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
上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
所处的宇宙环境。
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学业要求】
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提示】
本主题是地球在宇宙中,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科学兴趣。本主题内容在教学情境创设上要突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重视使用与主题相关的图像、视频等,如人类探月、火星探测、载人航天以及空间站建设等素材。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人地协调观:通过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探究,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
3.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激趣导入
任务一
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的概念
上下四方曰宇(空间)古往今来曰宙(时间)
现在的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
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亿光年。
任务一
地球在宇宙中
阅读课本P6、7,完成下列任务:
1 什么是光年?
2 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3 宇宙中的天体系统从高到低的层级是?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光速约3×105千米/秒,所以1光年约等于9.4607×1012千米。
恒星、行星、卫星等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任务一
地球在宇宙中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类或类球状天体。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常见的有月球,人造卫星等。
太阳
木星
人造卫星
任务二
银河系与太阳系
自学7——9页完成下列问题:
1 银河系由什么组成?
地球位于银河系的边缘,距银河系中心约______光年。
2 太阳系由什么组成?
日地平均距离约为____千米。_____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两者共同组成了_____系。
3 ______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
数千亿颗恒星
2.6万
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
1.5亿
月球
地月
木星
思考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什么?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1 读图说出太阳八大行星的名称。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任务三
地球
普通性: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思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任务三
地球
日地距离适中
安全的宇宙环境
任务三
地球
宇宙环境安全
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地表温度
稳定的光照
适宜的大气层
存在液态水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拓展延伸
依据课本P10页太阳系八大行星基本数据,推测太阳系其它行星是否具备以上条件?理由是?
不具备。与距日距离、自身体积质量大小有关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属于的最低
一级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
课堂练习
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3题。
3.“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
A.距太阳比较遥远 B.天体的体积过小
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 D.被冰雪覆盖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4题。
4.“超级地球”应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D. 河外星系
课堂练习
5 下列体系统中,包含火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6 读右图,分析水星上没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 距日太近 B. 大气太薄
C. 质量太小 D. 水域太广
课堂练习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图1)和太阳系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天体系统最高级____(填甲或乙或丙),其中和银河系相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写出具体名称)。
(2)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
(3)图2能反映出来的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自身条件是。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图1
河外星系
月球
甲
图2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