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的说课稿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乙酸》,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和乙醇中乙酸的一节课。乙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贴进生活,学生对该物质比较熟悉。
新教材必修2中把《乙酸》安排在乙醇之后,用食品中的有机物这条线索贯串这一知识点,着眼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探究性和趣味性。在此之前,学生己学习了含氧衍生物——乙醇,初步掌握了以官能团的特征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作为羧酸的代表物乙酸,单独列一节授课内容,掌握好它的结构和性质,对学生了解和掌握醇——醛——羧酸——酯等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衍生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对结构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通过对乙酸结构的学习,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根据乙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到乙酸反应的原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乙酸性质和分子结构,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认识乙酸的结构决定了其不同于烃类的性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现象和结构出发,微观上探究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从而加深对乙酸的认识。从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等反应,认识到乙酸的化学性质,从而知道官能团在决定物质性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认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为化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红烧鱼的做法引入新课,设定疑问,教师通过实验视频论证乙酸的酸性,教师演示实验了解酯化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掌握这一重点知识。同时,通过乙酸分子结构模型展示及多媒体演示乙酸分子结构模型掌握乙酸的组成和结构;探究酯化过程中乙醇与乙酸反应的断键方式,从取代反应和同位素的示踪反应说明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从而把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讲述糖醋鱼的做法,让学生感受化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
2、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食醋及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顺其自然地得出乙酸的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探究法
通过探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水垢的除去,烧鱼时既加酒又加醋,使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从实验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乙酸的重要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感受化学的魅力和社会价值。
4、分组交流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演示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 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和参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
由红烧鱼的做法展示,导入新课。以现实的生活现象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1、展示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概括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2、[展示] 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
[投影]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获知乙酸的三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强调:乙酸分组中的特殊基团是羧基(—COOH),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引出教学的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回顾探究]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作为一种酸,它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教师演示实验]得出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①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③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能和部分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教师] 请写出上述②③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展示] 学生所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给予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设疑激趣]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会有哪些其他的性质呢?
【回忆引课】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演示]按投影上的装置(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仪器,进行演示实验。注意组装顺序,导管口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下。
[教师]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培训学生观察能力)
①装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
②生成新物质的色、态、味怎样?
[思考]①为什么导管口不能伸入到碳酸钠液面下?(防止溶液倒吸)②加药品顺序③加碎瓷片的作用④试管倾斜加热的原因
[现象] 碳酸钠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结论] 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讨论] 1、浓H2SO4的作用?
2、为何用饱和的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利用【信息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因势利导探究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对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能的两种脱水方式进行分析,结合科学测定获得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通过 [练习] 进一步巩固酯化反应的原理。总之,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酸的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重点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并了解其反应原理。
(四)板书设计
[板书]: 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OOH 或CH3-COOH
三.化学性质
(1)弱酸性CH3COOH CH3COO- + H+
Na2CO3+2CH3COOH →2CH3COONa+H2O+CO2↑
酸性:乙酸 > 碳酸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可逆反应)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五)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学法为重心,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