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3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 从国家分裂、民族交融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盛
1.从分裂到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隋唐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
2.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迁徙交往频繁,逐步走向交融。隋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3.区域开发:北民南迁,东晋、南朝对江南地区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唐朝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特别是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4.制度创新:魏晋时期,三省制雏形初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
5.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核心概念:门阀士族、江南开发、民族交融 关键问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呈现怎样的历史脉络 导致这一时期国家分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为什么能得到初步开发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推动民族交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有何意义
[重要概念]
1.民族交融:指不同民族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等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民族交融的实现途径有:民族迁徙、交错居住;战争或经济文化的交流;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等借鉴;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民族交融的影响:从少数民族看,接触到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文化、生产方式等,并学习借鉴;为树立在中原地区统治的正统地位,宣称与华夏同源共祖,这有利于巩固统治,也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从中华民族看,少数民族的融入为华夏族群的扩大提供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
2.士族:亦称“世族”“高门”。东汉以后形成的各地大姓豪族、显贵之家,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士族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教材史料]
1.阅读教材第一目《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简述其史料价值。
思路引导:此印为西晋颁发给内迁羌族首领的印章;其中“归义侯”是西晋给予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爵;该印是研究当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见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解读教材第三目《北齐仰覆莲六系青瓷尊》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思路引导:可反映出北齐的手工业水平;莲花是佛教信仰中常见的,可研究当时佛教传播状况。
主题学习 政治更迭中的统一趋势
一、政治视角——政权更迭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任务二 合作探究
[问题] (1)基于“自主学习”的内容,指出这一时期政局与政权变动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十六国时期政权的特点。
[结论] (1)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短暂和局部的统一、南北对峙;从分裂走向统一。
(2)南北对峙,政权并立;十六国主要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中原政权的典章制度,体现了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检测反馈]
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30多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  )
A.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
B.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
C.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并存
D.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有所损益
解析:B 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30多个政权,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与动乱,而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则是为了完成统一的战争,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分裂和动乱中孕育着统一因素,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深化拓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1.民族交融: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
2.局部统一:如前秦、北魏、东晋政权,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3.江南开发: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开发,同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4.民心所向: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渴望统一。
※二、经济视角——江南开发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原因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劳动力资源;南方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
表现 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影响 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4年)之季,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问题]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表现及其原因。
[结论] 表现:南朝时的钱塘江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地区)农业、渔业、手工业等有较大发展,初步呈现繁荣局面。
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轻徭薄赋;南方自然资源丰富,蕴涵农耕经济潜力;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融,共同开发。
[检测反馈]
北方人习惯面食,但南朝以来,小麦却成为南方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这说明(  )
A.南方饮食习惯根本改变
B.小麦在全国范围种植
C.北民南迁影响作物种植
D.小麦的产量高于水稻
解析:C 结合西晋末年以来,北民南迁的史实可知,北民南迁将小麦的种植技术带到了南方,其饮食习惯也影响小麦种植,故选C项;南北方饮食习惯至今仍有较大差异,不可能“根本改变”,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提及小麦产量,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1.影响
(1)缩小南北方经济差距,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2)促进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吸引北方人口的进一步南迁。
2.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统治者应重视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三、民族关系视角——民族交融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1.三国与西晋:蜀汉政权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孙吴政权对东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西晋内战时,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2.东晋与南朝: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3.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时期
①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2)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内容:迁都、改籍、易服饰、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
②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资治通鉴》卷140
材料二
穿裤褶服(胡服)的南朝乐队画像砖
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以什么方式培养拓跋鲜卑的族源认同 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并简要说明。
[结论] (1)方式:借助拓跋姓氏追溯黄帝为先祖。
目的:取得族人理解,减少改革阻力;取得北方汉族士人的支持;建构政权的正统性。
(2)特点:民族交融的双向性、全面性。
说明:民族交融是一种双向交流,在内徙各族逐步生产生活农业化的过程中,各族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内迁民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汉人。民族交融包括政治、经济、风俗、族群等多个领域。
[检测反馈]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治国理政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下表中的政策(  )
统治者 统治政策
前秦苻坚 重用汉官;立学校修学宫,传授汉文化;废除胡汉分治
后秦姚兴 注重人才选拔;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厉行节俭
北魏 孝文帝 改汉服,禁北语,说汉语,改汉姓,通婚姻,尊孔崇儒,复兴礼乐
A.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
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解析:D 据材料“重用汉官”“大力提倡儒学”“说汉语,改汉姓,通婚姻”可知,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比较重视汉族典章制度、文化等,这顺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故选D项;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休养生息主要体现在减轻民众负担、减少财政支出等方面,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
[深化拓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先进文化吸引;战争影响;统治政策推动;民族间交往。
2.表现
(1)经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向边疆扩展;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胡食、胡服等。
(2)政治:内迁民族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学习中原政治制度。
(3)文化:内迁民族使用汉语,学习儒家文化等;西北民族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
3.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隋唐统一王朝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表所示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经济区域。推动三大经济区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一 以许昌、洛阳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
二 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经济区域
三 以成都为中心的巴蜀经济区域
A.政权鼎立 B.人口迁移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解析:A 根据材料“3世纪中期中国”“以许昌、洛阳为中心”“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以成都为中心”可知,该时期处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期,政权鼎立推动了三大经济区域的出现,故选A项;人口迁移、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都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B、C、D
三项。
2.相传诸葛亮曾在云南大规模地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其为茶祖。类似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西南地区还有很多。这些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地区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解析:A 三国时期蜀国加强了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西南地区得到开发,故选A项。
3.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  )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B.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
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解析:D 西晋政府按官员品级进行占田,并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选D项;规定不同品级官员占有土地的限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排除A项;官员按品级占田,承认和保护门阀士族占有大量土地,而非重建小农经济,排除B项;占田制是土地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占田制对于推动九品中正制形成作用不大,排除C项。
4.东晋初年,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
B.士族门阀政治确保了政局稳定
C.门阀士族对皇权篡夺
D.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解析:D “王与马,共天下”,表明东晋初年,世家大族的力量很强大,士族当权反映了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故选D项;东晋的士族门阀政治由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士族门阀政治对皇权构成威胁,导致政局不稳定,排除B项;“王与马,共天下”没有涉及门阀士族对皇权的篡夺,排除C项。
5.下面为南朝刘宋时期部分省份(为今各省份)人口数量占全国(今日中国版图)人口比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口分布(  )
省份 人口总数/人 占全国人口比重
江苏省 1 380 428 26.86%
浙江省 869 709 16.92%
安徽省 449 229 8.74%
山东省 429 573 8.35%
江西省 330 614 6.43%
河南省 263 826 5.13%
——据张婷婷《南朝刘宋时期若干
人口问题研究》整理
A.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B.受南方优越自然条件影响
C.不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D.使刘宋在南北对峙中占据优势
解析:A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给南方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故选A项;这一时期人口南迁受到了南方优越自然条件的吸引,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之交,南方政权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D项错误。
6.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畜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C.游牧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D.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解析:B 魏晋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故A项错误;农业垦荒过度会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而畜牧业以发展草场牧业为主,提高了植物覆盖率,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故畜牧带南移,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农耕对北方自然环境的破坏,故选B项;北方游牧民族向南推进,扩展的是畜牧带而非农业带,故 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南北经济的互补关系,故D项错误。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权下放到地方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B 依据材料,庄园里能够进行多种手工业的规模生产,并且能够“与公竞争,以收私利”,说明庄园经济促使民间手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故选B项;“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反映了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庄园经济主要是自产自用,并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项;D项夸大了材料中民间手工业的实力,错误。
8.东晋时期,世家大族权势很大。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南朝时期,寒门出身的官员受到君主重用,充任掌握军权的将帅或掌管政府机要的典签等职。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世家大族日渐式微
B.寒门势力成为治国中坚
C.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D.皇权强化障碍得到消除
解析: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高门士族相继掌权,皇权严重受限。到了南朝时期,统治者重用寒门出身的官员,体现出南朝时期皇权有所加强,反映了世家大族势力的日益削弱,故选A项。南朝时期统治者重用寒门势力,但这不能体现寒门势力成为治国中坚,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无法说明九品中正制被废除,C项错误;D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9.明堂起源于西周,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明堂长期成为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  )
A.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
B.加大汉化改革的力度
C.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D.缓和阶级与民族矛盾
解析:A 明堂是代表国家礼制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下诏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的目的是彰显国家政权正统性、合法性,故选A项;北魏的汉化改革主要指改姓氏、禁鲜卑语、易服饰等文化建设和以均田制、官僚制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建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北魏建明堂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其形式彰显政权的合法性,而非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排除C项;缓和阶级与民族矛盾是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 D项。
10.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风流潇洒、不滞于物、特立独行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 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
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解析:B 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特立独行、不关心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士族政治僵化腐朽,导致很多知识分子壮志难酬,转而追求清静无为、特立独行,B项符合题意;道家思想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佛教的中国化,排除C项;此时儒学主流地位遭到冲击但并未丧失,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  )
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
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
解析:B 据成语“乐不思蜀”的故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此时只存在曹魏、东吴两个政权,故选B项,排除A项;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与“司马昭”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排除D项。
12.(2022·海南卷,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B 材料体现中原百姓服饰用料产自西北,西北商品涌入中原,承载地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是商品的流动而非人口流动,也未体现区域开发,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往来对民族交融的影响,D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13.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移民大量迁入 B.经济得到开发
C.政区进行调整 D.政权发生更迭
解析:A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尤其是北方几个高门士族南下并轮流掌权,因此北方官话逐渐取代吴语成为宁镇地区的主流方言,故选A项;经济得到开发、政区进行调整不是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排除B、C两项;政权更迭不会直接导致宁镇地区主流语言的变化,排除D项。
14.(2023·湖南卷,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解析:B 据题干可知,当时南北政权双方使节的挑选标准相似,且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之人,而非鲜卑子弟,说明北方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加深,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故选B项;题干无法体现南北政权谁占优势,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使节的挑选标准,不能说明政权间的关系,排除C项;仅凭题干不能得出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且北方政权仍控制在鲜卑族手中,排除D项。
15.(2022·广东卷,20,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
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答案: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
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
同课章节目录