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秋四升五开学测试卷 (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积累运用。(44分)
1、读拼音写字词。(6分)
在书卷飘香的文学乐园里,你能徜徉在kuān guǎng 的书海,
能抒发dú tè 的见解,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这里,你即将开
启一段xìng fú 的旅程。tǎng ruò 你对阅读与写
作感兴趣,来加入吧!让书籍慰藉心灵,让笔端奏出huá lì 的乐
章,让文字绽放càn làn 的花朵。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和弄 唱和 和平共处 B.折本 折断 枝折花落
C.扎根 扎针 安营扎寨 D.可恶 恶心 深恶痛绝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B.俏也不争春(俊俏)
C.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D.白发谁家翁媪(老妇)
4、为了读书分享活动能顺利进行,大家付出了许多努力。读下面句子,加
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组有同学因生病无法到校,他通过云技术观看了大家的分享。
B.第二组的同学运用教室内的多媒体,在班级里进行了交流分享。
C.第三组的同学如同变色龙一般,面对大家的提问时对答如流。
D.第四组组长起了领头羊的作用,带领本组同学积极参与分享。
5、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5分)
一( )不苟 无能( )力 ( )危不惧 心( )如焚
悬( )刺股 车水( )龙 ( )天动地 ( )犬相闻
(1)这道题太难了,我也 ,咱们一起去请教老师吧!
(2)面对强大的敌人,他 ,沉着指挥,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6、活动室内要张贴一些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卡片,以下哪一个故事不符合
要求 ( )(2分)
A.囊萤夜读 B.愚公移山 C.凿壁偷光 D.悬梁刺股
7、读下面的现代诗,横线处应填的内容是( )。(2分)
不是一切大树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A.都长出绿色的叶子 B.都被暴风折断
C.都能呵护小草 D.都能四季常青
8、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知识,他真是贪得无厌。
B.妈妈笑着说:“我们家那个傻孩子,炒个菜连盐都没放。”
C.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D.无论骗子多么狡猾,都不可能逃脱得了法律的制裁。
9、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班会时,老师宣布:本次征文主题是“致敬英雄”。
B.“你带伞了吗 ”妈妈问:“今天中午可能会下雨。”
C.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
D.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10、下列不属于现代诗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B.每一句的字数都相等。
C.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D.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11、下面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2分)
这个时候,奶奶总会在一大早就挎上个竹篮。
①等到秋季,桐籽陆续成熟。②每天在菜地里都会有不少的桐籽落下来。
③走到菜地里,捡拾落在菜地里的桐籽。④回来后,堆在门前一角。⑤成熟时节,奶奶基本天天能够捡拾回来一篮。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1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繁星》(一五九)中的两个“风雨”意思相同,代表着生活中的挫折与
苦难。
B.从《海的女儿》中我们能感受到童话奇妙的想象和真善美的人物形象。
C.《我们家的男子汉》中“我”称小外甥为“男子汉”,是因为“我”感
受到了他爽气、勇敢、坚持等男子汉一般的魅力。
D.阅读《芦花鞋》时,我们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把握课
文的主要内容。
13、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仿照句子,写一组连续的动作)(2分)
(2)按照感情要求写比喻句。(2分)
①喜爱:风吹在我的脸上,就像 。
②厌恶:风吹在我的脸上,就像 。
(3)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滨景观。(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 , ,构成了美丽的校园。
1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当朋友因基础差而想放弃学业时,我鼓励他:“学习不怕根底浅,
。”当有的同学贪玩,成绩一落千丈时,我告诫他:“
,老来方知读书迟。”当有些同学穿名牌,贪图享乐时,我劝告他:“生于忧患 。”(3分)
(2)乡村里,处处是亮丽的风景。从范成大的诗中欣赏江南田园风光,“
,麦花雪白菜花稀”;跟着杨万里看儿童的可爱,“儿童急走追黄蝶, ”。(2分)
(3)一诗一风景,诗人艾青的笔下绿意无限,“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重叠在一起, ”。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灵感来源,正所谓“诗是强烈 ,它源于宁静中 ”。(2分)
二、综合实践。(5分)
(1)通过这张游览南河小径的自行车骑行地图,可知南河小径的终点在( )。(2分)
A.河源 B.自然保护区 C.河畔酒店 D.文安街
(2)在时光便利店附近,一位游客向你询问去河畔酒店的自行车路线,请你根据路线图给游客指路。(3分)
三、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了解古诗词的现状,并完成练习。(9分)
材料一:随着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的普及,古诗词文化逐渐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2022年6月某平台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78亿。古诗词类书籍销量同比增长588%,《唐诗三百首》《跟着诗词去旅行》《飞花令里读诗词》等诗词类书籍销量位居前列。受“诗词热”影响,经典诗句中的景点也吸引了网友们争相点赞。报告中提到,在最受欢迎的古诗词相关景点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力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位居榜首。
材料二:古诗词的演绎形式越来越多元化。一位高中生用说唱方式背诵《阿房宫赋》火遍全网。这种“说唱诗词”节奏感强,给经典诗篇披上了潮流外衣,在年轻人中引发了一股“诗词热”。还有一位妈妈在亲子陪伴中开创了古诗手势舞,其短视频在平台累计播放量达1.5亿。这些手势舞动作简单易学,深受小朋友喜爱。而老年朋友最喜欢的是用戏曲演绎古诗词,唱腔悠扬动听,令人陶醉。
材料三:古诗词之所以走红短视频平台,是因为它短小的形态、动情的内涵,既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又符合短视频追求简短的传播特点。众多名家学者也纷纷利用视频方式分享经典,开辟了诗词传播的第二课堂,他们围绕古诗词创作了大量相关视频,带领网友品读古人的浪漫诗意。
1、对材料一中“累计播放量达178亿”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喜欢看直播的人很多。 B.看数据报告的人很多。
C.古诗词视频很受欢迎。 D.古诗词视频创作量大。
2、下面关于材料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诗词短视频和古诗词类书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B.西湖在最受欢迎的古诗词景点中排名第一。
C.虽然古诗词演绎形式越来越多元化,但人们喜欢的演绎形式大致相同。
D.人们利用视频方式分享诗词经典,让诗词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3、根据材料二的介绍,先把表格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2分)
古诗词演绎形式 古诗手势舞
特点 节奏感很强 唱腔悠扬动听
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园小朋友来学校参观,如果要向他们展示古诗词的魅力,我建议采用以上古诗词演绎形式中的“ ”形式。
4、阅读材料时,敏敏和琳琳都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请完成下面各题。(4分)
敏敏:古诗词为什么能在短视频平台走红
琳琳:我也想尝试分享古诗词,短视频怎么制作呢
(1)敏敏的问题我能联系下文回答: 。
(2)琳琳的问题在材料中没有答案,我建议她用 的方法解决。
(3)读了材料,我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答案:
(二)课内阅读理解。(8分)
①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③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第①段描写了“母鸡教鸡雏们本领 ”“让鸡雏们在翅下、胸下取暖”“ ”的场景,表现了母鸡的 。第②段中加点字“顶”可以用“ ”来替换,从这两个“顶”字可以看出母鸡在夜间也很警惕,这表现了它的 。(2)
2、请联系课文内容,比较《母鸡》和《猫》这两篇课文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补充下面表格。(3分)
课文 情感表达的相同点 情感表达的不同点
《猫》 都表达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之情 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视猫为孩童,以此来表达情感
《母鸡》 写出了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情感
3、请联系选文和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③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花花儿(节选)
那是我亲戚从城里抱来的一只小郎猫,才满月,刚断奶。它是黑白杂色的:背上三个黑圆,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它连耳朵也是黑的。它是圆脸的,灰蓝眼珠,眼神之美不输大白(杨绛先生从前养的一只波斯猫)。我们给它起名叫花花儿。
一次,我们早起不见花花儿。李妈指指茶几底下说:“【甲】给我拍了一下,躲在那儿委屈呢。我忙着要扫地,它直绕着我要我抱,绕得我眼睛都花了。我拍了它一下。瞧它!赌气了!”花花儿缩在茶几底下,一只前爪遮着脑门,满脸气苦,我们叫它也不出来。还是李妈把它抱出来,抚慰了一下,它又照常抱着李妈的脖子,挨在她怀里。我们还没看见过猫儿会委屈,那气苦的神情不是我们唯心想象的。
花花儿清早常从户外到我们卧房窗前来窥望。我睡在离窗最近的一边。它也和大白一样,前爪软软地扶着玻璃,只是一声不响,目不转睛地守着。【乙】假如我不回脸,它绝对不叫唤;要等看见我已经看见它了,才叫唤两声,然后也像大白那样跑到门口去蹲着,仰头等候。我开了门它就进来,跳上桌子闻闻我,并不要求我抱。它偶然也闻闻默存(钱锺书)和圆圆,不过不是经常。
它渐渐不服管教,晚上要跟进卧房。我们把它按在沙发上,可是一松手它就蹿进卧房;捉出来,又蹿进去,两只眼睛只顾看着我们,表情是恳求。我们三个都心软了,就让它进屋,看它进来了怎么样。我们的卧房是一长间,南北各有大窗,中间放个大衣橱,把屋子隔成前后两间,圆圆睡后间。大衣橱的左侧上方是个小橱,花花儿白天常进卧房,大约看中了那个小橱。它仰头对着小橱叫。我开了小橱的门,它一蹿就蹿进去,蜷伏在内,不肯出来。我们都笑它找到了好一个安适的窝儿,就开着小橱的门,让它睡在里面。【丙】可是它又不安分,一会儿又跳到床上,要钻被窝。它好像知道默存最依顺它,就往他被窝里钻,可是一会儿又嫌闷,又要出门去。我们给它折腾了一顿,只好狠狠心把它赶走。经过两三次严厉的管教,它也就听话了。
1、作者具体写了花花儿的哪几件事 用“√”选出来。(2分)
①聚精会神逮耗子( ) ②到窗前窥望“我们”( )
③晚上要跟进卧房( ) ④被李妈拍后感到委屈( )
2、读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望”是“暗中观察,偷看”的意思,说明作者把花花儿当作人来看待。
B.花花儿喜欢“窥望”“我们”是撒娇的表现,它希望“我们”多抱抱它。
C.花花儿“窥望”“我们”的行为表现了它对“我们”的依恋。
3、读画“ ”的句子,照样子写写花花儿的形象特点及“我们”对它的感情。(4分)
4、花花儿与老舍笔下的猫有一些相同之处,试着写出一点:
。 (2分)
四、习作。(25分)
祖国山河壮丽,美景众多。节假日里你去过哪些地方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选择一处你游览过的地方,按照游览路线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把印象深刻的景物的特点写出来。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宽广 独特 幸福 倘若 华丽 灿烂
2、C
3、D
4、C
5、丝 为 临 急 梁 马 惊 鸡 (1)无能为力 (2)临危不惧
6、B
7、B
8、D
9、C
10、B
11、B
12、A
13、(1)我帮妈妈脱下袜子,把妈妈的脚小心翼翼地放进盆中,将水洒在妈妈的脚上,又轻轻地按摩着。
(2)①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②刀割在脸上一样疼
(3)示例:亮堂的教学楼清澈的湖水欢快的身影
14、(1)不只要迈步总不迟 少年不知勤学苦 而死于安乐
(2)梅子金黄杏子肥 飞入菜花无处寻
(3)挤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感情的自然流露 回忆起来的情感
二、1、D
2、你可以沿着这条路一直向东骑,经过自然保护区、渡轮码头后,下一站就是河畔酒店。
三、(一)1、C
2、C
3、古诗词演绎形式:说唱诗词 戏曲演绎古诗词
特点:简单易学 古诗手势舞
4、(1)因为古诗词短小的形态、动情的内涵既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又符合短视频追求简短的传播特点
(2)上网搜索 请教他人
(3)问题:古诗词文化逐渐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在过去的一年与古诗词相关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78亿,古诗词类书籍销量同比增长588%,经典诗句中的景点也吸引了网友们争相点赞。
(二)1、任由鸡雏们在身上玩耍 负责、慈爱 十分负责、辛苦
2、对动物的喜爱 讨厌 不敢讨厌
3、示例 母鸡做了母亲后,总是对外界有所戒备,时刻保护鸡雏,从中可以看出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我的妈妈就是这样,自从有了我,她什么都不怕,无论有什么危险,都会不顾一切地保护我,所以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三)1、②√③√④√
2、B
3、【乙】乖巧、懂事;喜爱
【丙】顽皮、淘气;纵容和爱怜
4、熟悉环境后,花花儿开始变得淘气,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也十分淘气,把院子里的花草折腾得枝折花落
四、 黄山之旅
在那个金秋的十月,我有幸踏上了前往黄山的旅程。黄山,一个响亮的名字,承载着无数游客的向往与期盼。
清晨,伴随着轻柔的雾气,我们开始了攀登。沿途的松树,像一位位挺拔的士兵,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印记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随着海拔的升高,云海逐渐显现,仿佛大自然的魔法,将整个世界包裹在一片白茫茫的帷幕中。站在光明顶,四周是漫无边际的云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黄山的日出,更是让人震撼。太阳从云海中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峰上,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有美的震撼在心头荡漾。
此行黄山,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丽。黄山,这座古老的名山,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旅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