2024版地理七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2 17:42:31

文档简介

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2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通过材料分析,
3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五带的划分。
探究能力 1.通过实验,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2.通过读图分析,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通过材料分析,知道二十四节气和夏令时。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让教学更有效 大单元教学 | 地理学科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的公转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与地球的自转一起构成地球运动。这两种运动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21世纪教育同时与初中知识点连接并深化发展。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的学习对以后要学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差异等,有着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在整个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节主要涉及公转的特点,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公转的特点及地理意义。2.应用相关资料,知道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及特点。核心素养目标:1.区域认知:知道地球运动公转方向,周期,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2.综合思维: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的问题。3.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21世纪教育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4.人地协调观:通过地球公转的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学情分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及五带的形成等。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由于年龄的特征导致学生缺少应有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的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有力助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因而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处理,一是要有意识地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二是教师要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演 示、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如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等,引导学生通过 动手参与实验,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归纳总结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地球公传的特点和意义。
难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21世纪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21世纪教育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学生聆听歌曲,理解歌词,表达自己的观点,带着四节变化进入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地球公转的学习中来。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北京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的升降 你知道吗?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日落情况而变动的,而日出、日落时间又反映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傍晚,当太阳下落到与地平线相平时,为降旗时间。21世纪教育1.结合材料信息,说出北京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变化特点。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时间不一样的原因。任务一: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探究活动一:模拟地球公转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被太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情况。实验器材:地球仪、绳子、灯泡。21世纪教育实验步骤:在暗室里,参照图3-2-1,按下列步骤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步骤一:在桌子上将绳子围成一个椭圆形的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并把灯泡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太阳。步骤二:保持地轴指示方向不变,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分别移动到图3-2-1中甲、乙、丙、丁四个点时“太阳”在地球仪上的光照范围。(注意调整灯泡的高度,地球仪在甲、丙位置时,晨昏线正好和经线重合。)任务二: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①.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没有倾斜,太阳光线直射哪条纬线?②.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倾斜角度不变,太阳指示点会在哪两条纬线间移动?③.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达到哪里?最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探究活动二:模拟地球公转实验与周期想一想:2024年9月10日第40个教师节时,太阳直射点会位于哪个半球(南/北)?正向哪个方向移动?2.昼夜长短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不一样?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四季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的高一些?什么季节低一些?2.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任务三:五带的划分划分的依据及方法:知识拓展:中国二十四节气歌夏令时: 学生结合资料回答升旗实践的变化。学生留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总结:学生根据步骤做实验并填写实验结论:学生回答:赤道学生回答:南北回归线之间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北半球南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总结: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学生回答:夏天升的高,冬天升的低。夏天白昼时间长冬天白昼时间短学生总结:21世纪教育学生总结: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学生总结: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21世纪教育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1世纪教育世界上一些国家由于夏季白昼时间长,日出早,为了充分利用日光,节约照明用电,在夏季将时钟拨快1小时,实行夏令时。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讨论让学生知道地球公转的特点让学生能模拟实验地球的公转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特征让学生知道昼夜长短的变化21世纪教育让学生了解四季让学生了解划分的依据及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让学生了解夏时令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北极村 漠河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七星山脚下,纬度高达53°33′30″,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极昼胜景的最佳之处,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3159亩(8.7平方公里),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有农户243户,963人,居民房屋大部分为砖瓦结构平房,另外还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极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极、古水井、日伪电厂遗址、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节期间都在江边举办夏至节篝火晚会,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每当夏至前后,这时有近20小时可以看到太阳,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极昼现象,幸运时还会看到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光。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们在室外可以下象棋、打球。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知识点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维得到了训练,课堂上有积极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气氛,整体上达成了学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2课时)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共39张PPT)
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
地 理

第二节 地球公转
【2024新教材】
目录
01
单元学习内容
05
新知讲解
02
课标解读
06
课堂总结
03
学习目标
07
作业布置
04
新知导入
08
知识拓展
01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学习内容
02
课标解读
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通过资料,让学生知道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2.通过资料,学生能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标要求
课标分析
03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公转的特点及地理意义。
2.应用相关资料,知道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04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光阴的故事
罗大佑
春天的花开
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
我在年年的成长
……
春天的花开
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
我在年年的成长
……
05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自主学习
北京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的升降
你知道吗?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日落情况而变动的,而日出、日落时间又反映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傍晚,当太阳下落到与地平线相平时,为降旗时间。
1.结合材料信息,说出北京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变化特点。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时间不一样的原因。
时间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4 05:32 06:01 06:32 07:07 07:33
降旗 19:38 19:02 18:13 17:26 16:54 16:53
时间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9 6:16 05:28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8 18:28 18:59 19:29 19:47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任务一
西

自 向 。

旋转中心
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含义
基本方向
太阳
太阳
一年
周期
西

轨道形状
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任务一
角度:
指向:
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倾斜角度为23.5°
基本特征
23.5°
地轴是倾斜的是因为地球本身是倾斜的
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探究活动一
太阳
太阳
西
实验目的: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被太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地球仪、绳子、灯泡。
实验步骤:
在暗室里,参照图3-2-1,按下列步骤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步骤一:在桌子上将绳子围成一个椭圆形的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并把灯泡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太阳。
步骤二:保持地轴指示方向不变,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分别移动到图3-2-1中甲、乙、丙、丁四个点时“太阳”在地球仪上的光照范围。(注意调整灯泡的高度,地球仪在甲、丙位置时,晨昏线正好和经线重合。)
模拟地球公转实验与周期
探究活动一
太阳
太阳
西
实验结论:
1.概括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情况。
2.重新摆放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桌面,重新演示一次,说出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甲:一半;乙:全部;丙:一半;丁:无
甲:一半;乙:一半;丙:一半;丁:一半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太阳
太阳
西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①.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没有倾斜,太阳光线直射哪条纬线?
地球公转轨道面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垂直
赤道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太阳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②.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倾斜角度不变,太阳指示点会在哪两条纬线间移动?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太阳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③.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达到哪里?最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
23.5°S
66.5°N
66.5°S
23.5°N

3.21前后
春分
6.22前后
夏至
9.23前后
秋分
12.22前后
冬至
下一年
3.21
最北到达北回归线
最南到达南回归线
两次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探究活动二
太阳
太阳
西
北半球

想一想:2024年9月10日第40个教师节时,太阳直射点会位于哪个半球(南/北)?正向哪个方向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太阳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9 6:16 05:28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8 18:28 18:59 19:29 19:47
时间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4 05:32 06:01 06:32 07:07 07:33
降旗 19:38 19:02 18:13 17:26 16:54 16:53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白昼渐短,黑夜渐短
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不一样?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太阳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至日:
北半球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了 (极昼/极夜)现象。
大于
极昼
极夜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太阳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冬至日:
北半球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了 (极昼/极夜)现象。
小于
极夜
小于
极夜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大于
极昼
小于
极夜
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大于
极昼
小于
极夜
春分
3·21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秋分
9·23
夏至
6·22
昼最长
夜最长
冬至
12·22
昼>夜
昼>夜
昼<夜
昼渐长
夜渐短
夜渐长
昼渐短
以北半球为例
昼<夜
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南半球呢?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3.四季
大于
极昼
小于
极夜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的高一些?什么季节低一些?
2.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夏天升的高,冬天升的低
夏天白昼时间长
冬天白昼时间短
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任务二
3.四季
大于
极昼
小于
极夜
夏至日获得太阳光热 ,形成夏季,冬至日获得太阳光热 ,形成冬季
春秋分日获得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形成春季和秋季
月份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3、4、5
6、7、8
9、10、11
12、1、2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五带的划分
任务三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五带的划分
任务三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中国二十四节气歌
拓展知识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夏令时
拓展知识
世界上一些国家由于夏季白昼时间长,日出早,为了充分利用日光,节约照明用电,在夏季将时钟拨快1小时,实行夏令时。
小试牛刀
1.《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当天,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③段
C.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D.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春晚是中国春节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2024年2月9日2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里,如约与观众见面。本次春晚设北京主会场和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四个分会场。图为“地球二分二至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试牛刀
2.2024年2月9日20点,在开场节目中北京主会场与湖南长沙分会场、辽宁沈阳分会场、陕西西安分会场已是天黑的状态,而唯独新疆喀什分会场直播时天还是亮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
B.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
C.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
D.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

06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完成案例学习(P57)
阅读地理博览(P59)
知识拓展
北极村
漠河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七星山脚下,纬度高达53°33′30″,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极昼胜景的最佳之处,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3159亩(8.7平方公里),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有农户243户,963人,居民房屋大部分为砖瓦结构平房,另外还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极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极、古水井、日伪电厂遗址、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节期间都在江边举办夏至节篝火晚会,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每当夏至前后,这时有近20小时可以看到太阳,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极昼现象,幸运时还会看到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光。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们在室外可以下象棋、打球。
Thank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