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内容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 )
A.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表彰“一五”计划优秀代表
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2.“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年与1949年相比,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增加111.8%,中学生增加186.2%。”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3.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 )
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
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
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
D.配合“一五”计划全面开展
4.1952年5月底,全国工人、农民掀起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等口号。这一运动的开展旨在(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保障剿匪镇反运动
C.推动完成土地改革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材料体现了中国( )
A.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
B.赢得外交的主动权
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D.联合欧洲对抗美苏
6.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商人前来“当面洽谈,看样成交”。来自香港的采购商回忆:“坐着烧煤的火车赶来广州参加第一届广交会,参会人员热情高涨,我挤进人群里连领带歪了都浑然不知。”广交会的举办( )
A.推进了“四个现代化”
B.确立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C.增进了对外友好关系
D.体现了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7.据统计,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占比达92%;广告主身份以私营企业为主。1956年后,则多是工业产品广告,且以重工业产品为主,广告主身份也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8.中国古今人名中往往透视着历史演进与时代特征,如近代中国普通百姓代表性的名字有财顺、满仓、福禄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则有解放、建国、南下等。据这一逻辑推断,取建设、和平、互助等名字的人最有可能出生在( )
A.1949—1950年 B.1954—1957年
C.1960—1963年 D.1966—1976年
9.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
10.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国营和集体为主,个体为补充”。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同工商业者谈话时指出,上海地下厂“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当时( )
A.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反思“一五”计划中的问题
C.抛弃了过渡时期的普遍做法
D.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11.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率变化示意图,导致城镇化率第一次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期间项目建设的带动
B.“大跃进”导致城市急剧膨胀
C.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
12.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
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1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徐州市全国劳动模范冯景谦将截煤机截盘由1.8米加长到2.8米,一年为国家增产煤炭12.3万吨。这体现了当时劳动者( )
A.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B.敬业守信的优秀品质
C.敢于改革的创新意识
D.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14.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2号”,并试种、推广。由此可见,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 )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15.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调整对外战略,选择以改善中美关系为突破口。这一战略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 )
A.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B.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C.转变国家工作重心 D.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16.下面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 )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1970年 意大利
1971年 奥地利、比利时、冰岛
1972年 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英国、荷兰
1973年 西班牙
A.多边外交已取得明显成效
B.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化建设外部环境改善
D.改革开放得到普遍认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对1953年后《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1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七”战端一开,国民政府规划了以川、云、贵、湘为重心发展大后方工业的战略布局,组织了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实行了一些奖励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许多工厂在内迁途中屡遭轰炸,但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内迁的工厂不仅填补了西部工业的大部分空白,还使大后方形成了一支包括企业家、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工业建设骨干队伍。抗战14年,内迁工厂大体上保证了正面战场的轻武器供应无虞。当时西部地区所形成的工业中心区和各地的产业优势,许多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痕迹。
——摘编自侯德础《西部地区两次开发的历
史扫描》等
材料二 面对周边日趋紧张的国际环境,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以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1 000亿元压缩到850亿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线、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特点。(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历史上的这两次西部开发的共同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情况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百万吨
1953年 166.83 1959年 169.68
1954年 169.52 1960年 143.50
1955年 183.94 1961年 136.50
1956年 192.75 1962年 154.41
1957年 195.05 1963年 170.00
1958年 197.65 1964年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提取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三条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总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15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只占1/5,在工业资本中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1952年,我国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 35.5%。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但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原因。
(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模范人物是哪一时期涌现出的 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分)第九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内容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 )
A.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表彰“一五”计划优秀代表
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解析:D 1949年新中国成立,需要号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巩固新政权的建设,因此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并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内容为主要标准,故选D项。
2.“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年与1949年相比,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增加111.8%,中学生增加186.2%。”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解析: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被解放的生产力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同时,也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人才,B项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6年中共八大举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作为打击投机资本、维护市场稳定、遏制物价飞涨的重要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政治意义在于( )
A.稳定物价,恢复经济
B.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
C.赢得民心,巩固政权
D.配合“一五”计划全面开展
解析:C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了投机资本、维护了市场稳定、遏制了物价飞涨,其根本政治意义就是赢得了民心,从而巩固了政权,故选C项。
4.1952年5月底,全国工人、农民掀起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等口号。这一运动的开展旨在(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保障剿匪镇反运动
C.推动完成土地改革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解析:D 据材料“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知识可知,材料中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做好抗美援朝的物资保障工作,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故选D项。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材料体现了中国( )
A.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
B.赢得外交的主动权
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D.联合欧洲对抗美苏
解析:A 据材料可知,中国与多种类型的国家建立联系,说明中国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减弱,故选A项。
6.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商人前来“当面洽谈,看样成交”。来自香港的采购商回忆:“坐着烧煤的火车赶来广州参加第一届广交会,参会人员热情高涨,我挤进人群里连领带歪了都浑然不知。”广交会的举办( )
A.推进了“四个现代化”
B.确立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C.增进了对外友好关系
D.体现了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解析:C 材料时空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广交会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商人前来“当面洽谈,看样成交”“参会人员热情高涨”可知,增进了对外友好关系,C项正确。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企业的地位等问题,排除B项。政府本身就有发展经济的职能,不能说政府职能发生转变,排除D项。
7.据统计,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占比达92%;广告主身份以私营企业为主。1956年后,则多是工业产品广告,且以重工业产品为主,广告主身份也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C 题目所述的变化是指,到1956年后《人民日报》广告由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变为以重工业产品为主,广告主身份由以私营企业为主变为以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重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所有制也由私有逐渐向公有转变,故选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农业方面不是工业方面,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开展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8.中国古今人名中往往透视着历史演进与时代特征,如近代中国普通百姓代表性的名字有财顺、满仓、福禄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则有解放、建国、南下等。据这一逻辑推断,取建设、和平、互助等名字的人最有可能出生在( )
A.1949—1950年 B.1954—1957年
C.1960—1963年 D.1966—1976年
解析:B 据材料“人名中往往透视着历史演进与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突出“建设”;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国内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强调“和平”;“互助”反映了1953年开始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互助合作,所以,取建设、和平、互助等名字的人最有可能出生在1954—1957年,B项正确。
9.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
解析:A 据题干“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结束,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A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于1956年,排除B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排除C项;“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是表象而非本质,排除D项。
10.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国营和集体为主,个体为补充”。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同工商业者谈话时指出,上海地下厂“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当时( )
A.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反思“一五”计划中的问题
C.抛弃了过渡时期的普遍做法
D.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解析:A 1956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根据材料“个体为补充”“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知,毛泽东、陈云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并未完全否定私营经济,反而认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体现了当时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与探索,这是我国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A项正确;“一五”计划的特征是发展工业,题干未涉及反思“一五”计划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抛弃了过渡时期的普遍做法”表述不准确,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计划经济是指由国家统一计划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材料与之无关,排除D项。
11.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率变化示意图,导致城镇化率第一次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期间项目建设的带动
B.“大跃进”导致城市急剧膨胀
C.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
解析:C 1961年,实行八字方针,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农、轻、重比例,尤其是重工业占比下降,城市所需劳动力下降。城镇人口减少,因此城镇化率下降,C项正确。
12.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
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体现了对国内形势的考虑,“防备敌人的入侵”体现了对国外形势的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际形势日趋紧张,美苏战争威胁日益严峻,党中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推进三线建设,故选A项。
1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徐州市全国劳动模范冯景谦将截煤机截盘由1.8米加长到2.8米,一年为国家增产煤炭12.3万吨。这体现了当时劳动者( )
A.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B.敬业守信的优秀品质
C.敢于改革的创新意识
D.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解析:C 材料体现冯景谦的技术创新推动煤炭增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选C项。
14.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2号”,并试种、推广。由此可见,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 )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解析:C 由“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2号’,并试种、推广”可知,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故选
C项。
15.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调整对外战略,选择以改善中美关系为突破口。这一战略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 )
A.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B.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C.转变国家工作重心 D.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解析:D 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综合考虑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背景,中苏关系恶化,美苏处于冷战状态下,中美关系改善符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故选D项。
16.下面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 )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1970年 意大利
1971年 奥地利、比利时、冰岛
1972年 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英国、荷兰
1973年 西班牙
A.多边外交已取得明显成效
B.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化建设外部环境改善
D.改革开放得到普遍认同
解析:C 20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意味着中国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这有助于现代化建设,故选C项;多边外交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方针,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排除B项;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对1953年后《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12分)
答案:中国方面:实施“一五”计划,需要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相处;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力促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9分)
国际形势方面:伴随朝鲜战争结束,中美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有所缓和。(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七”战端一开,国民政府规划了以川、云、贵、湘为重心发展大后方工业的战略布局,组织了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实行了一些奖励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许多工厂在内迁途中屡遭轰炸,但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内迁的工厂不仅填补了西部工业的大部分空白,还使大后方形成了一支包括企业家、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工业建设骨干队伍。抗战14年,内迁工厂大体上保证了正面战场的轻武器供应无虞。当时西部地区所形成的工业中心区和各地的产业优势,许多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痕迹。
——摘编自侯德础《西部地区两次开发的历
史扫描》等
材料二 面对周边日趋紧张的国际环境,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以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1 000亿元压缩到850亿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线、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特点。(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历史上的这两次西部开发的共同意义。(6分)
答案:(1)国民政府支持沿海工业内迁;沿海地区大量工业人才迁入内地;民众坚定的抗战意志和热情。(6分)
(2)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由国家计划主导建设;时间长、规模大;顾及人民的利益。(5分)
(3)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和尊严的精神;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了工业布局。(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情况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百万吨
1953年 166.83 1959年 169.68
1954年 169.52 1960年 143.50
1955年 183.94 1961年 136.50
1956年 192.75 1962年 154.41
1957年 195.05 1963年 170.00
1958年 197.65 1964年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提取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三条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总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15分)
答案:信息一:1953—195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迅速。(2分)
说明: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或中共八大的正确决议)。(3分)
信息二:1959—1961年粮食总产量大幅度下降。(2分)
说明: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总产量下降。(3分)
信息三:1962—1964年粮食总产量回升。(2分)
说明:1961年以后,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推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粮食总产量开始回升。(3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只占1/5,在工业资本中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1952年,我国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 35.5%。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但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原因。
(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上述模范人物是哪一时期涌现出的 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分)
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重工业基础薄弱;落后农业国的现实;迫切需要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5分)
(2)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分)
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