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面是南宋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发生在961年的一段君臣对话。这段对话主要( )
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A.反映了宋初的边防形势严峻
B.印证了宋朝的财政入不敷出
C.反映出宋初皇帝的政治担忧
D.表明陈桥兵变事先计划周密
解析:C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宋太祖向赵普询问“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的方法,赵普答曰“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如此则“天下自安矣”,据此可知,该君臣之间的对话反映出宋初皇帝的政治担忧,故选C项。
2.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称为“知府”或“知州”,“知”是代理的意思,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
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
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
解析:B 从秦汉地方长官的“主人”角色到宋代地方长官的“代理”角色,反映出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选B项。
3.魏晋士大夫追求“名士风度”,往往是与不拘礼法、率性纵情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士大夫则追求“圣贤气象”,总是体现出一种忧患民生、兼济天下、恪守礼教、修养心性的人生追求。这种变化( )
A.和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密切相关
B.是程朱理学受官方尊崇的产物
C.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崛起和发展
D.缘于政治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解析:D 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政局动荡、玄学兴起,魏晋士大夫不拘礼法,率性纵情,到了宋代,军事不振,与北方民族政权交战处于劣势,科举制发展完善,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在这样的政治社会条件下,宋代士大夫常有忧患民生、兼济天下、恪守礼教、修养心性的人生追求,故这种变化缘于政治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故选D项;材料变化并无地域差别,排除A项;程朱理学只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方面,B项以偏概全,排除;士大夫的志趣追求更多体现的是封建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不属于商品经济发展下的市民意识,排除C项。
4.宋与辽、夏、金的议界基本上经历了定界(即分配)、划界、勘界三个阶段,也包括勘界后的边界管理。如宋辽界河以河岸为界、宋金则以淮水中流为界,也包括树界标、建界墙、掘界壕等人为疆界。当时宋划分疆界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相对稳定的边疆环境
B.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延续
C.与周边政权保持平等关系
D.维持以本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解析:A “宋与辽、夏、金的议界”说明宋与周边民族政权处于对峙并立状态,双方协议划分疆界是当时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在对抗中处于劣势下的安全应对,据此可知当时宋划分疆界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边疆环境,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夷夏观念”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C项不是划分疆界的目的,排除;宋与周边民族政权并非朝贡关系,排除D项。
5.“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解析:B 从材料可以看出,王安石短时期内推行多项变法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表明其变法操之过急,故选B项。
6.下表为辽金时期关于文化与制度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 )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编者注:辽祖先名)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 《金史·熙宗本纪》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宗室列传》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地方)设路、府、州、县。” 《金史·百官志》
A.中原地区的制度具有先进性
B.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金朝改革比辽朝更加彻底
D.中原地区统治理念的扩展
解析:D 从材料反映的民族认同、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可以看出,中原统治理念扩展到北方地区,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中原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金朝和辽朝改革的彻底性进行比较,排除C项。
7.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某一地方行政制度的描述:“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对地方官进行监督,同时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这一制度指的是( )
A.郡县制 B.行省制
C.道府县制 D.分封制
解析:B 据材料可知,这个制度之下地方事权集中,权力大,同时受中央制约,由中央派出,故仅有行省制符合要求,故选B项。
8.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这些措施( )
A.推动了道家思想的传播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
解析:B 据材料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尤其是对吐蕃、西域、台湾等地加强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故选B项;材料与道家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不是经济,排除C项;“杜绝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9.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麦、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解析:A 根据材料“到福建取得占城稻……江淮两浙诸路种植……扩大到北方诸路”“大麦、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等可知,水稻种植北扩,大麦、小麦种植在南方推广,这样可以使水稻与小麦等作物轮种,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中水稻与大麦、小麦的种植情况,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故C项错误;水稻与大麦、小麦的种植推广能改善民众饮食结构,但不可能根本改变民众的饮食结构,D项说法绝对。
10.《清明上河图》中的局部画面:一个店伙计,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装有食物的碗,正在快走送餐。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曾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据此可知( )
A.中国外卖历史由此开始
B.当时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C.当时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D.当时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解析:B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都城东京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根据材料可知,《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体现了宋朝饮食服务行业的发展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这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十分繁荣,故选B项;仅由材料不能得出外卖是从宋朝开始的,排除A项;坊市格局被打破指的是商业区和居住区界限被打破,材料并未体现这一信息,排除C项;当时仍以自然经济为主导,且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瓦解,排除D项。
11.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数。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经济发展促进文教事业的繁荣
B.江西是南宋经济和文化中心
C.理学在东南地区迅速发展传播
D.南宋时期民众文化素养较高
解析: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江西、浙江、福建等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从而促进了当地文教事业的繁荣,故选A项;材料空间为江西、浙江、福建,而非仅江西地区,排除B项;材料强调文教事业的繁荣,并无理学传播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仅强调江西、浙江、福建三地学校数量多,并不能说明整个南宋及南宋时期民众文化素养较高,排除D项。
12.魏晋时期,依附于豪强的农民被称为“佃客”,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承担劳役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普遍,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一变化( )
A.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平等化
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解析:A 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人身依附关系紧密,而宋代租佃关系普遍,佃农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体现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故选A项;土地兼并加剧促使租佃关系普及,因果倒置,排除B项;地主与佃农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土地租佃关系与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承担徭役多少无关,排除D项。
13.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解析:C 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李觏、张载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儒学家通过改造儒学来复兴儒学、抨击佛道,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清代的学者主张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排除B项;张载认为佛道与“吾儒”水火不容,因此不是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
14.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反映出元朝( )
A.儒学复兴进程加速 B.官员文化素养提高
C.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D.程朱理学地位巩固
解析:D 由“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可知,程朱理学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推崇,并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答题标准,其地位愈发巩固,故选D项;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已受到官方尊崇,排除A项;以儒家经书作为考试基本内容,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作为答题标准,并不能反映官员文化素养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科举考试程序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出C项结论,排除C项。
15.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绘画最初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通过记录事件从而劝善戒恶,而最能体现这种作用的当属历史故事画。下表列举的是宋元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宫廷画家的故事画作品,由此可以推出( )
宋朝 元朝
《晋文公复国图》 《归庄图》(取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兴四将图》 《伯牙鼓琴图》
《文姬归汉图》 《消夏》(以竹林七贤为对象)
A.故事画受三纲五常影响
B.故事画逐渐成为绘画主流
C.故事画题材范围广泛
D.故事画的功能逐渐演变
解析:D 宋朝故事画作品中“复国”“中兴”“归汉”体现宋朝在辽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对峙中的忧患与自强意识,体现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而元朝作品中的“取材于陶渊明”“以竹林七贤为对象”体现了一种归隐避世的思想,是文人伤怀与不得志的感情流露,这反映了故事画的功能逐渐演变,故选D项。
16.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出指南针。这些成就( )
A.源自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
解析:A 仰覆莲六系青瓷尊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的摸索实践而形成的精品,李春的身份为工匠,赵州桥是其劳动精华的展现,火药是炼丹家炼丹的副产品,题干中的成就都与人民的劳动实践紧密相关,故选
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城市的建筑、布局等往往反映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唐朝长安城 简介:长安城东西两市为工商区,区内店铺林立,开市期间,交易繁忙,热闹非凡。长安是一座国际城市,居住着许多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长安有许多胡人开的酒肆,载歌载舞,招待客人。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图:北宋东京城 简介:东京城,日市、夜市、早市相衔不断。城内外市场繁盛,街道上,官宇旁,甚至在御街,酒肆、茶楼、食店等名类繁多的商业店铺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幡旗招展。城市居民构成中,贩夫贩妇之类的小市民占多数,而且流动小贩也渗透到街头巷尾每一个角落。宋代城市出现了以“勾栏”为中心的“瓦肆”,说书等文艺表演日常可见。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提取两座城市的主要信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座都城所反映的时代风貌。(4分)
(3)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唐宋都城,你认为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 举一例说明。(4分)
答案:(1)布局:唐长安城布局方正,坊市分开;北宋东京城布局不规则,坊市界限被打破。(2分)
功能:唐长安城以政治功能为主;北宋东京城出现娱乐场所瓦肆,经济功能增强。(2分)
共同点:两座都城都体现了皇权政治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
(2分)
(2)唐朝长安: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或经济繁荣);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文化兼收并蓄(或文化昌盛);对外交通发达。(2分)
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兴盛;市民阶层壮大;崇文抑武,文人阶层壮大,文化普及。(2分)
(3)示例
唐都长安:玄奘和尚对佛教文化的吸收与传播,体现唐都长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北宋东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的繁华。(列举一例并说明,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可是入宋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到了南宋,任何人只要不冒贯匿服,不触犯刑律,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因此,在宋代著名大臣中,就不乏出身于下层百姓和贫苦人家的子弟。科举不讲门第,考试中“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虽为宋代下层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打开了大门,但能否踏进科举大门,能否取胜场屋,却必须具备两个互有关联的基本条件:一是经济能力;二是文化知识。朝廷、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士人应举的鼓励与资助;民间义庄、义学对本族子弟读书应举的支持;乡塾村校的普及;贫困士人相互间的帮助等都促进了平民阶层知识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何忠礼《贫富无定势:
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宋代社会阶层的更替加剧,所谓“贫富无定势,贵贱无永时”。有学者统计,《宋史》列传所载1 533人中,布衣出身的文臣武将占55%。客户上升为主户,也与制度性的鼓励有关。宋廷的政策一贯是鼓励主户的增加,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诏令:“旧制:县吏能增户口者,县即升等,仍加其优越。”稳定主户,并尽量使客户上升为主户,也就是稳定政府直接控制的劳动力和赋税来源,这也是宋代主户比例略呈上升之势的驱动力之一,个别客户甚至晋升为富农和地主。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的影响。(6分)
答案:(1)科举制度的完善;门第观念的淡化;宋代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平民阶层知识水平的提高。(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8分)
(2)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平民阶层的兴起;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阶层更替加剧;扩大统治基础,增强了政治活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政府的赋税收入。(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史》本纪中各学科的科技内容频次统计情况。
学科 频次 学科 频次 学科 频次
自然科 学理论 与方 法论 0 大气 科学 507 冶金 工业 21
数学 6 海洋 科学 10 金属 工艺 105
物理学 0 自然 地理学 16 轻工业 和手工业 102
化学 9 生物学 76 建筑 科学 194
天文学 958 医药 卫生 73 水利 工程 339
测绘学 6 农业 科学 298 交通 运输 28
地球 物理学 117 矿业 工程 7 机械 23
武器 122 能源 16 — —
——摘编自潜伟、吕科伟《宋代科技政策的计量
研究——以<宋史>本纪中记载科技内容为计量对象》
材料二 元代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的情况,与历代王朝相比较为频繁,特别是在蒙古和元代初期,有时一年就有好几次,例如至元四年
(1267年)札马鲁丁先后向忽必烈汗进献《万年历》和“西域仪象”等。交流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主要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地理学、动植物、香料、纺织品、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机械工具等,由中国传到国外的主要有火药、印刷术、药物、中国地理、瓷器、纺织品、历法等。从陆路由中国西部进入中亚、西亚,与欧洲接触;从水路由中国南部出海抵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部分国家与地区。
——摘编自李迪、冯立升《元代中外科技交流
的发展与上都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中外科技交流的特点及影响。(6分)
答案:(1)特点:学科发展不均衡;理论性较弱,实用性较强。(2分)
原因: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理学思想的影响;前代科技文化的传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特点:交流频繁;内容丰富;交流的国家和地区众多。(答出两点即可,2分)
影响:密切了中外联系;扩大了中国文明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科技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他们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材料二 2003年,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现为平安地镇)辽墓出土了《永清公主墓志》,其碑文记载说“盖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永春《“中国
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辽人、金人“中国观”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分)
答案:材料一中辽人、金人都自称中国,但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因此辽人、金人“中国观”已经突破族群和地理界限;注重文化认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概念。“中国”最初是一个地理方位名词,与华夏族群联系紧密,特指中原或华夏。随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扩大,“中国”的内涵随之扩大。凡是接受中原礼仪文化的族群都渐渐被纳入中国的范畴。“中国”也就日益成为一个超越地理与族群的共同体。
总之,“中国”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材料二所载墓志作为实物史料,证明材料一中辽人“中国观”不仅见于文献记载,也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12分)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面是南宋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发生在961年的一段君臣对话。这段对话主要( )
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A.反映了宋初的边防形势严峻
B.印证了宋朝的财政入不敷出
C.反映出宋初皇帝的政治担忧
D.表明陈桥兵变事先计划周密
2.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称为“知府”或“知州”,“知”是代理的意思,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
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
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
3.魏晋士大夫追求“名士风度”,往往是与不拘礼法、率性纵情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士大夫则追求“圣贤气象”,总是体现出一种忧患民生、兼济天下、恪守礼教、修养心性的人生追求。这种变化( )
A.和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密切相关
B.是程朱理学受官方尊崇的产物
C.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崛起和发展
D.缘于政治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4.宋与辽、夏、金的议界基本上经历了定界(即分配)、划界、勘界三个阶段,也包括勘界后的边界管理。如宋辽界河以河岸为界、宋金则以淮水中流为界,也包括树界标、建界墙、掘界壕等人为疆界。当时宋划分疆界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相对稳定的边疆环境
B.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延续
C.与周边政权保持平等关系
D.维持以本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5.“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6.下表为辽金时期关于文化与制度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 )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编者注:辽祖先名)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 《金史·熙宗本纪》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宗室列传》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地方)设路、府、州、县。” 《金史·百官志》
A.中原地区的制度具有先进性
B.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金朝改革比辽朝更加彻底
D.中原地区统治理念的扩展
7.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某一地方行政制度的描述:“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对地方官进行监督,同时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这一制度指的是( )
A.郡县制 B.行省制
C.道府县制 D.分封制
8.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这些措施( )
A.推动了道家思想的传播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
9.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麦、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10.《清明上河图》中的局部画面:一个店伙计,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装有食物的碗,正在快走送餐。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曾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据此可知( )
A.中国外卖历史由此开始
B.当时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C.当时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D.当时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11.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数。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经济发展促进文教事业的繁荣
B.江西是南宋经济和文化中心
C.理学在东南地区迅速发展传播
D.南宋时期民众文化素养较高
12.魏晋时期,依附于豪强的农民被称为“佃客”,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承担劳役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普遍,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一变化( )
A.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平等化
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13.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14.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反映出元朝( )
A.儒学复兴进程加速 B.官员文化素养提高
C.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D.程朱理学地位巩固
15.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绘画最初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通过记录事件从而劝善戒恶,而最能体现这种作用的当属历史故事画。下表列举的是宋元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宫廷画家的故事画作品,由此可以推出( )
宋朝 元朝
《晋文公复国图》 《归庄图》(取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兴四将图》 《伯牙鼓琴图》
《文姬归汉图》 《消夏》(以竹林七贤为对象)
A.故事画受三纲五常影响
B.故事画逐渐成为绘画主流
C.故事画题材范围广泛
D.故事画的功能逐渐演变
16.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出指南针。这些成就( )
A.源自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城市的建筑、布局等往往反映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唐朝长安城 简介:长安城东西两市为工商区,区内店铺林立,开市期间,交易繁忙,热闹非凡。长安是一座国际城市,居住着许多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长安有许多胡人开的酒肆,载歌载舞,招待客人。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图:北宋东京城 简介:东京城,日市、夜市、早市相衔不断。城内外市场繁盛,街道上,官宇旁,甚至在御街,酒肆、茶楼、食店等名类繁多的商业店铺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幡旗招展。城市居民构成中,贩夫贩妇之类的小市民占多数,而且流动小贩也渗透到街头巷尾每一个角落。宋代城市出现了以“勾栏”为中心的“瓦肆”,说书等文艺表演日常可见。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提取两座城市的主要信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座都城所反映的时代风貌。(4分)
(3)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唐宋都城,你认为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 举一例说明。(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可是入宋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到了南宋,任何人只要不冒贯匿服,不触犯刑律,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因此,在宋代著名大臣中,就不乏出身于下层百姓和贫苦人家的子弟。科举不讲门第,考试中“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虽为宋代下层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打开了大门,但能否踏进科举大门,能否取胜场屋,却必须具备两个互有关联的基本条件:一是经济能力;二是文化知识。朝廷、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士人应举的鼓励与资助;民间义庄、义学对本族子弟读书应举的支持;乡塾村校的普及;贫困士人相互间的帮助等都促进了平民阶层知识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何忠礼《贫富无定势:
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宋代社会阶层的更替加剧,所谓“贫富无定势,贵贱无永时”。有学者统计,《宋史》列传所载1 533人中,布衣出身的文臣武将占55%。客户上升为主户,也与制度性的鼓励有关。宋廷的政策一贯是鼓励主户的增加,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诏令:“旧制:县吏能增户口者,县即升等,仍加其优越。”稳定主户,并尽量使客户上升为主户,也就是稳定政府直接控制的劳动力和赋税来源,这也是宋代主户比例略呈上升之势的驱动力之一,个别客户甚至晋升为富农和地主。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的影响。(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史》本纪中各学科的科技内容频次统计情况。
学科 频次 学科 频次 学科 频次
自然科 学理论 与方 法论 0 大气 科学 507 冶金 工业 21
数学 6 海洋 科学 10 金属 工艺 105
物理学 0 自然 地理学 16 轻工业 和手工业 102
化学 9 生物学 76 建筑 科学 194
天文学 958 医药 卫生 73 水利 工程 339
测绘学 6 农业 科学 298 交通 运输 28
地球 物理学 117 矿业 工程 7 机械 23
武器 122 能源 16 — —
——摘编自潜伟、吕科伟《宋代科技政策的计量
研究——以<宋史>本纪中记载科技内容为计量对象》
材料二 元代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的情况,与历代王朝相比较为频繁,特别是在蒙古和元代初期,有时一年就有好几次,例如至元四年
(1267年)札马鲁丁先后向忽必烈汗进献《万年历》和“西域仪象”等。交流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主要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地理学、动植物、香料、纺织品、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机械工具等,由中国传到国外的主要有火药、印刷术、药物、中国地理、瓷器、纺织品、历法等。从陆路由中国西部进入中亚、西亚,与欧洲接触;从水路由中国南部出海抵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部分国家与地区。
——摘编自李迪、冯立升《元代中外科技交流
的发展与上都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中外科技交流的特点及影响。(6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他们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材料二 2003年,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现为平安地镇)辽墓出土了《永清公主墓志》,其碑文记载说“盖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永春《“中国
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辽人、金人“中国观”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