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件(4)

文档属性

名称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件(4)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1-11 11:28:12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天上人间——壁画
美术欣赏 第四章
昆山市费俊龙中学
邹莲莲
天上人间——壁画
天上人间——壁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壁画 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
天上人间——壁画
米开朗基罗 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天上人间——壁画
壁画:是描绘在建筑物的墙 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什么是壁画?
墓 室 壁 画
宫 殿 壁 画
石 窟 壁 画
中国古代壁画根据形式分为:
墓室壁画
汉代壁画——最早的壁画作品
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宗教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
永乐宫元代壁画——妙绝动宫墙
天上人间----壁画
墓室壁画形成原因:
古代人们相信人死后还能永生,进入极乐世界,所以一些地方豪强和权贵之家厚葬成风,特别是在汉代,除了带进很多贵重葬品,还在墓室里画起画来了(记载死者生前的生活),死者希望死后还能享受生前那种富贵的生活。
一、幽冥世界的奢华– 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描绘的内容:
生前前世间的生活起居
他们所拥有的财务(房屋、牲畜、及乐舞百戏表演等
墓主人升仙后的图像
墓主人显赫的仕宦经历等
一、幽冥世界的奢华– 墓室壁画
河北望都东汉墓《辟车伍佰八人》
1、汉代壁画——最早的壁画作品
比较单一呆板
用铁线勾勒人物轮廓,但感觉比较明快
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构图上:
色彩上:
造型上:
北齐娄墓《仪卫出行图》
2、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娄墓,位于山西太原,墓主娄睿是北齐太后之侄,权贵人物。
现存壁画71幅,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描绘墓主人生前的戎马生涯和生活场景;另一部分描绘墓主死后飞升,回归西方净土的虚幻境界。
2、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牛与神兽》
北齐娄墓《门官图》
2、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北齐娄墓《仪卫出行图》
2、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北齐娄墓《仪卫出行图》
造型上更加注重人物的表情和马匹的神态刻画
色彩上用晕染法、明暗映衬、远近对比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感
构图层次更繁复,变化多端,既有时间序列感又有浩大的场面感觉
2、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地处甘肃省酒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地处我国西北戈壁之中,保存了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上千年的佛教壁画,共有45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这些画布满492个洞窟。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
敦煌壁画的地位
先佛教壁画,后有道教壁画。佛教壁画居主导地位,道教壁画较少,在表现形式上受佛教壁画的影响。
敦煌壁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代表着中国宗教绘画的发展。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也给历史学者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壁画时代特征鲜明
敦煌莫高窟壁画发展史
开创
交融
统一
繁盛
衰落
北凉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元以后
佛教 东传
南北地区、中原与西域文化的融汇
南北统一社会安定
社会繁荣佛教盛行
文人画风盛行,壁画退出主流绘画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佛像画
经变画
民族传说神话
供养人画像
装饰图案
故事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姻缘故事、 佛教史迹故事)
山水画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内容。最常见的是净土变。
《降魔变》北周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佛像画
《供养菩萨》北魏
佛像画,就是表现各种佛像,如三世佛、七世佛、释迦牟尼等;各种菩萨,如文殊、普贤、观音等;以及佛教传说中的天龙八部,即天王、龙王夜叉、飞天等各类不同等级的佛。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二、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民族传说神话
莫高窟第249窟顶部
《狩猎图》 西魏
包括内含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雷电公等源于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材。敦煌壁画中出现的这些道教神话的题材,表明了外来的佛教思想已经融合、吸收了道家思想。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
供养人画像
西夏王供养像
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
装饰图案
敦煌石窟中的图案画主要装饰在石窟建筑上,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这些装饰图案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团花藻井》盛唐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
故事画(佛传故事)
佛传故事主要宣传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事古印度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牟尼身上。
《乘象入胎》初唐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
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
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
《张謇出使西域》初唐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
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
十六观 (日想观)
莫高窟壁画题材包罗万象:
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
佛像画
变经画
民族传说神话
供养人画像
装饰图案
故事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姻缘故事、 佛教史迹故事)
山水画
275窟北壁中层尸毗王本生故事画(北凉) 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
开创期---北凉
开创期---北凉
1、鹰追逐鸽
3、侍者持刀割肉,后妃惊恐
4、身肉割尽,重量不足,尸毗王举身坐入秤盘
5、尸毗王身肉复原如故,天人眷属围绕赞叹
2、鸽飞入尸毗王怀中求救
单幅组合图,全部情节组合在一图中,
以尸毗王割肉为中心,全部用人物表情显示故事情节
敦煌壁画-尸毗王本生
(254窟-北魏)
开创期---北凉
交融期----北魏
交融期---北魏鹿
莫高窟第257窟北魏
交融期---北魏鹿
《西方净土变》
繁盛期—唐
(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西方净土变》
净土变中除了佛、菩萨,画面表现了极其壮丽的楼台亭榭,在画面上部有飞天散花,前有杂鸟莲池以及奏乐跳舞的仙女。
这些净土变相,运用来自生活的想象创造了欢乐的景象,透过那些美丽物象的表现,曲折地反映了对于现实物质生活的赞美与愿望。
繁盛期—唐
《西方净土变》 常沙娜壁画作品
敦煌飞天
中唐 敦煌329窟 飞天
敦煌莫高窟壁画——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
中唐 112窟 反弹琵琶
北魏 敦煌285窟 飞天
本课先欣赏了墓室壁画,它具有独立的艺术品位,是后来卷轴绘画的先河;后来欣赏了宗教壁画,其中莫高窟壁画是美术史上的高峰。
两类壁画不仅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生产情景,还表现了思想、文化,技艺高超、风格独特,是艺术的精品。
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素描和色彩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古代壁画在表现手法上的进步?
汉代、南北朝——
唐代、元代时期——
比较幼稚,不会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和比例关系,主要运用平列的表现手法;色彩比较单一。
进一步成熟,用渲染等手法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色彩艳丽、细腻。
课堂练习
小 结
壁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的宗教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
在我国古代,壁画多施于洞窟、寺院及墓室,其功能主要服务于宗教,伴随着宗教的兴盛而发展。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就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佛教与艺术产生了一种互动关系,从而对中国古代壁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中国壁画发展史来考察,可以这样认为,没有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就不可能有中国古代壁画的大发展。
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