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2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核心概念:华夏认同、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关键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领域出现哪些重大变化 为什么说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是历史的必然 (2)百家争鸣中各个派别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重要概念]
1.华夏:华夏含义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华大家庭内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华”是华美,“夏”是盛大。不仅如此,华和夏还都曾是地名。西周春秋时期,华和夏分别具有了文化和族称的含义,并且含义合一,同指中国。春秋时期,面对戎狄蛮夷的袭扰,中原诸夏族群意识显著增强。之后,华夏的含义由专指汉族及其前身到现今泛指中国各民族的人,族称含义淡化,政治成分增加。
2.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其主要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所以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容易破产。
3.士阶层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伴随着改革的一个动荡年代。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间展开一系列战争,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随之陡增,士阶层原处于宗法贵族的底层,世卿世禄制瓦解后,许多贵族降到士阶层,他们拥有知识和技能。大而言之,他们为图强争霸者筹划治世之策,希望通过诸侯国君赏识实现自己的思想主张;小而言之,他们为自己的温饱谋求居食之所。士的崛起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因素,也奠定了后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文化心态。
[教材史料]
1.解读教材导入以及第一目“史料阅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思路引导:导入语反映出春秋时期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开始出现;“史料阅读”反映出战国时期社会混乱、上下失序,道德仁义泯灭,天下争于战功,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不同的。
2.“学思之窗”: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思路引导:商鞅主张革新是现实政治的需要,针对守旧贵族提出的“法古”“循礼”等反对变法的主张,商鞅站在历史变化的高度,提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现行的政治制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变化,从而实现富国强兵,在大国兼并战争中胜出。
3.“问题探究”:查阅战国变法的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与变法措施,说明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的原因及其效果。
思路引导:战国变法的原因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战国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而夺取贵族对国家的统治权,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新型的官僚制。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以及商鞅变法无不以此为核心内容。
变法效果是变法目标的呼应,也与各国选官制度改革彻底与否有关,选官制度直接关系统治基础。
主题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型
※一、政治大变动——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原因: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式微;诸侯国势力扩张,卿大夫夺权。
(2)表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3)影响: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2.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2)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名师点拨] (1)华夏认同的影响
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③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
①统一的趋势:由分裂到局部统一。
②集权的趋势: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③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整理自《左传》
材料二 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吕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据司马迁《史记》等整理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权力有何变化。
(2)观察教材《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对图中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 (1)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权力下移、政局动荡。
(2)趋势:旧制度瓦解;王室衰微;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解释:一方面,兼并战争冲击了传统统治秩序,导致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灾难;另一方面,兼并战争导致诸侯国数量减少,促进了局部统一与民族交融,推动了政治体制从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推动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更加稳定,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检测反馈]
春秋时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至战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已被华夏所吸收、融合,出现了华夏居中、“戎夷”分布四方的“五方之民”观念。这一变化(  )
A.为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B.说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消失
C.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D.维系了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和谐关系
解析:A 从春秋时期的“强调‘夷夏之辨’”到战国时期的“‘五方之民’观念”反映出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这就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A项;民族间差异至今仍存在,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是从秦朝开始的,C项“发展”表述不正确;从春秋时期的“夷夏之辨”到战国时期的“‘五方之民’观念”有利于各民族政权之间和谐共处,但“维系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二、经济大发展与变法大潮流——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的表现
农业 耕作工具: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手工业 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有的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2.商鞅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富国强兵开展变法
内容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政治 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行政管理:普遍推行县制
影响 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思维点拨] 商鞅变法对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
(1)奖励军功: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提高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增强了其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2)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打破“封国”,由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是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任务二 合作探究
[问题] (1)阅读教材第二目第1、2自然段,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并结合教材分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完成表格,并据此分析商鞅变法如何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类别 措施 作用
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推行县制,君主任免官员 ①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 ②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
[结论] (1)①铁犁牛耕,水利事业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必然性: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确立并发展;工商业繁荣,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政治上,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实现大一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阶级上,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封建地主崛起,要求变法。思想上,法家变革思想的影响。
(2)作用:①加强中央集权;②确立土地私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③打击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如何推动国家统一: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经济发展;打破贵族垄断,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检测反馈]
1.商鞅变法时,曾做出这样的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源于(  )
A.打击贵族的现实需要 B.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
C.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 D.地方行政区划的革新
解析: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头税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材料中商鞅变法的规定其实是以法令形式将小家庭制固化,从而保证铁犁牛耕推广下形成的小农经济的稳定,故选C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人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发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
2.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政治:频繁的战争下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变法。
4.思想:各学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三、思想大解放——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四目,完成填空)
1.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
(1)孔子
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 “仁”,即关爱他人
政治思想 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克己复礼;承认制度随时代变化应有所改良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
文化贡献 传承文化,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论语》记载其思想
(2)老子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观 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追求天人合一;辩证法思想
政治观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文化贡献 《老子》
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背景
①政治:诸侯争霸,争相招揽人才;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②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学在官府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下移。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派别 代表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3.意义
(1)地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当时: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后世: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逻辑关系]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材料二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系。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思想的核心出发点。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这一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作出哪些贡献。
[结论] (1)背景:政治上,各诸侯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招揽人才。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旧有贵族体系被打破,新兴“士”阶层崛起。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
核心出发点:面对动荡变革的时代背景,为重建社会秩序,从不同阶层、立场出发,提出治理国家的不同主张。
(2)时代特征: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学术下移与百家争鸣,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贡献:国家由诸侯割据、兼并战争走向统一;华夏认同,各民族同源共祖观念形成;专制集权、官僚政治初步确立;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初步形成;百家争鸣,思想解放,为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奠定理论基础。
[检测反馈]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更趋剧烈,士阶层更加活跃,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企图影响现实政治。下列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的是(  )
A.商鞅 B.韩非 C.荀子 D.邹衍
解析:C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故选C项;商鞅、韩非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排除A、B两项;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主张五行间“相生相胜”,排除D项。
[深化拓展]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面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
◎诸侯争霸与华夏认同——纷争中有统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动荡中有秩序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争鸣中有共鸣
A.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
B.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
C.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解析:A 根据材料对春秋战国的描述,在纷争、动荡、争鸣中有统一、秩序、共鸣等新的文明因素,故选A项;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符合春秋战国的史实,但材料是对春秋战国特征的描述,体现不出“渐进”这一状态,排除B项;春秋战国充满着动荡与混乱,但也有新文明的生机,C项偏离材料主旨,排除;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体现的是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不能涵盖材料整体,排除D项。
2.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据此可知,当时(  )
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的矛盾
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
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
D.统治阶级致力于社会变革
解析:C 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说明当时传统的宗法秩序遭到破坏,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的情况及结果,而不是分封制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中体现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的情况及结果,而与中央集权加强趋势无关,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破坏传统的宗法制度而导致政局混乱的结果,而不是统治阶级致力于社会变革,排除D项。
3.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即使出身于“夷狄”地区只要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能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C.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D.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解析:D 春秋后,祭祀的标准产生了变化,即使出身于“夷狄”地区,只要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规范,也能受到祭祀,这一变化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故选D项;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和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材料主要强调祭祀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与分封制瓦解、王权与族权分离无关,排除B、C两项。
4.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内多有荒草杂木之地,到战国中期有的已是“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区。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
C.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策
D.各国兼并战争的需要
解析:A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荒地被大量开垦,因此出现了“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区,故选A项;土地兼并不会导致题干中情况出现,而且这一时期土地兼并并未加剧,排除B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才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进行的主要是争霸战争,且兼并战争需要物质基础,但这不是大面积垦荒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5.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城市,《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同时,魏国的大梁、赵国的晋阳、楚国的郢等都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都市。这主要是因为(  )
A.国强民富政权稳定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D.政府政策的支持
解析:B 由“临淄甚富而实……家殷人足,志高气扬”“魏国的大梁、赵国的晋阳、楚国的郢等都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都市”可知,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可知,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B项正确。
6.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平民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奖励耕织
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打破了贵族的血缘优势,使得平民阶层可以通过军功进入统治阶级,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项;重农抑商的主要作用是富国强兵,与打击贵族无关,排除A项;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中“平民与贵族的界限消失”无关,排除C项;奖励耕织属于经济措施,目的是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打破社会阶层无关,排除D项。
7.下图为战国时期的长城图,这些长城修筑成功的主要因素是(  )
A.匈奴袭扰造成的边患
B.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
C.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
D.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B 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能够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国家组织能力,B项正确。
8.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出实行“胡服骑射”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赵武灵王则指出:“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必须“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于是自己带头“胡服骑射”。上述史实(  )
A.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受到冲击
B.使赵国礼制率先走向瓦解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D.说明游牧文明更具先进性
解析:C 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变法,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材料中赵武灵王主张适应时代需要改革礼制和制定法律,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故选C项;胡服骑射有利于强化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并未将赵国的礼制改革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无法体现时间先后关系,排除B项;不同类型的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能用先进与落后进行简单区分,排除D项。
9.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解析:A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制来治理国家,用礼仪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项。材料主张是以法治为主,同时存礼,排除D项。
10.战国时期,墨子提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李悝说“食有劳而禄有功”。这些主张共同体现了(  )
A.尚贤标准得到诸侯国的认可
B.贵族垄断官制的局面被批判
C.德才兼备的用人观开始出现
D.思想领域出现了融合的现象
解析:B 战国时期,依然是世卿世禄制度占据主导,墨子、孟子和李悝都主张统治者要重视人才,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这说明当时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贵族垄断官制的局面,故B项正确。
[素养提升练]
11.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卿大夫争相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有能力的人顷刻间就可由布衣变为卿相。如卫鞅本是魏相的家臣,入秦后受到秦孝公的赏识,便成为秦的高级官员,主持改革国政;张仪本是魏人,入秦后凭借其才能成为秦惠王的相。这从侧面说明,战国时期(  )
A.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B.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C.察举制度日渐完善 D.魏国文化教育发达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而材料中“各国的君主、卿大夫争相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可由布衣变为卿相”都说明当时的贵族政治受到冲击,故选A项;平民政治是指权力掌握在平民手中的政治体制,材料未强调平民政治,排除B项;材料和察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2022·广东卷,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故选B项;A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交往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一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C项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D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
13.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颁布《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部,意在惩办盗贼,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商鞅则携带《法经》入秦,在变法过程中又进行了编修补充,制定了《秦律》,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据此可知,二者都(  )
A.强调社会教化的作用
B.主张构建严格的社会秩序
C.重视法律治理的效用
D.借鉴前代先贤的变法策略
解析:C 由材料可知,李悝颁布的《法经》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商鞅通过法律形式固定变法内容,说明二者都重视法律治理的效用,C项正确。材料强调法律治理,而非社会教化,排除A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而非构建严格的社会秩序,B项偏离材料主旨,排除。据材料可知,李悝并未借鉴前代先贤的变法策略,排除D项。
14.(2023·全国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析:A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隆礼重法,韩非、李斯作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亦主张用“法”,故选A项;B项强调施行仁政,只体现儒家思想,排除;C项主张道德、礼仪,与法家思想不符,排除;D项主张抛弃仁义、巧诈、货利,为老子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结合材料和本课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铁农具和牛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集体劳作逐步被个体劳动所取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并在之后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铁农具和牛耕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社会阶级阶层的深刻变化,奴隶主贵族日益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地主阶级在政治上推动各诸侯国开展改革、变法运动,最终使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中央集权制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同时,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剧了礼崩乐坏局面,思想文化空前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