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返回时要穿越地球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撞击
B.垂直分层——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物质组成——随大气层高度的升高,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气温变化——从地表到12km高度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小
在以下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有( )
①鹅毛大雪 ②长夏无冬 ③阴转多云 ④四季如春
⑤雷电交加 ⑥冬暖夏凉 ⑦和风细雨⑧冬雨夏干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⑧ C.①③⑤⑦ D.②③⑥⑧
此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
A. 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
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从下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地名 纬度 海拔(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那曲(西藏) 31°48'N 4507 -14.4℃ 8.89℃
南京(江苏) 32°00'N 10 2.39℃ 28.8℃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下列教材中的插图,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列车站台的安全线 B.飘出的窗帘
C.用力向两张纸吹气 D.吸尘器清洁地面
我国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性质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时往往会带来降水,形成降水必需具备的条件有: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②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物③气温上升到一定程度④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月份,晶晶计划从淮北去吐鲁番探亲,爸爸提醒带太阳帽,妈妈提醒带防晒霜,爷爷提醒带毛背心,奶奶提醒带雨具,谁的提醒晶晶可以不考虑( )
A. 爸爸 B.妈妈 C.爷爷 D.奶奶
下列现象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冬无严寒 C.雷雨交加 D.终年多雨
在以下情景中,主要利用“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
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 B.C919客机升空
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 D.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如图所示为某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反映出该地的主要气候特征为 (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少雨
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时,能使气压计示数变小的是( )
A.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 B.天气由晴转阴雨
C.季节从夏季到冬季 D.把气压计从室内拿到室外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
C.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以确保安全
D.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 ,降水 。夏季气温 ,降水 。南方冬季气温比北方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 。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6时56分,飞船送入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6km的近地轨道,并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
(1)神舟十三号飞船从发射到对接的过程中依次要经过大气层的 、 、中间层和暖层。
(2)A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
(3)太空舱具有完善的增压设施,如果太空舱内空气泄露,宇航员会出现体内液体沸腾的现象,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悲剧,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气压减小,液体沸点 (填写“降低”或“升高”)。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如图A所示,气流上升地区容易形成降雨的原因是 。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内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①③排水不及时的缘故,其中③类似水循环的中的下渗,①类似水循环中的 。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丙。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 ,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如图,表示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则甲地为 气压区。 (选填:“高” 、“低”)
(2)小明仔细观察家里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 起固定作用。
(3)用冰块冷藏食物,应把冰块放在食物的 (填“上方”或“下方”)
(4)读我国某日的天气图,该日甲、乙、丙三地最不可能降雨的地区是 。当天丁地主要吹 (选填:“东” 、“南” 、“西” 、“北”)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现有下列4种与人关系密切的液体:其中属于乳浊液的是 (填字母)。
A.“伊利”纯牛奶 B.“娃哈哈”矿泉水
C.肥皂水 D.泥浆水
(2)如图所示,离心式水泵起动前,要向泵壳内装满水,在动力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 (填“低”或“高”)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3)用冰块冷藏食物,应把冰块放在食物的 。(填“上方”或“下方”)
、实验探究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 (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 时、14时、20时;③记录观测结果。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
(2)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假如上图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了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
水银,直到 为止。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步骤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 。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下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9.9 牛。
如下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帕。
(4)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有(请写出两条):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节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如图:
(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 。
(2)已知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就增大0.1牛,大气压强为1.0×105帕,限压阀质量为50克,排气孔面积8×10-6米2,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表,当调节螺丝下旋转5毫米时,此高压锅内煮食物时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多少?(g取10N/㎏)
气压P/(×105帕) 1.1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水的沸点/℃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A
【解析】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地球的大气层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能够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护。在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A.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阻挡紫外线的照射,大气能阻挡小天体的撞击。故A正确;
B、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越来越稀薄,故B错误;
C、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物质组成会发生变化,比如对流层大气中含有较多的灰尘,水汽等,故C错误;
D、在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故D错误。
故选:A.
C
【解析】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包括相态变化,温度,稳定度,比如说,阴晴雨雪,风霜露雹等。一般指一天到5天或7天地天气状况。气候指的是长时间内天气现象的累积形成的表示常年某地某时间段的天气状况。一般指年际变化或者百年尺度甚至更长尺度。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变化,包括了温度、稳定度等;①③⑤⑦是天气; 气候指的是在太阳辐射和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下,地球上某一区域天气(气候)要素的多年平均状况及其极端情形。②④⑥⑧是气候;
故答案为:C
D
【解析】根据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解答。
实验室内的气压应该等于地球上的标准气压,这样才能保证宇航员正常生活和工作,即大气压为105Pa,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D
【解析】分析易拉罐变瘪的原因判断是否能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而得出答案.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是因为受到水的压强很大,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很大的力,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使里面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变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西藏海拔高气温低,原因是空气稀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大部分会散失,即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导致气温低。
由表中数据可知,西藏海拔高,南京海拔低,而西藏温度大多较低,南京则相反,因此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D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当列车经过时,铁轨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对乘客产生朝向铁轨一侧的推力,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乘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B.当有风吹过时,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窗帘被推出窗外;
C.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周围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对两张纸产生向中间的推力,所以两张纸会靠在一起;
D.吸尘器的里面有一个抽风机,通过它的高速旋转制造真空,将灰尘吸入里面。
则D中的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
故选D。
A
【解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我国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三地的纬度高低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三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
故选A.
D
【解析】成云致雨的关键是水汽上升,遇冷凝结,下沉运动越接近地表气温越高,无法凝结致雨。
形成降水必备的条件有: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物,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所以选:D。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自然特征,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西北内陆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故题干中的“雨具”是不必须的。
故选D。
C
【解析】天气和气候的不同:
(1)概念不同。天气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风、云、雾、雨、雪、霜、雷、雹、霾等;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2)时间不同。天气时间短且多变;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3)使用范围不同。天气指一天或好几天的天空状况变化,气候是一个季度一个地方的整体气候描述。
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和终年多雨,描述的都是某个地方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整体大气的物理特征,因此属于描述的是气候,故A.B、D不合题意;
雷雨交加,则描述的是一天或几天短时间内的大气自然现象,属于天气,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利用运载火箭的携带而飞出地球,进入预定轨道,故A不合题意;
B.C919客机升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符合题意;
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其车体呈流线型,可以大大减小空气阻力,故C不合题意;
D.蛟龙号深潜器下潜,需要打开水舱门,让海水进入增大自身重力,从而实现下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C
【解析】
如上图:在6、7、8三个月温度高,基本都超过25℃,而且降水也多基本都超过150毫米。那么就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再看12、1、2、3、4月主要是冬季和初春,温度低,降水很少。
此题首先要分析图中的信息。从中可获取两条信息。1.降水量情况,明显是6、7、8月份比较多,12、1、2、3月份少;2.温度情况,明显是6、7、8月份温度比较高,12、1、2、3月份温度低。非常明显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故答案为C。
B
【解析】根据大气压强的因素因素分析判断。
A.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则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时气压会增大,故A不合题意;
B.晴天时气压高,阴天时气压低,故B符合题意;
C.冬季时气压高,而夏季时气压低,故C不合题意;
D.在同一地点,室内和室外的气压几乎相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D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是因为雨伞上方空气流速而气压小,下方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力所致,故A不合题意;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是因为中间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周围空气流速小气压大所致,故B不合题意;
C.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以确保安全,是因为列车高速经过时,铁轨附近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周围空气对乘客产生推力,容易发生危险,故C不合题意;
D.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符合题意。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低;少;高;多;高;小;多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季风气候,从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西部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西部干旱气候的一般特点: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全年降水量少,且降水集中在夏季。
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南方冬季气温比北方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
(1)对流层;平流层
(2)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降低
【解析】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平流层8~17千米;中间层55千米;暖层85千米;外层500千米;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飞船从地面发射,18km以下为对流层,所以飞机先经过对流层,飞船再向上大于18km为平流层,再55km处为中间层,再继续向上为85km,直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6km,并没有突破500km,所以非常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2)A层位于18km以下,是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的全部水汽;
(3)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减小,飞船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大气气压也会减小,导致沸点也会降低。
故答案为:(1)对流层,平流层;(2)有强烈的对流运动;(3)降低。
(1)因为气流上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液化形成水珠,容易形成降水;
(2)地表径流
(3)减小
【解析】A是低压区,低压控制阴雨天;B是高压区,高压控制晴朗天;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高度,流速。海拔高度,空气密度,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反之海拔高度低,空气密度大,大气压力越大。气压的变化跟温度也有关系。因气温升高时空气密度变小,所以气温高时大气压比气温低时要小些。大气压强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减小;
(1)如图A所示,气流上升地区容易形成降雨的原因是因为气流上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液化形成水珠,容易形成降水;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地表径流;②是植物蒸腾,③是下渗;
(3)大气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丙。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故答案为:(1)因为气流上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液化形成水珠,容易形成降水;(2)地表径流(3)减小
(1)高
(2)大气压
(3)上方
(4)甲;西
【解析】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而言,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高气压由冷气流下降形成,低气压由暖气流上升形成。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陆,高空进行确定。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1) 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变化密切相关。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2) 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桌面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桌面上,所以“吸盘”是利用大气压起固定作用的。
(3)冷空气是下降的,所以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最好。
(4)由天气图可知,甲处于高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乙处于低压控制地区,有可能下雨,丙处于冷锋经过地区,冷锋过境一定会降雨;空气是从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所以大气是从左流向右,即丁地的风向是西风;
故答案为:(1)高;(2)大气压;(3)上方(4)甲;西。
(1)A;C
(2)低
(3)上方
【解析】(1)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
(2)水占据了泵壳里的空间,当里面的水被甩出后,泵壳里面就形成低压区;
(3)由于重力作用,密度大的冷空气向下运动,密度小的热空气向上运动。
(1)A.纯牛奶是由水和不溶性的小液滴形成的乳浊液,故A符合题意;
B.矿泉水是由水和可溶性的矿物质形成的溶液,故B不合题意;
C.肥皂水是由水和不溶性的小液滴形成的悬浊液,故C不合题意;
D.泥浆水是由水和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形成的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AC。
(2)离心式水泵起动前,要向泵壳内装满水,在动力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3)用冰块冷藏食物,应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方,这样冷气会下沉,保证整个食物不腐败。
、实验探究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温度计;8;16;10.25
(2)2000
【解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测量时间由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对比4个温度可知,最高温度为16℃;其平均值为:(4+10+12+16)÷4=10.25;故答案为:温度计;8;16;10.25;
(2)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温度为:16℃;B地的温度为:4℃;(16-4)÷0.6℃=20;所以相对高度为:20×100m=2000m;故答案为:2000;
故答案为:(1)温度计;8;16;10.25;(2)2000.
体积或密度;水银柱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篮球内气体充的越多越难压缩(或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大。其它合理均可)
【解析】【建立假设】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实验检验】步骤二:探究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时,要改变气体的温度而控制气体的体积相等。同样的玻璃管,只要水银柱的下表面都到达同一刻度,那么气体的体积就相等。
【得出结论】根据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说明气体的压强越大,据此分析气体压强和温度的关系。
【评价交流】可根据向篮球内打气而篮球很难被压缩的事实分析解答、
【建立假设】根据②可知,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时,气体的体积减小而密度增大,因此得到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或密度有关。
【实验检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组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为止。
【得出结论】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种事实依据:篮球内气体充的越多越难压缩(或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相同体积的空气质量越大。其它合理均可)。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活塞把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
(2)3.33
(3)9×104
(4)①当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徘净时,会导致测出的压强偏小;②若橡皮帽密封不好,在测量时外界的空气会进入注射器
【解析】(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时,活塞把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 (2)(3)读出注射器的容积和有刻度部分的长度;根据S= 求解;
(4)根据p= 求解;(5)从注射器内是否有空气分析得出答案。
解:(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活塞把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
(2)由图知,注射器的容积为20cm3,长度为6cm ,S= ≈3.33cm2;
(3)p= ≈9×104Pa;
(4)①当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徘净时,会导致测出的压强偏小;②若橡皮帽密封不好,在测量时外界的空气会进入注射器。
故答案为:(1)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2)3.33cm2;(3)9×104Pa;(4)①注射器内的空气未徘净;②橡皮帽密封不好。
(1)升高
(2)调节螺丝向下旋转5mm时,限压阀受到压力为:0.1N×5=0.5N;
则限压阀对排气孔的压力为:F=0.5N+0.05kg×10N/kg=1N;
限压阀对排气孔的压强:;
则锅内的最大气压为:p内=p大气+p自重=1.0×105Pa+1.25×105Pa=2.25×105Pa≈2.3×105Pa;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锅内的最高温度为125℃。
【解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2)首先计算出限压阀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出高压锅内能够达到的最大压强,最后根据表格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1)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升高。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