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染色体变异说课课件(共18张PPT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2染色体变异说课课件(共18张PPT第一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6 20: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章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说课
01
教学准备
03
教学过程
目录页
PAGE OF CONTENT
02
教学策略
04
教后反思
01
教学准备
1).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染色体数目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第2节的内容,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知识的延续,也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共同形成变异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生物育种奠定了基础。本部分内容涉及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诸多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的核心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其他概念的学习。在学生已知减数分裂、基因、染色体和性状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知,引领学生体验染色体组概念的生成,并运用这一概念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分析、概括、迁移运用,是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采取模型构建、形象类比、图片展示,以及过程模拟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层层设疑,突破核心概念,引领学生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关系。
01
02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染色体的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了有丝分裂、植物组织培养、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对染色体组及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已经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染色体组等抽象概念;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较为感兴趣,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发育起点以及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1
通过比较正常个体与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数目的变化),列举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
3
目标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
通过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与统计,概括染色体组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2)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
2、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02
教学策略
2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
问题引领
合作探究
自主研习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思维的发展。
03
教学过程
1.创设真实情境
2.把握认知规律、课堂任务驱动
爱,是可以改变
命运的!
一、创设真实情境
通过播放一段交响乐,引出著名“天才”音乐指挥家,说明其特殊的原因,一方面为学生灌输尊重残疾人的观念,另一方面,提出疑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把握认知规律、课堂任务驱动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个别增减
1
2
3
4
成倍增减
邀请学生上黑板利用染色体模型来模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2种类型,并随即提出疑问:什么叫染色体组?出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通过层层深入,总结染色体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把握认知规律、课堂任务驱动
2.染色体组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教师从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让学生拥有适度的自主权,动手、动脑相结合。
学生活动:八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模型
1、先看一看有几个染色体组并摆出来,说一说你找到一个染色体组的方法?
2、注意观察一个染色体组中有没有等位基因或者相同的基因?
学生讨论完成后邀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师生共同指正,并总结染色体组特点,通过不同类型的题型练习,掌握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把握认知规律、课堂任务驱动
3.构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初步掌握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检测学生的阅读结果,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8-89页,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二倍体、多倍体?请举例。
说明多倍体植珠有哪些特点?
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植株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师针对难点及拓展内容进行讲解和补充。
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好的板书,才能给学生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体系,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通过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
04
教学反思
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导入,提出疑惑,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不是课堂的控制者,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驾驭课堂,老师的作用就是把握方向。在课堂中,积极创造“乐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生物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节课列举实例如“天才”指挥家舟舟、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无籽西瓜、多倍体草莓等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
4.教学反思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