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2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核心概念:黄老之学、郡国并行制、文景之治、推恩令、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尊崇儒术、丝绸之路、大一统、豪强地主 关键问题: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有何意义 (2)导致两汉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重要概念]
1.推恩令: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的一项措施,规定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并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但是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接受郡的领导,直辖于中央。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加强了中央集权。
2.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察举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重点考察被推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官员推荐制度。
3.均输平准:均输法是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能够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商人垄断市场,稳定物价。平准法是国家平衡物价的政策,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实行均输法和平准法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
4.尊崇儒术:董仲舒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该思想中,儒学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5.庄园经济与豪强地主:随着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的发展,西汉中期以后,逐渐出现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在豪强地主控制下的大田庄。田庄在经济上规模大,多种经营,在政治上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在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东汉豪强势力膨胀,成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教材史料]
1.解读教材第三目《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思路引导:东汉王朝在商人地主支持下建立,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秦以来的一贯传统,对商人和商业活动采取放任甚至保护政策,加之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东汉的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2.“学思之窗”: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思路引导:《上林赋》:汉赋华丽的辞藻、恢宏的气势中蕴含着对大一统后政治潜力的肯定和彰显,也体现了作者对君主过度奢靡、滥用民力的担忧,寄托了作者劝谏君主勤政爱民,为国政之计久远的主旨。
《江南》:描写了江南采莲中的欢乐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委婉含蓄,韵味无穷。
《行行重行行》:主题是东汉末年动荡社会中的生离死别,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3.“问题探究”:阅读这段材料,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导:从豪强地主的产生、发展壮大的途径以及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来思考。
(1)豪强地主的产生:西汉中期以后,因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一些具备商业资本、投资土地的地主,在儒学成为仕进重要途径的历史条件下,修习儒学,逐渐出现世代通经入仕、位至公卿的世家。他们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形成高门士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
(2)豪强地主的壮大:王莽新朝覆灭时,地方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刘秀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东汉王朝。东汉中后期,一方面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另一方面豪强地主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因此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壮大。豪强地主逐渐转化为割据势力,成为瓦解东汉王朝统治的力量。
主题学习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两汉的兴衰
一、汉初的无为而治——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汉初的统治
(1)“文景之治”
①背景:汉初经济凋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②措施:“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③结果:经济恢复、社会稳定,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基。
(2)王国问题
①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
②对策: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叛乱。
③结果:七国叛乱被平定,王国问题未能解决。
[知识拓展] 西汉初年“无为而治”的影响是复杂的,要将其置于西汉初年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分析。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出现“文景之治”。
消极影响
(1)政治方面
①中央:相权膨胀。
②地方:诸侯国、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削弱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诸侯王国可以私铸货币,削弱中央集权;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3)思想文化:思想混乱,各地风俗各异。
(4)对外关系:匈奴不断袭扰内地,严重威胁边民安全,不利于社会生产,甚至威胁国都。
[检测反馈]
汉初推行“轻刑事少,与之休息,以俭约节欲自持……躬劝农耕桑,务民之本”的政策,其目的是(  )
A.打击王国势力 B.恢复发展经济
C.抑制商业发展 D.宣扬重民思想
解析:B 西汉初期,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凋敝,为了恢复发展经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打击王国势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躬劝农耕桑,务民之本”反映了汉初政府重视农业发展,但未提及抑制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重民思想只是材料体现的部分信息,与材料“以俭约节欲自持”不符,排除D项。
※二、汉武帝积极有为——西汉的强盛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与作用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 设中朝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推恩令” 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
设刺史 加强对地方官僚及豪强地主的控制
察举制 扩大统治基础
用酷吏 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经济 改革币制 抑制富商大贾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征收财产税
思想 尊崇儒术 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军事 出击匈奴 稳固边疆,开拓疆域
对外 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边疆 加强对东南沿海、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中央对东南、西南管控加强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自主阅读任务单。
史料 积弊与 隐忧 应对 举措
①丞相(按:田蚡)入奏事……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按:郡守)……上乃曰:“君除(按:任免)吏尽未 吾亦欲除吏。” ——《汉书·田蚡传》
②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③(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④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⑤(文帝)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司马迁评价汉武帝“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问题] (1)阅读教材和材料一表格材料,总结汉初以来的积弊与隐忧,概括汉武帝采取的应对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
[结论] (1)
序号 积弊与隐忧 应对举措
① 丞相擅权 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② 诸侯势大 颁行“推恩令”
③ 豪强膨胀 设刺史;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④ 思想不一 尊崇儒术
⑤ 匈奴犯境 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置四郡
(2)从三位选择不同史料的角度分析:司马迁从军事成果角度,班固从儒学发展角度,司马光从政治制度角度。
从三位所处不同时代的角度分析:司马迁与汉武帝是同时代人,以比较直观的态度来看,但无法从长远影响加以分析;班固为东汉人,可以从汉武帝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来评价;而司马光为宋朝人,能通过秦皇汉武的比较相对中肯地评价汉武帝的政治制度改革。
从三位立场不同的角度分析:司马迁并不完全赞同汉武帝的改革措施;班固作为东汉儒家学者,对汉武帝崇儒赞赏有加;司马光作为史学家和政治家,写史的主要目的是为皇帝提供治乱兴亡的历史借鉴,较为客观。
[检测反馈]
1.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  )
A.减轻徭役和刑罚 B.恩泽贵族
C.削弱诸侯王势力 D.增加税收
解析:C 由“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可知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诸侯王势力,故选C项;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推恩令”实行的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恩泽贵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增加税收的信息,排除D项。
2.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桑弘羊的提议,先后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即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征收资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有产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此举(  )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削弱了豪强大族势力
C.降低了百姓的生活成本
D.完善了市场监督立法
解析:A 算缗、告缗围绕财产税展开,利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故选A项;材料中涉及“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并非均为豪强大族,排除B项;财产税的征收与物价无关,不能起到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的作用,排除C项;算缗、告缗令属于税收相关法令,而不是市场监督法令,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巩固统一:汉武帝巩固边疆;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东汉对西域与乌桓等地的经营等举措,对疆域拓展、巩固统一、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融,有重要意义。
2.制度创设:完善中央集权体制,完善官僚选拔、管理和监察体制,为后世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4.价值观念: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冲破学派、地域、民族的藩篱,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
5.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局面。如乐舞文化,大量部族乐器融入华夏古乐之中,丰富了乐舞的表现手段与形式。
6.统一心理: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必然归宿。即使是在分裂状态下,“华夏必将走向统一”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
三、东汉的兴衰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完成填空)
1.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西汉灭亡。
2.王莽改制:措施不切实际,社会矛盾激化,自然灾害严重,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王莽政权被推翻。
3.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措施
领域 措施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文教 重视儒学
4.东汉的衰亡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2)“党锢之祸”——正直官员和士人遭镇压。
(3)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4)张角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5)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汉光武帝的舅舅樊宏)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摘自《后汉书·樊宏列传》
材料二 外戚集团易于接近皇帝,往往利用皇帝年幼,掌握朝中大权。而宦官集团则利用皇帝逐渐成年亟欲亲政的条件,取外戚地位而代之。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轮番执政,相互间排斥异己。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三 兴平元年……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摘自《后汉书·孝献帝纪》
[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东汉的统治呈现什么特点
(2)概括材料三的历史信息。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灭亡的原因与秦的灭亡有何不同。
[结论] (1)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历史信息:物价飞涨,民生疾苦,社会矛盾激化。
关系: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秦朝的灭亡是骤亡,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东汉灭亡主要原因是政治黑暗、土地兼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等各种矛盾的长期积累。
[检测反馈]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中写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材料讲述的是东汉(  )
A.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
B.商品经济的昌盛繁荣
C.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
D.社会贫富差别的巨大
解析:A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反映了豪强势力的发展,故选A项;“昌盛繁荣”不符合史实,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并不高,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豪强势力强大,与国力、社会财富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贫富状况,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
1.匈奴问题:匈奴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建立,豪强势力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4.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四、博大而恢弘的两汉文化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四目,完成填空)
领域 成就
史学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
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医学 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他被称为“医圣”
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数学 西汉初期:《周髀算经》,最早引用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东汉:《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天文学 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撰写《灵宪》
农学 《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检测反馈]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麻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旱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麻纸自汉代起是最主要书写材料
B.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考古成果证明了《后汉书》有误
D.丝绸之路推动纸张贸易
解析:B 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已经有麻纸,文献记载蔡伦用更加廉价的材料制造出了纸,说明其改进了造纸术,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与其他书写材料的比较,不能说明麻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排除A项;考古成果证明西汉已经出现麻纸,但《后汉书》记载的是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二者并不矛盾,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中并没有纸张贸易,且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审视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
1.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角度看——哪些经济措施有利于大一统巩固 哪些经济现象不利于大一统巩固
有利措施:休养生息、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
不利现象:土地兼并、赋税沉重、劳役繁重等。
2.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角度看,哪些政治调整有利于大一统巩固 哪些政治现象不利于大一统巩固
有利政治调整:设中朝、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等。
不利政治现象:封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崛起。
3.从阶级矛盾的角度看,阶级之间和阶级内部的矛盾是如何影响两汉兴衰的
其一、从人民(被统治阶级)的角度看,人民负担轻重、阶级矛盾情况直接决定王朝兴衰;其二、从统治阶级角度看,是否团结一致,是否争权夺利,政治是否清明,是否德能配其位影响着王朝兴衰。
4.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看,两汉的文化成就和汉代大一统之间有何关系
在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的大一统局面下,两汉人民以高昂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造、熔铸了恢弘的文化。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表所示是汉初不同皇帝在位时期施行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说明汉初(  )
时期 经济政策
汉高祖 兵皆罢归家……以功劳行田宅
汉惠帝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倍征收人头税)
汉文帝 除(免除)田之租税、丁男(徭役)三年而一事
A.赋税沉重,矛盾尖锐 B.政府重视经济恢复
C.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D.匈奴威胁,战争频繁
解析:B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汉高祖时让士兵复员,按功劳赏赐田宅;汉惠帝时规定女子在规定时间内不嫁人,征收五倍人头税,用来鼓励婚育;汉文帝时免田税、减徭役,这些做法都能促进农业发展,这说明政府重视经济恢复,故选B项,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汉承秦制、匈奴威胁无关,排除C、D两项。
2.南宋徐天麟在《东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郡国并行制
解析:D 根据“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实行的制度兼有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即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选D项;“推恩令”是削弱地方诸侯的措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属于加强君权的措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3.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宫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
A.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 B.导致了中央行政紊乱
C.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 D.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
解析:D 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官员资历浅但参与决策,中朝直接为皇帝所掌握,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故选D项;中外朝制仅是参与决策的官员发生了变化,决策的流程并未优化,所以无法得出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的结论,排除A项;内朝官和外朝官分别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并未导致中央行政紊乱,排除B项;中外朝制的设立并未使得中枢权力体系完善,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排除C项。
4.汉初的统治集团主要由功臣家族和刘姓宗室构成。刘邦晚年削平异姓诸王,将刘姓子孙分封到各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基于此,西汉政府(  )
A.推行察举选官制度 B.依靠宦官,牵制外戚
C.设立中朝,架空三公 D.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逐渐削平功臣和宗室势力后,使传统贵族阶层对国家治理的影响逐渐下降,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为察举选官奠定了政治基础,故选A项;西汉时期不存在宦官专权的问题,排除B项;汉武帝设立中朝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并非针对功臣贵戚,排除C项;功臣、宗亲势力的大小与北击匈奴、开疆拓土无关,排除D项。
5.汉武帝除了把盐、铁、酒等手工业收归官营外,还实行了“均输平准”。均输官将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抑制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此平抑物价。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旨在(  )
A.抑制民间商业发展 B.巩固发展大一统国家
C.助力对外边疆开拓 D.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
解析:B 根据材料中均输官和平准官的职责,可以得出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旨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发展大一统国家,故B项正确。
6.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从战略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实质上体现了(  )
阶段 态势
第一阶段 汉朝实行反击准备和试探,匈奴逐渐丧失主动权
第二阶段 汉朝采取主动出击和避实击虚政策,利用间接手段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但也有一定损失;匈奴战略失误频频,向西迁徙
第三阶段 汉朝占据优势,战局逐渐稳定
A.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交流
B.西域都护府对西域的管辖得以拓展
C.大一统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的产生
D.民族交融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解析: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汉朝逐渐取得对匈奴的优势,实质上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交流,故选A项;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是在汉武帝之后,排除B项;在新旧石器时代多元一体格局就已经产生,排除C项;民族交融的方式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手段,材料无法反映民族交融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排除D项。
7.西汉时期有很多外来作物传入中国。据下表可知,这主要得益于(  )
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作物统计表
作物名称 原产地 作物名称 原产地
胡豆(蚕豆) 地中海沿岸 葡萄 西亚
胡荽(芫荽) 地中海沿 岸和中亚 石榴 伊朗、巴 尔干半岛
A.汉朝经济的繁荣 B.中外朝制的建立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西域都护府设立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有很多外来作物传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些地区的作物也随之传入中国,C项正确;汉朝经济的繁荣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不是这些外来作物能够传入中国的主要因素,排除A、D两项;中外朝制是汉武帝为强化皇权设立的,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8.东汉初年,刘秀下诏采取了如下措施: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多次释放奴婢;对诸侯王的政治行为进行限制等。刘秀的上述措施(  )
A.针对的是当时突出的人地矛盾
B.意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旨在控制全国农业劳动力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初年,汉光武帝释放囚徒,多次释放奴婢,这有利于增加地方劳动力;对诸侯王政治行为进行限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且东汉初年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兼并问题,且“解决”说法夸大,排除B项;释放奴婢减弱了人身控制关系,排除D项。
9.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致使农民倾家荡产,绿林、赤眉应时而起;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
A.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
B.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
D.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
解析:D 据材料“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农民倾家荡产”“民不堪命,纷纷起义”可知,土地兼并问题得不到缓解,农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最终起义,故选D项;“完全相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两汉农民阶级并没有民主意识,排除B项;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只能说明王莽改革的消极影响,但不能说明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排除C项。
10.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  )
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
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
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
D.构建同源共祖思想观念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司马迁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四边的匈奴族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意在构建同源共祖思想观念,故选D项;将各族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强调同源共祖而非保留自身特色,排除A项;一方面司马迁并非意在“启发民众”,另一方面材料未体现“摒弃”,排除B项;不虚美、不隐恶是对史实秉笔直书,不妄加赞美,也不隐其恶行,材料并未体现这一原则,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天津卷,2)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解析: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虽然汉武帝通过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措施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同时又常年对外用兵、多次巡游花费巨大,导致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说明汉武帝时期注重了开源,但并没有重视节流,故选D项;材料中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的原因是不重视节流,而不是朝廷过度干预经济和国家经济资源枯竭,排除A、B两项;盐铁官营增加了财政收入,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算不合时宜,C项排除。
12.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可以弥补丞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解析:B 据材料“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可知,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历代帝王调整相权,弥补了丞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与“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无关,排除A项;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而不是地方行政体制,排除C项;刺史代表中央(皇帝)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而不是代表社会,排除D项。
13.据《后汉书·仲长统列传》《水经注·比水》载,东汉的豪强地主庄园“膏(编者注: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这类庄园(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以经营林牧业为主
C.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D.是潜在的割据势力
解析:D 据材料可知,东汉豪强地主庄园所占土地很多,规模很大,经济独立,而且具有一定的武装,具备割据的可能,故选D项;东汉豪强地主庄园奴婢千群,说明人身依附关系较严格,排除A项;东汉庄园以经营农业为主,排除B项;东汉庄园属于小农经济的一种,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并不面向市场进行生产,排除C项。
14.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下表反映了两汉时期端午节习俗的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
时期 地域 纪念人物 农历五月初五的习俗
两汉 山西部分地区 介子推 (割股啖君) 西汉时,确定了端午仪典,端午节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 
苏南地区、 浙北地区 伍子胥 (忠贞贤能)
绍兴 曹娥(孝女)
梧州 陈临 (勤政爱民)
全国大部 分地区 屈原 (爱国爱民)
A.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习俗
B.尊崇儒术得以确立
C.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
解析:A 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汉时期各地端午的纪念人物中,突出“忠孝”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社会风俗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只反映传统习俗中突出“忠”“孝”观念,无法得出“尊崇儒术得以确立”的结论,排除B项;两汉时期社会习俗凸显“忠”“孝”,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排除D项。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编者注:指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绝)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绝)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变更制度”的三项具体举措。
(2)结合秦汉之际政治制度变迁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选官制度;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与豪强势力;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尊崇儒术;派张骞出使西域、设立河西四郡。(列举其中三项即可)
(2)示例一:汉朝建立之初,在中央官制上承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为解决这一制度下权臣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武帝时期增设由皇帝直接掌握的中朝,使三公九卿逐渐变为外朝,通过中朝和外朝的相互牵制,达到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效果。汉朝中央官制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示例二:汉朝建立之初,在承袭秦朝制度并汲取秦朝速亡教训的基础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为解决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加强国家对郡县的控制,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同时在各州部设置刺史以加强对郡县官员与地方豪强的监控。汉朝地方官制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时间 措施
公元前140年 建立中朝制度
公元前138年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4年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察举制
公元前127年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颁布“算缗”令,征收商人财产税
公元前117年 实行盐铁官营
公元前113年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公元前111年 进军西南夷,在西南夷设郡
公元前110年 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推行均输法、平准法
公元前106年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整理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一个主题,并予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答案:主题:汉武帝能够审时度势、改革创新。
论述: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进行多次改革,巩固和发展大一流国家。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巡视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颁布“算缗”令、“告缗”令,向商人征收财产税。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