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2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 从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演进
1.原始社会: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国家初始形态产生。
2.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国家制度初步建立,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君主集权、郡县制、官僚制开始出现。百家争鸣为各国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4.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核心概念:文明、多元一体、早期国家、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分封制 关键问题: (1)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哪些 它们体现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哪些特征 (2)从考古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早期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重要概念]
1.文明:关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学界说法不一,但基本观点有: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三个方面。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出现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
2.井田制:商、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井田制下,土地国有,不能随意买卖,由于生产工具较为落后,耕作方式为大规模简单集体协作。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产生,井田制逐渐瓦解。
3.敬天保民: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治国思想,崇敬“天”等超自然的力量,但是也重“民”,而且将“敬天”与“保民”相结合,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这种思想为春秋时期民本思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儒学形成提供条件并深刻影响后世国家治理。
4.贵族政治:中国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之上,由贵族掌握政权,其特点是世卿世禄。
[教材史料]
1.简述教材第三目《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正反面》的历史价值。
思路引导: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系统的文字,内容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的卜辞,是研究商朝历史和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资料。
2.“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思路引导:可靠的史料不足;记录者的立场、能力和时代环境等影响。说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并非一帆风顺,也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多样性,需辩证分析史料。
3.“思考点”: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思路引导: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主题学习 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初步发展
(加※内容为课标重点问题)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时间 古人类/文化遗存 生产力水平 生产生活状况 社会组织及特点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旧石器 时代 渔猎、采集、用火 原始人群
距今约70万 至20万年 北京人
距今约1万年 1万多处 新石器 时代 早中期 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生活逐渐稳定 母系氏族社会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距今约 7 000至 5 000年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种粟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距今约 5 000年 龙山文化(黄河流域) 新石器 时代 晚期 “蛋壳陶”、玉器、 祭坛、神庙等 父系氏族社会 私有制产生、 阶级分化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玉器、祭坛、积石冢等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玉器、祭坛、 神庙、古城墙等
[知识点拨]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
——摘编自王学斌,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时报》
[问题] (1)观察教材《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2)观察教材《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指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有什么变化
(3)结合以上分析并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
(4)根据材料二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运用教材第一目中的有关图文信息,找出能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相关史实,并予以论证。
[结论] (1)分布广,多元起源,主要集中在沿河流域。
(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3)①时间:本土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②空间:多元化,星罗棋布,中原核心。③本质:多元一体,自成体系。
(4)史实
考古遗址 时间 考古发现
龙山文化遗址 距今约5 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蛋壳陶”、玉器、祭坛、神庙
红山文化遗址 精美玉器;大规模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遗址 精美玉器;大规模祭坛、神庙、古城墙
山西襄汾 陶寺遗址 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大小墓葬
论证: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的宫殿、礼器都说明了阶级阶层分化已经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标志着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检测反馈]
下图为新石器时代辽西小河沿文化和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文化的陶器比较图。该图可以说明当时(  )
A.公共权力诞生 B.地域间文化交融
C.贫富分化加剧 D.手工业技术发展
解析:B 观察比较图片可知,两地的陶器在形状、纹饰上有相似之处,表明地域间文化交融,故选B项;公共权力一般指由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陶器本身无法体现,排除A项;贫富分化加剧一般体现在社会阶层的形成、经济财富的分配上,比较图中的陶器无法提供这样的证据,排除C项;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常常需要通过产品技术的进步、创新或者技术流程的优化来说明,而图示无法展示这些信息,排除D项。
[概念图示]
[深化拓展] 史料类型及其价值和局限性
类型 概念 史料价值 史料的 局限性
实物 史料 指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留或遗留下来的有形物品,如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 较客观、真实,可信度较高;可印证、补充、纠正文献史料 无法展示历史全貌
文献 史料 指用文字语言记载的历史资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记,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 是研究历史的主要载体 主观色彩较强,易受个人的素养、立场、时代背景、研究方法、视角等影响
口述 史料 指当事人或亲历者留下的口头资料。如传说、史诗、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 有些访谈是由当事人写成的,与真实的历史较为接近,史料价值较高 有些访谈是事后追忆,因年代久远会有所遗忘;或主观性较强,可能存在虚构
图像 史料 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等 图像史料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历史 无法展示历史的全貌
※二、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青铜时代的夏商周早期国家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三目,完成填空)
1.三皇五帝的传说
(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
(2)五帝时代:禅让制。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有些邦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夏朝
(1)存续时间: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商和西周
朝代 商朝 西周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建立者 商汤 周武王
都城 殷(今河南安阳) 镐京(今陕西西安)
政治 制度 内外服制 ①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②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1)分封制 ①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②内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 ③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2)宗法制 ①定义: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③评价: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减少纷争,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经济 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手工业:青铜铸造
文化 (商朝)甲骨文、干支纪日法;(商周)青铜文化;(西周)民本观念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甲骨文与青铜器铭文中的商周
材料
楷体 汉字 执 圉 王 臣 劓 刖 巫
甲骨文
[问题] (1)观察材料甲骨文,结合教材有关商朝的内容,找一找其中反映出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信息。
(2)阅读教材第三目《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回答下列问题。
①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是指哪一地区 何尊及铭文中有关“中国”一词的记载有何意义
②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对研究商周历史有何史料价值
[结论] (1)“执”“王”“臣”等字反映商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机构;“圉”“劓”“刖”等字反映商朝制定了刑法,有关押犯人的场所;“巫”字反映商朝神权色彩浓厚。
(2)①“中国”指国之中央,天下的中心,在当时指今洛阳及其周边地区。
意义:现存器物中,何尊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反映了时人的中国观、民族观、地理观等。对研究“中国”语意的形成,以及周以后“中国”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②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是研究商朝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西周青铜器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是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
视角2 西周的分封制与治国思想
[问题] (3)观察教材第三目《西周分封示意图》,结合教材内容简析西周分封制与商朝内外服制相比的进步性。
(4)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 有何历史意义
[结论] (3)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
(4)观念:西周统治者由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转变。
意义: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为儒学的产生奠基,如孔子、孟子的“仁”与“仁政”思想,以及历代的民本思想,在治国理政中发挥重大作用。
[检测反馈]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A 材料中分封的卫国、鲁国、燕国都是姬姓贵族,伴随着他们被分封到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下,周王尚未形成专制的权力,不能对地方进行直接的控制,B、C两项错误;确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的是宗法制,D项错误。
2.《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建立后,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德保民”。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西周政治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B.周朝摒弃君权神授理论
C.西周统治彰显人文主义色彩
D.周公推行德治的必要性
解析:C 据题干可知,相比于商朝更信奉鬼神,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会改变,需要“敬德保民”,国家治理观念由重神向重人转变,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故选C项;“民主”与“专制”相对,是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掌握国家权力的国家形式、政治制度,材料不能体现“民主色彩”,排除A项;周朝淡化神权观念,但非“摒弃”,排除B项;“必要性”不符合逻辑,应为“合理性”,排除D项。
[深化拓展] 早期国家特征
1.政治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甲骨文、祭祀)
(2)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
(3)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内外服制、分封制)
(4)职官系统采取世卿世禄制,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2.经济:青铜农具极少,井田制下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实行集体劳作。
3.思想
(1)由神本到人本,西周出现民本观念。
(2)学在官府,贵族通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
(3)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面所反映的早期文化遗存可能是(  )
◎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之间
◎农业以种粟为主,主要饲养猪和狗
◎发现大量带有刻划符号的彩绘陶器
A.良渚文化 B.仰韶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龙山文化
解析:B 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故选B项。
2.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能够在中原地区找到原型,铜尊则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这体现了(  )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阶级分化的形成
D.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
解析:B 材料说明三星堆文化与同时期中原地区及长江流域其他地区的文化相一致的地方,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
B项。
3.考古证明,距今约5 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有的邦国都城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确立了成熟的政治体制
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解析:A 据材料“距今约5 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有的邦国都城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可知,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的特征,故选A项;材料只提到有礼器,但并不能说明祭祀礼制健全,排除B项;秦朝时才确立了成熟的政治体制,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特征,并不能说明多元一体,排除D项。
4.关于夏启的继位,有多种说法,如下表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
出处 记载
《战国策》 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 益让帝禹之子启
《孟子》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A.王位继承采用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家天下局面开始形成 D.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解析:C 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题时空是夏朝。根据材料可知,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只是方式上有所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家天下局面开始形成,C项正确。《战国策》认为启通过武力手段夺取天下,不属于禅让,排除A项。嫡长子继承制与西周的宗法制有关,且材料中无法得出启继位是否贯彻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项。材料中益与启之间的矛盾并非阶级矛盾,排除D项。
5.有学者认为:商王朝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对此认同,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内外服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B.商朝政权统治的动摇
C.各方国之间缺乏交流
D.华夏认同观念已深入人心
解析:A 材料反映了商王无法直接控制管理各方国,以致王畿之外的人民对商王朝政权缺乏认可,这正是内外服制度存在缺陷的体现,故选A项;王畿之外的人民对商王朝政权缺乏认可,并不能直接说明商王朝统治出现动摇,排除B项;材料说明了商王朝和各方国之间存在战争及贸易往来,无法直接得出各方国之间是否存在交流,排除C项;华夏认同观念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时空错误,排除D项。
6.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所示甲骨文可以说明当时(  )
甲骨 文
对应 汉字 王 臣 礼 义 孝 仁
A.私有观念开始产生 B.君主集权逐步形成
C.分封制度渐趋成熟 D.礼制观念得到发展
解析:D 由材料“甲骨文”定位时空为商朝;根据材料“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王、臣、礼、义、孝、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王、臣、仁、义、礼、孝为中心的礼制观念逐步发展,D项正确;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私有制已经产生,排除A项;商朝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分封制度到西周时期渐趋成熟,排除C项。
7.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表明(  )
A.“中国”一词历史悠久
B.西周已建立大一统国家
C.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
D.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
解析:A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说明“中国”一词历史悠久,故选A项;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是秦朝,排除B项;材料并不能体现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且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分封制、宗法制无关,排除D项。
8.《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据材料可知,西周(  )
A.天子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B.实行以血缘为核心的等级制
C.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
D.出现农工商业均衡发展局面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可判断这是层层分封,即分封制的体现;“大夫有贰宗”,这是大宗、小宗,即宗法制的体现;“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是等级制的体现,综上可知,西周实行以血缘为核心的等级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加强了周天子对国家的统治,且东周时期,周天子控制力日渐削弱,天子权威遭到诸侯挑战,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西周时期,排除C项。“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指其具有相应等级,无法看出其是否均衡发展,排除D项。
9.商朝外服诸侯乃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自然长成的结构或由此发展而来的方国;而西周封国则是通过政治上的分封,人为地用政治手段建立的,即“封邦建国”。这表明,西周(  )
A.完全抛弃了商朝治国模式
B.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开启了血缘宗法管理体制
D.确立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方国以氏族部落为基础,封国则是人为地用政治手段建立的,体现了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项正确;“完全抛弃了”说法绝对,西周分封制是对商代内外服制的继承和创新,排除A项;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材料主要强调分封制而非宗法制,排除C项;周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10.下图是海岱地区(今山东渤海至泰山一带)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统计图(单位:件)。这可用于说明当时该地区(  )
A.农业发展迅速 B.青铜铸造业繁荣
C.礼乐逐步崩坏 D.百姓日用品丰富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商周青铜器适用范围广泛,包含了容器、乐器、兵器等,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青铜铸造业繁荣,B项正确;只有工具中可能涉及农业(农具),其他皆与农业关系不大,排除A项;乐器只是该地区发现的商周青铜器中的一部分,从中无法得出礼乐逐步崩坏,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青铜器一般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无法体现普通百姓日用品丰富,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3·全国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解析:C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故选C项;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公共墓地,排除A项;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开始出现原始农业,排除B项;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新石器时代尚未发现成熟文字的使用,排除D项。
12.(2023·山东卷,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解析:C 私有财产与贫富分化具有密切联系,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选项中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说明当时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项正确;仅凭遗址出土的陶器无法证明当时出现私有财产,且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究竟属于个体所有还是集体所有,材料没有明确信息,排除A项;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这是公有财产,而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排除B项;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样,表明陶器制作技术和审美观念提高,但与私有财产无关,排除D项。
13.(2023·广东卷,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解析:D 分封制下,诸侯享有封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利,同时向周王履行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分析四个选项,周王命令豆闭掌管诸侯国军事,诸侯国军事属于诸侯国的内政,故选D项。A项中的“朝觐周王”、C项中的“征收贡纳”都属于诸侯应尽义务,排除A、C两项。B项“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不属于干预内政,排除。
14.(2023·湖北卷,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D  从题干信息看,“农”字的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可见“农”字的创制能够反映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D项;天人合一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农”字的创制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排除B项;“农”字的创制是原始农业发展的结果,谈不上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排除
C项。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答案:特点: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天下一家”观念的形成,培养统一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