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初级中学 九 年级 语文 下册导学案
课 题 22.与朱元思书 主备人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学习目标 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学习重点 1.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2.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3.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由“景”释“文”的能力。2.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诵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新课导引 在浙江省境内有一条秀丽的富春江,如绿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飘带萦绕徜徉在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好像缀满了无数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游客为这水光山色所倾倒,留下了数不清的诗篇和画卷。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作者及课题解析简介 1.简介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他的骈文成就很高,《与朱元思书》是传诵很广的名作。吴均当史官时,实写历史,帝不喜,烧其书,罢其官,吴均被免官后于山水中寻找真趣。2.课题解析:给朱元思的信“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 特点:讲求对偶,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关于六朝骈体文:唐:称时文(与古文相对)晚唐:称四六文(四、六言为主)清:称骈体文(两马并列驾车为骈)吴均体:六朝骈体文往往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只在技巧上下功夫,致使许多作品徒有华丽的外表。吴均的作品却能扬其长避其短,不堆砌辞藻,基本不用典,自然流畅,清新高雅,形式精美而又内容充实,时人效之,号为“吴均体”。
知识超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俱:全,都。共色: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随意(让小船)向东或向西。) [从:顺,随。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 [富阳至桐庐: 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许:多。]【句段分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风息烟散,天蓝山青,融为一体。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泛舟之乐趣。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给予概括评价,激情赞美。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都是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见水底。)[缥碧:青白色。]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也能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直视:一直能看到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奔: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马一般)飞奔。](①哪些语句写“异水”? ②作者怎样写“异水”?写了哪几方面? ③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句段分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激流之美。作者采取了比喻、夸张的手法突出“异水”的壮美。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种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高峻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争着爬得更高,笔直地指向天空,由此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寒树:阴森森的树,形容树密而绿。负:凭借。竞:争着。轩邈:轩,高;邈,远。此处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直指:笔直向上。]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彼此应和鸣叫,鸣声嘤嘤和谐动听。)[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彼此相向和鸣。嘤嘤:拟声词,鸟鸣声。]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长久不断地叫,猿不停地啼叫。)[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与下文的“百”都表示多。不穷:不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像)鸢那样飞翔呜叫在天空(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筹划治理俗世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鸢:老鹰。戾:至。息:平息。经纶:筹划,治理。反:通“返”,返回。]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纵横交错的树枝在上边遮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看见阳光。)[柯:树木的枝干。犹:像。](④哪些语句写“奇山” 作者怎样写“奇山” ⑤第三段写景手法的运用在文中有何作用 ) 【句段分析】作者由景生情引发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第三段:分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 答案速查①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 ②写水,突出“异”。写了水碧、水清、水急。 ③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 ④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奇山”。化静为动。通过听觉来写奇山。有泠泠作响的水声,有“嘤嘤成韵”的鸟鸣声,有“千转不穷”的蝉叫,有“百叫无绝”的猿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这里表面上写的是喧闹、嘈杂,实际上,表现的却都是自然界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的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 ⑤第三段大量使用了四字或六字的对偶修辞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从景物的形状、光线、声响和给人的感受等多方面描绘两岸的山景。景色写得生机勃勃,富于动感,富于生命力。
课堂检测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②,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物有以盖之矣③。彼游于物之内④,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⑤,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⑥,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⑦。可不大哀乎!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铺糟啜醨 ( http: / / www.21cnjy.com ):铺,食。糟,酒渣。啜,饮。醨,薄酒。 ②美恶之辨战乎中:分辨美善的意识总在内心斗争。 ③物有以盖之矣:那是因为物质利益蒙蔽了他。④彼游于物之内:指思想被高官厚禄、物质利益所束缚而不能超脱。 ⑤物非有大小也:这是作者官场失意后自我解脱的说法。来源于“等生死、齐贵贱、无是非、无大小”的说法。 ⑥眩乱反复:眩,迷惑,眼花缭乱。反复,变化无常。 ⑦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美好与邪恶的观念交错产生,忧愁与欢乐的心情相互出现。 鉴赏要点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人物。他多次遭贬,但是仍然积极向上,保持着达观的心态,具有旷达的情怀。正如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本文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胸襟,以及厌恶世俗的争名夺利、甘守清贫的平常之心。问题探究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苟有可观 (2)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1.(1)假如、如果。 (2)欲望。 2.乐观,豁达,洒脱,厌恶世俗的争名夺利,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体验中考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25字以内,不含标点) 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l%,年均增长14.7%。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解析 本题是概括新闻,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把给你的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可以用提取法概括。提取法就是考生在把握新闻材料大意的基础上,迅速捕捉其重要信息,然后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新闻材料中的主要意思的一种方法。 【示例】中国积极推进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2.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活动方案。写宣传标语要言之成理并有号召力、感染力,活动主题要紧扣对象、范围及主题,活动目的要明确,活动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切实可行。【示例】(1)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活动主题: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 活动目的: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活动方式: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