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的遗传》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的遗传》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第一课时。生命世界里遗传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应用遗传规律科学育种、种植养殖。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与学生交流选择颗粒饱满的稻谷种子种植"选择匀称健壮的种鸡养殖"的现象,了解学生关于遗传现象的已有经验和前概念。 第二部分,通过连续三个观察活动,引导学描述和比较人类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外形特征,发现人类的亲代和子代在外形特征方面存在遗传现象。与此同时,选择典型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比较,继续深入理解人类的遗传现象,为下面两课的学习做好前期的调查准备。 第三部分,通过为动物和植物寻亲"的活动,发现动物和植物也都存在遗传现象。 第四部分,通过观察猫的子代特征来推断亲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遗传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归纳出生物普遍存在遗传现象。生物体遗传的不是一个个体的全貌,而是一个个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在外形特征上,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初步建立完整的遗传概念。
学习者分析 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部分的内容并不陌生,可能很多学生知道“遗传”这一词语,具体怎样和生物联系起来,和我们联系起来,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对于遗传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有哪些表现,对生物的繁衍带来哪些作用,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六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预习和收集有关资料对本节课的内容已有所了解,但对此仍然很感兴趣。本课的教学应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已有概念,清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暗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合作和勤于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理解生物体遗传现象,子代与亲代特征相似。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体子代与亲代的特征,学生能够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提炼出生物体普遍存在遗传现象的这一科学规律,初步形成对遗传概念的构建能力。 探究实践:亲自动手观察并记录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的具体特征,运用对比分析法,寻找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遗传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其尊重生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同时,通过探究遗传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其作为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很多特征是相似的,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 难点:寻找证据,分析并归纳生物体普遍存在遗传现象。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量表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思考优良育种原因能够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育种原因能基本能不能观察遗传现象能观察出亲代与子代外形特征的遗传现象能基本能不能为动物找家人能找出动物亲代与子代的遗传特征,并说出理由。能基本能不能为植物寻亲能找出植物亲代与子代的遗传特征,并说出理由。能基本能不能推测猫爸爸特征能通过观察小猫的特征,推测出猫爸爸的特征。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 教师讲述大单元主题:小区里多了一只很奇怪的小狗,科科脱口而出“哈士基”,同学们想知道“哈士基”什么样吗?它的爸爸妈妈又是什么样呢?这一单元,我们就一起来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生物的遗传》 教师提问:农民伯伯播种前,为什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呢?饲养员留种鸡时,为什么要选体格匀称健壮的鸡呢?学生活动1 学生倾听,并做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自由回答:种子饱满才能更好地存活,健壮的鸡才能生出健壮的小鸡...活动意图说明:了解学生对于遗传现象的前概念,思考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选育饱满的种子与匀称健壮的鸡,发现其中的道理,引发对遗传现象的研究。环节二:观察遗传现象教师活动2 教师课件出示照片并提出问题:王老师最近在家整理家里的学生照片时,不小心把学生照片和他们父母的照片弄混了,你能帮王老师找出他们的父母吗?并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经过求证同学们的判断完全正确,可为什么你们能够这么快就找到答案呢?你们肯定会说因为孩子都长得像父母啊,如果大家这样说肯定没有人能够信服,但刚才同学们却能从脸型、眉毛、鼻子和嘴唇的特征找到孩子与父母的相似之处,说明你们的观察能力很强,更可贵的是你们是按顺序进行观察的,先从整体上观察脸型和肤色,再从局部观察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观察局部时从上往下观察,这样细致和详细的描述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课件出示人类的其他形状特征,并提出问题:其实人类还有其他一些特征,请同学们相互观察一下,你的小组内的同学属于哪种特征呢? 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 同学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家庭普遍存在着孩子与父母特征相似的情况。学生活动2 学生自由回答。预设:我认为1号小朋友与4号父母是一个家庭。因为1号小朋友的脸型和鼻子都与4号家庭的父母很像。2号小朋友与3号父母是一个家庭,因为3号小朋友的脸型、眉型、嘴唇的厚度与三号家庭的妈妈很像。 学生小组活动,相互观察性状特征,并进行简单汇报 学生简单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小组活动,并填写性状特征情况表。 学生先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家庭成员性状特征情况。并汇报自己与父亲的相似之处,与母亲的相似之处。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遗传现象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特征,培养观察与推理能力。环节三:为动物和植物“寻亲”教师活动3 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人类存在孩子与父母特征相似的情况,那动物会不会也存在这种现象呢?你能为小狗找一找它的家人呢?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课件出示蝴蝶的图片 教师提问:你能为这些蝴蝶找到它的家人吗?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课件出示植物图片 教师提问:你能为这些植物找到它们的家人吗?并说明理由。 师生小结:在给人类寻找父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与父母有很多相同的外貌特征,而在为动物寻亲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动物的毛色、颜色、翅膀的花纹,植物亲子代之间的花形和颜色都很相似。我们把这些相似的特征称为形态结构特征。 子女和父母的称呼一般用于人类家庭中,所以这里我们使用子代来代替子女,亲代代替父母来描述所有生物家庭中的父母。生物的子代和亲代总是保持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5. 学生活动3 学生观察,并为小狗找到自己的家人。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小狗亲子代之间的毛发、眼睛、腿型等都相似。 学生观察,并为蝴蝶找到自己的家人。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蝴蝶亲子代之间的翅膀的花纹和颜色等都很相似。 学生观察,并为植物找到自己的家人。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植物花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叶子的形状都很相似。 农民之所以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是因为动物存在遗传现象,子代和亲代相似,农民伯伯就可以丰收。饲养员留健壮的种鸡也是这个原因。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为动物和植物“寻亲”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亲子代间的形态结构特征相似性。环节四:拓展应用——推测猫爸爸特征教师活动4: 课件出示猫妈妈给小猫喂奶的照片 提出问题:观察猫妈妈和左边第一只小猫的毛色与花纹,推测猫爸爸的样子。 课件出示两只小羊的图片 想一想两只小羊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你能回答老师一开始给大家提出的问题吗? 农民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播种,饲养员留下匀称健壮的种鸡,这是为什么 4.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例如,肤色的遗传规则是“相乘后平均”,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都是黑皮肤,孩子就不可能是白皮肤;父母有一方是双眼皮,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很大;子女身高70% 来自父母遗传;父母都胖,则孩子肥胖的概率较大;通常男孩的声音遗传自父亲,女孩遗传自母亲。此外,血型、生育双胞胎、左利手,甚至睡姿等生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也会被遗传,某些病症如色盲、心脏病等同样会被遗传。学生活动4: 学生观察并推测汇报,预设:我推测猫爸爸是一只全身毛色为黑色,上肢毛色为白色的猫,因为动物界存在遗传现象,第一只小猫全身大部分是黑色的,猫妈妈全身颜色大部分为黄色,说明小猫的黑色遗传来自猫爸爸,小猫的上肢为白色,猫妈妈不是,说明小猫遗传白毛爸爸。 我认为两只山羊的父母,很可能一只为全黑色山羊,一只为咖啡色和白色的山羊,因为动物界存在遗传现象,子代会遗传亲代的一些特征。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发芽和健康生长。 通过选择体格匀称健壮的鸡作为种鸡, 可以保证鸡群的遗传品质, 进而提高后代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这种做法同样是对生物遗传现象的利用, 旨在优化鸡群的遗传基础。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现象,学会根据子代特征推测亲代特征,培养观察推理能力。环节五:知识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
7.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 子代与亲代 相似的特征: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 这种现象叫遗传。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选择题 1.与“虎父无犬子”表示相似现象的俗语或谚语是( )。 A.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D.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2.父母都是音乐家,子女拥有( )天赋的可能性最大。 A.绘画 B.音乐 C.文学 D.书法 3.下列不属于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有( )。 A.酒窝 B.双眼皮 C.肤色 D.头脑中的知识 判断题 1.心脏病、色盲不会遗传。( ) 2.爸爸会踢足球,儿子也会踢足球,这就是遗传现象。( ) 3.欧洲人肤色偏白,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 4.只有人和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没有。( ) 5人类的许多特征和习性都受遗传的影响。( ) x 答案: 1.B 2.B 3.D 1.× 2.× 3.√ 4.× 5.√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比较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的某些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并初步建立遗传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认识到子代和亲代之间的相似性,并能提出一些合理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观察和比较的环节,有些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足够的细节描述。这可能与他们的观察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次可以提前进行观察训练,并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总体而言,本节课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观察和比较以及初步建立遗传概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遗传与变异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 8.5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逐代传递,可发生改变 ②描述和比较植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③描述和比较动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学业要求: 能比较、分析植物(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方面)和动物(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子代与亲代的异同。 关注青春期保健,能参与对遗传与进化研究的求证过程。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遗传与变异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如观察、调查、比较、统计、数据分析等,来深入理解和认识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现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在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现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且能够归纳、概括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共同特点。同时,设计还强调感受现代科技对遗传规律的利用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其质疑批判精神。整体上,单元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主题学情分析 学生对“遗传”“变异”“基因”等名词并不陌生,且对“我长得像谁”“我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克隆生物”“转基因食品”等话题十分感兴趣,这是他们进行本单元学习的良好认知基础。然而,这些经验和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学生还不能用相对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描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实践活动,将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处理和解释科学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小学阶段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学习主要停留在现象水平,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生物体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在初中阶段从性状和基因水平认识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
开放性学习环境 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思维:从多角度提出科学问题、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批判性思考和团队沟通合作等。这些方法共同构成了科学探索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全面的科学素养。 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态度责任: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思考优良育种原因 配合多媒体展示,描述生物亲代与子代特征,引导学生发现遗传现象,探讨生命世界的遗传奥秘。 设计意图:能暴露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引入对遗传现象的研究。
任务2 名称:观察遗传现象 通过连续观察,学生发现人类亲代与子代外形特征的遗传现象,深入理解遗传并准备后续学习。 设计意图:对人的各种特征的相似性进行判断分析,提高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描述水平,为下一个活动做好观察方法和描述能力的准备。
任务3 名称:为动物找家人 学生观察熟悉动物,发现遗传现象,从毛色、花纹等描述性状,表格归纳加深理解动物遗传。 设计意图: 人类具有遗传现象,动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是否也存在遗传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学会用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任务4 名称:为植物寻亲 全面观察猫妈妈与小猫,借助表格总结毛色、花纹、瞳色等性状,反推猫爸爸可能特征,培养反向思维,运用观察证据论证。教学活动可灵活安排于课内外。 设计意图: 在掌握遗传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反向思维学会分析判断。
任务5 名称:推测猫爸爸特征 全面观察猫妈妈与小猫,总结其毛色、花纹、瞳色、耳形等性状。利用归纳的性状反推猫爸爸的遗传特征,培养反向思维,运用观察证据论证。阅读活动可灵活安排于课内外。 设计意图:在掌握遗传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反向思维学会分析判断。
第2课时 任务6 名称:观察差异 教学时,指导学生观察子代与亲代、子代个体间的外形差异,并描述细节。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变异现象在生物界的普遍性,激发探究兴趣。 设计意图:由前一课生物的遗传现象转到对变异现象的研究。观察发现人的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在外形特征上存在差异,初步认识人的变异现象。
任务7 名称:分析动物是否存在变异现 教学中,学生分组讨论遗传特征,围绕与父母的相似与不同点深入交流。班级交流总结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并引导学生探讨动物是否存在变异现象,通过图片视频等科学描述,加深对变异现象的认识。 设计意图:除了人存在变异现象,其他动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任务8 名称:发现植物存在变异现象 研究植物变异时,通过挑选不同品种的米或橘子,用实物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兴趣。介绍四叶草作为三叶草的变异品种,并让学生参与许愿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同一种植物可以有不同的品种,这是植物变异产生的,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任务9 名称:认识和辨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通过播种高茎豌豆与后天近视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可遗传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理解变异原因,并判断生活中的变异类型,同时强调科学用眼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在建立起“人、动植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的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基于对变异现象成因的分析,初步认识变异的类型,进而丰富生物变异概念的外延。
第3课时 任务10 名称:了解孟德尔及后续的研究发现 教学围绕遗传与变异展开,引导学生根据家庭调查发现问题,引入孟德尔研究,通过图片、逆向推理法帮助学生理解豌豆遗传和变异现象。再辅以视频资料深化理解,并通过实例讲解变异的三种类型,促进学生全面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科学规律。 设计意图: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知科学家以往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任务11 名称:分析高产抗倒伏小麦如何杂交,判断目标狗的亲代 教材设计了小麦杂交与狗亲代探寻活动。小麦杂交作为交流,狗亲代探寻则分组探究。利用图片挑战,探究目标狗亲代,激发主动探究。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并记录特征,用遗传变异原理找出亲代。汇报交流时,依据目标狗特征,合理论断亲代。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高产抗倒伏小麦的产生和寻找目标狗的亲代的实例,深入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发展学生对生物细节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任务12 名称:了解人工选育优良品种的道理 学习瘦肉猪、金鱼、杂交玉米等品种时,教师提供视频和文字资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学习单助理解,探讨人工选育原理。小结强调人工变异方法,但提问其利弊,为后续辩论铺垫。 设计意图: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人工选育优良品种的知识和经验,体会现代科技的价值,也为下面的辩论活动做好认知铺垫。
任务13 名称:拓展人工干预生物变异利弊的辩论会 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利弊后,参与辩论会:人工干预生物变异,利弊何者更大?分组选择或提出论点,自由组合并商议论据。辩论时,采用“观点+证据”方式,可追问补答,教师组织。 设计意图: 一是加深学生对生物遗传与变异秘密的认识,二是体会现代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优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体会科学本质。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生物的遗传》 1.观察和比较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的某些特征,理解其有很多特征是相似的,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 2.归纳概括生物体普遍存在遗传现象。 3.初步建立遗传的概念。 第2课时:《生物的变异》 1.描述和比较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 2.理解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很多特征是不同的。 3.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动植物变异的不同类型。 4.归纳概括生物体普遍存在变异现象,了解变异的概念。 第3课时:《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1.了解孟德尔及后续的对遗传和变异秘密的研究,初步了解遗传和变异 的原因。 应用遗传和变异的道理辨别身边动植物的杂交现象。 3.了解人工选育优良品种的实例。 4.分析评价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与弊。
评价指标 第1课时《生物的遗传》 理解生物体遗传现象,子代与亲代特征相似。(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体子代与亲代的特征,学生能够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提炼出生物体普遍存在遗传现象的这一科学规律,初步形成对遗传概念的构建能力。(科学思维)亲自动手观察并记录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的具体特征,运用对比分析法,寻找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探究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遗传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其尊重生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同时,通过探究遗传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其作为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态度责任) 第2课时:《生物的变异》 认识生物体子代与亲代、子代个体间的特征差异,理解生物体普遍存在变异现象。(科学观念)通过分析不同生物体特征,培养比较和归纳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描述并比较生物体的特征差异,初步了解动植物变异的类型。(探究实践)培养对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尊重,增强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态度责任) 第3课时:《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原理,知晓其研究历史。(科学观念)运用遗传变异知识分析动植物杂交现象,评价人工干预的利弊。(科学思维)应用遗传变异理论识别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人工选育。(探究实践)培养科学分析的态度,形成对生物多样性与人工干预的负责任看法。(态度责任)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实践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选择题 1.谚语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主要指的是(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遗传和变异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C.无法确定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3.下列品种中,不属于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是( )。 A.无籽西瓜 B.太空椒 C.鲫鱼 4.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研究( )杂交实验时提出的。 A.豌豆 B.黄豆 C.绿豆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头脑中的知识 B.眼皮的单双 C.先天性近视 6.下列选项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植物营养不良,叶子由绿变黄 B.水肥充足,水稻粒多 C.杂交水稻的培育 7.若花猫妈妈生了一只黑猫和三只花猫,则猫爸爸最可能是( )。 A.花猫 B.黑猫 C.白猫 8.关于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繁殖过程中变异占主导 B.繁殖过程中遗传占主导 C.繁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都处于主导地位 9.一般来说,生物自身是( )产生变异的。 A.不可以 B.可以 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二、判断题 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变异现象。( ) 3.运动员的肌肉强壮,他们子女的肌肉也一定强壮。( ) 4.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 5.每种生物都有遗传现象,但并不是每种生物都有变异发生。( ) 6.大千世界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 7.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 8.自然界中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无害的。( ) 三、下列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 连一连。 小麦的矮秆抗倒伏 棉花纤维长度增加 有利变异 老鼠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 有害变异 水稻种子颗粒变大 探究题 1.小科搜集了一些谚语,其中既有遗传现象,又有变异现象,请你帮他分类,并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桐实生桐,桂实生桂”; ④“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⑤“物生自类本种”; 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遗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异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将某班各小组的研究结果统计到一起后制成的统计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统计图可知,豌豆粒数最多是( )。 A.6粒 B.9粒 C.8粒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豌豆英中豌豆粒数的分布是从7粒开始向两边逐渐降低的 B.豌豆英中豌豆粒数的分布是从4粒开始逐渐升高的 C.有9粒豌豆的豌豆英的数量最少 (3)同-株豌豆的豌豆荚中豌豆的粒数不同,这是因为( )。 A.一部分豌豆英发生了变异 B.一部分豌豆英还没有长大 C.一部分豌豆英没有遗传亲代的基因 3.小科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红无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请你从“有无耳垂”“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胖瘦”这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遗传和变异 (2)母亲的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小红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遗传和变异 (3)能遗传的变异是( ),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填序号) ①有无耳垂 ②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 ③体型胖瘦 答案: 选择题 BCCAACBBB 判断题 √××××√× 连线题 探究题 1.遗传现象:②③⑤⑥ 变异现象:①④⑦ 2. (1)B (2)A (3)A 3. (1)B (2)A (3)①② ③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1课时
生物的遗传
(苏教版)六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生物体遗传现象,子代与亲代特征相似。
01
02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方法提炼生物体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初步构建遗传概念。
03
亲自动手观察并记录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的具体特征,运用对比分析法,寻找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科学观念
04
培养对生物遗传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尊重生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小区里多了一只很奇怪的小狗,科科脱口而出“哈士基”,同学们想知道“哈士基”什么样吗?它的爸爸妈妈又是什么样呢?
新知导入
农民伯伯播种前,为什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呢?饲养员留种鸡时,为什么要选体格匀称健壮的鸡呢?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遗传现象
用连线方法找出两名同学的父母,并说明理由
按顺序进行观察的,先从整体上观察脸型和肤色,再从局部观察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观察局部时从上往下观察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遗传现象
请同学们相互观察一下,你的小组内的同学属于那种特征呢?
有耳垂 无耳垂
下颌中央有浅沟
下颌中央无浅沟
天然直发
天然卷发
单眼皮
双眼皮
耳朵最下方的一块软肉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遗传现象
请同学们相互观察一下,你的小组内的同学属于那种特征呢?
能卷舌
不能卷舌
拇指挺直
拇指向背侧弯曲
没有酒窝
有酒窝
半月痕明显
半月痕不明显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遗传现象
请同学们相互观察一下,你的小组内的同学属于那种特征呢?
右利手
左利手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遗传现象
人类的家庭普遍存在着孩子与父母特征相似的情况。
特征 我 爸爸 妈妈 兄弟姐妹
外貌 耳垂(有/无)
下颌中央(有沟/无沟)
舌头(能卷/不能卷)
拇指(能弯/不能弯)
其他 血型
嗓音
性格
习惯
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表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为小狗找一找它的家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狗亲子代之间的毛发、眼睛、腿型等都相似。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为蝴蝶找一找它的家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蝴蝶亲子代之间的翅膀的花纹和颜色等都很相似。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为植物找家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叶片呈宽叶形,叶边缘有金色的边。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为植物找家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为植物找家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植物花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叶子的形状都很相似。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在给人类寻找父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与父母有很多相同的外貌特征,而在为动物寻亲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动物的毛色、颜色、翅膀的花纹,植物亲子代之间的花形和颜色都很相似。
我们把这些相似的特征称为形态结构特征。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二:为动物和植物“寻亲”
生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作遗传。
遗传是生物的特征之一,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三:拓展应用——推测猫爸爸特征
观察猫妈妈和左边第一只小猫的毛色与花纹,推测猫爸爸的样子。
猫爸爸:体色黑白相间,头顶、尾巴根处有金黄色的毛,尾巴是黑色的,腹部、四肢是白色的。
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三:拓展应用
想一想两只小羊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
小羊父母:体色一定有黄色、黑色和白色三种颜色,其中一只羊一定有白色的耳朵,其中一只羊的蹄部一定是白色的。
探究新知
农民伯伯播种前,为什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呢?
探究活动三:拓展应用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发芽和健康生长。
探究新知
饲养员留种鸡时,为什么要选体格匀称健壮的鸡呢?
探究活动三:拓展应用
通过选择体格匀称健壮的鸡作为种鸡, 可以保证鸡群的遗传品质, 进而提高后代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这种做法同样是对生物遗传现象的利用, 旨在优化鸡群的遗传基础。
探究新知
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肤色的遗传规则是“相乘后平均”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探究新知
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父母有一方是双眼皮,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很大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探究新知
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子女身高70% 来自父母遗传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探究新知
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父母都胖,则孩子肥胖的概率较大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探究新知
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通常男孩的声音遗传自父亲,女孩遗传自母亲。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探究新知
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此外,血型、生育双胞胎、左利手,甚至睡姿等生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也会被遗传,某些病症如色盲、心脏病等同样会被遗传。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特征与遗传相关。
睡姿
血型
课堂练习
1.与“虎父无犬子”表示相似现象的俗语或谚语是( )。
A.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D.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2.父母都是音乐家,子女拥有( )天赋的可能性最大。
A.绘画 B.音乐 C.文学 D.书法
3.下列不属于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有( )。
A.酒窝 B.双眼皮 C.肤色 D.头脑中的知识
B
B
D
判断题
1.心脏病、色盲不会遗传。( )
2.爸爸会踢足球,儿子也会踢足球,这就是遗传现象。( )
3.欧洲人肤色偏白,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
4.只有人和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没有。( )
5人类的许多特征和习性都受遗传的影响。( )
课堂练习
√
×
×
×
√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人、动物、植物在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涵盖了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从而理解生物体具有遗传的基本特征。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
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特征: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叫遗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